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公务员>2019年9月15日河南省鹤壁市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精选题

2019年9月15日河南省鹤壁市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精选题

【发布/编辑时间:2023-04-10 14:00:31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1、A2、A3、C4、A5、B6、B7、B8、D9、A10、B11、A12、D13、B14、B15、A16、C17、D18、C19、A20、A21、D22、C23、D24、A25、B26、A27、A28、C29、A30、A31、C32、C33、B34、D35、A36、A37、A38、B39、A40、B41、B42、D43、B44、A45、B46、A47、D48、B49、C50、C51、D52、D53、D54、D55、C56、A57、B58、D59、D60、C61、C62、B63、B64、D65、C66、B67、D68、C69、D70、B71、D72、C73、A74、B75、D76、C77、B78、D79、A80、D81、D82、B83、B84、D85、A86、A87、B88、C89、A90、D91、B92、A93、D94、C95、C96、B97、B98、A99、A100、C101、B102、D103、A104、C
https://www.lasee.net/d/file/gongwuyuan/2019915henanxingzheng.doc
1
根据文段“发展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可知“发展”和“改革’经历的时间非常长、经历丰富,改革发展不易,故横线处需体现出以上意思。A项,“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可体现出辛苦、不易,符合文意,当选。B项“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励精图治”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搭配主语为国家的统治者,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D项“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强调努力,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从“时间简史”中汲取改革力量》
2
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搭配“天地”,A、B两项都有开拓的意思,符合文意,保留。C项“开辟”是指原来没有,开发后有了,侧重从无到有,文段中的散文本身就存在,“开辟”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扩大”指扩张范围,不能搭配“天地”,排除。对比A、B两项,“拓展”有开拓发展的意思,而“拓宽”只有开拓使宽广的意思,A项“拓展”的语义更丰富,当选。
第一空代入验证,文章风格的嬗变形容风格蜕变或彻底改变,搭配恰当,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散文小说史》
3
第一空,文段横线前介绍线上线下产品会影响物流业发展,横线之后说共享IT平台,会让人、车、库房成为共享环节,因此横线处应体现未来对于共享IT平台的依靠,依赖。A项“整合”指集结不同的意见或事物,重新统合,成为新的整体,D项“筑造”指建造,语境不符,故排除A、D两项。
第二空,横线处应修饰“运力、仓储资源”,且文段前面提到“每一个人、每一辆车、每一个闲置的仓储库房,都有可能成为物流的共享环节”可知,资源、运力是零散的,单独的,对应C项“碎片化”。B项“信息化”指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物流智慧化时代开启,科技助力智慧物流升级发展》
4
第一空,搭配“答案”,A项“标准”、B项“确切”、C项“准确”均能与之搭配,符合文意,保留。D项“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一般搭配“行为”、“格式”,与“答案”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引导同义并列,前后语义相近,“模仿型”、“排浪型”都有“类似”“相似”的意思,则横线所填内容也需体现相同、相似,A项“同质化”指本质特征变化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符合文意,当选。B项“平衡化”,C项“精细化”都没有“相似、类似”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梦想清单”照见奋斗征程》
5
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可知,为相同句式构成的并列结构,横线处需与“资禀性情”构成搭配。A项“锻炼”意为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制或通过实践提高自身水平,D项“锤炼”比喻磨练或者反复琢磨修改,一般搭配意志、文章等词,均与“资禀性情”搭配不当,排除;B项“陶冶”意为修养品格教化裁成,C项“熏陶”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均与“资禀性情”搭配恰当,保留。
第二空,横线处搭配“传统习尚”,C项“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无法构成搭配,排除;B项“融会贯通”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与“传统习尚”搭配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朱光潜:文学的趣味》
6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根据“但”引导的转折可知,“大数据杀熟行为多,但都没有被认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杀熟案例”这是一种不符合逻辑的现象,A项“特殊”指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的,文段没有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排除,C项“诡异”指很悬、很巧、很令人惊讶、奇怪,文段未体现惊讶的意思,排除,D项“怪异”奇异反常的现象,多用于形容行为,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奇怪”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符合语境,保留;
第一空代入验证,横线处表示该行为特别多之意,B项“比比皆是”指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大数据杀熟”阅读答案》
7
第一空,横线处应与“文化需求”搭配,A项“增强”无法同“需求”搭配,排除;B项“攀升”指攀爬升高,C项“提升”指提高,D项“膨胀”指扩大增长,均可与“需求”搭配,保留。
第二空,根据文段可知,由于大众文化需求升高,推动艺术与技术深度融合是早晚的事。B项“大势所趋”指事物发展的趋向,文段介绍艺术与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符合文意,当选;C项“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势在必行”形容事情迫于情势,非做不可,常用作“······势在必行”,不与“是”搭配使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沉浸”不能泛娱乐化》
8
第一空,根据“专题展览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记忆中还没有哪一次能够和眼下的颜真卿”可知,之前的展览比不上此次的“颜真卿展览”,B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D项“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B、D两项与“没有哪一次”搭配构成比不上之意,符合文意,保留;A项“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平起平坐”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与展览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颜真卿所生活的唐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可知,横线处表达颜真卿被大家都知晓的意思,B项“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不能与人构成搭配,排除;D项“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说不完的颜真卿》
9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与“决心”搭配,A项“壮士断腕”与“决心”为固定搭配,C项“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符合文意,均保留;B项“雷厉风行”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或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与决心搭配不当,排除;D项“刮骨疗毒”指彻底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般与勇气构成固定搭配,排除;
第一空,“赫赫有名”和“名副其实”均可与“样板村”进行搭配,前者强调声名非常显赫,后者强调名声或称谓与实际一致、相符合,文段强调的是“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污染企业,形成了休闲旅游产业链”这一示范村之实与余村作为“千万工程”的样板村之“名”是契合的,而非介绍其名气有多大,A项更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深圳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10
本题从第二节空入手。根据“最终,一战成名”可知,此处应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大家认可之意。A项“功成名就”指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程度过重,排除;B项“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与“一战成名”项对应,当选;C项“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文段未体现“厚积”的意思,排除;D项“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多用于形容人,不符合语境,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B项“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用于修饰“人工智能技术”恰当,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人工智能将歌吟书画出怎样的世界》
11
第一空,横线处搭配“各种新人物、新思潮、新主义”来体现出多且新的含义,A项“异彩纷呈”,指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事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过,今后也不会有的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奇特事物,符合语境,当选;B项“横空出世”指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比喻卓尔不群的人,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空前绝后”指前后都没有,形容独一无二,文段并未强调以后都没有,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震古烁今”指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不符合语境,排除。
验证第二空,横线处修饰“状态”,A项“错综复杂”指头绪多,情况复杂,搭配思想活跃和状态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五四运动的宝贵财富及其当代传承》
12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文段指出“文学”塑造我们的生活,横线所填词语搭配“文学”,A项“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文段中并未体现出巧妙构思,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耳濡目染”指听熟了,看惯了,因而深受影响,主体常为人,与“文学”搭配不当,排除;C项“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文段并未体现新观念或办法,排除;D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与文段中“塑造我们的生活”对应恰当,体现文学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当选;
验证第一空,根据文段,强调文学不是点缀,而是有其存在的价值。D项“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作家批评与文学生活的重建》
13
第一空,由“、”引导同义并列,所填成语与“浮躁浅薄”语义相近,需体现急躁,社会风气轻浮。A项“急于求成”指急着要取得成功,B项“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均能体现“急躁”,保留。C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与“急”无关,排除;D项“华而不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作品”,A项“敷衍了事”是指办事马马虎虎,多形容人,与作品搭配不当,排除。B项“偷工减料”指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与“低劣之作”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不轻言转行或跨界》
14
本题从第三空入手,顿号并列两个词语,前后语义接近,“竭泽而渔”指掏干水塘捉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B项“杀鸡取卵”指为了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与“竭泽而渔”语义接近,当选。A项“釜底抽薪”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C项“以卵击石”指不估计自己力量,自取灭亡,D项“饮鸩止渴”指用错误的办法解决困难不顾严重后果,均无法直接体现出不顾及长远利益,排除;
第一空、第二空,代入验证,“润泽”指滋润,“润泽一方”指给一个地方带来好处,搭配恰当;“妥善”指稳妥完善地,“妥善利用”搭配恰当,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让建设美丽家园成为美丽自觉》
15
第一空,由前文“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出文人思想的绘画”可知,文人画是为了展示出作者的“性灵”,此空应该有“展示”、“表现”的意思。A、B、D三项都有“展示”“显现”的意思,保留。C项“慰藉”是安慰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情”,且所填词语是对“民族压迫”,“腐朽政治”的一种感情。A项“愤懑”指愤慨、气愤,符合文意,保留;B项“烦躁”指烦闷焦躁,D项“抑郁”指忧郁烦闷,二者均体现出“烦闷”,且情绪多出自于对自身际遇的不满,文义要体现出对“民族压迫”的感情,二者程度过轻,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以它特有的‘雅’独树一帜”,形容文人画与众不同,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16
第一空,根据“这样的文化地标而多几分魅力”可知,所填成语的感情色彩积极,A项“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洋洋自得的样子,B项“喋喋不休”指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两项感情色彩均偏消极,排除。C项“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地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D项“流连忘返”形容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两项感情色彩积极,保留。
第二空,形容城市有名气,C项“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D项“名扬四海”指名声传扬到天下,两项均有名气大的意思,保留。
第三空,搭配“传统”,D项“积聚”指逐渐聚集,从少变多,强调“量变”,且常搭配具体事物,与“传统”搭配不当,排除。C项“积淀”,指长期积累沉淀,多指某种思想、文化、经验等,强调“质变”,且常搭配抽象事物,搭配“传统”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17
第一空,搭配“感觉”,A项“关注”一般搭配具体的人或事物,搭配“感觉”不恰当,排除;B项“强调”、C项“突出”、D项“注重”,搭配“感觉”,体现出感觉的重要性,保留。
第三空,搭配“青少年群体”,根据文段信息可知,这些东西是让青少年人喜欢、接受。D项“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符合文意,当选。B项“雅俗共赏”指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文段没有说文艺作品雅或俗,排除;C项“乐此不疲”指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文段没有体现出“做”,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展现出来的活力不容小觑”形容“片段的活力”不能小看,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8
第一空,根据文段“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        ”可知,“也”表并列,第一空要体现出“连续不断、持续”的意思。B项“持续”、C项“连续”都有连续不断的意思,保留。A项“连贯”意思是流畅通顺,是书面表达中句子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使之更为通畅的方法,搭配“空间”不恰当,排除;D项“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不能体现持续,排除。
第二空,横线后出现转折词“然而”,转折前后语义相反,后文“不断地改变”即有变化不相同,第一空应体现出制作方法是相同的没有变化的。C项“千篇一律”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表现出制作方法是没有变化的,当选。B项“异曲同工”意思是不同的事情产生相同的效果,文段没有体现不同的做法,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恍如隔世”指仿佛隔了一世,在文段中指画面变化大,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建筑之间的通感》
19
从第二空入手,搭配“人际关系”。A项“盘根错节”、B项“千丝万缕”、C项“扑朔迷离”都可以搭配人际关系,指关系复杂,保留。D项“风谲云诡”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与“人际关系”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搭配“发展空间”,根据前文可知此处为消极的感情色彩。B项“应接不暇”是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感情色彩偏积极,且与“发展空间”搭配不当,排除;C项“入不敷出”是指收入不够开支,不能搭配“发展空间”,排除。A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感情色彩消极,且搭配“发展空间”指发展空间小,符合文意,当选。
第一空代入验证,“人才发挥作用的情况与预期相去甚远”指比预期差,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才生态才是持久竞争力》
20
第一空,搭配“脱贫攻坚战”,体现出“脱贫攻坚战”到了关键阶段、态势非常热烈,A项“如火如荼”意思是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C项“热火朝天”意思是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符合文意,搭配恰当,保留;B项“方兴未艾”意思是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多形容事物刚刚发展,还在初级阶段,与“脱贫攻坚战”不符,排除;D项“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与“脱贫攻坚战”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横线所填词语需对应“贫困县全部摘帽”,县域为某地理范围,对应B项“区域性”,当选。C项“多样性”文段中未提及贫困多样的问题,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挂职乡村的党员干部为了最后的脱贫殚精竭虑”,形容干部们为了脱贫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符合文意。
第四空,代入验证,“贫困或将代际传递、卷土重来”形容如不重视乡村教育,则贫困会再次发生,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教化乡邑”的他们让人肃然起敬》
21
A项,根据“夷陵虫身体长条形,两侧对称,呈三叶形,具有明显的身体分节,也具有了前后和背腹的区别”可知夷陵虫的形状等外部特征,文段已涉及,排除;
B项,根据“夷陵虫是目前在寒武纪之前发现的唯一身体分节,具有运动能力,并可以形成连续遗迹的两侧对称动物”可知夷陵虫生存时期,文段已涉及,排除;
C项,根据“夷陵虫的发现为两侧对称动物身体分节在埃迪卡拉纪的出现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可知夷陵虫的研究价值,文段已提及,排除;
D项,整个文段都未提及夷陵虫的“活动区域”,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发现一条5.5亿年前的夷陵虫 揭示动物早期演化史的巨大飞跃》
22
观察选项,②、③和⑤充当首句,②的话题是“政治思潮影响政治走向”,③说明政治思潮即是“政治学科”还可“演化成国家政策和政治运动”,相当于对政治思潮下定义,⑤指出“自由化”是“政治思潮”,通过对“自由化下定义”引出了政治思潮这一话题,文段逻辑应该先引出“政治思潮”的话题,再对其下定义,再说它的影响,即⑤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杨光斌:政治思潮是世界秩序形成的“基因”》
23
文段开头提出“天下”这一话题,并且阐述它并非是地理概念,“更是政治概念”,接下来引出“天下观”即“天下为公”,紧接着通过“如”举例子说明“天下观”的具体表现内容,重点看文段尾句,指出“天下为公”即“大同”,因此文段接下来应围绕“大同的理想世界”进行阐述,对应D项。
A项“‘天下’观念的产生于发展”文段前文已论述,无需赘述,排除;
B项“古人天下观的具体内容”、C项“方法论”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
24
文段开篇引出“历史研究”的话题,接下来通过转折词“却”强调“研究过程不能没有‘虚’的功夫”,紧接着后文对此进行解释说明“‘历史’并非有了史料便可‘不证自明’需要主观的认识参与”,主观认识即“虚”的功夫,尾句总结,得出结论,故文段为“分-总”结果,旨在强调“虚”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或价值,对应A项。
B项“历史研究不能完全信奉史料记载”为分述句中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适度”无中生有,排除;
D项“‘虚’比‘实’更体现学者水平”文段未提及,无关对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
25
文段开篇指出“工业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要素,并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被赋予新的生命”,之后通过机器人举例说明机器人能够通过工业数据采集、协议转换与边缘处理,构建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基础,尾句对机器人构建数据基础的三种方式进行具体阐述,故文段结构为“分-总-分”,旨在强调机器人能构建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基础,对应B项。
A项,对应文段首句,非重点,排除;
C项,未提及文段核心话题“机器人”,排除;
D项,“取代现有大部分职业”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拥抱高科技,激活新动能》
26
文段开篇指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紧接着通过“只有···才···”强调“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才能对“推动事业顺利发展”,紧接着提出“党中央坚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即“注重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大势、谋大局”,尾句对“观大势、谋大局”进行补充说明,故文段结构为“分-总-分”,旨在强调“注重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大势、谋大局”,对应A项。
B项“矛盾分析法”“发展中的问题”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审视历史、现实与未来”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辩证思维”“中国的实际问题”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把握辩证思维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27
观察选项,③④⑤充当首句,⑤句“然后”转折关系词无法做首句,排除;③句描述这块土地所处位置,④具体讲述了秦和西晋两个朝代土地的变化,按照行文逻辑,应该先引出“这块土地”这一话题,再具体论述“这片土地”的发展变化,所以③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C、D两项;对比A、B两项,①④都是围绕“这片土地”不同时代在论述同一话题,按照时间顺序,“秦晋”应在“宋宣和三年”之前,排除B项。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千年徽州 百年徽学》
28
文段开篇指出“要避免把家庭作为延伸课堂”,要实现家庭应有价值,接下来通过“同时”进行并列分述,给出具体对策即:“要在生活中真正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给与孩子指导和示范”,故文段重点是对分句对策进行整合概括,即“家庭教育中需要孩子参与其中”,对应C项。
A项,缺少主题词“孩子”,排除;
B项,“独特作用”表述不明确,文段强调“参与”,排除;
D项,“家长的示范与引导”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在家庭中发掘儿童参与的巨大价值,父母需要注意》
29
文段首先介绍“中国世界遗产很多”很多游客把此选择为旅游之地”的话题,随后通过“不过”表转折引出文段重点,即“将世界遗产等同于对旅游景区的‘认证’,也可能让人失望”,指出“游客觉得世界遗产不那么好玩”,并通过举例子的形式来进一步的进行论证,故文段主要讲的是世界遗产的评选与旅游价值标准不同,对应A项。
B、C、D三项,“消费盲目性”和“更多的旅游选择”以及“备受政府关注”文段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除了世界遗产,更多的地方有诗与远方》
30
文段开篇引出“老人该不该在早高峰时搭乘公交车”的话题,指出不少人对于老年“抢占资源”不满,随后通过“然而”表转折,指出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非但没有占用资源反而提高了利用率,对于老年人“浪费”公共资源的偏见,已经到了必须被纠正的地步,故转折后为重点,意在强调不应因为老年人在公共领域缺乏话语权而对其造成这种偏见,A项为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当选;
B、C、D三项,文段主要论述的是“对老年人浪费公共资源的偏见”,“老龄化社会”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老人不该在早高峰坐公交》
31
文段开篇引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上中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的背景,随后以“中国风”为例指出中国文化渗透到了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通过“事实上”进行总结引出文段重点,即“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丝绸之路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显著。故文段中心意在说明丝绸之路承载的文明交流的功能,对应C项。
A项,“欧洲传教士”为举例论证中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文段旨在强调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物质文化变迁”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中国风”为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古丝绸之路上,交换的不只是商品》
32
文段开篇引出“群体认知积累”这个话题,接着论述了早期的知识积累会使我们对知识体系有特殊的认同,后面又说读书可以拓展资源,但转折后通过反面论证介绍开放的读书才可以跳出圈圈,吸收到新思维,故文段主要强调读书要开放自由才能吸收到更多的知识。
A项,“知识是指学校里学的或书本里印的知识”,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根据文段“某一类群体对知识体系有特殊的认同”可知,表述错误,排除;
C项,独立、开放地读书对应文段尾句反面论述的内容,表述正确,当选;
D项,“学会取舍”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读书多意味着选择多》
33
横线出现在第一段结尾,文段前文描述牡丹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国花”的情况,横线前指出牡丹是黄河流域的花卉,而在诗中将牡丹称为国花的王次回一直活动在江南地区,因此尾句总结的内容要体现出牡丹被视作国花这一看法不受地域的限制,对应B项。
A项,横线前围绕“晚明时期”论述,A项论述“唐诗”,时间对应不上,排除;
C项,仍在论述文人对牡丹的描写,未提及牡丹的地域问题,话题不一致,排除;
D项,横线前描写的是晚明江南士人族群,D项描写清朝王室......
上一篇:2019年10月20日河南省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精选题
下一篇:2019年1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纪委监委所属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精选题
相关资源
  • 2019年10月20日河南省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精选题
  • 2019年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精选题
  • 2018年6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管委会招聘市场化机构工作人员精选题
  • 2018年4月7日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教师招聘精选题
  • 2018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真题
  • 2018年1月河南省许昌禹州市部分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 2017年5月27日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精选题
  • 2017年9月河南省郑州市市属二批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行政能力测试》试题
  • 2017年河南省郑州新郑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
  • 2017年10月河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 2017年12月河南登封市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 2019年2月河北省雄安新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笔试试题
  • 2019年9月21日河北省衡水市直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精选题
  • 2019年9月15日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试题
  • 2019年7月13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岗笔试精选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