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题(6*5=30分) 1. 图式 【参考答案要点】 本考题考察教育心理学中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发展观“同化”和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的“同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认知发展的基本发展观提出图式。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组织结构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反射),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过同化、顺应、平衡逐渐形成新的图式。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认知同化理论中提到同化既包括把新的信息纳入或归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也包括改变已有认知结构以容纳新的信息。 2. 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课程类型中的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常见的隐性课程有班风、校风、校园标语等。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可以互相转化,两类课程都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3. 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基本涵义。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人的总体期待,即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从内容上讲,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为什么社会服务的人,对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价值作出定位,明确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立场;二是培养什么素质的人,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明确受教育者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发展水平如何。 4. 三舍法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史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一种对太学的改革措施。 “三舍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一种对太学的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地分为三部分,学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的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5. 鸿都门学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史汉代官学鸿都门学。 东汉灵帝时在洛阳建立的一所官学,因校址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这所学校的创办是统治阶级内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这所学校在性质上属于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鸿都门学的建立,首先,打破了独尊儒学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字画为教学内容,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形式,它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第三,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类专门学校。 6. 掌握目标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察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中德韦克成就目标理论。 掌握目标出自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的成就目标理论(目标定向理论)。德韦克综合以前成就动机的研究成果认为,人们对能力持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即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持能力实体观的人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持此观念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或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避免被别人看不起。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则认为能力可随学习而增长,持此观念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掌握取向的成就目标。 二、简答题(4*10=40分) 1. 简述实验教育学的观点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的现代教育学多样化发展中的教育学流派——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兴起,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以及著作是德国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为:(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3)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结果;(4)认为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在实验室里进行,教育实验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5)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验教育学的优点是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不足是涉及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问题不能仅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把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走上了唯科学主义道路。 2. 简述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的表现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教育的个体功能。 个体个性化就是在人的共同社会性的基础上发挥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把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彰显出来,实现个体自我与社会我的统一,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唤醒人的生命自觉、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独特性、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实现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1)唤醒人的生命自觉 教育在唤醒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对于个体发展而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更是唤醒个体发展主体意识、增强主体发展的能动性,是发展的过程,成为一个主体自我提升的过程,一个唤醒生命自觉的过程。 (2)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教育作为有目的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教育,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差异,培养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形成自己的独特性。 (3)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个性化的最终结果是促进个性的发展。教育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还有还可以根据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将学生个性转变为可以为社会所用的创造性,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 3. 简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察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矛盾统一过程。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自己教学的意图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意图,并且推动学生积极行动才算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主体。学生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意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从感性跃升到理性认识。 (3)要反对传统教学观中,将师生关系对立起来的观点。一种是片面夸大和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或否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种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忽视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4.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存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论述题(4*20=80分) 1. 评析朱熹的德育观。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史古代朱熹的德育。 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主张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实现德育教育的方法主要是立志、克己、内省、涵养、主敬、格物致知等。 朱熹作为一代儒学大师,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道德伦理建设。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围绕儒家伦理道德开展教学活动。朱熹主张从德育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标榜先哲时贤、理学名儒,表扬节义志士等来宣扬儒家的纲常伦理,给学生的道德修养以熏陶。朱熹的德育思想对当时及后来的学校教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 朱熹提倡学校教育“德育为首” 朱熹认为办学校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整顿伦理道德,向学生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政治的力量、法律的力量都比不上伦理道德的力量,政刑是末,而德礼是本。朱熹在继承和发展儒家伦理道德传统思想基础上,总结历代的教育经验,结合自己多年教育实际体验,从适应宋代以来强化和调整伦理纲常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 总结朱熹办学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要时刻不放松地给学生灌输“孝、悌、忠、信”的道德观念,其目的在于:对个人则可以起到自我修养的作用,对国家、家族来说,则可以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其次,求学的目的是要把精力放在“父慈”、“子孝”这类道德修养上,而不是离开这一目的去探求“万物之理”或自然的奥秘,舍此就会像远离大军的游骑,而找不到归宿。 再次,“忠君”和“孝亲”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根本,它是赖以强化封建统治的两根支柱。只要人们能做到“孝悌”,就必然恭顺君主。 朱熹把道德教育和封建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其观点揭示了封建主义道德教育的本质,揭示了道德教育与巩固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所以朱熹特别重视封建伦理纲常的灌输和教育训练,而且在不同学习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即在小学阶段,应着重于从具体的德育行为细节入手,学会“事君”、“事父兄”的道德准则。在大学阶段,则着重于阐明、领会伦理道德原理并实践。 2. 朱熹关于德育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是完成德育任务和德育内容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手段。朱熹实施德育教育,十分重视德育原则和方法问题,他以仁学思想为指导,以培养“仁人”、“仁者”为目标,在德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提出铸造人格的基本要求,将原则与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他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原因。朱熹是德育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前代儒家的遗产,如为善去恶、致知与践行并重、循序渐进等,同时还有所发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这就是:立志、克己、内省、主敬、涵养、格物致知。 (1)立志。朱熹把立志作为德育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要求学者须先确立远大志向才能坚持道德信念,追求道德理想,不为富贵利欲所动,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还须忍受艰难困苦,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 (2)克己。朱熹认为,一是要抓苗头。二是要自我警惕,使内心处于一种警戒状态中。他要求人们一旦内心萌发任何背离道德的思想念头时,就应该像用水去灭火似地赶快扑灭它。 (3)内省。这是道德教育与修养的重要方法,靠受教育者的自我监督、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控制自己的道德行为,使之向确定的目标迈进。 (4)涵养。这是涵蓄存养心性的功夫。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涵养心性是个过程。这里突出的是道德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 (5)持敬。也称居敬、主敬,朱熹把持敬的功夫作为培养道德主体自觉性、主动性与独立性,实现“仁”的境界的重要方法。在朱熹看来,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求学或道德修养,“敬”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必须具备的态度和情绪。究其实质,就是要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胡思乱想,不胡作非为,不受外界物质影响和引诱,务必使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合乎统治者的道德标准。 (6)格物致知。就道德实践而言,格物致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准则的把握。道德修养是充分体现人的自主和提高人的尊严的主体性活动,只要是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就能有目的地影响自己的发展。格物致知的过程,也是道德行为积累的过程。 2. 评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全人”特征及其进步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外国教育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全人”特征体现在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教育者形成了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现实生活;追求个性解放,实现人的个性理想;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批判等级制度的思想基础。 1. 人文主义的“全人”特征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以个人为中心,主张世俗教育、重视智力和健全的体魄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1)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充分肯定人的力量、人的价值。 (2)世俗性 教育目的和课程设置都洋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关注人的现实需要,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2. 人文主义的提出“全人”思想的代表人物 (1)弗吉里奥 弗吉里奥是第一个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人,深受昆体良影响,他为《雄辩术原理》作注释,使之风行于意大利内外。他认为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结合学生爱好和年龄特征;教育内容主要是历史、伦理学和雄辩术。 (2)维多里诺 维多里诺倡导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还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并创办“快乐之家”。因此,快乐之家实施了体育、德育、智育并重的方针;开设以古典语文为中心的人文课程,学习内容从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到修辞、希腊文等经典文化;在教学方法上反对体罚、压制。 3. 人文主义的“全人”的进步意义 人文主义教育具有“全人”特征,虽然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但是仍然荡涤了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打破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革新,展示了新教育的灿烂曙光,将教育由关注神的需要转变为关注人的需要,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3. 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形成教师威信。 【参考答案要点】 本考题考察教育心理学教师心理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以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获得学生的信赖与尊敬。教师的威信是教师教育影响力的重要成分,是教师知识、能力、品格和情感等因素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它自然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自愿信服、尊重教师。因此,威信并不等同于威严。 1. 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 (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因素。 (2)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 (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也在影响威信的形成。 (4)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5)师生关系、师生情感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相当大的作用。 2. 教师威信的变化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教师的威信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引起教师威信变化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如社会的变迁、学生的发展等,又有主观因素,如教师的知识面、生活态度、教育教学技能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或降低,决定着教师威信的变化方向。 3.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指以下几方面:一是巩固已有的威信,防止威信的下降和丧失;二是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三是发展低水平的威信为高水平的威信。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对于教师自身具有的特征: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师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够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及时纠正,这不但不会降低威信,还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要对威信有正确的认识,威信不是威严。只有认识到威信的实质,妥善处理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威信。 (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各种素质,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的敬佩之情,提高其威信。 (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言行一致,“言传”和“身教”并行,不仅增强教育效力,而且会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提高威信。 4. 材料: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 (1)结合材料,谈谈目标。 (2)结合课标,如何实施。 【参考答案要点】 本题考查教育热点劳动教育。 (1)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劳动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以下四点: ①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②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③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④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2)劳动教育的落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①开发劳动项目 劳动项目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在开发劳动项目时,应注意:首先,强化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其次,注重劳动项目与其他课程的结合;最后,关注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②做好劳动过程指导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是实践任务的操作者和完成者,教师是学生实践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呵护者。教师在指导时,对劳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技能要及时点拨,对劳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指导学生及时解决,适时激励、启迪、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创新,强调劳动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操作。 ③学校、家庭与社区协同建设劳动教育 学校在实施劳动课程时要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家庭和社区紧密合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