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头上刮过”,让全国人民看见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大风呼啸,风沙漫天,沟壑交错;中国一次性筷子每年消耗木材达166万立方米,这需要太多的百年参天树;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水体污染、乱捕滥杀、酸雨等环境问题一直困扰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生活,更严重威胁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种族延续。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工艺创新和教育培训,减少损耗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品,带来经济指标的稳步增长;保护,从规划到建设全过程,科学论证,统筹安排,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提高人民舒适度;自然恢复,以法律、监督、宣传和园林建设等方式,给生态环境自我恢复的空间和时间,减少人为破坏,改善生态平衡,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材料2 全国环保工作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我国监测PM2.5的时间表:在2016年1月1日前,全国所有地区都将开展PM2.5监测。有专家评价说,从民间呼声到国家发力,PM2.5案例折射的是,严峻的污染形势谁也躲不开,解决环境问题既需要每个人援手,但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的环境问题远不止PM2.5这一个,当前我国正进入污染事件高发期,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地方政府过分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我经常说,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周生贤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决不能为了发展而宽容污染。 二、回答问题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当前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经济的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论证有力,语言流畅,不超过1200字。(50分)
【参考答案】 让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长久以来,我国遭受着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恶果,秋日漫天飞舞的黄沙,冬日长驱不散的雾霾,华中地区的酸雨,西北内陆的荒漠化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健康与未来发展。为扭转这一困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优先,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工艺创新和教育培训,减少损耗率,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品,带来经济指标的稳步增长。以北京门头沟地区为例,曾经这里存在着许多煤矿、采砂采石废弃地,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也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门头沟地区利用地区和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最终取得经济效益和和节约资源共赢的局面,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节约是为了关键领域更好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并带动生态破坏区域的修复工作。 坚持保护优先。要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管。现在部分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名义上是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实则是在保护区内违规违建、大兴土木,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甚至在开发时破坏了珍惜物种,这对于环境是不可逆的致命伤害。我们应当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发展经济活动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绿色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给生态环境自我恢复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人为破坏,注重自然恢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利用生态技术,重建被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例如贵州草海地区,原本辽阔的草海因排水造田等人类活动和气候变迁等原因,湖面沼泽仅剩最初的十分之一左右。但经过不断努力,实施退耕还湖、截污净湖、造林涵湖等一系列举措,草海逐渐恢复了天海一色、飞鸟追逐的悠然景象。自然环境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只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坚持全局施策,因地制宜,一定能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政府应重视长远发展,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