|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公务员>2022年5月29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一招聘考试试卷《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2022年5月29日浙江省事业单位统一招聘考试试卷《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时间:2022-10-25 10:55:42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1、D2、A3、C4、A5、B6、C7、B8、D9、A10、C11、D12、C13、D14、D15、B16、A17、C18、A19、D20、D21、B22、A23、D24、B25、B26、D27、C28、D29、C30、C31、B32、B33、C34、C35、D36、A37、D38、D39、B40、D41、A42、D43、C44、B45、B46、A47、C48、B49、C50、A51、B52、B53、B54、D55、A56、B57、C58、D59、B60、A61、D62、A63、C64、D65、B
https://www.lasee.net/d/file/gongwuyuan/2022zhejiangshengshiyedanweizhiyenengliceshi.doc
1
根据前文完整语句可知,文段旨在论述给老年人看病必须系统分析,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故“一个一个病分科诊治”必然造成“缺乏统筹、无法全面兼顾”的后果,且根据横线后“甚至”可知,此处也应与后文“互相冲突,带来严重后果”构成递进关系。D项“顾此失彼”指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能体现无法全面兼顾,置于此处符合文意,当选。
A项“坐失良机”指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文段并未强调要珍惜好机会,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
B项“收效甚微”指取得效果很小,不能体现对各病症“无法全面兼顾”的含义,与文意不符,排除;
C项“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程度过重,无法与后文构成递进,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韩启德:衰老不可避免 我们如何面对》
2
第一空,根据前文“人类是一个整体”及后文“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可知,此处应体现任何人、国家都无法脱离群体,独自面对共同挑战之意。A项“独善其身”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B项“置身事外”指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二者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强调不援助他人,无法体现面对“共同挑战”的含义,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出奇制胜”比喻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手法取胜,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此处应体现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最大范围内,A项“限度”指范围的极限,符合文意,搭配恰当,当选。B项“规模”指事物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围,文段侧重强调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最大程度,并非讨论人类活动的规模大小,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前进方向》
3
第一空,形容“物种变化”,根据“值得人类反思”,“朝着不可控的方向改变”,且会“导致意外后果反作用于野生动物”,横线处所填词语体现这类物种变化是不可控且出乎预料的,B项“难以置信”指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C项“意料之外”指让人没有想到;D项“突如其来”指突然发生的,三者置于此处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根据横线后“是”可知,后文为横线处的解释说明,故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人类社会对于相关违法乃至犯罪行为的治理能力不足,C项“失能”指丧失某些能力,符合文意,当选。B项“失灵”指变得不灵敏或失去相应的功能,多搭配“机器”“仪器“某些器官”等,与“治理”搭配不当,排除;D项“失位”指失去身分、地位,多与人搭配,与“治理”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大象无牙“进化”现象的警示:反映人类社会的治理失能》
4
第一空,根据横线后转折词“但”可知,前后语义相反,后文提及摆钟计时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而差生误差,故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摆钟相比其他计时工具更不易产生误差,即体现准确度更高之意,A项“精准”指非常准确,符合文意,当选。B项“便捷”指方便快捷;C项“高效”指效能高、效率高;D项“简单”指结构单纯、容易理解,三项均无法提现准确度高,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忽略不计”指数量少或程度轻,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置于此处体现与“长期累积下来的误差”相比,短时间内的误差极小、影响不大,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原子钟”的原理是什么?为何比钟表更精准?》
5
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其意思为”可知,横线处所在语句是对“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的解释说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该改革的时候不改革,等到后来想改的时候就算是大贤也改不好了,故横线处要体现改革、更新、创新之意,且与“理念”和“措施”均可搭配,A项“转变”指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B项“革新”指改革创新;C项“升级”从较低的等级升到较高的等级;D项“调整”指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四个词均能体现改变施政理念和治理措施,符合文意,均保留。
第二空,根据后文“但仅从善治的词面意思来讲,也是指贤良的治理,实现国强民富,开创太平盛世”可知,前文应体现古代善治与现代善治是有差别的,无法放在一起比较,B项“同日而语”指放在同一时间讨论,符合文意,当选。A项“一以贯之”指用一种思想或理论贯穿于各类事物之中,与文意无关,排除;C项“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文段仅体现不同时期善治理念的对比,并未体现相同的评价标准,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D项“混为一谈”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文段讨论的是同一话题“善治”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对比,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保障善治引领人民美好生活》
6
第一空,搭配“机制”,且根据后文转折词“不过”可知,横线处应与后文“有许多未解之谜”构成语意相反,表达出我们已经破解了“生命现象机制”之意。A项“证明”指用证据来表明或断定某人或事物的真实性,一般不与“机制”搭配,且与文段想要表达的“破解谜题”之意不符,排除;B项“分析”是指把某事物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以求找到本质之意,文段表达为我们已经确切的知道了“生命现象的机制”,并非分析的过程,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阐明”指讲明白,填入可以表达出“生命现象的机制”已经被破解之意,保留;D项“解析”指讲解分析,填入也可以表达出“生命现象的机制”已经被破解之意,保留。
第二空,根据文段“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依然有许多未解之谜”“各国都在”可知,各国都在对未知领域进行积极地研究。C项“如火如荼”指旺盛、热烈或激烈,填入可表达出各国都在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盛况,当选。D项“马不停蹄”指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比喻不间断的进行,文段并无不间断之意,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C。
7
第一空,根据后文“明明孩子年龄很小,但身高却超过了免票标准,因此只能购买半价票或全价票”可知,当前的儿童票标准已不合时宜,存在问题。A项“问题”、B项“麻烦”、D项“不便”均可表达给家长带来问题,保留。C项“困惑”指感到疑难,使人感到不解之意,根据后文“因此只能购买半价票或全价票”可知,家长不是“困惑”,而是在事实方面产生的不好的影响,排除。
第二空,根据前文“只有回归年龄这一最客观最科学的标准”可知,年龄才是最客观科学的标准。A项“自由”指不收拘束,不受限制,与“客观”“科学”无关,排除。B项“公平”处事合情合理,不偏袒,填入可以与前文“客观”“科学”对应,保留。D项“合法”指符合法律规定,文段并未体现出按照年龄为标准是符合法律规定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答案基本锁定B项。
第三空带入验证,根据“从‘量身高’到‘看年龄’”可知,铁路部门此举是顺应当前情况而采取的应时之举,“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填入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来论|儿童票“按年龄”有助儿童权益最大化》
8
观察选项,确定首句。选项提供③、⑥充当首句,③句论述外生菌根真菌可以帮助树木吸收二氧化碳,⑥句指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这一客观事实,两句无明显逻辑关系,首句不好判定,寻找其他线索。
⑤句出现转折词“但”,指出树木不能独立固碳,并指出森林中存在微生物群,选项中存在①⑤、②⑤、④⑤不同搭配。①句指出外生菌根真菌增强森林固碳的能力,②句指出森林通过与树木同步生长的微生物牢牢将碳固定在土壤中,两句均表达树木不是独立固碳之意,与⑤句语意相同,不能构成转折,排除A、C项;④句指出将碳元素留在森林,即希望通过树木留住二氧化碳,与⑤句构成转折关系,保留B、D项。
另外,⑤句引出树木不能独立固碳需要微生物帮助的观点,①②两句均在解释该观点,故⑤句应在①②之前,排除B项,保留D项。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真菌固碳能力超乎想象》
9
观察选项,确定首句。选项提供④、⑤充当首句,④句引出“姓”和“氏”的话题,⑤句通过《通鉴·外纪》说明姓氏之间的联系,应先引出话题,再具体论述二者之间的联系,故④应在⑤前,排除B、D项。
根据④句引出“姓”“氏”两个并列话题可知,后文应先论述“姓”,再论述“氏”。观察材料,①句具体举例论述“姓”,②③两句具体论述“氏”,故按照“A和B”的行文逻辑,先说①,再说②③,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许多复姓特别好听,其实复姓之间的差别也很大》
10
文段开篇引出“新基建”话题,指出“新基建”中不仅包含“硬基建”,也包括“软基建”,突出“软基建”的重要性。接着在此话题基础上提出观点,指出“软基建”是决定“硬基建”成效乃至成败的关键。最后“比如”进行举例说明。故文段为“引出话题+观点+举例论证”的“分总分”结构,重点在于文段中间的观点——“软基建”是决定“硬基建”成效乃至成败的关键,对应C项。
A项,“智慧城市”对应文段举例论证部分,且“不能‘重硬轻软’”并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B项,“应该做到‘软硬兼施’”与文意不符,文段重点强调“软基建”的重要性,排除;
D项,“‘软设施’水平才是城市硬实力的彰显”,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新基建”应坚持科学思维》
11
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需结合前后文理解。横线前引入“汉字体系”的话题,并介绍汉字流传至今、未曾断裂。横线后“正如”是对于横线处所填语句的举例说明,故所填语句与后文联系更加紧密。后文通过对比中国人与英国人对本国历史文献的了解程度,强调中国人之所以了解本国数千年的文献,热爱并理解本国古代文化,是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质,故横线处要体现汉字系统能够使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某种特殊性质,对应D项,“生生不息”即不断地生长、繁殖。
A项,该项论述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反推文段,后文应论述通过汉字,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记忆,而后文强调汉字能够使我们热爱和理解古代文化,即汉字对于中华文化的作用,故该项填入后,与后文衔接不紧密,排除;
B、C项,“大一统格局”“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文段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12
文段开篇第一、二句介绍土豆营养丰富,对于减轻体重、预防疾病的作用。第三句指出土豆的蛋白质结构利于人体吸收利用。尾句通过“此外”继续引导并列关系,指出相较于其他粮食作物,胡萝卜素和扰坏血酸是土豆独有的。故文段为三方面的并列结构,从“营养”“结构”“独有营养素”三个角度论述土豆的食用价值,对应C项。
A项“分子结构”、B项“营养成分”均对应并列结构中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D项,“养生”即“保养身体”,对应文段第一方面“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功能,还能有效预防不同阶段癌变发生”,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囤的土豆发芽了?别扔,还能挽救一下!》
13
文段开篇介绍创作风格对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性。接着指出作家的文学风格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并提出由于先天条件以及环境等各类因素有差别,每位作家的文学风格包含其特有的思想感情、气质风度等;后文通过“还”引导并列关系,指出中国作家均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会导致每位作家的文学风格有所不同。故文段为并列关系,意在强调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两方面导致中国作家的文学风格独特,对应D项。
A项,“天然具备”属于先天条件所形成的文学风格,表述片面,排除;
B项,属于开篇话题引入的部分,非重点,排除;
C项,属于开篇话题引入的部分,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打造更多风格独具的精品》
14
文段开篇引出“艺术直播”的话题,并阐述其运作方式,同时指出这种直播方式重新定义了“文化带货”的消费人群,即多数为年轻人。接着指出目前“文化带货”的现状,即对文化产品有兴趣的年轻人为观众主体,但高端艺术品交易主要以中年群体为主,说明这种线上“文化带货”的方式导致了消费主体差异的问题。最后通过“亟需”提出对策,即“在老粉新粉的更迭和代际审美的差异中找到平衡点”。故文段行文脉络为:话题引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是对策,对应D项。
A项,对策无针对性,文段的问题并不是不清楚目标受众,而是要在受众中寻找平衡点,排除;
B项,通过“重新定义”可知,观众主体发生了变化,故该项所述的“并未改变”与文意相悖,排除;
C项,“消费人群细分程度非常大”对应背景描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流量能否更好地反哺文化?》
15
根据问法,重点关注文中“哈布瓦赫”的观点。
A项,根据文段“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的回忆进行重构”可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是对过去回忆的重构,而选项将概念混搭成“社会记忆的重构”,且“存在主观性”意为个人(主观)对社会记忆产生影响,但文意是社会记忆影响个人记忆。综上,该项可排除;
B项,根据文段“一个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特别定制,而是产生于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可知,集体记忆对个人记忆影响是比较大的,符合哈布瓦赫观点,当选;
C项,由“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可知,个人记忆受到集体记忆的影响,但并未指出集体记忆的“主要”实现手段,故该项无中生有,排除;
D项,“扭曲”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民间文学的社会记忆建构》
16
方法一:数列无明显特征,考虑多级数列。相邻两项作差,后项减前项,得到新数列:0,2,4,6,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故新数列下一项为6+2=8,则所求项为6+8=14。
方法二:原数列可转化为(-1)²-7,0²-6,1²-5,2²-4,3²-3,是幂次数列。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所求项底数为4;指数均为2;修正项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所求项的修正项为-2。则所求项为4²-2=14。
故正确答案为A。
17
方法一:数列无明显特征,考虑多级数列。相邻两项做差,后项减前项,得到新数列:5.5,16.5,49.5,148.5,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新数列下一项为148.5x3=445.5,故所求项为225.5+445.5=671。
方法二:观察数列发现相邻两项均存在3倍左右关系,考虑递推。观察发现:5.5x3-5.5=11,11x3-5.5=27.5,27.5x3-5.5=77,77x3-5.5=225.5,则所求项为225.5x3-5.5=671。
方法三:观察发现每一项均为5.5的整数倍,将其除以5.5得到新数列1、2、5、14、41。新数列作差后得到1、3、9、27,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27x3=81,则所求项为(81+41)x5.5=671。
方法四:观察发现每一项均为5.5的整数倍,将其除以5.5得到新数列1、2、5、14、41。新数列存在递推关系:前一项x3-1=后一项,故新数列下一项为41x3-1=122,则所求项为122x5.5=671。
故正确答案为C。
18
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且多级无规律,考虑递推数列。观察发现:8+(-8)/2=4,-8+4/2=-6,4+(-6)/2=1,即相邻三项之间满足:第一项+第二项/2=第三项,则所求项=-6+1/2=-5.5。
故正确答案为A。
19
方法一:数列中出现多个分数,考虑分数数列。原数列可转化为:16/5,-24/5,36/5,-54/5,81/5,分子构成是公比为-3/2的等比数列,故所求项分子为81x(-3/2)=-243/2,则所求项为(-243/2)/5=-243/10。
方法二:数列中既有分数又有小数,统一形式均转化为小数,可得到新数列:3.2,-4.8,7.2,-10.8,16.2,是公比为-1.5的等比数列,则所求项为16.2x(-1.5)=-24.3=-243/10。
故正确答案为D。
上一篇:2022年上半年福建省宁德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下一篇:2022年1季度成都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试题
相关资源
  • 无相关信息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