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2、C3、A4、C5、C6、B7、A8、C9、D10、B11、B12、D13、D14、C15、A16、B17、A18、A19、D20、D21、C22、B23、D24、B25、D26、D27、A28、A29、D30、D31、D32、C33、A34、A35、D36、B37、D38、B39、A40、B41、B42、A43、D44、D45、B46、B47、C48、A49、B50、D51、C52、D53、D54、D55、A56、B57、D58、B59、D60、D61、C62、D63、A64、A65、C66、A67、C68、B69、C70、C71、A72、A73、B74、A75、B
https://www.lasee.net/d/file/gongwuyuan/2019728guangdongcaizhengting.doc1
本题主要考察词语的固定搭配。描述“中国梦”是人们特别期待和盼望的,四个选项中,B选项“企盼”本意是踮起脚来盼望的意思,和“热切”搭配恰当合理,从感情色彩角度看,最符合“热切”的心理。当选。
A选项“渴望”指的是迫切地希望,殷切地盼望。“符合……热切渴望”搭配不当,故排除。
C选项“盼望”指以愉快或满足的心情期待美好事物的发生,一般用“热切盼望……”的句式,“符合……热切盼望”搭配不当,排除。
D选项“期待”指对未来的事或人有所希望,但相比较而言,没有B选项“企盼”更能体现人们对“中国梦”的盼望之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三个空用顿号连接,表示同义并列,观察选项,第三空都是“清明”,因此前两空需要与“清明”意思相近。“清明”指清澈明净。第一空,“公正”指公平正直正义,“清正”指清白正直,清廉公正,对比二者,“清正”有清洁之意,与“清明”更为接近,故保留B、C两项,排除A、D两项。
第二空,“廉洁”指品行端正高洁,不贪污,“清廉”指清白廉洁,对比二者,“清廉”有清白之意,与“清明”更为接近,故C项当选,B项排除。“清正、清廉、清明”三个含有“清”字的词在结构上也更为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用制度扼住腐败的“咽喉”》
3
第一空,与“主动性”搭配,“提高”指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提升”指提拔,提高职位、等级等。二者侧重点不同,“提高”侧重质量及数量方面更高,“提升”包括精神方面的升华,故“提升主动性”搭配更合适,排除B、C两项,保留A、D两项。
第二空,与“影响力”搭配,A项“彰显”是显著、鲜明地显示的意思,“彰显中国外交的影响力”搭配恰当,符合语境,当选。D项“昭示”是明白地表示或宣布的意思,与“影响力”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方案不断涌现丰富外交品牌》
4
文中句子要表达的是:和谐进步的社会,需要有对年轻人的承诺,也需要有对老年人的保障,强调的是两者都需要的意思。所以,括号内需要填入的关联词应该能够表示并列关系。
A项,“不但···而···”是递进表述关联词,而非并列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不管···都···”表示条件关系,是条件复句中的无条件复句的关联词,与文意不符,排除。
C项,“不仅···还···”表示并列关系,符合句意,当选。
D项,“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根据文段“是······是······”句式一致表示并列可知,表达的均是对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的肯定,故括号里需要填入的词语应该和“使命”这一名词在词性、色彩、语气程度方面一致。
A项,“拣选”指挑拣、选择,常用作矿石的预选,文中是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不符合文意,且“拣选”为动词,词性不符,排除。D项,“选取”指挑选,取用,动词,词性不符,排除。
B项,“选择”指挑选,选取;C项,“抉择”指挑选,选择。B、C项都有挑选之意,但是“抉择”比“选择”程度深,更能体现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也与“使命”一词相对应,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 人民网《从时代坐标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使命与挑战》
6
填入括号内的词语,与“动力”搭配,强调向低碳转轨的道路是能够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帮助,起到一个持续的作用,B项“支撑”为顶住,使不倒,侧重于用尽力量撑住和承担重力,用以顶住之物,在这里说这个道路使得我们能够持续发展,符合文意,当选。A项“支持”除了撑住的意思外,还有勉强维持,侧重于态度赞同和维持,对比B项“支撑”,B项更合适,排除;C项“支柱”是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搭配“动力”不恰当,排除;D项“支援”指的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不符合文段表达意思,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国向低碳转轨的道路》
7
第一空,与“生活环境”搭配,“美化”是装饰、点缀使美观的意思,“粉饰”是涂饰表面,刻意地掩盖或美化事物的缺点和纰漏,用歪理邪说来掩饰事物的真相,通常指不客观不公正的言论,与文段语意不符,且与“生活环境”搭配不当,故排除B、D两项,保留A、C两项。
第二空,与“文明”搭配,C项,“提升”指提拔、提高职位和等级等,与“文明”搭配不当,常用“提升文明程度”,故排除;A项,“升华”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比如思想境界、艺术等,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8
根据文意可知,括号处填入词语与“高地”搭配,“高地”是比喻的用法,而不是实际的高地,且后文“创新”一词,又说明了“高地”先前是没有的,是被创造出来的,故括号处要填入的词应该含有“设想创造”的意思。C项构筑是指构造建筑,侧重建造,可以与虚拟化或精神化对象搭配,与文意相符,当选。
A项,“修筑”指修缮建筑,修建,侧重在原来的基础上修理或完善。文中的高地是之前没有的,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建筑”指建造,建立,一般指造房子、架桥等,搭配对象是多为实体,搭配不当,排除。
D项,“修建”指用砖、瓦、木料、水泥、砂等建造,如修建办公楼,侧重修建的对象是实体,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 半月谈《改革,要落地生根》
9
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美丽中国”是人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希望和期待,“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措施,这就说明 “美丽中国”这个期待是可以实现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愿景”是指希望看到的情景。“心愿”是指隐藏在心中的最理想的事情,一般指难以实现的事情。显然,“愿景”更符合人们对实现美丽中国的强烈期盼,故排除A、B两项。
第二空,D项“必由”是指一定经过,侧重实践;C项“必需”是指一定需要的,侧重需要。根据文意,“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而且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故选项D项“必由”更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0
括号内,搭配“端正”,形容年轻的加强道德修养的表现,是做法和行为,B项“品行”指有关道德的品质和行为,符合文意,当选。A项“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文段侧重形容是做法,而不是内心行为,排除;C项“品味”指的是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修养,非做法行为,排除;D项“格调”指的是风度,仪态,搭配“端正”不恰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文段开篇通过并列的句式,引出了自然界中各物质相克的话题,接着层层递进,话题落到人身上,通过一个设问句,指出“心”最壮大,即心里没有任何牵绊,就会无限宽广。故文段为“分—总”结构,核心话题为“心”,对应B项。
A项,“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段强调的核心话题是“心”而非“人”,“人”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胸怀”侧重于强调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而“心”是指人的思想、意念等,二者含义不同,偷换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诱僧》
12
A项,对应文段“从文化视觉解读科技风险,可以发现科技发展无论对文化要素还是文化关系都制造了多重风险”,正确;
B项,对应文段“而要合理规避这些风险,却不能局限于文化视角,需要多领域多学科整体协作”,正确;
C项,对应文段“关注点主要在于物质损害、经济损失和利益权衡,科技发展的文化风险却被不恰当地忽略了”,正确;
D项,对应文段“可以发现科技发展无论对文化要素还是文化关系都制造了多重风险”,和文意不符,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科技风险的文化解读》
13
文段开篇指出霍金是“太空移民”理论的倡导者,并指出其观点为“地球生命被某一灾难消灭的危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日俱增”,而作者对此观点持赞成态度,随后通过“地球所拥有的适合居住的表面区域较小”对应前文“太空移民”理论,意在强调应寻找其他可供我们居住的地方。故结合前后文可知,文段意在强调应及时移民至其他星球,否则会被与日俱增的危险所消灭,对应D项。
A项,“地球生命被某一灾难消灭的危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日俱增”为文段论述的其中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B项,对应文段“如突如其来的全球变暖、核战争、基因病毒或其他危险”,为举例论证中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地球所拥有的适合居住的表面区域太小”与“抵御毁灭性灾难的能力差”无必然联系,且“抵御毁灭性灾难的能力差”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4
文段首句指出,国家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后引出国家在发展中肯定会有问题。紧接着通过反面论证指出,“因为问题没有爆发就不采取任何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那么矛盾就会越积越多,问题的‘能量储备’也会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就是灾难性的”。由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想要防止问题的爆发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应 C 项。
A 项,根据“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国家”可知,该项为话题引入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
B、D 两项,文段并未提及 B 项“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 D 项“加强对群众心理情绪的积极疏导和化解”,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5
文段开篇指出“政绩考核”的好处,接着通过“但是”表转折,转折后为重点,指出“要激发制度的活力”,从而重视民生投入,最后通过“如此”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强调了“制度活力”的意义效果。故文段意在强调制度对于保障民生的意义,对应A项。
B项,文段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和官员重视民生投入的内在活力”,而非“投入力度”,偷换概念,排除;
C项,“政绩考核机制无法保证民生投入”,为问题的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如何激发内在活力”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鼓励地方进行“民生竞争”》
16
文段开篇引出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休闲的看法,随后指出“休闲城市不能只是富人的,更应该是普通人的”,强调了定义“休闲”城市要以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绝大多数人群的实际生活状态作为依据尤其是普通人,B项符合文段主旨,当选。
A项,“享受休闲必须先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十大休闲城市评选毫无意义”表述过于绝对且文段未提及,排除;
D项,文段围绕“休闲城市”展开论述,该项未提及这一话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休闲城市:是富人的,也该是穷人的》
17
文段第一句首先肯定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给相关物种带来的好处,随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即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当其中一个物种受到灾害影响时,与其相关的物种也会遭殃。后文是对这种负面效应的举例论证。文段属于总-分结构,对应选项,A为同义替换,当选。
B项,只是肯定了动植物间依赖关系的存在,并未提到这种依赖关系也可能造成的后果,与文段强调依赖关系带来的负面效应不符,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C项,文中强调“当其中一个物种受到灾害影响时也会影响相关物种。”有影响不代表一定会间接导致物种灭绝,而且整个文段也未提到过物种绝灭的过程,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强调的主题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的负面效应,而D选项中的人类行为不是主要说明对象,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
据提问可知该题为中心理解题。
根据文中转折词“但是”,可知重点在其后面的内容,“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按照规模生产产品”,即决策的精准度其实和人的主观因素有关。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
文中“严格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行政决策可以减少失误,达到精确”,只是讲主观性可以减少失误,因此B项错误,排除。
文段中讲到“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说明人是不可能像机器一样“规律”,因此C项表述不准确,排除。
根据关联词“尽管……但是”可知,尽管科学的思维可以减少失误,但是人不能像机器一样“规律”,因此D项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
文段开篇通过”同时”引导的并列关系,介绍了技术在出版业中的两大作用,即降低成本和降低准入门槛,随后论述了在此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出版者,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作品”,最终导致出版业没有了优势。故文段为“分—总”结构,强调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影响,对应D项。
A项,“发表网络作品”为举例论证中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根据“出版业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可知,文段更强调是的新技术对出版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排除;
C项,为分述句的内容,选项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新技术对出版业的挑战》
20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第一句在解释怀旧是什么,第二句话作者用“并非…而是…”句式来得出重点:“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深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概括起来,也就是“怀旧是成为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的原因及其积极的影响。而A、B、C三个选项和文段重点不一致,故排除。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21
观察数列,可知该数列是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43+8=51。
故正确答案为C。
22
观察数列,可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所求项=4x1/2=2。
故正确答案为B。
23
数列和选项中的数字均未三位数,考虑机械划分。将数列中的每个数字拆分成一位数,分开观察发现:
①百位数构成的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百位为5-1=4;
②十位数构成的新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但选项无负数,则所求项十位为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