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校园欺凌频发,有人建议量刑年龄降低,你怎么看? 第2题: 信任与忠实的关系,两种观点让你谈理解? 第3题: 老人买保健品上当,媳妇说了下,结果老人离家出走彻夜未归。媳妇向你求助,你是街道办的,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社会现象题目。对待社会现象可以先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事件,题干中提到校园欺凌是恶性事件,那么就可以谈危害,深入讨论造成此类情况发生的原因,题干给出了解决方法“有人建议量刑年龄降低”,那么就一定要围绕这个方面着重讨论,要注意这一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还可以从家长、学校等主体探讨共同解决。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校园欺凌频发” 此审题点交代了本题背景,校园欺凌是恶性事件,可从身体、心灵、家庭、社会谈谈危害,也可从学生本身、家长、学校、社会、媒体等不同主体思考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产生的原因。 审题点2:“有人建议量刑年龄降低” “有人”提示降低量刑年龄并非木已成舟的法律条文,仅仅是一部分人针对校园欺凌频发而寄希望于法律的强制作用,这部分人的主观意愿是否合理可以作为我们讨论的内容。降低量刑年龄对校园欺凌频发能带来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欠妥之处呢?能从源头解决犯罪的根本问题吗?需要我们从量刑年龄设定依据、以罚代管的危害等多角度全面思考,尤其是当这一建议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时,要给出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校园欺凌,需要深入思考。 故此题的答题思路:对建议表态——着重阐述其不妥之处——分析校园欺凌原因——给予多方面解决建议。 参考答案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对于欺凌者和旁观者亦非好事,欺凌者自私蛮横,以暴制暴,旁观者因为害怕和从众心理往往选择依附“强权”,这些都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于正确三观的树立。有人提出降低刑罚量刑年龄起点出发点是为了控制校园欺凌,但是该建议也有不妥之处,值得商榷。 第一,该建议不合理。刑法认为14周岁以下没有独立意志,是一种对特殊对象的保护。并且,目前我国并没有对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作系统统计,只是看到几个极端案例,因此不能单纯的以偏概全,以此作为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的依据。 第二,以罚代管不科学。一罚了之而不给予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引导,孩子的问题依旧存在,甚至人格更加扭曲,后患无穷,并且过早让孩子接受刑法处罚,贴上罪犯的标签,日后可能触碰更多的刑事犯罪,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