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实时关注网络舆情,并对不符合事实的舆情及时做出回应,你怎么看? 第2题: 对你市健身器材进行升级改造活动,由你负责,怎么进行前期调查工作? 第3题: 为了提高全民法制意识,要创新方式,丰富内容,吸引很多的人参与,你怎么组织? 第4题: 省政府要求你市做好应届大学生招聘工作,按照具体的招聘岗位要求,由你负责,怎么做好前期沟通工作?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给定考生一个比较具体的社会现象,而后询问考生的看法,是非常典型的社会现象类题目,就本题而言这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政府政策。这个政策是要干部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回应。我们应该看到,干部关注网络舆情也是现实工作需要,能够对于舆情及时回应也会避免社会误解,拉近干群关系,所以政府这一政策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也要全面的看待问题,这个政策的提出是不是也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出发点,需要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政府出台政策” 政府出台关于网络舆情方面的政策,一方面,体现出在互联网时代关注民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做事,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法无授权不可为”,出台政策在制度层面加以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 审题点2:“广大党员干部实时关注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反应的往往都是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因此,领导干部关注网络舆情就是关注群众诉求;同时,实时关注这个做法体现出政府办事的高效率,也符合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性,体现出了科学应对的理念。 审题点3:“不符合事实的舆情及时做出回应” 网络舆情的内容良莠不齐,其中传播的很多内容是存在问题和谬误的,就需要及时澄清,重还网络天朗气清。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应对网络舆情是一份比较新的工作,领导干部也需要逐渐的适应和学习。而且缺乏网络舆情应对的工作规范及制度,缺少相应的依据。所以为了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就可以针对上述问题给出具体解决办法。整合上述信息,此题的思路可以归纳为:1.开头表态,积极支持;2.阐述政策;3.指出存在隐患;4.提出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关注网络舆情就是关注民生诉求,出台这样的政策既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也给后续的舆情工作以制度保障,因此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网络是群众的聚集区,更是民意的收集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教科书式老赖”等都是以网络为爆发点,因此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参与回复能够有效地了解民意,及时把握群众需求。 其二,能够营造健康舆论。网络也并非一方净土,“吃盐抗辐射”“非洲猪瘟传染人”之类的谣言也曾在网上大行其道,甚至是造成了恶劣影响,而领导干部实时关注,及时回复就能让官方的声音第一时间传播出去,掌握舆论主动权,将谣言扼杀在萌芽中,最大限度的净化了网络舆论环境。 其三,能够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在管理网络舆情时,严格认真制定相关政策,也反映出当前政府在公权力行使上面能够坚持有法可依,做事有章法,体现出治理手段的巨大进步。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互联网以史无前例的力度重构传统的舆情阵地,领导干部曾经熟悉的工作方法遭遇到正面冲击,难免陷入一种“本领恐慌”,甚至因为处置不善导致更大的舆情危机的爆发。另一方面,政策规定较为笼统,网络舆情应对标准、专业团队等尚未建立完善。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呢? 一是提升网络舆情处置能力。要加强党员干部培训、考核,将网络使用技能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倒逼干部自觉强化网络学习,适应“互联网+政务”的新要求。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网络、用网络,为广大党员干部作示范。 二是加强平台建设。要加强官方“两微一端”建设,建立专业团队加强维护、及时更新内容,使之成为权威发布,收集民意的新渠道。 三是强化民意互动。对网络舆论要高度重视,抓早、抓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切莫任其蔓延放大。要密切关注民意反馈,及时梳理督办,并将处理结果第一时间公布,通过民意互动赢得信任,树立政府的公信力。 四是注重规范引导。网络意见冗杂,既要有包容心态又要擦亮眼睛,对一些善意的批评要接受,对一些恶意造谣滋事的要及时辟谣,及时整治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