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墨子说,丝染成青的就会变青色,染成黄的就会变黄色,因此染色工艺要慎重。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第2题: 当下很多人调侃,诋毁抹黑英雄人物形象,比如董存瑞炸碉堡不属实等,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第3题: 你想让同事帮忙,同事说太忙了没时间,你会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丝染成青的就会变青色,染成黄的就会变黄色” 丝本身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的颜色,通过染色可以变不同的颜色。这种可塑性,我们可以联想到人之初,人在经历成长后,也会具有自己的个性、人各有异。 丝无法自己选择颜色,最终的颜色受染缸里的染料所影响,也可以说是由其身处的环境决定的,由此可联想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孟母三迁。 审题点2:“染色工艺要慎重” 染色工艺对丝最终的成色起着决定性作用,或深或浅,或黄或青,选择不同最终得到的成品便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由“染色工艺”联想到“选择”,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选择不同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也不同,或好或坏。如国家选择改革开放才有了今日的繁荣中国,又如“老虎苍蝇”选择了放纵欲望、贪污腐败,最终身陷牢笼;还可联想到教育方面,教书育人的方式选择,对人的性格塑造、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选择”是重要的,是需要慎重的。 参考答案 墨子说的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把丝染成什么颜色它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这让我联想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环境对于一个人有着莫大的影响作用。我们每个人刚出生就像一张白纸,而周遭的环境就像一个大的染缸,我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就会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就会变成与环境类似的人。生长在书香门第,自然会受知识的熏陶;生长在生意家庭,便通常懂得如何经营;而生长在狼群之中的孩子,则会具有狼的生活习性,由此可见环境作用之大。《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讲的就是孟母三迁为孟子选择良好环境,最终使得孟子成为一代大儒的故事,可见好的环境,能对人的一生形成积极的影响。 其次,丝最终的成色,或青或黄,或深或浅,都是由染色工艺所决定的,这个选择是很重要的。清朝选择了闭关锁国,落后于时代,最终灭亡。新中国的发展中选择了改革开放,于是有了今天繁荣的中国;又如有的官员,像李保国同志,夙兴夜寐,选择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切爱戴,而还有一些官员选择放纵自己的欲望,贪污腐败,最终身陷牢笼。不同的选择,收获不同的结果,人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其经历、思想、性格等都会影响他的选择,而在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上,教育便尤为重要。正如丝的染色工艺是需要慎重的,教书育人、管理人的方法也是需要慎重的,要注重方式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在发展之中会有不同的需求,在教育中有一个针对性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