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 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2 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一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4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应建立在( )的基础上。 A、平等互利 B、意见一致 C、情趣相同 D、志同道合 5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橘这种水果适宜生长在淮南,如果移到淮北就变成又小又苦的枳了。这种情况说明( )。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与一定的条件紧密相关的,因此,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条件决定一切,人们在环境和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6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是指使用人才应遵循( )的原则。 A、合理流动,适才适用 B、合理搭配,整体效能 C、重视培养,用养结合 D、量才用人,取能相称 7 “求同存异”的协调原则要求在协调处理矛盾时要( )。 A、求大同存小异 B、既有同又有异 C、求同必须无异 D、求大同存大异 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D、认识—实践—再实践的无限循环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 )。 A、社会稳定 B、国家富强 C、民族团结 D、人民幸福 11 下列哪几项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公开投票原则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12 在我国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 )。 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 B、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C、我国人口众多,增长过快,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大 D、我国必须依靠可持续发展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3 我们党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概括( )。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14 新疆“三史”具体指( )。 A、新疆历史 B、新疆民族史 C、新疆宗教史 D、新疆发展史 15 阶级的产生是同( )。 A、生产发展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的 B、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 C、政治暴力密切相联系的 D、思想发展密切相联系的 16 “三股势力”是指( )。 A、暴力恐怖势力 B、宗教极端势力 C、民族分裂势力 D、境外敌对势力 1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 )。 A、实现全国脱贫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成为发达国家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 我国民族工作主题( )。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B、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团结 D、维护统一 20 《中国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恐怖主义是指通过( )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生财产或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的主张和行为。 A、暴力 B、上访 C、破坏 D、恐吓 21 可以提出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 )。 A、对责令停产停业不服的 B、对限制人身自由不服的 C、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 D、对财产的查封不服的 22 属于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有( )。 A、职业理想 B、职业态度 C、职业作风 D、职业纪律 23 政务公开是( )。 A、公开国家领导人的财产 B、公开工作纪律 C、用人,财务和分配的公开 D、公开办事规则,程序时限和结果 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 )。 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25 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而没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 26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 27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 ) 28 被社会公认的思想就是真理。( ) 29 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能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 30 国家公务员的申诉,应该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并且公务员对此处理决定不服。( ) 31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以对于享受宪法权利,承担宪法义务,所有公民都是相同的。( ) 32 责任制源于西方的文官制度,后为亚洲各国所效仿。( ) 33 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共同富裕。( ) 34 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 35 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均有选举权。( ) 37 单位可以成为行贿罪的主体。( ) 38 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义务。( ) 39 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指负有监管看守职责的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将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被关押的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 ) 40 公务员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予以辞退。( ) 41 公文登记按收到顺序、平件、密件与急件一体进行登记。( ) 42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43 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 44 “一带一路”建设要遵循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认真吸取国内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
1、D2、A3、A4、D5、A6、C7、A8、D9、A10、BD11、ABD12、AC13、ABCD14、ABC15、AB16、ABC17、AC18、BD19、AB20、ACD21、ABCD22、ABCD23、BCD24、ABCD25、B26、B27、A28、B29、A30、B31、B32、B33、B34、B35、A36、B37、B38、A39、B40、A41、B42、A43、B44、B 1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题干并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 B项错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矛盾的同一性的体现。题干未涉及。 C项错误,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题干未体现。 D项正确,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题干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和挑战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正确,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等视为一切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典型代表关键词是“吾”、“自”、“心”、“感觉”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把自己的思想、感觉视作一切的本原,因此陆九渊的主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B项错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这种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典型代表关键词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C项错误,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水、火、气、土等。 D项错误,机械唯物主义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事物是运动的,但认为所有的事物只有一种机械运动,即简单的空间位移,因此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正确,社会历史是人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规律形成并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缔造者。“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表达的正是这一观点。 B、C、D项错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A项错误,平等互利的意思是彼此享有同等待遇,互相有利。 B项错误,意见一致是指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没有分歧。 C项错误,情趣相同是指性情、志向兴趣一样。 D项正确,志同道合的意思是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符合题意,即真挚的友情要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 故正确答案为D。 5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正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淮河以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也变了。体现的哲学原理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在办事情、想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些条件的变化,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C项错误,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项错误,在环境和条件面前人类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错误,“合理流动,适才适用”是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优化人才配置,实现适才适用,提高组织效益。“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没有体现此原则。 B项错误,“合理搭配,整体效能”是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按照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组配起来的人才结构,才能形成最佳群体结构,发挥最佳的整体效能。“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没有体现此原则。 C项正确,“重视培养,用养结合”是指重视人才的培养,将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体现了注重培养、养用结合。 D项错误,“量才用人,取能相称”是指刚有所需,人有所值,将人才放在与其能力相称的岗位上。“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没有体现此原则。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求同”就是寻找共同思想、共同要求、共同利益,是构建和谐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观点、不同主张、不同利益,是构建和谐的条件。求同存异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求大同存小异。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A项错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论。 B项错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 C项错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规律。 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和认识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活动形式,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作用,认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从实践出发,再回到实践的无限循环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故正确答案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