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10次强调“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你怎么理解? 第2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你怎么看? 第3题: 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但是同事一意孤行导致工作失败,领导批评了你,你怎么办? 第4题: 统计工作都是与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作为一个统计工作者,你觉得应该具有什么素质以及怎么提升自己的素质?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总书记”“强调” 通过这两个词,我们可以知道,此题为综合分析态度观点类题目中的领导人讲话。在作答此类题目时,一般先解释一下领导人讲话是什么意思,表示强烈的支持和认同,然后结合理论也好、事例也好,来论证领导人讲话的正确性。当然,前提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如果是某地政府中某人说的话,一定要先看看是否正确,在进行解释和论证。 审题点2:“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这句话是此题的答题关键。但是由于题目中这句话比较抽象,所以作答的困难也比较高。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将两句话进行拆分,用一段话讲一讲初心是什么,再用一段话讲讲为啥要跟党走。然后举一些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如果内容单薄的话再增加一部分改进措施,此题就作答完毕了。 参考答案 在建党95周年的关键时刻,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我认为这不但总结了党内发展的历史经验,而且是在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勇气和力量的重要要求,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对于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一,“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有着深刻的内涵。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份初心,是在党走过了95年的历程后,仍然保持建党时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仍然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习总书记强调的这句话,一方面是向全体党员申明,不管走得再远、创造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应当牢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另一方面,也是对全体党员提出的要求。永跟党走,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第二,对党忠诚,是党性的集中展现。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新愚公”李保国的一生,58个春秋华年,足迹踏遍太行山,一心扑在群众脱贫致富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心系群众、立志扶贫,让荒山野岭变成“绿色聚宝盆”。他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无不践行了入党时的庄严承诺,验证了初心不变。“拓荒者”廖俊波,他为了让政和县23万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全身心扑到工作上,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周末,基本没有离开过政和县。他以过硬的工作作风,被同事、群众称为“铁人”、“工作狂”。正是这种党性和奉献精神,廖俊波让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碧血丹心铸英魂,为政当学廖俊波。他走了,却为广大党员干部立起了一面明亮的镜子。 初心如此重要,但有些人却把它遗忘的一干二净。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们看到,有些党员干部不知道坚持理想信念,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每天过的浑浑噩噩,以至于有人疾呼“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我们看到,有些党员干部躺在功劳薄上,回避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式的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不到群众的诉求,更别提为民解忧。而像薄熙来、令计划那样的落马官员,更是损害了党的纯洁性和公务员队伍形象,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面对严峻的党内政治生态,从严治党仍需多管齐下。一是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主题活动,树立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党性修养,促进转变工作生活作风。二是完善党内监督,从严治党。对于贪腐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避免“一阵风”。三是织牢制度的笼子,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倒逼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