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公务员>2023年1月13日陕西省延安市直机关遴选笔试题

2023年1月13日陕西省延安市直机关遴选笔试题

时间:2023-12-28 09:31:21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笔试题。请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一)
材料1:近年来,基层政府为了改善服务供给,将一些服务事项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承担。这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不过,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在“服务外包”后,忽视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甚至借“外包”之名,将自身职责“一包了之”“一甩了之”。此做法不仅不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需要引起重视。
材料2:2022年夏季,中部某县天气持续高温干旱,在该县城连接高速入口的道路旁,一些行道树显出枯败之色。
  当地城管局局长说,该县以每年300余万元的价格,将较偏远处7万平方米的苗木养护工作承包给了一家公司。在夏季炎热高温的条件下,这家公司的园林管理人员在为苗木养护浇水时,却仍然按照以往浇灌时间,并且直接在烈日下对植物喷水,导致部分树木被灼伤。“好在我们及时发现,要求他们调整浇灌时间,不然这些行道树就枯死了,到冬日还得补种。这既影响市容市貌,又浪费资源。”该城管局局长说。
  当前,“服务外包”已成为不少基层单位推进工作的选择之一。但有的单位将工作外包出去后,对工作实施效果不闻不问,当起“甩手掌柜”,导致工作存在失范甚至违法违纪风险。
  此前,部分基层政府部门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政务号等新媒体运营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承担,就出过问题。有第三方机构在政府新煤体平台上发布文章时凑内容、拼数据,与网民缺乏有效互动,甚至攻击网民,损害了当地政府形象。
  除了公共服务外包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一些为单位职工提供服务的外包工作也受到诟病。中部某省直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小王告诉半月谈记者,该省有关部门在组织交友联谊活动时,将该活动外包给一家婚恋中介公司承办。该公司获取小王个人信息后与他取得联系,并诱导其缴纳了一笔高额入会费。
  “花了好几万元,只见了两位相亲对象,微信都没能加上。”小王说,因为活动是单位联系的,自己才会信任这家中介公司,结果却感觉上了当。
材料3:梳理基层“服务外包”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现两个不良苗头。
  监管考核不严,服务外包走偏。2021年年底,一段“城管抢走老农甘蔗”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并引发热议。涉事乡镇称,身着制服人员为该镇购买市容管理服务的第三方公司人员。事发后,地方政府解除了与外包公司的合作关系;同时,根据合同条款对该公司进行了相应经济处罚,有关责任人也被问责处理。
  有受访者表示,近年来偶有爆出的不当执法事件常与“服务外包”有关,这暴露出部分基层政府部门成为“甲方”后,自身职责意识弱化,对第三方机构监管缺位。第三方承接主体所聘用的工作人员,不一定具备行政执法人员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容易出现偏差。
  不分工作性质,一律外包处理。一些单位在进行服务外包时,往往是“一并打包”“不加区分”。除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外,一些不应该、不适合纳入外包范围的工作,也一并交由第三方公司处理,甚至美其名曰“工作创新”,导致部分工作成了“走过场”。
  记者从中部一地的纪检监察机关获悉,当地曾查处一起“公文外包”典型案例——一家镇中心卫生院以宣传为由,邀请知名作家撰写工作总结,将公文工作变成了 “文学创作”,造成不良影响。
  中部某地区街道办事处一位负责人说,个别部门将服务外包后,一些原本属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也被转移给了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服务应是对现有工作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弱化公职人员的履职能力。”该负责人说。
材料4: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任务加重、基层群众服务需求提升,服务外包理应成为基层政府破题方式之一。但服务外包,应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是基层工作的助力,而不是责任的转移。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基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跟不上的矛盾,将部分公共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帮助完成,有助于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足的问题。面对工作中存在的不当外包、过度外包等现象,应坚决整治,切实以严明纪律助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受访专家指出,服务群众是基层政府的重要职责,深入群众是基层干部的重要任务,因此,绝不能把与群众打交道多的工作都外包出去。各地应制定实施细则,厘清政府购买服务的适用范围:哪些工作适合外包,哪些工作可以适度外包,哪些工作绝对不能外包。这些要有清晰的界限和严格的规范。
  此外,基层干部建议,完善基层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公开制度,严格外包机构资格审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选择更专业、更有信誉的企业或组织,从而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外包主体多元化。同时,应将购买服务行为纳入年检、评估等监管体系,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并适时对第三方承接主体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1
第一题  案例分析
 问题:1.请分析服务外包问题产生的原因。不超过150字,15分。
2
问题2.结合材料,请针对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0—250字,15分。
(二)
材料1: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果园,详细询问老乡们关于苹果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村民收入以及如何发展苹果种植和其他产业等。老乡们说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滴灌问题。习近平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习近平指出,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材料2:冬日的南沟村,美丽而静谧。
  2022年11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吴起县城东25公里处的南沟村,只见水库里碧波粼粼,山坡上树木挺拔,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生机。
  南沟村,山地苹果销售旺,乡村建设亮点多,养殖产业方兴未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南沟村交出了乡村振兴幸福答卷。
  “咱们要坚持农旅融合发展,让产业更加兴旺,村庄更加美丽。”结合村子发展实际,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白涛为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说,“紧跟党走,咱们村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2021年,南沟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6元,这是南沟人以前无法想象的。
  “‘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春秋两季,沙尘暴频发,遮天蔽日。”想起以前那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南沟村,2022年62岁的村民刘志安连连叹息。
  1998年,吴起县开全国封山禁牧先河,提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南沟村先行一步。“当时,我们村通过实施造林项目,获得劳务收入280多万元,户均收入近1.5万元,累计退耕还林3.448万亩。”刘志安说。
  2004年,南沟村成立吴起南沟林海造林公司。全村200多名村民先后在周边承揽造林绿化工程,累计造林20多万亩,获得劳务总收入800多万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南沟人富起来的同时,漫天黄沙没有了,水土流失减少了,生活环境变好了。清澈的水域、满山的树木,见证着南沟村令人欣喜的转变。
 经过20年的努力,南沟村退耕还林29127.8亩;通过综合治理,使流域内林草覆盖率达到92%,荣获“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村”称号。
  “以前大家总说,做梦也没想到穷山沟也能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白涛回到南沟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决心依托全村的山水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以南沟水库为中心的“一心八点”景区。
  2019年,南沟景区接待游客9万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0多万元。生态优势转变为巨大的经济优势,白涛和全村人吃了颗“定心丸”。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南沟水库这一方水域,南沟村的产业越来越兴旺,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材料3:2022年11月21日一大早,刘虎开车载着满满一车鸡蛋向县城赶去。这个南沟村的“好后生”,经过5年时间摸索,已经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产业致富经。
  2017年年初,29岁的刘虎看到家乡的变化后,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南沟村种植山地苹果。2021年7月,他又在自己的170亩果园里养了1500只鸡,卖鸡肉、鸡蛋又是一笔收入。
  在刘虎的果园里,春季苹果花,粉白怡人;夏季一片绿荫,带来清凉;秋季苹果飘香,挂满枝头;就连黄土高原上最显寂寥的冬季,也有满园的芦花鸡增添生气。
  也是在2017年,南沟村村民赵志斌通过流转土地,建成了山地苹果采摘园。如今,果园面积发展到130亩,2022年收入超过20万元。
  “我们发展苹果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果园有问题,我会第一时间联系果业专家。现在村里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对苹果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赵志斌说。
  兴旺的产业让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在南沟村最新打造的网箱养鱼项目上,村民高志军嗅到商机,踊跃参与。在发展养鸡、养驴产业的基础上,该项目的投用,进一步丰富了南沟村养殖产业的品类。
  “目前,我们正探索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以南沟村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现有旅游资源为开发重点,开发以退耕还林成果展示、文化古迹内涵展现、观赏体验为主的项目,逐步形成以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康体健身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体系。”南沟村第一书记陈海玲介绍。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之花开遍南沟村的山梁沟峁。在旅游产业带动下,南沟村实现农旅总产值2950万元,全村户均增收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
材料4:每次走进村史馆,白涛都深有感触。这里集中展示着南沟村的红色历史、退耕还林奋斗历程、产业发展足迹以及一代代南沟人接续奋斗的事迹。
白涛的父亲曾是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父子两代人共同见证了南沟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让村民吃饱饭,到走上振兴路,南沟村确立“支部引领选路子、改革发力搭平台”的发展方向,苦干实干,干出了成绩。
  “在发展自己果园的同时,我也想带动父老乡亲一起发展产业,共同致富。”刘虎希望南沟村村民都过上好日子。
  “这个院子修得好!政府出工,我们买材料,没花太多钱;家门口还修了专门的休闲步道,我们很满意。”南沟村村民匡志忠喜不自胜。
  在南沟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打造过程中,匡志忠家被整修一新,院落整洁、大门宽敞,窑洞的窗户显得明亮了许多。整修过程中,街道、村上干部多次入户走访,了解村民需求,紧盯施工进度,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家就会跟着你干。” 白涛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让乡亲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光景一年比一年好。”
  延安市吴起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激励着新一代南沟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奋勇前行。
3
第二题:公文写作
 问题:结合材料,请你撰写一篇南沟村在全国扶贫交流经验大会上的推荐材料。不超过600字,30分。
(三)
材料1:在疫情暴发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各级党委要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在2020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越是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能锻炼干部,也越能考察识别干部。
材料2:疫情防控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各地在短期内进入了 “战时状态”。这个“战时状态”,既需要铁的纪律,也需要昂扬的士气。领导班子的团结,是铁的纪律和昂扬的士气的保障。
  在一些地方,疫情防控将领导班子间的隔阂暴露无遗,干部的士气受到严重挫伤,疫情防控阻击战陷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困境。其中的主要表现是:虽然名义上有防疫指挥部,但指挥并不通畅,还是“各管一摊”。对基层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部门之间还是相互“踢皮球”。以至于每个条线都在将责任下压,但一些相关领导却没有积极协调解决基层需要的防护物资,没有主动减轻检查、上报各类表格等“抗疫”负担。
但在更多地方,由于领导班子团结,疫情防控进行得有条不紊;更因主要领导以身作则,极大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班子有战斗力,无形中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由于决策的效率高、科学性强,再加上大多数决策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防疫措施自然“接地气”,也更容易得到基层的贯彻执行。
    疫情防控是否能做到令行禁止,往往不取决于个别领导的魅力,甚至不取决于该地干部的平均水平,而取决于领导班子是否有战斗力。
    疫情防控是考察识别主要领导干部作风和水平的窗口。
   过去,我们在考察识别领导干部时,常常碰到标准不一、考察不易的难题。虽说德、能、勤、绩、廉为考察识别领导干部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有能力、有担当的“将才”,在承平时代却很难被发现。
   危急时刻见真章。疫情防控是一项极其考验主要领导干部综合素养的大事,可谓是“一把尺子丈量天下”。
   这次疫情应对,人民群众对各地采取的措施以及防控的效果均有热议,少数“庸官”被识别出来。比如,有些主要领导惯于做“太平官”,总是等上级指令行事,结果执行各种措施的速度和进度总是慢一拍;且因为准备不足,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显得手忙脚乱。还有些主要领导应对危机时乱了章法,仓促出台一些不合实际的措施,引起群众恐慌和基层混乱。
  同时,也有一大批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获得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他们面对危机时头脑清醒、未雨绸缪、忙而不乱地做好应对措施,既有担当又有水平;他们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和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坚守一线防疫岗位。
  不少县级领导,在大年初一、初二就自带生活必需品,和基层干部同吃、同住、同抗疫,在医院、卡点、重点楼栋等一线现场办公,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
材料3:疫情防控还是激励引导基层干部的契机。
  疫情防控是一项高风险、高付出的工作。对于基层的党员干部而言,的确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2月,全国已有上百名医生、警察、干部倒在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党员。同时,也有极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战中“撂挑子”,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据调查,绝大多数基层干部都任劳任怨地奋战在防疫一线。哪怕是在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等疫情核心区,街道和社区干部都任劳任怨地在面临防护物资紧缺的困难下超负荷工作。他们同时还要面对各方面压力,不仅有家庭压力,还有群众的不理解、上级的督查问责。
    尤其是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他们本非体制内人员,待遇不高,却处在疫情最前线,做着最累和最危险的工作。他们和医护人员一样,都是疫情防控中的最美逆行者。
  “宰相起于州郡”,基层是考察、淬炼领导干部的必需阶段。然而,基层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农村或工厂,甚至不能简单等同于行政层级的最底层,而是应定义为在工作中需要面临复杂环境、需要具体处理问题、需要和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的一线。因此可以说,疫情防控阻击战是真正的基层工作,是检验和锤炼干部的关键场合。
  在不少地方,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经打响,就将机关干部下派到基层。比如,不少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疫工作队。一些地方虽然未启用工作队,却也出台了不少措施激励防疫一线的干部。这不仅明确了经济保障,还对表现突出的防疫干部予以“火线提拔”,对表现不佳的干部予以惩戒。
  在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政府动员了大量的党员干部、企业职工和学校老师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工作。下沉之后,这些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扎实、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基层干部群众有了真切感受,组织部门对其的评价也有了客观依据。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激励基层干部,不仅要给予其必要的物资和经济保障,更要给予精神激励。其中,最关键的不是“官帽”,而是少一点苛责,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4
第三题:大作文
问题:请结合材料,以“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为主题,写一篇论文。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800—1000字,40分。
1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问题原因类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考生从材料中挖掘要点,梳理并整合要点的能力。审题中需重点关注给定身份、主题话题、题干要求等。
【思维分析】
一、精准审题明方向
本题属于问题原因类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考生从材料中挖掘要点,梳理并整合要点的能力。审题中需重点关注给定身份、主题话题、题干要求等。
1.给定身份:题干未明确,默认为政府角度和立场。
2.主题方向:外包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外包服务反映存在的问题。
3.题干要求:“不超过150字”指字数要求,本题字数非常紧张,需要考生在答题之前做好预判,并使用规范、凝练的公言公语进行作答。
二、分析材料找重点
共有4则材料,分别整理如下:
材料1:介绍服务事项外包的背景材料,并就外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重点在后半段。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在“服务外包”后,忽视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甚至借“外包”之名,将自身职责“一包了之”“一甩了之”。(论述监管不到位、借外包之名将职责一包了之,导致了外包相关问题,该部分可以作为原因1.)
材料2:通过案例讲述及时加强对第三方外包机构的监管的重要性。但有的单位将工作外包出去后,对工作实施效果不闻不问,当起“甩手掌柜”,导致工作存在失范甚至违法违纪风险。该部分内容进一步说明,对第三方机构缺乏监管(原因2),导致相关问题产生。
材料3:主要就第三方外包服务公司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述,第一段讲了监督考核不严,导致外包走偏(原因3)。
第二段再次强调基层政府缺乏监管,且弱化了自身职责,监管缺位(原因4)。也阐述了第三方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不过关,导致出现偏差问题(原因5)。
第三段反映了基层政府不顾实际,一律外包,导致不应该、不适合外包的工作交由第三方公司处理(原因6)。
第四—5段举例说明外包范围不合理导致的舆情事件、淡化本职履职能力等不良影响。即反推出外包范围不作区分(原因7)导致服务外包相关问题。
材料4:主要就如何规范服务外包引述专家观点,该部分将在第二题进行深入阐述。
三、聚焦核心出框架
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已经分析出的原因进行整合归类:
1.基层政府方面:
外包范围不合理:原因1、原因6、原因7
缺乏对外包公司的监管:原因2、原因3、原因4
2.外包公司方面:
自身履职能力不过关。原因5
四、内容丰富成答案
一是外包范围不合理。有的将不应该、不适合外包的工作进行外包,有的不区分工作性质一律外包,甚至将自身职责“一包了之”。二是外包公司能力不过关。有的资质不够,服务质量差;有的管理不到位,对员工缺乏专业培训。三是对外包公司监管不到位。有的忽视监管,对工作实施效果不闻不问;有的考核不严,导致服务走偏。
【参考答案】
一是外包范围不合理。有的将不应该、不适合外包的工作进行外包,有的不区分工作性质一律外包,甚至将自身职责“一包了之”。二是外包公司能力不过关。有的资质不够,服务质量差;有的管理不到位,对员工缺乏专业培训。三是对外包公司监管不到位。有的忽视监管,对工作实施效果不闻不问;有的考核不严,导致服务走偏。(146字)。
2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对策建议类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考生从材料中挖掘要点,结合问题反推和材料中明确的措施,整合归类后形成对策措施。审题中需重点关注给定身份、主题话题、题干要求等。
【思维分析】
一、精准审题明方向
本题属于对策建议类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考生从材料中挖掘要点,结合问题反推和材料中明确的措施,整合归类后形成对策措施。审题中需重点关注给定身份、主题话题、题干要求等。
1.给定身份:题干未明确,默认为政府角度和立场。
2.主题方向:针对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可以在第一题的基础上结合问题反推部分对策,以此为依据结合材料内容完善对策举措。
3.题干要求:“200-250字”指字数要求,作为对策建议类题型,本题字数非常紧张,需要考生在答题之前做好预判,并使用规范、凝练的公言公语进行作答。
二、分析材料找重点
共有4则材料,分别整理如下:
材料1-3已在第一问进行深入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材料4:主要就如何规范服务外包引述专家观点,分别梳理如下。
第一段:通过访问等形式,分析服务外包的必然性。但明确服务外包应该是服务方式的创新,而不是责任的转移。即是说明要规范服务外包的范围(对策1)。
第二段引述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岳教授的观点。前面部分主要论述服务外包的必然性,后面才指出,要整治不当外包、过度外包(对策2)。
第三段,前半句论述,不能将与群众打交道多的工作外包出去,即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外包适用范围,形成清晰的界限和严格的范围。(对策3)
第四段,重点就基层干部的建议进行论述。一是推动公共服务外包主体多元化(解决的是外包主体素质能力不过关的问题,对策4)。二是要将购买服务纳入监管体系,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推动第三......
上一篇:2023年1月11日云南省昭通市直遴选笔试题
下一篇:2023年2月18日四川省绵阳市直遴选笔试题
相关资源
  • 2023年1月11日云南省昭通市直遴选笔试题
  • 2023年9月23日陕西省事业单位统考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题
  • 2022年7月16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类)精选题
  • 2021年12月11日河北省保定市直事业单位考试二招《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
  • 2022年1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 2022年8月21日河南省信阳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 2022年8月13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
  • 2023年2月19日河北省保定市直事业单位二次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
  • 2023年11月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直第三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
  • 2023年8月12日湖南省郴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 2023年7月22日河北省廊坊市直事业单位党群笔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
  • 古剑锋《机关师传奇》
  • 2023年4月16日天津市考面试题(市直岗位)
  • 2023年4月15日天津市考面试题(市直岗位)
  • 2020年9月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