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33471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在11月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向全省发出了文化“两创”新标杆的号召。 材料2(334718)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传播出去,在开放交流上“创”。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搭建文明对话交流平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等,把中华文化名片发向世界各地,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9月27日至28日,“202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行,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政要、使节、专家学者等500多位嘉宾论道尼山。经过两天30场次对话交流,17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达成“尼山共识”。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对话平台,是促进中华文化在价值层面走出去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山东着力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文明对话品牌,通过提升办会层次、覆盖范围、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自去年起,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一体化举办,规模和规格再提升。今年首次设立外国驻华使节访谈环节,让论坛影响力和传播力实现历史性突破。 11月13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举行,专家学者围绕儒家心学与精神健康展开交流。 从儒家文化、齐文化等专题交流到齐鲁文化的整体性研讨,山东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增强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价值认同。目前,已连续举办八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四届“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朋友圈”,离不开全球中华文化研究者的参与和支持。9月26日,《安乐哲比较儒学哲学关键词》新书发布,该书由国际知名汉学家安乐哲编写,用中英双语解释了“人”“中”“信”等关键词,为海外读者准确了解儒家思想提供了新的窗口。 发挥国际汉学家的语言与研究优势,能有效助推中华文化更高水平“走出去”。山东既注重面向海外引进研究人才,又注重挖掘培养青年汉学家,先后引进“儒学大家”“泰山学者”等海内外文化领域高端研究人才148人,并与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举办“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等活动,支持他们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更多贡献。 2014年,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在孔子研究院挂牌成立。不同于传统的参观学习,体验基地将“体验教学”作为重点,让大家在抚琴、饮茶、书法等文化体验活动中,更好领悟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类似的研修基地,还有国际儒学联合会曲阜研修基地、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大学研究基地等。 除了加大“请进来”力度,山东还加快“走出去”“走进去”步伐。“十三五”期间,山东共派出72批960人次赴56个国家和地区的82个城市参加“欢乐春节”活动;举办文物境外展53个,展览文物总数1000多件(组)。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自去年开始,山东面向全球中华文化爱好者招募“孔子文化和旅游使者”,邀请他们用母语在本国推介山东文旅资源。目前,孔子文化和旅游使者、专家等达1万余名。 材料3(334719)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以进一步增强市民文化素养、提高市民文明程度,是一个文明城市“形神兼备”的必由之路。H市是齐文化发祥地。推动齐文化“两创”,以齐文化“对话”新时代文明实践,并使之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全新力量,是H市正在努力完成的全新答卷。 “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厚重的文化作为支撑,只有善于挖掘和保护城市文化,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建设,才能够让城市更加灵动、充满生机与活力。今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局之年,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齐文化这座宝藏,因地制宜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用亮丽的文化为城市增辉添彩,用厚重的文化为城市增添魅力。”H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许艳萍说。不久前,H市发布了历史上首个文明城市创建LOGO《筑梦H市》,其设计思路以“齐”字为灵魂,展现了一座城市精气神的同时,也对“齐”字进行了时代化的加工与形象化设计。 H市文明办还联合大众日报H市融媒体中心,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人文特色,陆续推出20幅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宣传海报《管子说》,援引管仲经典论述,对“爱国、诚信、公正、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述,并邀请部分H市籍奥运冠军、全运冠军代言,引发了一场古今文明“对话”,以文化高度自觉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海报一经发布,赢得社会广泛称赞。 打造文明城市品牌IP是个大工程,更是一种新逻辑。H市结合城市美学布局,以齐文化为统一旗帜,深度整合陶琉文化、聊斋文化、孝文化、美食文化、鲁商文化、廉政文化、黄河文化等地域传统文化,依托齐盛湖公园、孝妇河公园、太公湖公园、晏婴公园、天齐渊公园等H市各区县原有城市游园和正在进行的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将齐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使群众在日常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入挖掘“H市味道”。 依托分散在各区县、各镇(街道)、村(社区)的传统文化古迹资源,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齐文化驿站”等,通过文化展示、游客体验、场景再现、娱乐休闲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讲好“H市故事”。 以礼仪教育、礼仪活动为抓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爱国爱家、遵德守礼等优秀品质融入各项礼仪,推动文明实践温情仪式的具体化、流程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进一步点燃“H市活力”。 穿越古今,碰撞经典,汇集了先秦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诸多观点的《管子》,放在今天,亦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以齐文化具象化阐释、生活化表现、大众化表达、日常化转换、艺术化呈现和产业化推动为切入点,H市正着力探索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道德建设、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乡村振兴融合机制。这其中,既有把“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布局的制度化考虑,也有把“两创”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重要内容,纳入道德建设、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内容为本的设计,以实现“两创”对城市文明建设的拉动与提升,不断扩大H市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H市还在考虑人才队伍建设、“两创”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融合机制等内容。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齐文化‘对话’新时代文明实践”正在结出累累果实。 “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商家等方式,让尊贤尚功、务实变革、开放包容的优秀齐文化落地生根、成风化人、浸润H市,进一步形成具有‘H市气质’的创城文化。”许艳萍说。 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H市提升知名度、影响力的强大动力,并助力H市打造齐鲁文化高地和“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五好”城市。 材料4(334720) 地处黄河下游的章丘区是一座具有丰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龙山文化就诞生于章丘。 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遗址总面积20万平方米,2017年12月正式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全省第三家、济南市唯一一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区域,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展示区占地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陈列展示了后李(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文物精品、场景以及汉代济南郡(国)都城——章丘东平陵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城子崖遗址已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龙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批准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整合民间组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等资源,成立龙山文化研究会,打造具有章丘特色和学术影响力的龙山文化研究高地。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常年开展“原始部落进校园”“城子崖史前文化研学”社会教育活动项目,接待研学团队、开展社会教育活动1000余次。 城子崖遗址是史前黑陶最早的发现地,黑陶是龙山文化最典型的器物,其中以蛋壳陶最为著名。蛋壳陶以壁薄体轻为特征,因薄如蛋壳,故此命名。蛋壳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为了继续延续精妙绝伦的黑陶工艺,近年来成立了龙山黑陶产业协会,打造龙山文化主题展厅和历史研学馆,不断加强龙山黑陶艺人的扶持和培养,通过一系列手段措施为山东龙山黑陶文化的当代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国家宝藏》展演中推出国宝总动员之《蛋壳陶寻亲记》,弘扬龙山文化,传承文化基因。《蛋壳陶寻亲记》把龙山文化“蛋壳陶”拟人化,通过时空穿越神奇国宝盒子、古文化街遇险、外星人研究基地、蛋壳陶回家等故事情节展开,让家长与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章丘展区内丰富多样而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带领参观者领略非遗产业化的魅力。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非遗活动,采用拍摄纪录片、微视频、设计文创产品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推进非遗产业化。线上推出非遗小课堂等短视频100多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线下举办“爸妈陪我看非遗”、“齐鲁古道非遗行”非遗自驾游活动,组织五音戏、古琴斫制、陶艺等非遗传承人开展进校园课堂教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 材料5(334721) 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地处山区,位置偏僻,这几年却渐渐被外人熟知。西昆村风景很美,山环水绕,但慕名而来的人们多数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而是想感受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经历几百年风雨的孔氏家庙,保护完好的古村落群,纯公益性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德成学校,纯自然生态种植的有机红米……这一切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西昆村村委书记,孔子第七十三代世孙——孔庆平。 1969年,孔庆平在孔氏后裔的聚居地、素有江南孔裔第一村之称的西昆村出生。身为孔氏之后,他从小就谨记以诚信处事,以仁善待人。秉持着这样的信念,1988年高中毕业后,他开始尝试步入社会:因为承包田地种西瓜,理念新,为人热诚,成为了当地第一个西瓜创收万元户;因为人际交往广泛,善于调解纠纷,他被镇里的人称为“管阳老大”;因为喜欢园艺花卉,他开始尝试鲜花销售与盆景园林设计,这项事业,一做就是十多年,即使曾经遭遇过2001年百年一遇的零下九度冰冻,使得30亩玫瑰园全部受灾,即使经历了2006年桑美台风的侵袭,所有花卉几乎毁于一旦,他也没有放弃,诚信经营、用心做事使得他的花卉销量几乎涵盖了福州到温州104国道的沿线城市。 合作社法颁布之后,2008年,孔庆平便组建了艺农花卉专业合作社。2009年,福鼎市开始筹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邀请孔庆平担任联合会会长,他应承下来,用心组建,不仅不拿一分钱工资,很多时候还要垫资,终于把合作联社的队伍从当初的50家发展壮大为400多家。 身为孔氏后裔,虽然在外做事,但孔庆平从来不忘西昆。村里有事,族里有事,他从来不耽误。2006年起,在福鼎市六中退休音乐教师孔旭章(西昆村人,孔子第七十三代世孙)及夫人的支持与协助下,每年的9月28日,他在孔氏家庙组织了祭孔大典,邀请福建省内外宗亲代表以及从西昆村走出去的贤达之士回村祭孔。这样做,就是为了增强西昆村的凝聚力,让大家逐渐重视传统,守住西昆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扬儒士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2009年6月,他放下了自己的事业,选择了回村竞选书记,他要用一己之力发动更多的人守护西昆的文化传统,传承与弘扬先祖的智慧,让传统文化成为西昆的一张名片。西昆村38位党员参与投票选举村书记,孔庆平以38票全票通过。他的所作所为让人们信服,他的真诚和担当感动了大家。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工作,老人往往在家孤独无伴。据统计,西昆村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309位,老年人口占到了全村总人口的15%。 怎样才能在村里弘扬孝亲之风,实现老有所终,老有所养的理想?孔庆平组织村里成立了“孝行之家”,组建了一支服务团队,开展了树孝风、开孝堂、评孝子、行孝事的活动。服务团队专门为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尤其那些孤寡老人服务。除了每周定期给老人们送油送米送生活用品等,每年村里还组织一次评孝子活动,让身边的孝子模范感染每一位村民。村委和德成学校、国学实验班也经常组织学生到老人家中与老人互动,帮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按摩,剪指甲,洗脚,为老人表演节目等。同时,孝行之家的工作人员每天早晚都要学习《弟子规》和《孝经》,以身作则,为村民树立尊老孝亲的好榜样。 这几年,村里有几位90多岁高龄的孤寡老人去世,因为老人没有子女,孔庆平组织孝行之家的工作人员为老人守夜。看到工作人员太辛苦,他主动提出让大家前半夜守夜,后半夜回去休息,然后自己一个人守夜到天亮。这样的行为感动了村里的老百姓,大家也纷纷参与到了为老人送终的行列。 孔庆平说,“传统文化的学习重在践行,这样做就是想用身边人、身边事给村民带来传统文化熏陶,让孝文化广为传播,让家庭更和睦,让邻里之间相处得更友好,让老人晚年生活得更幸福。” 三、作答要求 概论龙山赋能推进文化创新、创建“两新”高地的经验做法,不超过300字。(10分) 以“新时代 新方法 新标杆”为主题写一篇文章,1000字左右。(40分)
一、参考答案: 1.推动文旅融合。在龙山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博物馆,展示文物精品,打造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2.促进社会教育。整合各类社会主体资源,成立龙山文化研究会,打造既有特色又有学术影响力的文化研究高地,接待研学团队,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3.保护特色文化。成立黑陶产业协会,打造龙山文化主题展厅和历史研学馆,培养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助力黑陶文化传承。 4.助推非遗产业化。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非遗活动,采用拍摄纪录片、微视频、设计文创产品等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