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公务员>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

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

【发布/编辑时间:2023-08-10 14:01:04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给定材料
材料1
(345233)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剧增,国家语言治理的难度加大。全球语言竞争、国际话语权博弈、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语言服务、网络空间语言文明等问题对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国家语言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公共语言事务的参与共治和上下互动。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是我国语言治理的基本方式。国家语言治理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执行主体分别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公共语言事务的能力。国家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体现。
在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亟需转变治理模式。国家语言治理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如政府制定、发布语言政策,下级部门执行政策,社会机构和个人参与协同治理。而大数据的获取、共享和应用使语言治理能超越常规的程式,为应对社会语言问题提供精准分析,有利于精准施策、靶向治理。国家语言治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但通常是在问题或需求出现后才采取应对措施,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快速、真实等特点,可以支持对社会语情和语言问题主动开展事前研判和趋势分析,为预判问题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治理端口前移。信息化是国家语言治理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但信息化无法满足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是信息化的升级版,能更好地使语言治理信息扁平化,有助于智能化分析和治理日益复杂的社会语言问题,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模式。
材料2
(345234)
①不久前,26岁女孩当医院陪诊员的新闻,这个职业进入了公众视野。
②据介绍,陪诊员服务的对象有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丈夫无法防护的孕妇、不愿麻烦熟人的年轻病人包括不认识路的异地患者等。
③在新兴职业不断拥现的当前,陪诊员的出现不足为奇。④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老年人“一体多病”,看病要跑多个科室,对网上挂号、手机支付不熟悉……这些情况催生了陪诊员这个职业。
⑤客观地说,它的产生和兴起顺应了市场需求,不利于帮助患者就医。
⑥但我们也要看到,该职业的兴起与医院布局有一定的关系。
⑦因为医院越建越大且布局日益复杂,导致就诊、检查、拿结果、取药、缴费等多在相距较远的地方进行。
⑧有陪诊员坦言,自己做陪诊员3个月,就摸清医院布局,知道怎么操作可以节省时间,知道不同的检查与治疗在哪里做。
⑨患者独自面对病痛却无人安慰,在这种情况下看病受阻将加剧患者的低落情绪不断加重。
⑩除了布局日益复杂,医护资源相对短缺也是重要原因。⑪毕竟热心医生很多,但医生无法在诊疗之后持续给予每个患者情感支撑。
⑫买来的陪伴可能缺乏温情,但至少让患者有顷诉的对象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⑬最好的“陪诊”,是优化医院布局和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会,让大多数患者没有陪诊也能轻松就医,再通过导医和志愿服务等途径满足个别、特殊需求。
⑭在特殊情况下,市场化陪诊只作为补充,主要针对行动不便者,这才是对待陪诊需求的正确做法。
材料3
(345235)
最近几年,极寒、高温等极端气候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比预期更加严重,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大。①比如,全球变暖导致了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各国深受影响,因此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挑战。
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可见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随着人类活动增加,近年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上升,②如果要减缓全球变暖,就必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尽快实现碳中和。因此只要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就能减缓全球变暖。实现碳中和,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森林植被是二氧化碳的优质吸收器和贮存库,今后50年,我国将净增森林面积9066万公顷。经测算,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亿立方米,可以多固定二氧化碳1.6亿吨。所以多植树造林就能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会使非化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绿色低碳能源的使用率得以提升。③近1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年均增长33.6%,发电量年均增长34.8%,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以上,可见我国新能源建设速度位居全球第一。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历史性降至50%以下,这说明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量降低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相关企业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就使我国作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4
(345236)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是一只裹着冰晶外壳的大熊猫、其创意原型是北方传统美食冰糖葫芦,选用了国际认同度很高的国宝大熊猫作为基础元素,在冬奥组委建议下,把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也镶嵌在了“冰墩墩”的头盔上,最终形成了憨态可掬、充满现代感的“冰墩墩”。
“冰墩墩”寓意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传递着中国神韵,表达了奥运之美。“冰墩墩”成功的设计,生动诠释了艺术创新贵在“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应如此。
二、回答问题
【试题一】
根据材料,概括国家语言治理的主要特征。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75字。
【试题二】
根据材料,概括国家语言治理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75字。
【试题三】
下列材料在行文逻辑、文字运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如语句顺序不当、语法错误、用词不当、错别字等,指出其中的8处并予以改正。(32分)
要求:指出及改正时,须使用句子序号,不用抄写全句。
【试题四】
从下列ABCDE选项中,找出与文中①②③处论证错误最为类似的一个句子。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填涂正确选项的序号。
A.马博士去某大学应聘专职教师岗位,受到办公室某工作人员粗鲁对待,于是他认为这个工作人员是该校教职员工中最缺乏修养的
B.甲流暴发的时候,某县有9位参与诊治甲流的医务人员感染,同时还有12位未参与诊治的医务人员也感染了,可见参与诊治甲流并不比未参与诊治甲流更容易感染
C.统计发现20岁以下的注册司机占总注册司机比例为11%,但他们却制造了27%的超速交通事故,因此他们开车的速度快于其他年龄段司机
D.外资企业白领是穿着得体入时、举止潇洒、说话还常常夹杂英文的一群人,因此要想成为外资企业白领,必须穿着得体入时、举止潇洒、说话还需常夹杂英文
E.饮料中若含有橙色素食品添加剂,部分消费者饮用后就会过敏,现在部分消费者饮用某饮料后过敏,所以该饮料中添加了这种橙色素食品添加剂
(1)与①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 。
(2)与②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 。
(3)与③处错误最为类似的句子 。
【试题五】
指出材料中①②③处之外的3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
要求;按序号分条作答,每一条先将论证错误写在“X”处(不超过75字),再将相应理由写在“Y“处(不超过50字)。
【试题六】
请参考给定材料,联系实际,围绕“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深入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2.总字数800~1000字。

【试题一】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等多元主体共治。
2.强调对公共语言事物的共治和上下互动。
3.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
【题目解析】
第一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干关键词,明确题型、题目的主题、答题要素、材料范围和作答要求等。
根据材料【出现“根据材料”提示我们只需阅读指定材料】,概括国家语言治理的主要特征【(1)“概括国家语言治理的主要特征”提示本题作答主题为“国家语言治理”,阅读材料时需要注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2)“概括……的特征”提示本题作答要素为特征,阅读材料时可以注意“…不同于”“…的特点是”等特征标志词的表述,也要注意材料中能够区别于其它主题的信息。】。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75字。
第二步——阅读资料,提取要点
材料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剧增,国家语言治理的难度加大。全球语言竞争、国际话语权博弈、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语言服务、网络空间语言文明等问题对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本段主要介绍国家语言治理的背景,未涉及对特征的介绍,无要点,可略读。〗
国家语言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公共语言事务的参与共治和上下互动。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是我国语言治理的基本方式。国家语言治理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执行主体分别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公共语言事务的能力。国家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体现。
〖通过“国家语言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公共语言事务的参与共治和上下互动。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是我国语言治理的基本方式。国家语言治理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执行主体分别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可知:(1)国家语言治理相较于其他治理,更强调多元主体,其中“政府、社会和企业”重复出现,可摘抄为:①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等多元主体共治;(2)国家语言治理相较于其他治理,更强调治理向度为“对公共语言事务的参与共治和上下互动”,可摘抄为:②对公共语言事务的参与共治和上下互动;(3)国家语言治理相较于其他治理,更强调治理层面为“国家语言治理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可摘抄为:③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4)本段后半部分主要介绍国家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涉及对特征的介绍,无要点,可略读。〗
在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亟需转变治理模式。国家语言治理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如政府制定、发布语言政策,下级部门执行政策,社会机构和个人参与协同治理。而大数据的获取、共享和应用使语言治理能超越常规的程式,为应对社会语言问题提供精准分析,有利于精准施策、靶向治理。国家语言治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但通常是在问题或需求出现后才采取应对措施,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快速、真实等特点,可以支持对社会语情和语言问题主动开展事前研判和趋势分析,为预判问题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治理端口前移。信息化是国家语言治理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但信息化无法满足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是信息化的升级版,能更好地使语言治理信息扁平化,有助于智能化分析和治理日益复杂的社会语言问题,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模式。
〖本段为总分结构,通过段首“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亟需转变治理模式”可知本段主要介绍国家语言治理模式的改变,未涉及对国家语言治理特征的介绍,无要点,可略读。〗
第三步——按题目要求整理要点
【梳理各个要点,按照材料逻辑顺序,依次罗列即可】
【要点①是特征一】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等多元主体共治。
【要点②是特征二】强调对公共语言事物的共治和上下互动。
【要点③是特征三】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
【试题二】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由常规程式转变为精准施策、靶向治理的精准化;
2.由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研判分析,治理端口前移;
3.由信息化转变为智能化,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
【题目解析】
第一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干关键词,明确题型、题目的主题、答题要素、材料范围和作答要求等。
根据材料【出现“根据材料”提示我们只需阅读指定材料】,概括国家语言治理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概括国家语言治理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本题作答主题为“国家语言治理模式”,阅读材料时需要注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2)“概括……的转变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本题作答要素为转变,即改变、变化,阅读材料时可以注意表示提示时间所在的句子,或提示对比关系所在的句子;(3)“体现在哪些方面”说明本题答案需从不同方面介绍转变,提示要点需要分条作答】。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75字。
第二步——阅读资料,提取要点
材料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剧增,国家语言治理的难度加大。全球语言竞争、国际话语权博弈、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语言服务、网络空间语言文明等问题对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本段介绍国家语言治理的背景,未出现转变,无要点,可略读。〗
国家语言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公共语言事务的参与共治和上下互动。政府主导、社会和个人参与,是我国语言治理的基本方式。国家语言治理体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执行主体分别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国家语言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公共语言事务的能力。国家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体现。
〖本段主要介绍国家语言治理的特征及国际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出现转变,无要点,可略读。〗
在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亟需转变治理模式。国家语言治理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如政府制定、发布语言政策,下级部门执行政策,社会机构和个人参与协同治理。而大数据的获取、共享和应用使语言治理能超越常规的程式,为应对社会语言问题提供精准分析,有利于精准施策、靶向治理。国家语言治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但通常是在问题或需求出现后才采取应对措施,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快速、真实等特点,可以支持对社会语情和语言问题主动开展事前研判和趋势分析,为预判问题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治理端口前移。信息化是国家语言治理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但信息化无法满足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是信息化的升级版,能更好地使语言治理信息扁平化,有助于智能化分析和治理日益复杂的社会语言问题,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模式。
〖通过段首“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亟需转变治理模式”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主题“国家语言治理模式”,由“转变”可知接下来的内容均为国家语言治理模式的转变:(1)“国家语言治理通常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而大数据的获取、共享和应用使语言治理能超越常规的程式”介绍国家语言治理遵循常规程式,而大数据可超越常规程式,即国际语言治理模式将出现变化,转向“为应对社会语言问题提供精准分析,有利于精准施策、靶向治理”,即转向精准化,精准施策、靶向治理,由此可摘抄为:①由常规程式转变为精准施策、靶向治理的精准化;
(2)“国家语言治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介绍国家语言治理缺乏前瞻性与预见性,即治理为被动响应,而“大数据可以支持对社会语情和语言问题主动开展事前研判和趋势分析,为预判问题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将治理端口前移”,即通过大数据可由被动响应转为主动研判分析,治理端口前移,由此可摘抄为:②由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研判分析,治理端口前移;
(3)“但信息化无法满足国家语言治理现代化的更高要求”介绍国家语言治理要求变高,信息化无法满足高要求,而“人工智能是信息化的升级版,能更好地使语言治理信息扁平化,有助于智能化分析和治理日益复杂的社会语言问题,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模式”可解决该问题,由信息化转为智能化,实现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由此可摘抄为:③由信息化转变为智能化,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
第三步——按题目要求整理要点
【梳理各个要点,按照材料逻辑顺序,依次罗列即可】
【要点①是第一个转变角度】由常规程式转变为精准施策、靶向治理的精准化;
【要点②是第二个转变角度】由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研判分析,治理端口前移;
【要点③是第三个转变角度】由信息化转变为智能化,实施便捷化、可视化的智慧治理。
【试题三】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①语法错误,应在“这个职业进入了公共视野”前加“让”。
2.②用词不当,应将“防护”改为“陪同”。
3.②用词不当,应将“包括”改为“以及”。
4.③存在错别字,应将“拥现”改为“涌现”。
5.④用词不当,应将“但”删除。
6.⑤逻辑错误,应将“不利于”改为“有利于”。
7.⑥语法错误,应在“医院布局”后加“不合理”。
上一篇: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
下一篇: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
相关资源
  • 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
  • 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中学)
  • 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小学)
  • 2020年9月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A类
  • 2022年9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
  • 2023年4月1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主观题)
  • 2023年5月北京市事业单位联考《公共基本能力测验》(主观题)
  • 2023年5月20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公共基础知识》(主观题)
  • 2020年河南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主观题)
  • 2021年9月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
  • 2023年7月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主观题)
  • 2018年10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
  • 2023年3月山东省地市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写作》
  • 2017年12月江苏省属第二次和部分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主观题)
  • 2021年7月4日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能力测验》笔试精选题(乡镇基层岗)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