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不少人将淘宝村比喻为“信息时代的小岗村”。淘宝村成为减少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的利器,成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有专家认为,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真正解决了束缚农产品、手工产品的桎梏,是对第一产业更深层次的“解放”,是一个全新的农村振兴模式。 A村这个被誉为“中国网店第一村”的地方,已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农村的模样。这里几乎每一栋5层高的新式农民房里都能找到淘宝店,走在创业大街上,两旁是各种与电商有关的门店、孵化中心、创业咖啡馆、体验馆……年轻人走进走出,交谈的关键词总是三句话离不开“电商”“创业”“互联网”。 B县依托村淘合伙人和返乡创业人才,通过培育孵化和产业带动,培育淘宝村2个、电商镇5个、电商村25个,拥有活跃店铺约8662家。如今B县以电商孵化园为基础带动当地产业上行,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村淘3.0激活淘宝村”的模式,电商迅速成为B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C市3734户粮食类家庭农场经营着49万亩水稻,占全市水稻面积的四成以上。C市农委副主任说:“我们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流转水平状况来确定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用政策手段和认定标准引导其发展,兼顾公平与效率,防止土地过度集中,脱离现阶段发展条件。”从实践情况看来看,C市各县区形成了各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标准,低的限定在80亩至150亩,高的限定在200亩至300亩。 “我是一个新农人,没有想到种地养殖原来是这么一件大事。”小郑大学毕业后认为家乡绿色生态环境适合发展新农业,放弃了城市工作的优厚待遇回乡务农了。他在家乡的深山流转了1000多亩林地,建起生态养殖基地。初期损失数万元,他没有退缩,赴外地虚心求教,探索出了“林——鸡——石蛙”立体种养模式。如今他注册了“罗溪山”品牌,年收入达70万元。 D村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专业种养合作社,众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村民老倪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广顺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2分多地的白芨就卖了1万多元。 材料3 一些乡村脱离实际照搬城市模式,盲目修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一些乡村大肆推山削坡、填塘,破坏乡村风貌,甚至破坏原始环境,大规模建设玻璃栈道、观光缆车等旅游项目,完全偏离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 对于很多村庄来说,一座青山、一塘清水、几棵古树、几幢老屋,往往就是其独特符号。如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将自然景观强行改造成旅游景区,造成生态破损,就丢失了独有的符号元素,失去了独有的乡村记忆。 美丽乡村的“美”不仅要美在自然环境,还应该美在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诸如和谐村庄的构建、村规民约的新修、村民的精神风貌等也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高。 材料4 从长远来看,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选择。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将实现更大的发展,农民将拥有更多出彩的机会。 E村实行土地流转后流转土地410亩,除核心区域的173亩中药材外,全村还规模种植了沙糖橘及各类苗卉。土地流转后引进的企业临时用工累计870人,并辐射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种植发展中药材,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打工挣钱,村民人均增收近600元,这使返村种植中药材、务工的村民更多了。E村实行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后不仅有效改善了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更促进了农业经营向现代模式转变。 但也有地区在推行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了困境。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因粮价下跌、自然灾害、流转费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部分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面临亏损,其种粮积极性受挫,“毁约退地”轮番上演。这对正在开展的土地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冲击,也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隐患,并可能引发土地流转纠纷、激化经营者与承包户之间的矛盾。 材料5 留住“乡愁”是建设美丽家园的底线。F镇在美丽宜居小镇创建中不仅以生态宜居为引领保护宜居环境,吸引了大批创业者,而且更注意保存“原始风味”,保留了7个特色村落的乡村历史文脉、村落生态,留住了村落记忆。 G村原是响堂山脚下一个磁州窑发源地,但近年来因自然条件艰苦,原住民纷纷搬离,古村落变成了空心村。当地从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大力挖掘传统的磁州窑文化和古镇村落文化,从传统村落保护、特色文化传承上对新村和老村进行改造,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如今,空心村变成了文化村,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农业观光与文化体验进行融合碰撞,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材料6 H县运用“党建+系统逻辑思维”,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乡村治理强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鼓励农村先富起来的能人和有本事有爱心的善人,尽心竭力地服务村民造福桑梓。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展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 城镇化浪潮之下,许多外出的人对家乡仍有着深深的眷恋。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当下,如何让“风筝不断线”,让走得再远的人不至于“失魂落魄”?乡贤,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关键人物。乡贤群体是社会教化的启蒙者、乡村内外的沟通者、造福桑梓的示范者,也是一些地方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现代乡贤更多地充当着“摆渡者”的角色,他们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推动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解决了当下农村“空心化”的积弊,带动家乡共同发展。毋庸置疑,现代乡贤的回归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意义日益凸显。 二、回答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请结合给定材料,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主题明确,结构完整; (2)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3)字数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多维施策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新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只有做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才能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产业兴旺,要推进农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合作社化,同时借助互联网发展新产业。长期以来,农产品和手工产品等一直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然而,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销售模式成为了束缚第一产业持续发展的桎梏。新疆巴楚县的留香瓜通过农村淘宝打开了销路树立了品牌,还让瓜农收入增长了10倍,把农产品从单一生产延伸到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体系,增加了农民收入。 打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既要保留农村特色自然风貌,也要保证舒适的人居环境。“中国西游文化之乡”的花果山乡就是依托穆册关的历史文脉优势,在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基础上打造出错落有致的汉唐风格“最美古镇”。在保护好乡村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美丽画卷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提高亿万农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感。 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的“原始风味”,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乡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用好农村各种传统经典文化资源,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才能守护住乡村文化根脉代代相传。当然,在保护文化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内在精神尤为重要。农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的增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乡风文明。 除此之外,实现治理有效,需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借力乡贤治村。浙江枫桥镇就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发动村民自治,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筑牢了信访维稳的工作格局,提高了治理的满意度;同时在法治社会的今天,需要既有乡情又有能力的乡贤回归造福桑梓,把先进理念和科技融入乡村发展的里程中去。 最终,要想农民生活富裕,增加收入是关键,更要保证收入渠道多元化。习近平同志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在外务工人员将土地流转出去就又能增加一份收入,让农民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相信通过社会、生态文明、文化、政治、经济建设五方面的全力推进,定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出村强、景美、民富的新农村。 【题目解析】 第一步 审题 通过勾划题目的关键信息,去找出文章的主题及其写作角度以及资料范围,写作要求等。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工作重点,提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好能够结合三农发展背景】。请结合给定材料【阅读全篇材料,特别是优先且重点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主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该主题,写作思路可能是:“乡村振兴战略”指的是什么;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怎样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