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泰山之高,背而不见,秋毫之末,细而能察,谈谈看法。 第2题: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工作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第3题: 现在出现各种佛系心态佛系青年佛系干部,你怎么看。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这是一道文言文类的态度观点题目,选自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背:背对。秋毫:鸟兽于秋天生出的新的细毛。末:梢,尖端。这几句大意是:高大的泰山,如果背对着它就看不见;秋毫的末端,如果仔细审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我们就要从这句话说明的道理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找到契合的核心观点。同时由于这句话由两个分句组成,故要我们发散思维,最好找到两个或以上的核心观点,分别论述: 审题点1:“泰山之高,背而不见” 虽然泰山很高大,但是如果你背对着它,就看不到。这说明即使有美好的愿景,如果方向不对,路子不对,依然达不到成功的彼岸。所以得出第一个观点,做事情要看准方向,路子要对。 审题点2:“秋毫之末,细而能察” 新生羽毛的末端,虽然很细小,只要仔细观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说明面对事物时,我们人是否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决定了其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很多事情,我们做到多去观察多去发现,就能看到事物的细节。所以得出本题的第二个观点,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这句话还可以挖掘出第三个观点。即“不能”与“不为”的区别。人的视力可以看清秋毫之末,却不见泰山之高,不是人的视力有问题,而在于人的“背而弗见”,在于人的主观不作为,换句话说,这是“不为”,而不是“不能”。所以我们应该去主动积极作为。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为:解释题目——启示1(找准方向)——启示2(善于观察)——启示3(主动作为)。 参考答案 题目中“泰山之高,背而不见;秋毫之末,细而能察”选自《淮南子•说林训》,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是泰山的高大,如果你背对着它,也是看不到的;反之即使是像鸟儿新生的羽毛末端的细小,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到细节。这一句简单的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第一,办事情,要找准方面,选对路径。即使泰山很高大,但是背对着它就看不到。同样的,愿望很美好,如果没有选对方向,走最适合的路子,仍然无法成功。九十年代,从苏联解体的俄罗斯,虽然有保持超级大国实力的愿望,却因为没有采用适合本国的方法,盲目听取西方财团的意见,全盘西化,甚至十月事件炮轰议会,但是这种休克式疗法却让国家走了下坡路,社会经济长期低迷不振。反观同时代我国,正是因为找准了方向,走对了路子,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我们取得了今日的辉煌成就。因此,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是达成目标必不可少的要素。 第二,看事物,要有眼力,善于观察。细小的羽毛末端,我们用心观察,就一定能看到。这句话,习总书记也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