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做学问、干事业要不耻下问,不惧上问。你怎么看? 第2题: 日前,在四川成都街头出现了一名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穿着长衫的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后,迅速走红网络,“父亲醉心国学让儿子骑牛上学”的话题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这是我们日常内容,我平时去银行、菜市场都是骑驴去。”这位父亲表示,自己此举是在践行国学文化,并非炒作。你怎么看? 第3题: 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医疗队伍要到基层服务群众,领导让你来组织,你会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这是一道态度观点题,题干给出了做学问、干事业应当具备的素质,提观点的时候须肯定不耻下问、不惧上问与做学问、干事业的关系,重分析部分论证不耻下问、不惧上问的重要性,对于做学问、干事业有什么积极作用,最后阐述做学问、干事业如何不耻下问、不惧上问。 审题点1:“做学问、干事业” 本题题干虽然短,但是信息量很大,只要充分利用就会有很多启发。“做学问”和“干事业”给出了我们考虑问题的具体范围:“做学问”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方法去思考,“干事业”启发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要报考的岗位去思考。 审题点2:“要不耻下问,不惧上问” 题干观点很明确也很好理解:“下”主要指年龄、程度上不如自己的平辈或晚辈,以及我们的服务对象、基层部门等。“上”主要是指学术权威比如老师、专家,以及上级领导等。不耻下问,也就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指虚心求教。不惧上问,就是不要害怕权威、上级的指责,要积极进行请教、质疑,不要带着疑问做事,指敢于求真。 这里边要注意“耻”和“惧”背后的信息,之所以强调“不耻”是因为很多人内心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是自降身份、承认无能,结果却是失去了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不进则退;同样的,强调“不惧”是因为很多人往往害怕挑战权威,害怕自己的发问会受到权威、上级的批评、否定,最终选择默认、妥协、依赖,结果是失去了突破创新的机会,也没有担起应有的责任。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首先阐明观点的内涵,接着用道理和事例论证“不耻下问、不惧上问”的意义,最后根据“耻”“惧”反映的问题结合自身去谈启示。 参考答案 做学问和干事业,难免会遇到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耻下问、不惧上问,才能拨云见日、轻松上阵,未来的道路才能走的更稳健。 一方面,不耻下问就是让我们集各家所长,不分地位高低和学识多少,虚心求教,最大限度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自我。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学识无人能及,但孔子在去太庙的时候,仍主动向身边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和尚询问太庙的历史、规模碑文等,并没有因为学识上的差距而不去询问放弃求教,正是一直秉承这样不耻下问的精神,让孔子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博采众长,最终成就孔圣贤名。秦玥飞作为耶鲁大学的高材生,在深入基层工作的时候,没有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而耻于向田间的“文盲”百姓询问,反而是不断询问群众的需求和黑土地特性,最终通过“黑土地公益”计划,带领当地群众致富,成就“最美村官”的称号之称。 另一方面,不惧上问就是让我们请教权威,深刻领悟知识的精髓,就是让我们不怕批评、敢于质疑,深刻理解上级指示,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著名学者钱学森就是这样一个不惧上问的人,他在美国加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