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2、C3、A4、C5、C6、D7、A8、A9、B10、C11、A12、B13、C14、A15、A16、A17、D18、A19、C20、A21、B22、D23、B24、B25、B26、B27、C28、A29、D30、B31、D32、B33、D34、D35、A36、D37、B38、B39、A40、D41、C42、A43、C44、B45、B46、A47、B48、C49、D50、C51、D52、C53、A54、C55、C56、D57、A58、A59、C60、D61、C62、D63、D64、C65、B66、B67、A68、B69、A70、A71、B72、A73、C
https://www.lasee.net/d/file/gongwuyuan/2019shanghaizhiyenengli.doc1
第一空,搭配“皇帝下的”,CD两项“谕旨”指晓谕帝旨或皇帝的诏令,与“皇帝”搭配得当,语境相符,保留;A项“规则”、B项“规范”均无法搭配“皇帝下的”,排除;
先看第三空,搭配“民族千百年自然形成的生活”,D项“规范”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其中“约定俗成”可以对应“民族千百年自然形成的”,搭配得当,符合文意,当选;C项“规则”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与“生活”搭配不当,排除。
验证第二空,“圣人制定的规则”,搭配得当,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说“规矩”》
2
由“尊重传统不等于不发展······真正的继承是在发展中进行的”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是“没有发展的继承传统”。C项“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革新,填入横线处能体现“没有发展的继承传统”,与文意相符,当选;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B项“失之偏颇”是指在公正与不公正方面有失误,即不公正,D项“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三者均未体现“没有发展的继承传统”,不符合语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百度百科“胡海艺”
3
第一空,根据“有一种坚持······一个人行走在荒漠之上”可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这种坚持和一个人行走在荒漠之上的情况类似,需填入表达“如同、好像、类似”意思的词语,A、D两项“好比”指如同、就像,表示跟以下所说的一样,符合文意,B、C两项“比如”表示下面举例,为举例时的发语词,即“比如”引出对前文的论证内容,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一个人行走在荒漠之上······前进是绝望的遥远,后退是死寂的空无。_____真正的痛苦,没有谁能与你分担”可知,横线前后语意相近,A项“因此”表达因果关系,前后可以语意相近,且符合文意,当选;D项“不过”表达转折关系,前后应语意相反,而文段横线前后语意相近,故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愿得一人心》
4
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伴随着······,迎着······,······的呼唤”可知,此处与“伴随着”、“迎着”并列,且搭配“呼唤”,A、B两项“附和”指不加辨别地跟着别人说或做,感情色彩消极多用于贬义,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应和”指与(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D项“应从”指答应并顺从,二者与“呼唤”搭配恰当,均符合语境,保留;
第四空,根据“奋力······甚至一下子就 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是“竹笋破土而出的爆发力”,C项“顶开”侧重从下往上冲开,能够体现爆发力,符合语境,当选,D项“推开”指用推力将东西打开,体现不出从下往上的爆发力,不符合语境,排除。
第一空、第三空代入验证,“积蓄”与“力量”为固定搭配,符合语境,“拱开竹编”搭配得当,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春天的楠竹林》
5
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横线处搭配“方式”,且要体现“少”的含义,A项“恒一”指一心一意,没有二心,与“方式”搭配不当,排除;B项“单一”指“只有一个”,常表述为“方式单一”,而此处“单一方式”语序颠倒,语法有误,排除;C项“唯一”可与“方式”搭配,保留;D项“独一”指唯一,同样可与“方式”搭配,保留;
第三空,根据“克服恐惧心”、“离开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而往······”可知,此处表达的含义与“熟悉安全”相反;C项“陌生”指不熟悉,符合语境,保留;D项“超常”指超出一般,高于平常,不符合语境,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此处与“感情”搭配,C项“干涸”指枯竭,可与“感情”进行搭配,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百年孤独》《肥皂》《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6
分析文段,根据“时间就像金钱”可知,这里将时间比喻成金钱,因此源自的比喻应与“时间”、“金钱”有关,且要体现出时间的珍贵性。对比选项,A项说明时间不可逆,B项强调要做好时间管理,都与金钱无关,排除;C项同时提到本体时间和喻体金钱,但二者没有形成比喻关系,排除;D项提及“花时间”可以对应“花钱”,相当于把时间比喻为金钱,强调时间珍贵,要花得有价值,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7
A项为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中间由“那么”连接,导致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存在语病,可删除“那么”。BCD三项语义明确,均无语病。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
《代理“论文买卖”,扬州也有》《用行动诠释“天使”之美》
8
A项,语义明确,没有歧义,当选;
B项,既可以理解为把多出来的一箱苹果给我,也可以理解为把苹果量多的那箱给我,存在歧义,排除;
C项,可以理解为我付给他钱买来了他的衣服,或者理解为我花钱为他买衣服,存在歧义,排除;
D项,可以理解为她把我的书借走了,也可以理解为她借给我一本书,存在歧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9
A项,“看一眼也舒服半天”“吃一串甜几天”属于夸张,排除;
B项,把“堤坝”比作“露天舞台”,运用了比喻修辞格式,当选;
C项,虽然出现比喻词“仿佛”,但缺少本体和喻体,且表意为“似乎”,不属于比喻,排除;
D项,虽然出现比喻词“像”,但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她”和“妈妈”性质相同,不属于比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A项,“仓无陈粟,府无余财”是指粮仓没有旧年囤积的粮食,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其中“陈”指的是过去的,陈旧的;
B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是指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其中“陈”指的是旧的;
D项,“惟陈言之务去”是指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其中“陈”指的是旧的,过去的,故A、B、D三项中的“陈”均表示“过去的、陈旧的”的意思,含义相同;
C项,“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是指设置圆规和方矩,陈设墨斗和墨绳,方便使用各种工具,君子不如工匠,其中“陈”指的是陈设、摆设,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1
文段开头引出“S国财富悬殊程度高”话题,紧接着通过数据进一步解释说明悬殊程度高、“阶层分化严重”。最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后提出“S国最大的问题是阶层逐步固化,纵向流动日益困难”。转折之后为重点内容,即处于低阶层人民存在上升困难的问题。对应A 项,“低收入人群在企业中没有升职空间”为同义替换。B项,“大学生就业难”,不能体现流动难 ,排除;C、D两项,未体现出阶层固化 ,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就业难,源于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
12
文段首句引出话题“每个人都追求完满人生”,接着转折词”然后“作者提出观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并通过“太阳”、“月亮”来举例论证观点。之后由“所以”引出结论“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最后再通过“最好的境界、求缺的人、惜福的人”进一步解释说明前面的观点。故文段意在表明不要过分追求完满,有缺憾也可能是好的,对应B项,“舍得放弃,不求圆满” 。
A项,强调不要一味地迎合别人的眼光,与文段不符,排除;
C项,强调隐忍和宽容的生活态度,不能体现有缺憾、不圆满,排除;
D项,强调宽容的人生态度,与文段中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不完满才是人生》
13
文段首句提出“教师是最伟大的职业”并通过“因为”解释说明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解除人们头脑的局限”。文段尾句得出结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是在帮助学生和自己从意识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即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中自己也是学习,对应B项“教学相长”。
A项,“ 育人”强调教书对人格的塑造,不能体现学生和老师都有所收获,只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排除;
B项,“师不必贤于弟子”强调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与文段中心不符,排除;
D项,“授人以渔”强调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文段中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14
首句引出“《自然》周刊”的话题,随后通过“具有国际声誉”、“顶级科学杂志”、“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以及“神话”可知,无论是在国内或国外,《自然》都有着崇高地位。文段最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神话只是人云亦云,国内所传神话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是有偏差的,对应A项,“国内对《自然》杂志的认识有偏误” 。
B项,“权威地位”对应转折之前,非重点,排除;
C项,“国内外评价不一致”,文段中“它在国内科学界和媒体眼中似乎已成‘顶级科学杂志’”与“成具有国际声誉”说明都是对于这个杂志是持有肯定态度,排除;
D项,“学术水平发生变化” 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 <自然>究竟是一本什么杂志》
15
文段开篇两个反问句引出“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标志,紧接着通过转折词“但是” 提出人要长大,不仅需要幻想的翅膀,更需要踏踏实实的脚。“需要”为对策标志词,并通过程度词“更”起强调作用。因此文段中心句即为对策,即“需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对应A项。
B项,“想象力”,对应转折之前“想入非非”,非重点,排除;
C项,文段并未说明“长大的标志”,无中生有,排除;
D项,“就能获得成功” 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
文段开篇介绍世上的四种人分别是什么:愚者、弱者、智者、强者。 紧接着分别论述这四者是什么,分别将其比作观众、配角、编导、主角,这些都属于戏剧角色,由此可知文段暗喻的是和戏剧相关,即将人生比作戏剧,上述四者扮演了不同角色,对应A项,“人生如戏”。
B项,“浮生若梦”,比喻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和戏剧无关,排除;
C项,“人以群分”比喻人按照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和戏剧无关,排除;
D项,“ 大智若愚”形容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从表面看好像很愚笨,和戏剧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有四种人,愚者,弱者,智者,强者》
17
根据“在麻省卖淫非法,赌博则是合法的。不过······”可知,转折词前后语义相反。前文说的是赌博在美国麻省是合法的,后文则应该说明一般的中产阶级对赌博的态度还是不认可的。并结合题干中对于“侧目而视”解释可推出其所表达的情绪,对应D项,“藐视”,表达了中产阶级对于赌博的不赞同,不正视的态度。A项“拘谨”指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B项“畏惧”形容害怕,均不能体现不赞同的态度,排除;C项“愤怒”语义较之不认可程度太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今晚我们当什么样的东莞人》
18
横线处所填句子位于句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处所填内容要体现镇民是否同意开赌场的取决因素。通过横线后富镇与穷镇对开赌场的不同态度的阐述。因此,所填句子应与贫富、生活水平相关,对应A项,“当地生活水平的高低”当选。B项“道德”、C项“宗教”、D项“中产阶级”均与贫富、生活水平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今晚我们当什么样的东莞人》
19
文段提到“挣钱早已不是人们的唯一动机”,即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开始不仅仅关注金钱的多少,而更关注生活质量、环境、道德等方面,对应C项。
A项,“尽力发展经济后再考虑其他问题”,文段所强调的是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更应关注其他方面的问题,与文意相悖,排除;
B项,“精神文明”只是发展的其中一方面,文段还涉及到了保护环境等生态文明的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D项,“社会公平”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今晚我们当什么样的东莞人》
20
第(3)段引用了一连串的数字,用以说明地震次数很多,造成的损失很严重,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和创伤。并且由后文“地震学家为之殚精竭虑的目标”可知,准确预报这件事情让地震学家费尽心思也要去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掌握了地震预测,就能在地震中减少损失,避免伤害,强调地震预测的重要性,对应A项。
B项,“地震预测难度很大”,非重点,排除;
C项,“不可能做到”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D项,“热点” 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吗?》
21
作者先提出问题:“动物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专门用来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呢?”并通过后文给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根据后文“对包括人在内的动物个体而言,一生中因地震而受伤是一种极小概率事件”、“特别准备一套复杂机制是极端浪费的”可知,作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发展出一套专门用来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对应B项。
A项,“将信将疑”,形容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与文段态度不符,排除;
C项,“不置可否”形容不表明态度,而在文段中作者已表明态度,排除;
D项,“坚决肯定”与文段态度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吗?》
22
A项,“动物不一定能感知与地震相关的物理化学信号”对应第5段“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与文意相符,排除;
B项,“动物的异常行为不容易辨认出来”对应第6段“人们怎么从它们充满混杂噪音的行为谱中发现这个信号呢?”,与文意相符,排除;
C项,“引发动物异常行为的原因多样,不能区分” 对应第7段“动物表达一些行为会遭受很多因素影响”,与文意相符,排除。
D项,人们忽视动物的异常行为,在文段中未提及,无中生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吗?》
23
由第9段“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则是传言。比如印度洋大海啸过后,人们几乎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可知志愿者帕克的话是为了证明传言这一现象的,对应B项。A、C、D三项,均与传言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吗?》
24
整个文章都在围绕“动物预报地震”展开论述,可知“一次谎报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一场真正的地震”指的是利用动物预报地震难度较大,并且不可靠,而且产生的损害可能比真正的地震还要多,对应B项。A项,“坏人”无中生有,排除;C、D两项,均未提及主题词“动物”,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吗?》
25
最不利原则,构造恰好不满足的情况:数学系、英语系、中文系各选4人,此后再选一人,无论选谁一定满足5人同系,故至少需要4x3+1=13人,对应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26
假设x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的10倍,则32+x=10x(5+x),解得x=-2,即2年前:2016-2=2014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0倍。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