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 所谓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具体外部表现形态。下列不属于我国法的渊源的是(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我国尚未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2 私法,是指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下列属于私法的是( )。 A、行政法 B、刑法 C、民法 D、税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签署的,具有次于宪法效力的命令。2013年3月15日,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号)。至2015年12月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共计( )。 A、四十八次 B、四十九次 C、四十一次 D、四十五次 4 《刑法修正案(九)》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起实施。 A、2015年8月29日 B、2015年11月1日 C、2015年10月1日 D、2015年12月1日 5 法为何立是由法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除了具有共同的功能和作用外,不同部门法功能有所侧重,其中民法的主要功能是( )。 A、保护功能 B、评价功能 C、管理功能 D、保障功能 6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8月29日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015年8月29日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犯罪的决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这是1975年后第一次特赦,也是建国后( )特赦。 A、第八次 B、第七次 C、第六次 D、第五次 7 法官的级别分为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四等共十二级。其中,高级法院院长是( )。 A、首席大法官 B、大法官 C、高级法官 D、法官 8 公安机关(安全机关)是国家的刑事侦查机关,其组成体系包括公安部、公安厅(局)、公安处(局)、公安分局。其中,公安分局设立于( )。 A、县、县级市或市辖区 B、省辖市、自治州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务院 9 法律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检查和督促,包括执政党监督、国家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下列属于国家机关监督的是( )。 A、社会组织的监督 B、新闻舆论的监督 C、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D、人民群众的监督 1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总目标包括形成具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提供保障 11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2年以上6年以下 B、3年以上7年以下 C、3年以上6年以下 D、2年以上7年以下 12 春节快到了,张三想偷点钱回老家过年,于是悄悄到一家属楼附近暗查,正好从该家属楼走出几个派出所民警,于是张三溜走了,张三的行为(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3 某部队司机到一仓库拉雷管,返回部队途中遇到战士高某步行回部队,宋某见天要下雨便停车让高某上车。十分钟后,一闪电导致雷管爆炸,致使宋某重伤,高某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某负刑事责任,因为宋某构成故意犯罪 B、宋某应负刑事责任,因为宋某构成过失犯罪 C、宋某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属意外事件,宋某不构成犯罪 D、宋某应否负刑事责任,取决于宋某主观上是否有故意或过失 14 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B、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 C、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D、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15 甲故意放毒蛇咬乙,后见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便开车送乙前往医院。途中等红灯时,乙声称其实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三小时后死亡。后查明,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甲不对乙的死亡负责,成立犯罪中止 B、甲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 C、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犯罪未遂 D、甲未能阻止乙跳车逃走,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刑法对( )的规定。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17 近日,某检察院以盗窃罪和抢劫罪对信某提起公诉,受案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判信某有期徒刑3年和5年,关于对信某执行刑罚的期限,下列正确的是( )。 A、应在5-8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B、应在3-8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C、应在3-5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D、应在2-8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18 下列成立正当防卫的是( )。 A、甲乙两人争吵而大打出手,甲突然加大力度将乙打死。 B、甲乙两人争吵而大打出手,恰丙路过,丙上前劝阻,甲以为丙是同伙,向丙头部打了一拳。 C、赵某下班途中遭李某抢劫,赵某进行自卫,不慎将李某打伤,结果将李某刺死。 D、刘某见一小偷正在自己家里晾晒的衣服里行窃,顺手捡起一块小石头朝小偷砸过去,正好砸在小偷的太阳穴上,将小偷砸死。 19 甲深夜潜入上夜班的张某家行窃,正要往外搬电脑,听到有开门的声音,以为是主人回来了,就悄悄地从窗户上逃离,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20 14岁生日那天,张某邀几个朋友到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张某看到一行人手中拿着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机一部、现金5000余元,关于张某对该抢劫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下列正确的是( )。 A、张某应负刑事责任 B、张某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取决于他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C、张某不应负刑事责任 D、张某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1 《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 )。 A、故意犯罪 B、过失犯罪 C、意外事件 D、过于自信的过失 22 2012年11月,杨某被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4年11月,法院对杨某于2012年5月所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关于对杨某的执行刑期如何确定( )。 A、可在9-16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B、可在7-16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C、可在9-14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D、可在7-14年范围内适当确定 23 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不再追诉的法定时限是( )。 A、经过5年 B、经过15年 C、经过10年 D、经过20年 24 张某,男,24岁,某厂工人,张某因赌博欠债,难以偿还,便图谋盗窃本厂财务科保险柜里的现金。某日晚9时许,张某撬开了财务科的房门,但因无法打开小保险柜,未能盗取柜中的现金。于是,张某将小保险柜搬离财务科,隐藏在厂内厂库的小实验室里,想等待时机再撬开小保险柜,窃取现金。第二天,财务科的李会计上班后发现办公室门被撬,小保险柜丢失,当即报案。公安人员在厂内厂库的小实验室里找到保险柜,柜门尚未打开,柜内人民币也原封未动。张某的行为是( )。 A、盗窃未遂 B、盗窃既遂 C、不构成犯罪 D、盗窃既遂或未遂 25 罚金的适用方式是( )。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 D、只能并科适用 2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也要求,完善死刑法律规定,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据此,《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等( )个罪的刑法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A、9 B、11 C、10 D、13 27 2015年3月10日,杨某被抢劫的逃跑过程中,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7000元)缓速行驶,杨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在遭拒的情况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未受伤),夺车逃走,杨某的行为( )。 A、避险过当 B、紧急避险 C、避险不适时 D、构成毁坏财物罪 28 根据《刑法》的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 A、已满18周岁 B、已满17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5周岁 29 郭某与梁某为某商场仓库的保管员,各自都有从仓库偷些东西的想法。一日郭某值夜班。晚11时许,郭某与梁某入仓库分头巡视。郭某将一金表和一条金项链放入怀中,梁某将两部摩托罗拉手机放入口袋中。关于郭某与梁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下列正确的是( )。 A、郭某与梁某构成共同犯罪 B、郭某与梁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C、郭某与梁某不一定构成共同犯罪 D、郭某与梁某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30 随着全面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将会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是( )。 A、基金会 B、农村专业协会 C、社区法律援助中心 D、小额贷款公司 31 文某欲买房,张某欲卖房,两人协商过程中,张某坚持单价为一万元,文某坚持八千元,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一日,文某见张某患病无力,迫使张某在准备好的合同上签字。关于文某的行为违背哪项民法原则,下列正确的是(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公平原则 32 甲因外出而委托乙全面照看其8岁的儿子丙。丙玩耍时将邻居一小孩打伤,花去医药费近千元。这一损失应由( )。 A、乙承担,甲负连带责任 B、甲承担,如甲无力承担,则由乙承担 C、甲承担,因甲是丙的母亲,乙概不承担 D、甲承担,如乙有过错,则乙负连带责任 33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出生,终止于死亡,它是自然人下列( )的资格。 A、取得民事权利 B、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C、从事民事活动 D、享有民事权益 34 于某在一风景区旅游,爬到山顶后,看见一女子孤身站在山顶悬崖边上,目光异样,即心生疑惑。该女子见有人来便向悬崖下跳去。于某情急之中拉住女子衣服,将女子救上来。于某在救人过程中,随身携带价值两千元的相机被碰坏,手臂被擦伤。关于于某与轻生女子之间存在何种民事法律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不当得利 B、合同关系 C、债权债务关系 D、无因管理 35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八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 )。 A、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相对民事行为能力人 36 丁某和淦某系邻村村民。一天,两人就一头耕牛的买卖达成协议,约定耕牛价款为5000元,丁某先预付2500元,剩下的2500元等丁某第二天来牵牛时再付给淦某,并约定耕牛的所有权自合同成立时起转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当晚电闪雷鸣将耕牛击死。第二天,当丁某兴致勃勃来牵牛时看到的却是死牛,于是丁某要淦某退还2500元,而淦某却要丁某给付剩下2500元。关于本案如何处理,下列正确的是( )。 A、淦某退还2500元给丁某 B、丁某再给付2500元给淦某 C、淦某不退还2500元给丁某 D、丁某不再给付2500元给淦某 37 受理申请宣告公民失踪或死亡的机关是( )。 A、民政机关 B、司法行政机关 C、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 38 甲委托乙运送一批香烟到A市。乙途中想造访一朋友遂将香烟托付给司机丙看管并打电话告知甲。甲当即表示丙不可靠,不能将香烟托付给丙,但此时丙已开车上路,结果途中遇雨,部分香烟被淋湿报废。关于香烟报废的损失应由谁负责,下列正确的是: A、由甲负责 B、由丙负责 C、由乙负责 D、由乙和丙负责 39 下列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的是( )。 A、甲继承其父的一套房屋 B、乙送给其年满7周岁的外甥一台电脑作为生日礼物 C、丙的银行存款共得利息80元 D、12岁的丁把爸爸买的铅笔刀送给小朋友 40 陈刘夫妇在某市有私房一处。夫妻俩常年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他们上高中的16岁的儿子陈某一人居住。某天,陈某约几个朋友到家中玩,其中有一人为张某,张某今年17岁,是某工厂工人,他提出想租陈某的房子,陈某答应。于是张某搬进来。后来陈某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搬离。关于陈某和张某之间的合同行为的效力如何,下列正确的是( )。 A、效力待定 B、有效 C、无效 D、可撤销 41 下列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10岁的学生阙某独自到商场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 B、作家章某立书面遗嘱捐赠所有藏书,但未到公证处公证 C、某酒厂以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冒充茅台酒卖给某百货公司 D、甲、乙签订买卖一只大熊猫的合同 42 王某从商场购得一台原装进口冰箱,尚未拆开使用,于2013年10月30日又将该冰箱转卖给赵某。赵买回家后发现该冰箱并非原装进口的,而是由国内组装,且使用后发现该冰箱效果太差。2015年5月赵以受欺骗为由向王提出退货,王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诉至法院。关于该案中双方之间的买卖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下列正确的是( )。 A、显失公平 B、欺诈 C、胁迫 D、重大误解 43 李某现年15岁,某日逛商城时看到某牌号纯平25寸彩电正举行优惠展销,想起父母曾提出过要买彩电的事。就赶回家告诉父母,但是家中无人,父母联系不上。而优惠的彩电数量有限,他便拿出自己的积蓄。以1900的价格买了一台,因购买彩电还附赠奖券,李某就随便抽了一张,其父母得知此事后夸奖了他。三天后,奖券中奖结果揭晓,李某的奖券获得一等奖小轿车一辆。商场遂主张李某中奖无效,则( )。 A、李某中奖合法有效 B、李某中奖无效 C、商场有权撤销李某购买彩电的行为,从而收回彩电 D、商场有权催告李某的父母予以追认,如果李某的父母未作表示,则李某购买彩电的行为无效,商场有权收回奖券 44 法律规定,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 )的权利。 A、优惠购买 B、同等购买 C、优先购买 D、尽先购买 45 某甲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特地去商场定做高级西服一套。后因笔试成绩太烂,未被允许参加面试,则其定制西服的活动( )。 A、属重大误解,可撤销 B、有效 C、属重大误解,可变更 D、因目的落空而无效 46 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 )。 A、实体民事权利 B、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C、财产所有权 D、依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47 王某拾得一条金项链,一天她戴着项链出门,被失主刘某认出,王某矢口否认,拒不归还。无奈之下,刘某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按照( )处理。 A、不当得利之诉 B、侵权之诉 C、无因管理之诉 D、合同之诉 48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下列属于身份权的是( )。 A、亲属权 B、健康权 C、荣誉权 D、姓名权 49 王某在商场购物时,丢失手表一块,商场工作人员拾得后,即交给公安部门,王某未能在期限内前去认领,公安部门即依有关规定将手表交寄卖商店出售。张某从寄卖商店买得手表后,将其送给女友杜某。杜某在一次旅游中手表被一小偷偷去,小偷在路边将这块手表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下夜班回家路上的工人陈某。这块手表应归( )所有。 A、王某 B、张某 C、杜某 D、陈某 50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 )负责。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政府 51 关于被害人在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B、有权申请回避 C、无权参与刑事部分的法庭调查和辩论,只能参加连带部分的审理活动 D、对刑事判决部分不能提起上诉 52 《刑事诉讼法》1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 )和其他诉讼权利。 A、辩护权 B、陈诉权 C、代理权 D、诉讼权 53 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决定。 A、上级公安机关 B、同级人大常委会 C、同级政法委员会 D、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54 秦某带着8岁的儿子买肉时,与摊主发生争执,继而互殴。秦某被摊主用刀背打击造成面部骨折,脑体受损。如该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秦某的儿子属于( )。 A、被害人 B、证人 C、见证人 D、既是被害人,又是证人 55 辩护律师乙在办理甲涉嫌抢夺一案中,了解到甲实施抢夺时携带凶器,但办案机关并未掌握这一事实。对于该事实,辩护律师乙( )。 A、应当告知公安机关 B、应当告知检查机关 C、应当告知人民法院 D、应当为被告人保守秘密 56 确定地区侦查管辖的一般原则:刑事案件由( )的公安机关管辖。 A、犯罪地 B、发案地 C、被害人居住地 D、犯罪嫌疑人居住地 57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 A、十一 六 B、十二 五 C、十二 六 D、十一 五 58 某案被害人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而当地公安机关却做出不立案的决定,被害人到当地人民检察院反映。对此,人民检察院应当( )。 A、自己立案 B、直接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C、说服被害人服从公安机关的决定 D、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认为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59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 )。 A、自诉人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证人 D、妨碍刑事诉讼无法顺利进行的诉讼参与人 60 公安机关在一起盗窃案件现场收集到犯罪嫌疑人余某书写的一张字条,收缴了被盗电视剧录像带、DVD光盘、书籍等,被盗者提供了被盗物品清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电视剧录像带和DVD光盘是物证 B、该字条是书证 C、收缴的被盗书籍是书证 D、被盗物品清单属于证人证言 61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正处于由职权主义走向控辩式的改革过程中,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中,下列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 A、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B、延长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C、允许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 D、增设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62 某人涉嫌诈骗,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决定批准逮捕,在批准逮捕决定书中对该人准称谓是( )。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罪犯 D、人犯 63 侦查人员不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的情况是( )。 A、勘验、检查 B、执行拘传 C、执行逮捕、拘留 D、执行逮捕、拘留且遇紧急情况 64 对人民法院而言,依法审判案件:( )。 A、只是一种权力 B、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职责与义务 C、只是一种义务 D、是一种可以放弃,也可以行使的权力 65 公安机关在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的盗窃犯罪事实时,发现他还涉嫌受贿,则下列正确的是( )。 A、由公安机关对全案进行侦查 B、由人民检察院对全案进行侦查 C、由公安机关对受贿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 D、即使盗窃罪是主罪,因涉及贪污贿赂,也应由人民检察院侦查为主,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66 某甲户籍地为某市A区,经常居住地为某市B区,一日夜里,在C区盗窃大量人民币,将所盗款藏匿在某市D区,关于本案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下列正确的是( )。 A、某市A区人民法院 B、某市B区人民法院 C、某市C区人民法院 D、某市D区人民法院 67 关于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适用于拘传,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对经依法传唤拒不到庭的被告人才能适用拘传 B、拘传被告人由司法警察执行,执行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C、审判人员应在拘传的12小时内讯问完毕 D、拘传被告人,应当出示拘传票 68 《刑事诉讼法》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 )审查决定。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仲裁机构 69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权( )。 A、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B、向证人收集证据 C、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D、向侦查人员了解侦查情况 70 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立法宗旨的是( )。 A、保护人民警察人身安全 B、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C、保护人民警察合法权益 D、保障人民警察平等竞争 71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 )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A、国家安全 B、公私财产安全 C、他人人身安全 D、公共安全 72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其他危险情形,应当立即( )。 A、救助 B、帮助 C、查处 D、报案 73 下列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是( )。 A、曾被单位辞退的 B、曾被劳动教育的 C、曾被治安拘留的 D、曾被开除公职的 74 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人民警察机关涉及与公众利益直接有关的规定,应当( )。 A、向上级机关备案 B、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C、向公众公布 D、向上级机关备案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75 增强公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拥护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某市下列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通过《法在身边》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进行普法教育 B、印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 C、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等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D、在暑期组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 76 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关于建设法治政府,下列正确的是( )。 A、明确各级政府权力配置的着力点,强化市县政府宏观管理职责 B、明确地方事务必要时可以适当牺牲其他地区利益 C、政法权力清单制度是促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厘清权责,提高效率的有效制度 D、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行政机关摆脱具体行政事务,加强宏观管理 77 下列对我国政法机关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B、国家武装性质力量 C、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 D、党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司法机关等的合成 78 下列属于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的是( )。 A、发布通缉令 B、强制隔离特定的人 C、紧急征用权 D、执行管制权 79 下列不属于我国人民检察院基本任务的是( )。 A、追诉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刑事犯罪分子 B、追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分子 C、追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分子 D、预防侦查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80 特种防暴枪属于( )。 A、武器 B、驱逐性警械 C、监狱戒具 D、约束性警械 81 关于警察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国警察在本质上是共同的 B、世界各国警察本质上是不同的 C、世界各国警察在本质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D、世界各国警察在本质上没有可比性 82 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对罪犯的惩罚和改造作用 B、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保障的促进作用 C、执行刑罚实现刑罚目的的作用 D、对国家安全和政权的维护和巩固作用 83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后,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及时通知( ),通知受伤人员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A、当地人民检察院 B、上级人民检察院 C、当地人民法院 D、上级人民法院 84 李某因嗜毒杀人被判入狱,在监狱中,监狱人民警察对其执行刑罚,使他与社会相隔离,不仅切断了赌博对他的刺激,而且也使他失去了在社会上继续违法犯罪的条件,这体现了刑罚( )。 A、一般预防目的 B、社会作用 C、特殊预防目的 D、功能特殊性 85 外籍犯所属国驻华使、领馆要求会见的,须向我国( )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外事管理部门提出。 A、司法部监狱管理局 B、外交部 C、服刑地监狱管理局 D、司法部外事局 86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法官的指令下履行职责,其职责不包括( )。 A、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 B、值庭时负责传送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 C、执行死刑 D、执行相传和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 87 在紧急排险中需拆除的建筑物、毁坏的其他设施的所有者,必须无条件服从( )的指挥,履行拆除的义务。 A、公安机关上级领导 B、公安机关本级领导 C、公安机关现场最高领导 D、公安机关现场指挥员 88 民警违反“五条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 );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使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 );行为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 )或者予以撤职。 A、纪律处分/撤职/引咎辞职 B、警告/严重警告/行政记过 C、纪律处分/引咎辞职/行政记过 D、严重警告/撤职/纪律处分 89 人民警察警衔下设( )。 A、五等十二级 B、五等十三级 C、四等十二级 D、四等十三级 90 职务序列的建立,应当以管理规格、管理规模、管理难度为依据,公安民警职务将设置为( )三个序列。 A、领导职务/执行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B、领导职务/非执行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C、领导职务/管理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D、领导职务/参谋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91 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行为( )。 A、依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B、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C、参加公益劳动 D、依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92 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 )的为上级。 A、警衔高 B、工作年限长 C、担任现职时间长 D、职务高 93 执法部门在执法监督过程中执法,对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在执法中的过失造成执法错误,依《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追究( )。 A、公安机关直接领导人的责任 B、公安机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C、执法过错责任 D、公安赔偿责任 94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对有犯罪或者有事实证明有重大嫌疑人错误拘留的 B、刑讯逼供、殴打暴力或者唆使他人以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D、因公民自残、故意行为造成的 95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接受社会监督的途径和形式不包括( )。 A、聘请特邀监督员制度 B、警务公开制度 C、进行暗查和暗访 D、“110”接受群众举报制度 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 A、1949.11.1 B、1949.10.9 C、1949.10.1 D、1949.10.15 97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是( )。 A、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 C、对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公安机关办法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公安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D、对公安机关参与的其他民事活动纠纷
1、D2、C3、C4、B5、D6、A7、B8、A9、C10、D11、B12、A13、C14、C15、A16、A17、A18、C19、B20、C21、B22、D23、C24、B25、C26、A27、B28、C29、B30、D31、A32、D33、B34、D35、C36、B37、D38、C39、C40、C41、B42、D43、A44、C45、B46、D47、B48、A49、C50、B51、C52、A53、D54、B55、D56、A57、C58、D59、B60、A61、C62、A63、D64、B65、C66、C67、C68、C69、C70、B71、D72、A73、D74、C75、B76、C77、D78、C79、D80、B81、A82、B83、A84、C85、B86、D87、D88、A89、B90、A91、B92、D93、C94、D95、C96、A97、C 1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法的渊源简称“法源”,是指能作为法律决定的前提的法律资料,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中国现时成文法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 A项:正确,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的,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它在法的渊源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核心的地位,是一级大法或根本大法,宪法属于我国法的渊源。 B项:正确,行政法规是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法制定和变动的,行政法规在中国法的渊源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行政法规属于我国法的渊源。 C项:正确,地方性法规是由特定的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作为地方司法依据之一,在法的渊源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的规范性法文件的总称,地方性法规属于我国法的渊源。 D项:错误,国际条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国际组织间缔结的确定其相互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是国际间相互交往的一种最普遍的法的渊源或法的形式。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法是我国法的渊源,选项说法错误。 A、B、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公法是配置和调整公权力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公法以研究公权力、公权力配置、公法关系和公法责任为主要内容,如:宪法、行政法、刑法、税法、诉讼法、环境法等。私法,相对于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据此排除ABD。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15年12月27日,习近平主席签署第4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至2015年12月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共计41次。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故民法的主要功能是保障民事主体的权益,主要功能是保障功能。 A项:错误,民法的主要功能是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主要功能是保障功能,保护功能说法不严谨。 B项:错误,评价功能,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功能,不是民法的主要功能。 C项:错误,管理功能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统筹活动,不是民法的主要功能。 D项:正确,民法的主要功能是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主要功能是保障功能。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1959年12月4日至1975年3月19日,中国共实行了七次特赦。这是1975年后第一次特赦,也是建国后第八次特赦。2015年8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故正确答案为A。 7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八条规定,法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级法官分为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 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18条规定,法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级法官分为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 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等级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大法官分为一级和二级,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为二级大法官。 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等级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高级法官分为1-4级。可以担任高级法官的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高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中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基层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 D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等级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法官分为1-5级。可以担任法官的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员、助理审判员;中级人民法院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基层人民法院的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根据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安机关机构设置是由中央公安机关、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和专业公安机关组成。国务院设公安部,是我国最高公安机关,我国各级政府均设有公安机关。在国家有关部门内设的专门从事具有一定专业内容和范围内公安警务活动的公安机关,专业公安机关是中央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依法行使相应的公安职权,如民航、铁路、交通和林业等专业公安机关。 A项:正确,县、县级市或市辖区设公安分局,县(旗)一级公安局内设科(股、大队),同时派出若干派出所。 B项:错误,省辖市、自治州设公安局(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公安工作。 C项:错误,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公安厅(局),公安厅内设总队、处、科。 D项:错误,国务院设公安部,是我国最高公安机关。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具有法律强制力,在一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A项:错误,社会组织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 B项:错误,新闻舆论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 C项:正确,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属于国家机关的监督。 D项:错误,人民群众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需结合选项分析。 A项: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B项:正确,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C项:正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这个总目标作出了阐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项:错误,“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的说法太过绝对,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不是万能的,有局限性,依法治国并不能将所有社会关系法律化,故该说法不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多项入罪罪名,其中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需结合题干分析。 A项:正确,《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题干中,张三悄悄到一家属楼附近暗查,属于犯罪的准备工作,是犯罪预备。 B项:错误,《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题干中,张三悄悄到一家属楼附近暗查,并未着手实行犯罪,故不属于犯罪未遂。 C项:错误,《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题干中张三还未进行犯罪行为,不符合“犯罪过程中”这一要件;张三是由于发现民警所以放弃,不符合“自动放弃”这一要件。 D项:错误,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题干中,张三悄悄到一家属楼附近暗查,属于犯罪的准备工作,故不属于犯罪既遂。 故正确答案为A。 13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需结合题干分析。 《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宋某本身对于高某死亡的结果既不是出于故意也不是出于过失,而是发生了不能抗拒、也不能预见的情况,属于意外事件,故宋某不负刑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需结合选项分析。 A项:错误,《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中,甲安放定时炸弹的时候不满14周岁,但是炸弹爆炸时其已满14周岁,故其对于爆炸的行为需要负刑事责任。 B项:错误,《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中,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成立故意伤害罪,后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不负刑事责任,故应成立故意伤害罪,不成立抢劫罪。 C项:正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中,虽然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但是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实施完毕之后突发精神病不影响定罪。故对丙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D项:错误,《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选项中醉酒的戊应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需结合题干及选项分析。 中止行为应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要求危害结果不能发生,但若在中止行为进行过程中,出现个人因素,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这时要判断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有无因果关系。如果有因果关系,则构成犯罪既遂;如果没有因果关系,则构成犯罪中止或犯罪未遂;如果行为人的确采取了中止行为,则构成犯罪中止。 本案中,乙突然跳车逃走,拒绝救治才是导致死亡结果发生的原因,因此,甲的确采取了中止行为,甲构成犯罪中止。A项正确。 乙最后的死亡与甲的行为无因果关系,所以不成立犯罪既遂,排除B项。 甲的确采取了中止行为,因此构成犯罪中止,而不是犯罪未遂,排除C项。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题干中乙突然跳车逃走,甲不负有法定义务,所以不能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A。 16 本题考查刑法的基本原则。 A项:正确,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B项:错误,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要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与题意不符。 C项: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与题意不符。 D项:错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即要求办案人员一切从具体的案件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使认定的事实完全符合案件的客观真相,并严格按照程序法和实体法办案。与题意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A。 17 本题考查刑罚执行中的数罪并罚。 我国《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对于信某,盗窃罪和抢劫罪的总和刑期是3+5=8年,数刑中最高刑期是抢劫罪的5年,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即5-8年的范围内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18 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项:错误,甲乙是相互斗殴,不成立正当防卫。 B项:错误,丙是好心劝阻,并非甲的同伙,甲以为丙是同伙并打乙,属于假想防卫。并且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的,甲不成立正当防卫。 C项:正确,抢劫属于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措施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也不成立防卫过当,属特殊正当防卫,也称无过当防卫。 D项:错误,刘某防卫超过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 故正确答案为C。 19 本题考查犯罪的停止形态。 A项:错误,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入室盗窃,入室即为着手,已经实行犯罪,而非犯罪预备。 B项:正确,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甲以为主人回来就逃离,属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且张某也未丧失对自己财物的控制,甲未得逞,应认定甲为犯罪未遂。 C项:错误,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甲并非自动放弃犯罪,而是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未得逞,不是犯罪中止。 D项:错误,盗窃罪的既遂标准是失控说,即只要被害人丧失了对自己财物的控制,不管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该财物,应当认定为盗窃既遂。题中张某未丧失对自己财物的控制,因此甲不成立盗窃罪的犯罪既遂。 故正确答案为B。 20 本题考查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主体。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上述法条规定的八种严重犯罪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张某在14周岁的当天,犯抢劫罪,此时张某未满14周岁,未达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不应负刑事责任。另需要说明,从生日第2天起,算满周岁,假设张某在14周岁第二天犯抢劫罪,则应负刑事责任。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 B、D选项:错误,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取决于是否具备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B、D选项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的主体要件,是构成犯罪以及承担刑事责任的要件之一,但还需具备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的要件。 故正确答案为C。 21 本题考查犯罪的主观方面。 A项:错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与题意不符。 B项:正确,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C项:错误,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属意外事件。题中的损害结果是由于过失而发生,并非意外事件。 D项:错误,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预见。题中“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题中包含了过失的两种形态。 故正确答案为B。 22 本题考查刑罚执行中的数罪并罚。 我国《刑法》第七十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