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根据材料作答 (一) 一、案例分析 材料: 今年垃圾分类方案实施以后,上海垃圾分类就成为了全国最为热门的话题。 有的小区投放时间限制太死,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无法按时按点倾倒垃圾。“‘定点’还好,没有看到居民在垃圾房前排长队等着扔垃圾的情况。小区四个投放点基本够用。”小沈说。但定时的要求让他感觉到扔垃圾是一件麻烦事。“我们的房子在5楼,平时我每天9点出门上班,坦白的说,早晨少睡1小时,赶在8点前专门下楼扔个垃圾再爬上来,有点麻烦,但要是9点出门上班时再扔垃圾,垃圾房己经关门了。” 有的地方推广扫码扔垃圾,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个人信息与公共事务之间的越界。有的投放程序复杂,比如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该如何处理?网友表示:首先要把奶茶的液体倒掉,然后把珍珠奶茶扔到湿垃圾,再把杯子扔到干垃圾,然后再把杯盖放到可回收垃圾。 根据某报告显示,超过92%的市民都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对生态保护有好处,但仅有30%左右的人认为自己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比较好。 1问题:1.试分析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中遇到的“苦恼”。(4分) 2问题2.如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6分) (二) 二、论述题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3问题:试分析现形势下如何坚持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15分,格子限定 750字) 二、议论文写作。根据材料作答 (三) 三、大作文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颁奖仪式上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4 问题:请以“平凡与伟大”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300字,35分。
1 【审题重点】 本题为问题类案例分析,审题中需重点关注给定身份、主题方向、表达要求。 1.给定身份:题目没有明确给定假设的身份,就要结合自己的真实身份,即一名公务人员,政策执行者。 2.主题方向: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中遇到的“苦恼”,即找问题和不足。 3.表达要求:虽然没有字数要求,但通过分值,可判断表达要简介明了,据材料所给案例,总结全面即可。 【思维分析】 问题类案例分析整体以“精准审题明方向、分析材料找问题、聚焦核心出框架、内容丰富成答案”为主线。 第一步:精准审题明方向 通过把握审题要点,基本可以预判答题方向为:通过概括总结案例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得出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麻烦。答案形式为:导语+具体问题。 第二步:分析材料找问题 翻译突出表现找问题: “投放时间限制太死,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无法按时按点倾倒垃圾。定时的要求让他感觉到扔垃圾是一件麻烦事。”翻译为:①时间不合拍。 “扫码扔垃圾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个人信息与公共事务之间的越界。”翻译为②信息存隐患。 “有的投放程序复杂”。翻译为③程序较复杂。 “仅有30%左右的人认为自己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比较好。”翻译为:④知行难合一。 第三步:聚焦核心出框架 一是时间不合拍。① 二是信息存隐患。② 三是程序较复杂。③ 四是知行难合一。④ 第四步:内容丰富成答案 见答案 【参考答案】 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中遇到的“苦恼”主要是: 一是时间不合拍。“定时定点”的要求,尤其是定点投放时间太死,与上班族实际工作生活不合拍,致使倾倒垃圾成为一件麻烦事。 二是信息存隐患。扫码扔垃圾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个人信息与公共事务之间的越界,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隐患。 三是程序较复杂。投放程序复杂,真正操作起来不方便,容易混淆投放。 四是知行难合一。大多数人知道垃圾分类好处多,但是做实做细不容易。 2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对策建议类案例分析,主要考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题中需重点关注给定身份、主题方向、表达要求等。 1.给定身份:题目没有明确给定假设的身份,就要结合自己的真实身份,即一名公务人员,政策执行者。 2.主题方向:针对第一小题总结出的问题,提出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对策。 3.表达要求:注重理论表达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思维分析】 对策建议类案例分析整体上以“精准审题明方向、分析材料找对策、聚焦核心出框架、内容丰富成答案”为主线。 第一步:精准审题明方向 通过把握审题要点,基本可以预判答题方向为:通过第一小题上海市民在垃圾分类中遇到的问题,反推出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延展提出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的措施。答案形式为:导语+具体分项措施。 第二步:分析材料找对策 通过初步阅读材料,可以确定材料中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