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16年8月21日山东省泰安市各县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类)真题

2016年8月21日山东省泰安市各县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类)真题

时间:2023-03-10 11:09:40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共60小题,每小题0.4分,共24分)
1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
2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立课程目标的唯一依据。(  )
3
课堂提问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复习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和巩固知识。(  )
4
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现象,所以新课程改革中讲授法是不值得推崇的。(  )
5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程度等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不需要关注教师自身特点和教学环境。(  )
6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
7
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
8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的职能在于使人健全的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
9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所以在价值取向上,它是社会本位的。(  )
10
学生在上课时,其视、听动作始终随着老师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  )
11
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具时,总是辅以生动的语言讲解,这是利用知觉的恒常性来组织教学。(  )
12
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
13
幻想是一种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空想,因而它是消极的。(  )
14
思维定势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倾向性。(  )
15
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老师备课时应把关注点放到知识本身,而无需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情绪体验。(  )
16
个体思维由低到高依次发展的顺序是: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
17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学就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过程。(  )
18
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它组织和编排的方式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9
有意义的学习既受学习资料性质的影响,也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关。(  )
20
发现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但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知识。(  )
21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性和选择性。(  )
22
高强度的动机是学生应试的最佳水平。(  )
23
知识学习是能力提升的前提,所以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能力就越强。(  )
24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比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更容易形成果断与勇敢的性格特征,这说明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
25
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教育心理的一次革命。(  )
26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
27
策略性知识是对外调控的技能,涉及的概念和规则概括性一般不高。(  )
28
我国的古代学校课程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春秋》。(  )
29
我国的课程结构是小学、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
30
说教法是说课的核心。说教法不但要说清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更要说明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原因或意图。(  )
31
教学目标是与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授目标,又是学习目标。(  )
32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符合认识的规律,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缺点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33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但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增加行为反应的概率。(  )
34
场独立型的学习者比场依存型的学习者更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
35
知识提取的过程并不是把输入头脑中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单独再现出来,而是对命题网络或图式进行搜索并作出决策的过程。(  )
36
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小明同学整整一个暑假,天天呆在家里,愁眉不展,干什么都没劲,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
37
过度学习不是无限度的,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超过150%,会因为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  )
38
下水游泳,开始感到很凉,在水中待一会后就不再觉得凉了,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中的先后对比。(  )
39
政治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
40
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  )
41
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是由教学决定的,因此,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
42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
43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
44
课堂教学中,手势语是多种多样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类:象征性手势、会意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  )
45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伴随的关系,它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
46
启发式与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47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
4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49
抑郁气质类型的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感情脆弱,所以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很难获得成功。(  )
50
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  )
51
学校对宿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测一次。(  )
52
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不必经过主管部门的审定。(  )
53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
54
按照格塞尔的成熟学说,“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
55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的选择性。(  )
56
在将科学技术由理论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实践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中,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  )
57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形式之一。(  )
58
策略性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它是一种智力技能。(  )
59
陈述性知识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程序性知识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  )
60
当原有知识本身已清晰并巩固时,提高可辨别性的唯一方法就是采用一个比较性的“组织者”。(  )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61
“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这句话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62
把加减法运算规则的学习用于乘除法运算规则的学习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外部迁移
D、内部迁移
63
下列关于学习迁移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关系转换说与概括化说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只是概括化说并不像关系转换说那样认为迁移是自动发生的
B、学习迁移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C、学会骑自行车反倒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属于负迁移
D、加强基本原理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
64
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按照这种分类方式,教师应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属于(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以上三种知识之外的基础知识
65
一位教师在做水的热胀冷缩实验时,把水染成红色,背景上衬上一张白纸,这是利用知觉的(  )来组织教学。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66
教师在讲课时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在重点难点部分,声音洪亮、速度缓慢;板书时格式规范,必要时用不同色彩粉笔书写,以突出重点。这是利用(  )来突出感知对象。
A、对象和背景的对比与差别
B、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器官的适应性
D、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
67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布鲁纳
D、班杜拉
68
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和老师的赞扬,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69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到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  )的关系。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70
教学的展开必须做到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  )教学原则的要求。
A、启发诱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71
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干扰
72
学生刚开始读《红楼梦》时,往往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只是因为它是名著而坚持读下去,但随着学生读的深入,渐渐地不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努力,这种状态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73
有位语文老师在讲授《胡同文化》时,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是:“1.北京城是块大豆腐;2.胡同是大街的网络;3.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4.胡同在衰败、没落。”这种教学板书设计的方法是(  )。
A、排列组合法
B、摘录提纲法
C、比较对照法
D、板画赋形法
74
课堂教学中,教师把食指竖起来放在嘴上,提示同学“不要讲话”,这种手势属于(  )。
A、会意性手势
B、象征性手势
C、指示性手势
D、仪表性手势
75
考试时想不起来的知识,一出考场却想了起来,这种遗忘称为(  )。
A、干扰抑制
B、暂时性遗忘
C、永久性遗忘
D、动机性遗忘
76
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他们以前学过的汉语拼音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干扰,这是(  )。
A、内隐记忆
B、倒摄抑制
C、前摄抑制
D、主动遗忘
77
探讨一题多解的思维形式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78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反应的教学思想是(  )。
A、教学相长
B、尊师爱生
C、民主平等
D、心理相容
79
人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高峰期:新生儿期和青春期,这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80
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教学相长
D、启发诱导
81
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评价标准
D、课程标准
82
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83
孩子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种需要属于(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84
按情绪状态可以把情绪划分为(  )。
A、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B、心境、激情和应激
C、喜怒哀惧
D、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85
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境:前有悬崖,后有追兵,主人公此时的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86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A、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B、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
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
D、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与任务难度无关
87
王龙同学在听课时,常常将学习要点以下划线的方式在书本上做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D、复述策略
88
一老人摔倒在地而周围人纷纷避让,王华同学看到后,不禁想起了非常疼爱自己的爷爷,于是把老人扶了起来。此时,王华同学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感属于(  )。
A、移情
B、联想
C、从众
D、态度定势
89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按照形成过程分析,自我意识可分为(  )。
A、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B、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C、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D、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
90
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下列方法中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  )。
A、多鼓励学生自学
B、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C、为学生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其自己探索
D、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
9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谈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里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品德评价法
D、实际锻炼法
92
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是否测出它所要测的东西。这称之为测量的(  )。
A、信度
B、难度
C、效度
D、区分度
93
设计了“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
A、格塞尔
B、弗洛伊德
C、华生
D、斯金纳
9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运用知识
95
班主任对小明同学的评价是:活泼、好动、思维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学习活动上毅力不足。由此可知小明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
96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  )。
A、自由活动
B、区角活动
C、个别活动
D、课余活动
97
小明同学说,当他听到泡沫擦玻璃的声音时,就感觉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98
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99
下列关于能力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能力就越强
B、知识、技能概括化的深度与迁移的广度比不了能力
C、能力类型的差异表示的是能力的优劣,不是能力的倾向
D、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一般可分为超常、中等、低常三种水平,呈偏态分布
100
关于学习的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知道“如何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能实际进行运算属于智力技能学习
B、智力技能处理对内认知加工的能力,认知策略处理对外认知加工的能力
C、书写技能、游泳技能的掌握属于动作技能学习
D、态度学习属于情感领域
101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
102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现状是(  )。
A、九年一贯制
B、六三制
C、单轨制
D、多种学制并存
103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关系称为(  )。
A、师生业务关系
B、师生伦理关系
C、师生情感关系
D、师生人际关系
104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
A、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D、存在主义课程理论
105
当一位课堂纪律比较差的同学表现出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时,教师撤销了以前对他的惩罚,教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正强化
D、负强化
106
小明看到同桌坚持完成课后作业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升,决定改掉自己不做作业的坏习惯,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观察学习
D、发现学习
107
下列属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是(  )。
A、设置目标
B、寻求同学帮助
C、列提纲
D、做笔记
108
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种结课属于(  )。
A、激励性结课
B、比较式结课
C、拓展式结课
D、悬念式结课
109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在工作中应(  )。
A、关注学生的发展速度
B、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C、对学生一视同仁
D、对学生要因材施教
110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上对话反映了孔子(  )的教育思想。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因材施教
D、学思结合
111
下列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
A、趣味性
B、启发性
C、直观性
D、丰富性
112
物理老师在讲解“浮力”时,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是沉下去一些,还是浮上来一些?为什么?”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教师的提问属于(  )。
A、回忆性提问
B、理解性提问
C、运用性提问
D、评价性提问
113
一篇课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回忆后,开头和末尾基本能够背过,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  )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倒摄摄制
D、动机抑制
114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对叶剑英(  )的评价。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115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  )。
A、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行为目标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
116
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有个别学生两眼呆呆地望着老师一动不动,内心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117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维果斯基
118
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
A、区域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119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特朗普制
C、贝尔—兰喀斯特制
D、文纳特卡制
120
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B、现场教学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共30小,每小题0.7分,共21分)
121
下列办法属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的是(  )。
A、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B、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C、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D、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
122
表征陈述性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规则
D、图式
123
下列关于课堂教学中手势语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手势语要与授课内容一致
B、手势语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量适度
C、教师用手指指点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其好好听课,初衷是好的但做法欠妥当
D、教师的一些习惯性手势,如扣鼻子、把手插在裤兜里等属于消极手势,应尽量避免
124
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25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其中行为结果因素包括(  )。
A、效能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强化
126
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下列关于“有效复习”说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复习、分配复习
B、合理安排复习资料,比如文理科交叉复习
C、复习方式多样化
D、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127
下列关于情绪、情感两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从性质上看,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
B、从强度上看,情绪、情感的强弱不同
C、从紧张上看,情绪和情感有紧张和轻松之别
D、从激动性上看,情绪、情感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128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有(  )。
A、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B、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C、科学文化知识
D、课程传统
129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包括(  )。
A、注重基础性
B、贴近社会生活
C、尊重学生经验
D、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130
课程内容组织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B、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
C、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D、处理好直线式和螺旋式的关系
131
下列关于气质与性格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气质主要是先天的,较多的受生物学的制约;性格主要是后天的,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
B、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优劣之别
C、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D、各种气质类型的人,即便形成统一的性格特征,也不可避免的保留其各自的色彩
132
学生完成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
A、原有的知识基础
B、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C、合理教学内容的恰当呈现
D、积极的教学情境
133
有的学者将泰勒确定课程目标的理论概括为“三个来源”、“两个筛子”,其中“两个筛子”指(  )。
A、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哲学
B、学科专家对课程目标的建议
C、学科内在的逻辑体系与结构
D、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
134
关于课堂评价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
B、课堂评价为课堂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或证据以促进教与学
C、课堂评价不仅是在学生学习结束时实施,而是指向学习的全过程
D、课堂评价不是由教师独断,而是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135
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主要的内驱力包括(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学习期待的内驱力
136
关于如何提高元认知能力,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
B、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
C、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
D、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
137
正确进行再造想象需具备的条件是(  )。
A、正确理解词与事物标志的意义
B、丰富的表象储备
C、急切的创造欲望和动机
D、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13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A、动机强度
B、刺激模式
C、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D、已有的知识经验
139
小明同学的性格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小刚同学则具有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下面对两位同学气质类型及其教育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更多的是胆汁质,小刚更多的是抑郁质
B、小明同学犯错时,可以严厉批评,以触动其思想,但不可激怒他
C、对小明同学要多表扬,多鼓励;关怀体贴,柔和细致
D、小刚同学犯错误时,一般不要公开批评、指责,平常注意多引导其参加集体活动,以增强其自信
140
关于课堂管理中的惩罚,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最有效的惩罚应该为学生提供如何端正行为的信息,而且是短暂的、温和的,能够使学生迅速恢复常态
B、不管何种程度的惩罚,教师都应慎用
C、对于课堂经常做小动作的同学,布置额外作业是一种有效的的惩罚方式
D、教师惩罚学生时,不能采用羞辱性的话语
141
下面关于动机和兴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机和兴趣都源于需要,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都是行为的动力因素
B、一个人虽有学习动机,若无学习行动,则不能产生学习兴趣
C、有动机也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获得满足感,则很难产生兴趣
D、动机是兴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兴趣中最活跃的成分
142
下面关于课堂导入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过程包括集中注意、引起动机、建立联系、引发探究四个环节
B、集中注意是课堂导入的起点,是课堂导入成功的关键
C、引发探究是课堂导入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目的
D、对于课堂导入的时间没有明确的限制,可长可短
143
下面关于学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思想、有个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B、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和定型,是发展中的人
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44
课程的文本形式主要表现为(  )。
A、课程计划
B、综合课程
C、课程标准
D、教材
145
布鲁纳是学科课程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学科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
A、强调课程的基本结构
B、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学科内容
C、主张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D、主张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建构课程
146
教材的编排方式主要有(  )。
A、直线式排列
B、折中式排列
C、启发式排列
D、螺旋式排列
147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手段。直观的教学手段主要有(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图片直观
D、语言直观
148
以语言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149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必须要制定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计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另外还要做好(  )三方面的准备。
A、备课标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学方法
150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师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性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4小题,其中第1小题7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3分,第4小题5分,共20分)
(一)
【材料一】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个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材料二】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是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到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让管家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的写着:“如果在林中不幸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抵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151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奖励和禁止的理解。(3分)
(2)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使鼓励和禁止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4分)
(二)
【材料】
       小学一年级教师张仪,为使刚入学的学生快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要求学生在计算例如“你有7个苹果,再给你2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一类型的应用题时,一定要写成7+2=9的形式(大数在先的形式),而不能写成2+7=9的形式。并在作业中把2+7=9的作业判为错误,要求学生重写,甚至在考试中也沿用这样的要求。因此失分或被罚重写的孩子们觉得很委屈,家长们也表示不理解,“结果是对的,为什么判定为错误?”“孩子连加法的交换规律都会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才算对?”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张仪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也不愿解释。后来,有的家长找到校长,要求学校纠正张仪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
152
(1)请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评判教师张仪的教学行为。(5分)
153
(2)你认为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哪些错误使用奖励和禁止的做法?(3分)
154
(3)假如你是教师张仪,下一步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改进工作?(5分)

1、A2、B3、A4、B5、B6、A7、A8、B9、B10、B11、B12、A13、B14、A15、B16、B17、B18、B19、A20、A21、A22、B23、B24、A25、B26、A27、B28、B29、B30、B31、A32、A33、A34、B35、A36、A37、A38、B39、A40、B41、A42、B43、B44、A45、A46、A47、B48、B49、B50、A51、A52、B53、B54、B55、A56、A57、A58、B59、B60、B61、C62、A63、A64、B65、D66、A67、B68、B69、A70、D71、A72、C73、B74、A75、B76、C77、A78、A79、C80、A81、D82、B83、D84、B85、B86、C87、D88、B89、B90、B91、A92、C93、A94、C95、D96、C97、C98、D99、B100、B101、A102、D103、C104、A105、D106、C107、A108、C109、B110、C111、D112、C113、B114、A115、C116、A117、D118、B119、B120、D121、ABD122、ABD123、ABCD124、BC125、BCD126、ABCD127、ABCD128、ABC129、ABC130、ABCD131、ABCD132、AB133、AD134、BCD135、ABC136、ABCD137、ABD138、ABCD139、ABD140、ABCD141、ABC142、ABC143、ABCD144、ACD145、ABC146、AD147、ABD148、ABCD149、BCD150、ABCD
1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故表述正确。
2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标的依据。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一)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三)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课程内容来源于一些主要学科的知识,因而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学科为依托,即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功能。因此,学习者的需要不是确立课程目标的唯一依据。
故表述错误。
3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因此,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故表述正确。
4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是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虽然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但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知识。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不一定会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现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讲授法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故表述错误。
5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一般来说,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二)课程性质和特点;(三)学生年龄特征;(四)教学时间、设备及条件;(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六)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也需要关注教师自身特点和教学环境。
故表述错误。
6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科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教师成长的途径与方法包括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但是,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条经由教师实践、反思、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意义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仅仅是课程文本的开发。换言之,课程开发是手段,教师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故表述正确。
7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因此,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故表述正确。
8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概述。社会本位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因此,教育的职能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故表述错误。
9
本题考查的是综合课程。社会本位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是基于各门学科的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针对分科课程而言的,强调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综合课程根据考察和探究的主体或问题的来源不同,综合课程可以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和“儿童本位综合课程”。因此题干描述错误,综合课程不一定都是社会本位的,也有可能是学科本位或儿童本位的。
故表述错误。
10
本题考查的是注意。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注意的转移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种事物转到另一种事物上去。因此,学生上课随着老师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种事物转到另一种事物上去,是注意的转移。
故表述错误。
11
本题考查的是感知觉。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其中,恒常性是指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因此,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具时,辅以生动的语言讲解,体现的是教育学中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应用要求,并没有体现知觉的恒常性。
故表述错误。
12
本题考查的是遗忘的规律。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因此,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故表述正确。
13
本题考查的是幻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是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如果幻想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了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那就成了空想。因此,幻想并不都是一种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空想,幻想也可能是积极的。
故表述错误。
14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因此,思维定势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倾向性。
故表述正确。
15
本题考查的是情绪。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绪体现着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因此,老师备课时不仅应把关注点放到知识本身,而且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情绪体验。
故表述错误。
16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认知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二)前运算阶段,“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集中化思维,即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因此,教育的职能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三)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去集中化;(四)形式运算阶段,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因此,个体思维由低到高依次发展的顺序是: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故表述错误。
17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理论。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和培养,主动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
故表述错误。
18
本题考查的是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统筹教学和各种活动的根据。因此,教材不仅仅是指教科书,还包括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故表述错误。
19
本题考查的是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意义的学习既受学习资料性质的影响,也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关。
故表述正确。
20
本题考查的是发现学习的优缺点。发现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内部动机,但是发现学习耗费时间较多,不能成为传授系统知识的主要方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
故表述正确。
21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特点。关于学生的主体性,不同的学者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指的是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教学认识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能动的选择上,表现为自觉性、选择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识、性格等的制约,表现为独立性、创造性。
故表述正确。
22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因此,高强度的动机不是学生应试的最佳水平。
故表述错误。
23
本题考查的是能力与知识的联系。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包括:(一)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二)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包括:(一)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二)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因此,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能力不一定越强。
故表述错误。
24
本题考查的是气质与性格的关系。气质与性格的联系包括:(一)气质对性格的影响: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的速度;(二)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也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因此,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故表述正确。
25
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即S—O—R。因此,行为主义教学观向认知教学观的过渡是教育心理的一次革命。
故表述错误。
26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学习风格无好坏之分。因此,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故表述正确。
27
本题考查的是策略性知识。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因此,策略性知识涉及的概念和规则概括性一般都带有很高的概括性,在应用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写作策略中“按一定顺序写”与“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规则就非常概括,这两条规则的应用必须随描写的对象和写作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故表述错误。
28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古代学校课程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不是《春秋》。
故表述错误。
29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因此,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故表述错误。
30
本题考查的是说课。说课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其中,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核心。
故表述错误。
31
本题考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是与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授目标,又是学习目标。
故表述正确。
32
本题考查学科课程。根据学科固有的属性,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其中,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因此,学科课程的优点是符合认识的规律,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属于间接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其缺点是不太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故表述正确。
33
本题考查强化。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的频率;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因此,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目的都是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故表述正确。
34
本题考查认知风格。场独立型的学习者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型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场依存型的学习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场独立型、场依存型是不同的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无好坏之分,因此,无法判断场独立型的学习者比场依存型的学习者更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故表述错误。
35
本题考查知识提取的过程。知识提取的过程并不是把输入头脑中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单独再现出来,而是对命题网络或图式进行搜索并作出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
故表述正确。
36
本题考查心境。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题干中,小明因考试失利,导致他一个暑假都是愁眉不展、干活没劲等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属于心境。
故表述正确。
37
本题考查过度学习。一般来说,过度学习50%,即总的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之后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因此,过度学习也是有度的。
故表述正确。
38
本题考查感觉适应与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先后对比)。其中,继时对比(先后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题干表述不符合感觉对比的定义。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提高。题干中,下水游泳,开始感到很凉,待一会儿后觉得不凉了,这属于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的表现。因此,这属于感觉适应。
故表述错误。
39
本题考查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的德育途径主要有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和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其中,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因此,政治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故表述正确。
40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而不是单单只评价教学活动的结果。
故表述错误。
41
本题考查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他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因此,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故表述正确。
42
本题考查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学习的定义。不同流派不同偏好的人对于“学习”所下的定义不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又称为试误说;奥苏贝尔、加涅等人强调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关于学习的定义很多,其中金布尔从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的定义影响较大。金布尔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故表述错误。
43
本题考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所谓自主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故表述错误。
44
本题考查课堂手势语。课堂教学中,手势语是多种多样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类:象征性手势、会意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1)象征性手势。如表示数目等。(2)会意性手势。如食指刮脸表羞人,手指放在嘴边意为“不要出声”,掌面摇摆意为不要插话,手指大脑意为“想一想”,手心向上指意为站起来,向下意为坐下,侧掌稍向上或下表示请回答等。(3)指示性手势。如上来、下去等。另外还有强调性手势、描述性手势、评价性手势等。
故表述正确。
45
本题考查课程类型。按照课程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伴随的关系,它们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故表述正确。
46
本题考查启发式与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注入式和启发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注入式教学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的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起到了一个信息载负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则仅仅是起到了记忆器的作用。因此,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故表述正确。
47
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相关内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八个方面: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其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故表述错误。
48
本题考查教学的相关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因此,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故表述错误。
49
本题考查气质类型。抑郁质的特点是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但是敏感度高。但是,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好坏之分。因此,无法得出抑郁质类型的人很难获得成功这一结论。
故表述错误。
50
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教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依法治校需要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因此,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
故表述正确。
51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依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二十条:“学校应当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或者按照规定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发现老化或者损毁的,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这说明学校需要对宿舍、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一般来说是每月一次检测。
故表述正确。
52
本题考查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并且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定。
故表述错误。
53
本题考查感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是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不同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以感觉为前提,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综合了多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映象。而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进行直接反映的过程。因此,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
故表述错误。
54
本题考查格赛尔的相关知识。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格塞尔据此提出个体发展是由成熟因素决定的,他强调的是先天生理成熟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而“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孩子的生理成熟期是不一致的,同时,生理成熟受环境等因素会发生改变,因此,格赛尔的成熟学说更强调一个人自然成熟的发展。
上一篇:2016年5月7日山东临沂市直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下一篇: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相关资源
  • 2016年5月7日山东临沂市直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 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 2016年10月15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合同制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真题
  • 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精编)
  • 2016年8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 2016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6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6年山东烟台市莱山区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6年5月7日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6年9月10日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6年5月7日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 2016年7月20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6年8月5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6年8月24日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后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