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2、B3、C4、D5、B6、B7、C8、A9、B10、A11、D12、C13、D14、C15、B16、A17、C18、D19、C20、A21、C22、C23、A24、D25、B26、D27、C28、D29、C30、C31、C32、A33、A34、B35、C36、A37、B38、A39、C40、B41、D42、C43、A44、C45、A46、B47、B48、C49、B50、B51、C52、A53、D54、C55、A56、B57、D58、B59、B60、D61、C62、D63、C64、C65、C66、B67、C68、C69、D70、C71、B72、D73、A74、B75、A76、A77、A78、B79、A80、B81、A82、C83、C84、B85、A86、B87、D88、D89、B90、B91、D92、A93、C94、B95、A96、C97、A98、A99、B100、C101、C102、A103、B104、D105、D106、C107、B108、A109、C110、B111、B112、D113、D114、C115、D
https://www.lasee.net/d/file/gongwuyuan/20174fujianzonghe.doc1
本题可以从第一个空入手,根据文意可知,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出现”搭配的词语,“爆发”符合文意。B项的“凸现”、C项的“上演”、D项的“呈现”均不能与“出现”搭配使用,均可排除。
第二个空代入A项验证,根据文意可知,代际交流冲突产生的原因或关键与不同代际的生活方式的差异密切相关,因而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原因或关键的词语,“症结”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网络“抹平”了你和父母与世界的距离》
2
第一个空,根据文意,英雄的奋勇之举能够引起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因而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引起的词语,A项的“激起”、B项的“唤起”均可表示引起,符合文意。C项的“催生”指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形成当前的状态,文段没有体现被迫的意思,排除。D项的“拨动”不能与“尊重与呵护”搭配,排除。
第二个空,根据空白处前的“眼前”可知,英雄的大爱情怀要击破人们这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心态,“苟且”表示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符合文意。A项的“冷漠”指冷淡、不关心,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英雄就是我们击破眼前苟且的诗和远方》
3
第一个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活力”搭配的词语,A项的“激发”、C项的“释放”、D项的“促进”均可与“活力”搭配,符合文意。B项中的“推动”不能与“活力”搭配,排除。
第二个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市场活力”搭配的词语,并且该词语应符合水泥墙阻碍市场活力这种有形束缚的特点,“禁锢”本指关押、监禁,也可指束缚,符合水泥墙有形束缚的特点,并且可与“市场活力”搭配,符合文意。A项的“打击”不能与“市场活力”搭配使用,排除。D项的“损害”不能体现水泥墙有形束缚的特点,不如“禁锢”恰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媒体谈砌墙封店:管理手段太粗暴 禁锢市场活力》
4
第一个空,根据前文可知,社会上自命为“精英”的人,习惯把炫耀视为生活品质,这是不正确的荣辱观在起不良作用,B项的“使然”指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这样,D项的“作祟”比喻坏人或坏的思想意识捣乱,妨碍事情顺利进行,两者均符合文意。A项的“作怪”也指起坏作用,但“作怪”一般不与荣辱观这样的抽象名词搭配,排除。C项的“导致”如果用于该空白处,必须在句子结尾加一个助词“的”,因而“导致”不符合语法规则,排除。
第二个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道德底线”搭配的词语,“触犯”可与“道德底线”搭配使用,符合文意。B项的“打击”不能与“道德底线”搭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穿山甲就是炫耀者的兴奋剂》
5
第二个空是关键空,从前文可知,“这种同情心的悲剧”是指“如果我们迫于情理的压力,而在法治上打折扣,很可能将会让社会治理陷入众口难调、意见分歧的困境,甚至带来社会撕裂的风险”,因而对这样可能发生的悲剧我们应该保持警觉并予以防止,A项的“避免”指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B项的“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两者均符合文意。C项的“应对”一般用于已经发生了的情况,而文中的这种悲剧是作者假设的内容,排除。D项的“提防”指小心防备,一般用于人,不能与“悲剧”搭配,排除。
第一个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提供”搭配的词语,“支撑”可与“提供”搭配,符合文意。A项中的“保证”用在这里与“提供”搭配,表示担保做到,一般用于人,不能用于伦理,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青在线《“恃弱”而闹培养了破坏社会秩序的群氓》
6
第一个空是关键空,根据文意可知,在中央八项规定的教育和引导下,奢侈节不见了,送礼大军也偃旗息鼓了,因而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教育和引导的词语,“洗礼”比喻教育和熏陶,符合文意。A项的“威慑”指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的“催逼”指催促逼迫,D项的“打压”指打击压制,两者均具有贬义色彩,不符合对中央八项规定的描述,排除。
第二个空代入B项验证,“推崇”指十分推重,符合近年来人们长假过后选择在正月初七“人日”去健身的趋势,并且“备受推崇”也是常用搭配,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春节里安顿好“文化乡愁”》
7
第一个空,根据前文内容可知,城镇化的大潮正在不断推进,县级城市的范围和领域也在迅速扩展,因而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范围或领域的词语,C项的“版图”指疆域、领土,与A项的“面积”均符合文意。B项的“领地”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领主所占有的土地领土,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的“辖区”,是某个大型事物的组成部分、范畴,是一种行政单位类别,而文段所表达的只是一般的城市范围的扩展,“辖区”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个空,根据文意可知,乡村小集镇由于农村居民迅速减少而正在加速衰落,空白处需填入一个表示衰落的词语,“凋零”指衰落,符合文意。A项的“萧条”指衰微、衰退,表示事物的结果或状态,不能与“正在”表示过程的词语搭配使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城镇化莫以农民住进楼房为终极目标》
8
第一个空是关键空,根据前文可知,洪灾发生地非常突然,观望和等待只会延误时机,因而救灾就是救援人员与时间在速度方面的比赛,“赛跑”指比赛运动速度,符合文意。B项的“争夺”不能与空白处前的“一场”搭配,排除。C项的“竞赛”指在体育、生产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由多个人参加,有一定的规则,文段并没有体现出规则的意思,排除。D项的“比拼”指拼力、比试,不能用于救援人员与时间的比较,排除。
第二个空代入A项验证,根据文意可知,防洪抗灾,是一场保卫家园的“狙击战”,谁都不能不管不问,“置身事外”形容对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洪水面前,谁都不是旁观者》
9
第二个空是关键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与“医患关系”搭配的词语,“撕裂”可与“医患关系搭配使用,符合文意。A项的“紧张”后面不能直接加“医患关系”,只能说“使关系紧张”,排除。C项,通过空白处前“进一步”可知,空白处应填入一个比“对立”语意程度更重的词语,“拉远”的语意程度比“对立”轻,排除。D项的“加剧”不能与“医患关系”搭配使用,排除。
第一个空代入B项验证,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于”搭配使用的词语,“迁怒”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不要让医生因莫名的怨气无辜“躺枪”》
10
第一个空,根据前文可知,爱国是一种本能的情感,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因而每一种朴素的爱国热情都是值得肯定的,A项的“尊重”指尊敬、敬重,B项的“鼓励”指激发、勉励,两者均符合文意。C项的“抒发”只强调表达感情,并不表示值得肯定,排除。D项的“纪念”不能与“热情”搭配,排除。
第二个空,根据文意可知,冠以爱的口号而任性所为不能用爱国来定义,“标签”比喻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符合文意。B项的“幌子”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文段并没有体现出假借爱国进行其他活动的语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爱国须凝心聚力 而不是撕裂内耗》
11
本题突破口为第二个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土壤”搭配的词语,A项的“生存”、D项的“滋生”均可与“土壤”搭配,符合文意。B项的“发展”指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过程,C项的“孵化”指昆虫、鱼类、鸟类或爬行动物的卵在一定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下变成幼虫或小动物,两者均不能搭配“土壤”,排除。
第一个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能力”搭配的词语,“考验”指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能够与“能力”搭配,符合文意。A项的“审视”指仔细看,一般不能与“能力”搭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不留想象空间是公共信息发布底线要求》
12
第一个空,根据表示转折关系的“但”可知,空白处应填入一个与“盲目乐观”语意相反的词语,C项的“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与“盲目乐观”语意相反,符合文意。B项的“悲观失望”、D项的“自我贬低”均与“盲目乐观”语意相反,符合文意。A项的“妄自尊大”指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在语意上与“盲目乐观”并不相反,排除。
第二个空,通过后文“并为继续坚持这样的制度‘找理由’”可知,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为应试教育制度找理由的词语,“辩护”指为了保护别人或自己,提出理由、事实来说明某种见解或行为是正确合理的,符合文意。B项的“维护”不能与空白处前“为”搭配,排除。D项的“鼓掌”不能表示找理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用外国人的话盲目肯定教育只是自我陶醉》
13
第一个空,根据文意可知,由春节引发的感触让很多网友认为比身体回家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回家,因而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认为的词语,A项的“感慨”、C项的“表示”、D项的“感叹”均能表示认为,体现了网友对春节的看法,符合文意。B项的“惊叹”指惊奇赞叹,文段没有体现出惊奇赞叹的语意,排除。
第二个空,根据后文可知,在这个天涯共此时的时刻,人们把很多美好的期待都放在了春节这个节日上,“寄托”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符合文意。A项的“赋予”指交给,一般指重大任务、使命等,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春节本身就被人们寄托了美好期待,并没有增添更多的美好期待,“增添”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春节里安顿好“文化乡愁”》
14
第二个空是关键空,根据文意可知,如果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弄清楚,那么所谓的鉴往知来,也就无从谈起,因而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弄清的词语,C 项的“厘清”指澄清、查清楚,符合文意。A项的“界定”不能与“概念”搭配,排除。B项的“辨明”指辨别清楚,一般用于对“多个概念”辨明清楚,文段没有体现出多个概念,排除。D项的“把握”不能表示弄清楚,排除。
第一个空代入C项验证,“认同感”指群体内的每个成员对外界的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通常能有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可以体现弄清历史真相对民族的重要性,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抗战8年改为14年不只是史学问题》
15
第一个空,从后文可知,唯GDP论的政绩观导致官员缺乏推动治理污染的觉悟、力量或耐力,A项的“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B项的“动力”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C项的“耐心”指不急躁、不厌烦的心理,三者均符合文意。D项,从前文“官员治污不力”可知,治理污染是官员工作的目标,只是结果不得力而已,因而“目标”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个空,从文意可知,考核体系是治污不力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改变考核体系,就难以实现绿色发展,“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符合文意。A项的“本末倒置”、C项的“舍本逐末”均表示主次关系处理不当,文段并没有体现出主次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官员考核环保权重上升能扭转唯GDP论吗?》
16
第一个空是关键空,根据后文内容可知,这种无线传感器具有内在的关联,形成了独立运行的网络,因而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具有内在关联的词语,“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的有机关联,符合文意。B项的“联结”是指一种虚无的精神上的联结,有联合、团结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的“联合”指联络、结合,D项的“联络”指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两者均不能修饰“无线传感器”,排除。
第二个空代入A项验证,根据文意可知,无线传感器可以监测地震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损害”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成都商报《“智能尘埃”梦想化为现实:用灰尘监控地球》
17
第一个空是关键空,从后文可知,科学属于“天道”,人文属于“人道”,它们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同时存在的主脉,“并行不悖”指两种事物同时进行,没有什么冲突,符合文意。A项的“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文段没有体现出互相配合的语意,排除。B项的“分道扬镳”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D项的“貌合神离”形容表面上关系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两者均用于人,不能修饰科学和人文,排除。
第二个空代入C项验证,根据文意,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表示领域、范围的词语,“范畴”指类型、范围,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人民网《科学与人文携手共创 和谐发展的美好世界》
18
第一个空,从前文的“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时代‘先知’”可知,马歇尔·麦克卢汉预先说出了将来的事情,B项的“预测”、D项的“预言”均符合“先知”的特点,两者均符合文意。A项的“断言”、C项的“推测”均不能与“先知”一词构成对应,不能表示预先说出,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接下来可通过第三个空锁定答案,从前文“它重新构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可知,媒介文化慢慢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符合文意。B项的“春风化雨”多用来赞颂师长的教诲或教育方法得当,不能用来修饰媒介文化,排除。
第二个空代入D项验证,从文意可知,大众媒介的迅速崛起证明着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论的正确性,“证实”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当代文化脉动的近距离解读》
19
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是关键空,根据文意可知,在视死亡为恐怖和采取一种宗教性的虔诚,从而冷静地看待死这两种对死亡的态度中,作者选择了第二种,因而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应填入一对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与其……不如……”符合文意。A项的“如果……那么……”、B项的“要是……就……”均表示条件关系,排除。D项的“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排除。
第三个空代入C项验证,从文意可知,可以将死亡视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和对尘世罪孽的赎还,“以及”表示并列关系,可用来连接“视之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和“对尘世罪孽的赎还”,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培根论人生>之论死亡》
20
第一个空,从文意可知,网络空间虽是虚拟空间,但绝不是不真实、不存在的,A、D两项的“虚无”指空无所有,符合文意。B、C两项的“空虚”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不能用来形容网络,排除。
第二个空,空白处应填入一个能够与“搭起”搭配的词语,“平台”可与“搭起”搭配,符合文意。D项的“渠道”不能与“搭起”搭配使用,排除。
第三个空代入A项验证,从文意可知,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方式使其发出声音,获得了社会的关注与注意,“瞩目”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21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先提出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接下来通过“但”进行转折引出文段重点,表明在加强环保过程中,漠视民众权益会丧失群众基础,最后通过“没有群众基础的环保,也将举步维艰”进一步强调了漠视群众权益带来的严重后果,因而文段主要强调了在加强环保过程中,不能侵害民众的利益,C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A项,文段强调的是不能侵害民众的利益,并非要让人们获得利益,属于概念偷换,应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重点是在加强环保过程中,不能侵害民众的利益,并非是环保和民生都要两手抓,应排除。
D项,文段重点在于“不能侵害民众利益”,而非“离不开民众支持”,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光鲜的环保成绩不能让养羊农民埋单》
22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先表明抵制运动的出发点是爱国,但好的出发点却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接下来表达了对抵制者的一腔热诚的认同,并用转折关联词“但”引出文段重点,通过“如果……+不好的结果”的形式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抵制运动这种爱国热诚应以理性方式表达,C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A项,文段并不是反对抵制运动,而是反对盲目抵制,应排除。
B项,抵制运动与爱国之间的关系是文段开头引出话题的部分,不是文段的重点,应排除。
D项,文段强调的不是盲目抵制的危害,而是抵制运动应理性,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抵制不是爱国的最佳选择》
23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先提出“城市发展的长久潜力在于……一个充满朝气的城市当然应该……”,接下来指出“这是建立在一定人口规模基础之上的”,强调“人口规模”的重要性,接下来通过“没有人气,一切无从谈起”再次点明“人气”的重要性。后文通过“找不到一个厕所去方便、找不到一个便利店买瓶水、找不到一家餐馆吃顿饭”等具体的例子解释论证人气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而本文重点强调了人气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A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B项,文段强调的重点是人气,并非是公共服务水平,应排除。
C项,文段重点表达的是没有人气的城市将会成为鬼城,并不是没有新陈代谢能力的城市将会成为鬼城,应排除。
D项表述得过于宽泛,没有明确表达什么对城市发展是重要的,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新城建设不是建鬼城和睡城》
24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句引出话题“没有人愿意看到孩子们在雾霾中生活”,接下来表明学校安装净化装置将使其他事情得不到所需的资金,最后通过公共资金要避免冲动的决策,进一步佐证了学校安装净化装置应慎重决策,D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A项,文段强调的是学校是否应该安装防雾霾设施,并非公共资金,且雾霾并不是举例子,否则作者也不会在分析问题时继续提到跟孩子密切相关的校方,应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是学校安装净化装置应慎重决策,并不是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有必要,应排除。
C项中的公共资源并非是文段强调的重点,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中小学安装防雾霾系统要细思量》
25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通过人们在表述时间时总是很精确,而执行和落实时往往左右摇摆这一证据,表明文段的观点,即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口号的时代,好多人其实是视“金钱”为粪土的,也就是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和实际做法是不一致的。文段最后通过“所以,如果一个人说的模棱两可,做起来就更难有边际了”再次表明人们对于时间的认知和实际做法两者不一致。所以文段重点在于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执行并不统一,B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A项,文段并没有体现容易和难的意思,应排除。
C项,文段强调的是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行动并不统一,并不是大多数人存在时间拖欠的习惯,应排除。
D项,文段并没有提到“人们对时间的概念模棱两可”,而是在结尾处通过“如果一个人说的模棱两可,做起来就更难有边际了”表明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和执行不统一,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中国青年报《“马上”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暧昧》
26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先提出了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并且被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接下来表明管理者的工作方式是千差万别的,最后通过因果关系关联词“因此”总结全文,因而本文属于分总结构,文段主要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通过本国的传统、历史与文化来构建管理,确定管理方式,即管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D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A、B两项论述的内容均位于“因此”前,为分述部分的内容,不是文段的重点,应排除。
C项中的不确定性在文段中并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27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从“从科学角度看”“从基因表达产物(主要为蛋白质)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及脂类)来看”可知,本文属于并列结构。并列第一个部分表明生殖方式的差异不会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和基因表达出现大的差异,因而克隆不会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和基因表达出现大的差异。并列第二个部分表明无论是什么食物都会被消化为小分子化合物,而消化后的小分子化合物和食物来源之间已没有太大的关联,因而克隆食物不会对人体有太大影响。通过对并列的两个部分概括归纳,文段主要表达了不必过度担忧克隆食物的安全性,C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A项论述的内容只是针对并列第一个部分论述的,不够全面,应排除。
B项论述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应排除。
D项的“本质不同”在文段中并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文汇报《鼓励探索 乐观其成》
28
A项,从文段内容可知,网络时代确实存在着信息量大且真伪难辨的情况,但并未说明这种情况使得谣言泛滥,应排除。
B项,从文段“很多谣言A网站辟谣B网站传”可知,谣言确实屡传不止,但文段并未提到屡传不止的原因是缘于各网站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应排除。
C项,文段说的是“谣言的焦点多是网友关注的人和事”,并不是社会各界的名人或重大事件,属于概念偷换,应排除。
D项,从文段“简言之,就是大家觉得‘很可能发生或者宁可信其有的事情’”可知,大众“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助长了谣言的泛滥,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河源日报《让真相跑赢谣言》
29
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先提出环保工作需要每个人改变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一对策。接下来通过“俭朴生活、减少污染”和“人人都参与环保”两个方面来解释说明这一对策,因而文段主要强调了“每个人在环保工作中要有所作为”,C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为正确答案。
A项中的任重道远在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无中生有,应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是环保应人人参与,并非是更多依靠科技手段,应排除。
D项论述的内容在文段中没有出现,无中生有,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科技日报《光有科学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