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349969) 1.2米宽的木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单人书桌,4平方米的卧室被塞得满满当当,但15岁的小王很满足。“这是我第一张书桌,床也终于不塌了。”他用力在床上坐了坐,展示着新床的扎实。“小王家4口人,他和妹妹以及患病的姑姑,全靠低保和父亲做零工维持生活。”冶金社区杜书记至今记得小王卧室以前的样子,“衣服、书全部堆在床上、地上,床板中间还有两个大洞。” 石桥街道办易主任介绍说:“过去街道也曾收到社会捐赠,但资金有限,援助面小,且大多是送钱送米油等传统方式。在街道,和小王家类似的困难家庭还有不少。他们能享受政府兜底政策,但生活仍被重病、收入低、老人无人赡养等问题缠绕。对这些情理之中、政策之外的难事,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期望在街道层面聚拢更多资源。” 2020年市慈善总会对石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并决定在石桥街道正式成立全市首个街道级“社区阳光基金”,市、区两级慈善总会共提供资金80万元,多家爱心企业联合捐赠了36万元,再加上街道原有的慈善资金和居民捐款,一共筹集了137万元资金和价值15万元的物资。 有了资金,该用在哪儿?怎么用?经过街道、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商议,石桥街道“幸福家园社区阳光基金”社区公益提案大赛应运而生。“让专业的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到社区走访调研,了解居民需求,找准社区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再通过专家评审、居民投票决定支持哪个项目。这样既能有效回应居民需求,也能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易主任说。 第一届提案大赛共征集到80个公益项目,并最终确定支持23个项目,涵盖特殊困难人群帮扶、助学助困、关爱妇女儿童、养老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等多个方面。 “征集到项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工作还在后面。”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小李说。与以往直接到社区开展服务工作不同,石桥街道将基金支持项目运营工作交给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小李每个月都会召开阳光基金项目推进会,召集参与项目的社会组织成员、街道社区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同交流项目进展、困难、资金使用情况,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同时,她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前来指导,确保项目进度。 易主任说:“规范化、专业化的运营和指导,不但保障了居民权益,还促进了社工人才成长。如今,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已汇聚10余家社会组织,培育孵化126支社区自治组织,培育社工人才近300人,还成为本市多所高校社工专业学生的就业见习基地。” 专业的平台、新颖的项目,吸引了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2021年,社工专业的小婷研究生毕业后入职老伙伴养老服务顾问中心。她在这里完成了由大赛催生的“养老顾问”等多个项目,有的项目还获得了民政部的专项支持。 基金设立之初,易主任就担心这个“小钱袋”“瘪”了怎么办?结果居民王大妈自费为“养老顾问”项目印发宣传卡片;一位在石桥街道生活了30多年的居民,将数万元退休金全部捐给了基金,“这些捐款,就用在我居住的地方,怎么用都看得见摸得着,非常有意义。”居民的言行让易主任对基金的能量有了新的认识,也促使他思考如何让每一个参与者、受益者都成为基金的“代言人”。 2021年9月,石桥街道开展了“社区阳光基金”募捐活动。数十名志愿者和23家爱心企业参与到线下义卖、义诊、口腔检查、金融咨询等服务活动中,仅3天时间,便有1.1万人次捐款捐物总计超过50万元。此外,石桥街道还在探索从财政资金支持、线上线下募集、专项募集、社区资源创收等方面进行自我“造血”和“续血”,“小钱袋”不“瘪”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更让人欣慰的是,在第二届社区公益提案大赛中,有不少项目都是居民自己的点子。辖区内民营医院负责人希望能为困难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热爱舞蹈的蔡阿姨想组建社区舞蹈队让更多独居老人“动起来”……一个个普通居民正借助基金的力量,回报自己生活成长的地方。一个个项目让人真切感受到“社区阳光基金”背后的意义——让温暖传递到更多角落。 材料2(349970) 山核桃是L县的特色农产品。几年前,因山核桃种植规模无序扩张,加之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山坡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核桃品质逐年下降。痛定思痛后,L县首先是开展了一场生态修复行动,“退果还林”2万亩,退出后的山核桃林禁止除草、施肥、除虫、采打等经营活动,由村集体看管。正常经营的山核桃林,则鼓励生态经营,推广自然落果,不滥用农药、化肥,减少人为干预。随着生态经营逐步推广,山核桃林的产出更稳定,品质也更好。其次是推进山核桃林流转,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山核桃林的生产效益,解决了由于种植成本上涨、分散经营等原因导致的山核桃林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年轻一辈经营山核桃林的意愿持续下降问题。 种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现在面对的难题是:L县山核桃产业生产主体众多,很多是家庭作坊,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虽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山核桃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但收效甚微。为此,L县分别在A镇、B镇进行了两种探索: A镇:发布“天目”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包括山核桃在内的众多农产品。委托省山核桃产业协会牵头制定“天目”山核桃系列标准,包括炒制山核桃、手剥类山核桃和山核桃仁三个标准。要获得“天目”品牌使用授权,企业需要申请,产品要符合标准。市场监管部门会不定期抽查,如果授权企业的“天目”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将撤销授权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在一定时间内禁止该企业再申请。目前已有8家山核桃企业获得授权,太康炒货食品厂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有两款产品用了‘天目’品牌。”程厂长说,“这两款山核桃的品质是我们产品中最好的。‘天目’需要好的产品来支撑,我们也需要‘天目’这个公共品牌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获得“天目”品牌使用授权后,程厂长感受最深的是县政府和A镇对品牌推广的力度远远大于自己一家企业的力量。 B镇:全县山核桃加工企业有280多家,光是B镇就集聚了170余家炒货食品加工产业链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是给品牌企业代加工,尽管做自己品牌的也有,然而利润薄,规模、名气都不大,没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2022年,天生记总部落户该镇,B镇终于有了第一个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坚果类品牌。天生记杨副总经理说:“看着都是山核桃,但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天生记不仅在企业文化、市场知名度等方面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天生记将规范经营、现代化生产、市场营销、科技研发等带到了B镇。镇政府要求我们要积极发挥好示范作用,因此天生记山核桃加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透过玻璃大家都能看到。另外我们的数字工厂已经投用,如果其他山核桃加工企业有打造数字工厂的需求,我们愿意提供帮助。” 对于天生记,程厂长认为:“大家可以合作,一起将山核桃产业做强做大,如果整个市场能做得更大,效益进一步提升,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 材料3(349971) 地处山区的S县,矿产资源丰富,曾经以采矿、水泥等为主导产业,但发展一度陷入困局。于是开启了通过做强、补齐、延长产业链的方式,向产业链式发展要竞争力的努力。如今,已形成金铜、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并正在建设储能产业链。 S县金铜产业发展中心常主任介绍说:“从2012年建设20万吨铜冶炼项目开始,我们县从最初级的矿产冶炼起步,通过一环扣着一环的能力提升,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出铜杆、铜板带、铜箔等加工品生产能力。现在我们不仅能把废酸、废气、废渣‘吃干榨尽’,还能从中争取更高附加利润,行业竞争力、影响力越来越大。” 尔德科技王董事长说:“我们脱胎于S县水泥厂,现在则是一家半导体新材料企业。近年来,S县关停大量“小散乱’水泥厂的同时,结合铜冶炼副产品消化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积极引导我们向生产半导体领域所需化工产品方向转型。我们生产六氟磷酸锂产品时,启动资金不足,县国投公司通过引入工发集团,共同以股权投资方式,利用前期资金撬动风投资金超10亿元,帮助建成了年产6000吨的六氟磷酸锂项目。现在我们公司已破解电子级三氟化氯、电子级一氟甲烷等13个半导体材料技术难题。回头看,我们一路走来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借助矿业资源优势,S县近几年不仅引进了一些知名企业,布局行业产业链的前沿项目,还引进了年产值只有1亿多元,但具备先进技术优势,引领半导体新材料发展方向的旭晶半导体公司。县委刘书记说:“我们坚持招商选资,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观念,满足产业链式未来发展需要的项目,不管大小,都以技术实力、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作为引进和配置发展资源的标准,并给予用地、融资等支持。” 甫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杨总说:“在一次产业论坛上,刘书记谈起新能源新材料化学品领域的技术路线,比我了解得更深入。我被深深打动了,于是将技术团队带到S县。”通过新产业培育和引进,S县仅用不到5年时间,就实现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从0到200亿元的产业规模跨越。近三年,S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速50%以上。2021年S县实际使用工业用地6000余亩,推进了10个投资超十亿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 2012年,S县成立首期规模为5亿元的鼎发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交由县国投公司管理,瞄准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落地条件的技术团队和项目。S县国投公司凌总说,鼎发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基于公司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研判,并通过专业化资本运作团队,保障基金运作的专业性。 近年来,S县的科技创新投入连年增长,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9%,连续5年保持全省县域前列,满足产业链式发展需求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230个,引进培育聚集了国家重大计划人才8人、省高层次人才127人,建成28个省级及以上科创平台。 材料4(349972) 曾林社区是典型的“村改社区”。近年来,该社区以“近邻”为基、“聚邻”为要、“惠邻”为本,通过“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 走进曾林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的党群服务中心,窗明几净、视野开阔。升级改造后,一改此前窗口办公的风格,开放式的办公区营造出面对面服务的温馨氛围。 曾林社区在“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去形式化、去机关化、去办公化”,打造“一心多点”便民服务圈。办公空间占比减少80%的同时,引进了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编排印制社区便民服务联络卡,开设便民事项预约热线,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是“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74岁的谢阿姨一有空就会到照料中心同邻居们一起休闲娱乐、话家常。“社区关心我们老年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好场所,大家都很欢喜。”除了新建照料中心,还配备了社区食堂、儿童之家、亲子阅读室及早教托育中心等8个功能区域,并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 曾林社区进一步延伸拓展服务功能,设计提炼独具社区特色的文化标识,建成社区乡村记忆馆,推动社区大学生“反哺”基地、曾林茶产学研基地落地,增设人才驿站等,推动青年人才走进曾林。 “没想到只是在网格群里这么一提,社区当天就进行了维修,网格的办事效率太给力了!”日前,居民吴女士说起不久前的一宗路灯快速维修事件,连连点赞。 目前,曾林社区正全面推进“红色网格化”管理,推动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上、党员沉到网格中、处置融入网格里,成立社区邻里先锋队,选聘32户党员中心户、8名党员楼栋长,按照每人挂钩联系群众,组织党员认领责任片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穿透式组织体系,将党组织的服务延伸至院落楼栋、居民家庭。党员中心户家门口都挂有用于亮身份的责任牌。同时,建成3个二级网格党群服务站,实现驻点办公,提供前移帮办代办便民服务,并建立网格日巡查制度,通过就近设、入户帮、上门办,将儿童之家、医疗护理等服务项目送到家。 曾林社区坚持以职业化为基础、以专业化为方向,选聘一批网格长,通过“老带新”一对一帮带,加速提升网格员综合素养,同时建立社区人才储备库,引入致和社工、亿家社工等社会公益组织,着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在推深做实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党建+”邻里中心拓宽社群参与渠道,完善诉求表达平台。在线下,设置居民意见箱,设立部门轮值室,主动对接“两代表一委员”、纪工委等部门,定期开放接访群众,还设置邻里会事厅,提供民众议事解难题多元共商平台。在线上,依托社区公众号开通邻里会事留言板,利用“微监督”小程序及时公开居务情况,实时收集群众诉求和意见。 “不用到医院,在家门口的卫生健康服务站就能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血压、血脂、尿酸、视力等一系列体检检查。”曾林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李站长说。该服务站由街道和社区共建,通过完善“病有所医”配套,推动优质卫生健康资源和服务人员“双下沉”,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诊、体检、取药、医保结算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曾林“党建+”邻里中心坚持服务活动常态化,今年来累计开展了“粽叶飘香”“交友趣”“邻里齐聚闹中秋”等主题活动20余场,其他日常活动60余场,参与人数超4000人次。此外,社区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绘制景观墙,既展示了“爱乡邻爱曾林”的“聚邻”文化,又扮靓了村居颜值。 材料5(349973) 人间烟火气,当数夜市最浓。夜市不仅是中老年人的乡愁,也是年轻人的乐园。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夜市话题均为流量热帖。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和消费,提升城市烟火气,S市准备就能否将以往“全面禁止”的夜市摆摊行为变为“重点区域禁止”,比如人流量大的地铁口、交通路口等禁止摆摊一事进行研判。为此,专门选派人员对S市的夜市现状进行了走访调研。情况如下: “星光里”夜市人流如织,老王的“地摊照相馆”人气很高。最开始,他的摊位只有一张桌子,后来他和夜市上的朋友合作,以房车为载体,一边作为拍摄舱,一边售卖咖啡,挂满照片的房车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老王说:“最初,我只是想过渡一下,没想到一直走到了现在。” 据了解,S市的夜市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租金模式,主办方收取日租或月租,如果是月租,随时可退押金;一种是抽成模式,根据摊位的位置和面积进行一定比例抽成。一般来说,越靠近市中心,摊位费越高。 摊贩们心头都有一本账。“与商场或街头的店面租金相比,摊位的成本低很多。”老王表示,“生意好的话,推主一晚上能赚上千块,少的基本也可以覆盖成本。摆摊又比较自由,时间上更为灵活。” 晚上l1点,在地铁口卖炸串的邹阿姨手机响了,接完电话后,她立刻招呼其他摊主收摊,大家心领神会——城管来了。邹阿姨和丈夫一人一个摊位,摆在两个相邻的路口,远处的儿子见机给父母通风报信。邹阿姨他们骑上车,藏进一家商铺的通道里。“我们也想过到政府划定的区域去摆摊,但是这些区域都不当道,摊位费也高,对于我们这样的小摊贩并不合算。”邹阿姨说。 “童年的回忆和烟火气一起回来了!”老马停好车,走进“九街夜市”后感慨道。天刚擦黑,“九街夜市”已是人声鼎沸。步行街两面是古色古香的殿宇楼阁,中间的小摊次第排开,水果生鲜、烧烤肉串、衣服饰品、美甲、套圈、气球、鲜花……应有尽有。老马这次专程带女儿小美来“赶集”。 像老马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我就喜欢夜市驳杂的热闹感。在这里看到了接地气的S市。”老马说。还有摄影师专程来拍这种人间“烟火气”,来逛夜市的人的脸上都有一种“幸福”的表情。 不少市民说,缺少了摊贩,这座城市总觉得少了几分灵气和暖意,夜市就是一种载体,实现人与人之间更亲密的交流,使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的森林。 没有人不爱路边摊,除了周边的居民。小孙是夜市的投诉者。“炒河粉的摊位就在我家楼下,一直闹到凌晨4点。夜市取缔后,一下子清静了。” 在“岐山夜市”,清洁工大叔指着地上散乱的竹签、纸盒,吐槽道:“这怎么扫?扫了前面后面还有,永远也扫不干净。”他介绍说,至于烧烤摊留下的油污,只能等夜市收摊后才能刷洗。 某区商务委蔡主任认为,一场夜市的背后,除了组织方的精心策划,还涉及多部门的联合行动。如果在划定区域内开夜市,需要交通部门和所在街道的支持;食品摊贩的证照是否齐全,需要市场监管局的监督;摊贩的市容“善后”,需要街道、城管部门来管;一旦有流动摊贩进入夜市,还需要相关部门来执法等。摆摊不能“一禁了之”,但也绝非“一放了之”。“烟火气”管不好,很可能就变成了“火气”。 三、作答要求 一、 石桥街道办易主任被邀请参加全市先进街道创建经验交流会。请根据“给定资料1”,为他拟写一份发言提纲。(20分) 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晰、有概括性;不超过300字。 二、 请根据“给定资料2”,对比分析A镇、B镇两种探索的发展理念、路径选择的不同之处。(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深入、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三、 S县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实现了产业链式发展。请根据“给定资料3”,梳理概括其主要做法。(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有概括性;不超过300字。 四、 请结合“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画线句子“‘近邻’为基、‘聚邻’为要、‘惠邻’为本”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深入,有条理;不超过400字。 五、 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开会,专题研讨夜市摆摊的禁放问题。请你结合“给定资料5”中的调研情况,代表街道提出工作建议。(20分) 要求:定位准确、观点明确、建议合理;不超过400字。
【试题一】参考答案 关于石桥街道创建先进街道经验的发言提纲 背景:我们街道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建立“社区阳光基金”,探索了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经验:一、共商共议确定扶持项目。举办提案大赛,专业机构调研,了解居民需求,找问题、提方案,由专家评审、居民投票确定支持项目,涵盖民生多个方面。二、开展规范化、专业化运营。专业机构运营,定期召开会议,全体成员共同交流项目情况并分享经验;邀请专家指导,确保项目进度,保障居民权益,促进社工人才成长。三、保证资金持续供给。探索财政资金支持、线上线下募集、专项募集等方面进行“续血”;通过社区资源创收等进行自我“造血”。 【试题二】参考答案 发展理念:A镇打造本土品牌,提升农产品认可度和竞争力,促进销售。B镇引进知名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带动本地产业发展。 路径选择:A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委托产业协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