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1 下列词语画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樊篱 蕃息 幡然醒悟 翻江倒海 B、蓓蕾 礌石 雷霆万钧 擂鼓助威 C、诋毁 抵赖 刨根问底 中流砥柱 D、奴婢 裨益 稗官野史 髀肉复生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青睐 安详 美轮美奂 励精图治 B、愁怅 浮躁 披星戴月 谈笑风生 C、孪生 题纲 沧海桑田 名列前茅 D、斑斓 陨落 走投无路 委屈求全 3 在下面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尽快转变不当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已经成为____________。 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深入 ____________ 儒家思想中生态方面的智慧,对当代中国,____________ 对全人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A、十万火急 挖掘 以至 B、十万火急 开掘 乃至 C、当务之急 开掘 以至 D、当务之急 挖掘 乃至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新规定对闯红灯、超速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处罚分值,是为了充分发挥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制度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中的作用。 C、如何打造多层次良性发展的资本市场,解决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如何确保银行业安全和有效支持经济稳健发展等,都是“老金融”们要面临的新课题。 D、年仅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3月31日前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领取了凤凰卫视授予的“影响世界华人”奖杯。 5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啪”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比喻 B、暗夜将近,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拟人 C、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借代 D、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 6 下列有关作者、作品、人物形象的组合,错误的一项是( )。 A、巴金——《家》——高觉新 B、余华——《活着》——徐福贵 C、维克多 · 雨果——《悲惨世界》——冉 · 阿让 D、阿 · 托尔斯泰——《复活》——聂赫留朵夫 7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的“加冠”指古时男子十六岁。 B、《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C、《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农历十六。 D、《项羽本纪》鸿门宴中,项羽与项伯向东而坐,可见向东是指室内尊贵的座位。 8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教学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B、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C、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D、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9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识字、写字数量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学会拼音,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B、第二学段学生应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16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C、第三学段识字、写字不再是教学重点,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汉字,数量均少于前两个学段。 D、小学三个学段对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逐步提高,识字、写字的数量也逐步发生变化。 10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B、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C、略读的评价重点是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D、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二、填空题。请根据各小题提示填写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1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12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13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14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5 的 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16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 17 桑提亚哥是 的 中的主人公。 18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 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19 口语交际的评价,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 。 20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要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领域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 为目的。 三、阅读鉴赏题。请仔细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各题。 (一)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21 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 (二) 阅读古文,按要求完成22~23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2 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四、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请仔细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各题。 (三)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母亲的目光 ①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膊,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②忽然又觉得,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的目光里熟睡的吧?然而快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③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④“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⑤“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⑥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⑦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⑧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⑨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⑩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象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 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所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⑪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24 文本解读 分别简要分析第⑧、第⑨两个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在句式运用上的特点和好处。 25 教学设计 请从文本的特点以及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确定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写识字、写字教学部分) 26 请为第⑦自然段设计教学过程片段。(不写教学目标) 五、写作。请仔细阅读要求后作答。 2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近日某报调查发现有八成的老人表示帮孩子排过队,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大把的时间,无需子女相求便会自觉揽下这苦活。对于这项调查结果网络上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子女要理解父母的付出,有人认为无私帮助孩子有助于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让他们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有人认为帮助孩子排队要适度,老人过度呵护子女未必是好事。对于以上看法你怎么看?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简述你的看法,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C2、A3、D4、B5、A6、D7、A8、C9、C10、C11、身世浮沉雨打萍12、心远地自偏13、浑欲不胜簪14、塞下秋来风景异15、亚米契斯、《爱的教育》16、司马迁、《史记》17、海明威、《老人与海》18、形象直观19、态度和习惯20、语文素养 1 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需要确定每个选项画线字的读音,再找出全部相同的一项。 A项:读音分别是fán、fán、fān、fān,并非全部相同。排除。 B项:读音分别是lěi、léi、léi、léi,并非全部相同。排除。 C项:读音全部是dǐ,当选。 D项:读音分别为是bì、bì、bài、bì,并非全部相同。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 A项:没有错别字。 B项:“愁怅”应改为“惆怅”。排除。 C项:“题纲”应改为“提纲”。排除。 D项:“委屈求全”应改为“委曲求全”,意思是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做出让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第一空:A、B两项的“十万火急”为形容词,不能作为“成为”的宾语,据此可排除A、B两项。 第二空:“开掘”与“挖掘”都有“深入探求”的意思,与“智慧”搭配的应该是“挖掘”。 第三空:“以至”一般表示数量、时间等的延伸,不含有递进的意思;“乃至”意即“甚至”,带有递进的意思。从本题的语境看,从“当代中国”到“全人类”,不但是数量上的延伸,而且强调递进,据此可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A项:动宾搭配不当。“安排”的后面有四个并列短语组成的宾语,“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与谓语“安排”搭配。有语病,排除。 B项:没有语病,当选。 C项:成分缺失。“解决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缺宾语,应加上“的问题”。有语病,排除。 D项:表意不明。“前”既可用作形容词,组成词组“3月31日前”,表示“以前”;又可以用作动词,组成词语“前去”,表示“前往”,因此在本句中会产生歧义。有语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解答本题需要准确判断出每个选项的修辞手法,找出题干中判断错误的那个选项。 A项:虽然出现了“似乎”,但是没有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判断错误,当选。 B项:用“踮起脚”“企盼”这些人的动作来形容树,将树赋予人的情态,使用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判断正确,排除。 C项:用“子曰诗云”代四书五经之类,使用了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判断正确,排除。 D项:用听觉来写视觉,使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判断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今中外文学常识的识记。 A项:《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主人公是觉慧、觉民、觉新。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权威。题干正确,排除。 B项:《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题干正确,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