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2008年的春夏之交,大学生L成为了E镇卫生院首位“三支一扶”支医志愿者,开启了她服务基层的支医征程。 E镇是一个拥有57000多名常住居民、10万名流动人口的壮族等多民族混居区,这里的群众大多讲土白话、土壮话,上班第一天,L被院长安排在门诊跟班,坐在老中医旁边,然而她既听不懂老医生的话,也听不懂病人的话。 为了突破语言关,L不放过任何机会,她总是竖着耳朵听,找机会跟同事说,借机扎进病房和病人说,连买菜的时候都“粘”着卖菜的农民朋友聊天。3个月后,她已经能基本听懂当地方言,并且偶尔能说几句不标准的方言了,半年后,她终于可以顺利和患者沟通了。语言关过了之后,她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没有先进诊疗设备、没有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城市医院差距很大,地处偏僻,当时也不通公共汽车;那时候的工作生活补贴连县城医院的护工都不如。面对这一切,说实在的,L当时也动摇过。但她一想到医院需要她,这里的病人需要她,她决定还是留下来。 在L进入卫生院后,医院就一直把她作为专业技术骨干后备人才来培养,制定了“一对一”的带教计划。她的带教老师是一位年过七旬的退休医生。每天,带教老师都孜孜不倦地帮助她快速掌握了多种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一年后L顺利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获得内科医师资格,完成了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职业转变。 这些年,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农村,更是“迷信”抗生素。公立医院因此面临“两难”的选择,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疗效慢,病人不满意,医院声誉和效益受影响;多用抗生素,疗效快,但对患者危害很大。 作为受过高等医学教育的L,她一直坚持少用或不用抗生素,有一次,6个月的婴儿前来就诊。婴儿因长期频繁干呕,经常在私人诊所使用抗生素药物,导致腹泻。她果断建议停用抗生素,换掉抗生素药物。一番善意的解释,终于得到家长的理解,患儿的病情也得到治愈。 借着这个机会,L向院长建议,在全院医生中要强化公共服务意识,牢记职业操守,多为农民长远健康着想,少用慎用抗生素。同时,深入村屯开展医学常识教育,普及农民的用药常识,逐步消除抗生素能治百病的认识误区。在大家的积极努力和坚持下,现在镇上群众的安全用药意识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材料2 2007年,大学生M在许多人惊讶和诧异的目光中放弃了都市生活的繁华和安逸,选择去F镇做一名支农志愿者。 在服务站,M的岗位是农业生产技术员。为了能尽快了解和掌握全镇的农业生产情况,他主动申请参与了一个片区的农业生产工作,很快他就走遍了全镇所有村庄、田间地块,在宣传当地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也了解了农民的生产情况。 身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农民接纳了他们宣传介绍的新技术,并且经济效益和日常生活因此得到切实的改善。M负责指导的八岔村大棚避雨葡萄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棚避雨葡萄产业投资大,收益可观,但技术含量高,风险也大。为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M放弃了休息时间,在所学专业基础上自学了大棚避雨葡萄方面的知识。从整地、做畦、栽培、立柱、搭架、围网到大田管理,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2008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大棚面临垮塌的危险,为了防止积雪压垮农户的大棚,他每天天不亮就和农户一起上大棚扫雪,冻得浑身哆嗦,冒着随时都有可能滑下去的危险,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的辛苦换来了葡萄的大丰收,30亩大棚葡萄平均亩产3500斤,销售收入每亩6000元。如今,八岔村大棚避雨葡萄已被作为全镇的重点产业进行推广。 这几年,M还参与了某高校甜玉米培育试钟项目,并和同时在农业科技示范园试种。试种成功后,他在屈台、花园、官桥三个村的农户进行了示范种植,在示范户的带动下,2011年全镇甜玉米种植面积达1000亩。之后,在他的建议下,镇政府积极争取农业开发项目资金,在屈台村建起了600亩蔬菜大棚示范种植基地,去年600亩蔬菜大棚效益亩均达万元以上,这些项目得到了推广。 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正确的农村工作方法,起到了关键作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M走到田间地头看到村民做得不对的地方,会忍不住给他们介绍更好的办法,村民却不愿意相信,还反问他:“你一个刚毕业的小毛孩,懂个啥?”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做好工作,光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农民的信任,于是M利用业余时间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同事们学,向农业生产能手学,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逐渐让老百姓熟悉他,了解他、认可他。 2007年秋种之际,M参与了农业部安排的小麦策土配方施肥项目造作实践。他和镇技术人员用7天时间跑遍了龙浩两湖所有的地块,从全镇7万多亩土地上,抽取了700个样本点,根据土样测出来的数据,给每个农户发了一个配方施肥指导卡。农民种地施肥只要看看卡,就知道施什么肥,农民朋友开始信服他了,夸他“是咱农民种地的好帮手”,自那以后,群众有什么农业生产上的问题,都愿意来问他。看到群众的态度转变了,他心里很满足,有什么比农户的信任更重要的呢? M到乡镇从事农技工作已经5年了。5年来,他的付出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许,工作成效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认可,2008年、2009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省优秀“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三支一扶”期满面临再次选择时,他仍然选择了留在乡镇工作。 二、回答问题 【试题一】 一、材料1和材料2中,大学生L和M在基层工作中都遇到了一些问题。请概括说明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15分) 要求:分条罗列,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