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观画展 2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成功从中草药提取了( ),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A、青篙素 B、青霉素 C、青蒿素 D、红蒿素 3 下列关于教育要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均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造成的 4 创造性思维特点不包括( )。 A、流畅性 B、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5 1951年,我国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定了班主任制,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并取代之前的( )。 A、级任导师 B、级任教师 C、班任导师 D、班任教师 6 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D、价值内化 7 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和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向结合 8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9 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中属于( )范畴。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教育 10 提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1 “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提出者( )。 A、第斯多惠 B、赞可夫 C、马卡连柯 D、洛克 12 以下选项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模仿 B、视觉适应 C、经典条件反射 D、操作条件反射 13 某初级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取消年级排名靠后的部分学生参加中考资格。该学校做法侵犯了这些学生的( )。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教育权 14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提出者是( )。 A、蔡元培 B、黄炎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15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教育观点属于( )。 A、遗传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环境决定论 D、二因素论 16 人的身体发展遵循由“中心向周围发展”规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17 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卢梭 C、涂尔干 D、洛克 18 良好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 )、有效的共同行为规范、共同的心理归属感。 A、明确的共同目标、共同的舆论基础 B、明确的共同目标、共同的活动基础 C、明确的共同目标、公认的班级核心 D、共同的活动基础、公认的班级核心 19 我国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 )。 A、接班人 B、建设者 C、建设者和接班人 D、劳动者 20 下列关于学生本质属性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B、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C、学生是以升学为主要任务的人 D、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21 具有鲜明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征的中国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2 以下关于教师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 B、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C、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D、师范教育的产生促使教师培养走向专门化 23 关于终身教育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终身教育使教育成为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 B、终身教育谋求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C、终身教育不包括非正规教育 D、终身教育已被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接受 24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属于( )。 A、经验性课程 B、综合性课程 C、三级管理课程 D、学科性课程 25 下列关于课程标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及评价的依据 B、课程标准是按学科门类制定的 C、课程标准应该包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D、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26 下列关于教学直观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直观包括语言直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B、教学中较多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C、直观教学主要由学生年龄特征决定 D、直观教学不应该与讲解配合 27 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 A、激励功能 B、诊断功能 C、导向功能 D、补偿功能 28 根据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 A、高级新手阶段 B、胜任水平 C、熟练水平 D、专家水平 29 为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及达标的程度而进行的测验是( )。 A、预测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30 有经验的司机,在正常开车时,可以顺利地与别人交流。此时他的动作技能处在( )。 A、认知阶段 B、联系形成阶段 C、动作模仿阶段 D、自动化阶段 31 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的启发式策略不包括( )。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爬山法 C、尝试法 D、逆向推理法 32 化学测验试题的语句文字超出学生已有的理解水平,那么该测验属于( )。 A、低效度测试 B、低信度测试 C、低难度测试 D、高区分度测试 33 学生由易到难进行学习活动,如先学加减再学乘除。这种学习属于( )。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特殊迁移 34 教师备课要做好的三项工作不包括( )。 A、钻研教材 B、设计教法 C、设计测验试题 D、了解学生 35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殊心智技能的是( )。 A、心算 B、观察 C、分析 D、综合 36 奥苏泊尔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37 某教师认为,只要教学认真,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但又认为即使自己认真教学,也没有能力达到期待目标。根据班杜拉的效能感理论,该教师的效能感属于( )。 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 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 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 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 38 某学生在快速阅读英语课文时发现某段语句没有读懂,就放慢了阅读速度,重新仔细地进行阅读。该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3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A、场依存性与场独立型 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内控型与外控型 D、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 40 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选择( )的任务。 ①最低难度 ②中等难度 ③最高难度 ④无特别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④ 41 某教师进行“鸟”的概念教学中,列举出“企鹅、麻雀、鸵鸟”等实例。该教师运用了( )方式来进行概念教学。 A、同位概念 B、变式 C、反例 D、以上三者兼有 42 人类具有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力求维持自己观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这一观点来自( )。 A、认知失调理论 B、人际关系平衡理论 C、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43 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备“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苦恼”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在( )水平。 A、自我中心 B、权威 C、前习俗 D、后习俗 44 “为了赢得社会地位”的学习动机属于( )。 ①附属内驱力 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③内部动机 ④外部动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5 某六年级(1班)举行“我心中的祖国”作文竞赛活动,根据班级活动目标和功能划分,这是属于( )类型班级活动。 A、个性发展,社会适应 B、学习提高,综合实践 C、思想道德引领,个性发展 D、思想道德引领,社会适应 46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能力,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个人信息,群体信息,成长家庭背景 B、学习态度,同学关系,父母社会关系 C、个人信息,校园舆论,学生的家庭地位 D、身心素质,个人威信,成长家庭背景 47 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的构成表述正确的是( )。 A、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由班干部和积极分子组成 B、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班干部、积极分子组成 C、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由班主任和班干部、积极分子组成 D、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由任课教师和班干部、积极分子组成 48 班级危机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危机预设( )危机善后等五个阶段。 A、危机发生,危机控制,危机确认 B、危机控制,危机发生,危机确认 C、危机预防,危机发生,危机控制 D、危机预防,危机确认,危机控制 49 明确的目标是班级管理的指向,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把班级打造成“四个共同体”,即学习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 A、心理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 B、精神共同体和活动共同体 C、精神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 D、发展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 50 教学媒体是指教学活动中传递信息的中介,能够使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教学媒体包括存储,呈现,处理,传递教学信息的物理载体和承载教学信息的( )。 A、符号载体 B、社会载体 C、信息载体 D、物质载体 51 微信、QQ、E-mail、Blog等( )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有助于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形成和发展。 A、教育性软件 B、搜索性软件 C、社会性软件 D、网络性软件 52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大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关于计划实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强调,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发展理念是( )。 A、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和谐 B、创新、绿色、开发、协调、共享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创新、协调、绿色、公平、民主 53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以下关于“关爱学生”不正确的论述是( )。 A、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C、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D、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4 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的师德规范是(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A、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 B、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C、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D、爱国守法,勤恳敬业,热爱学生,作风正派 55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基本方式有反省与慎独。教师要做到慎独,就要在独处时警醒自己行为不能越轨,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小德为大德。为此,要求教师正确对待( )。 A、“隐”与“微” B、“独”与“微” C、“隐”与“小” D、“独”与“小” 56 外在道德要求与个体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即( )之间矛盾的基本表现。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中介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D、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 57 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A、标志 B、关键 C、中介 D、基础 58 1993年国家教育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要求“要培养初中学生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发展高中生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这说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 )。 A、道德思维能力 B、道德意志能力 C、道德控制能力 D、道德体现能力 59 德育原则是德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以下表述能反映因材施教原则的是( )。 A、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B、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C、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讷于言而敏于行 D、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0 每年清明节某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清明扫墓活动,瞻仰革命先烈。该校采用的德育方法属于( )。 A、榜样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情景法 二、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61 请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 62 结合“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请简述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63 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办学规律,要求学校领导集中全校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教学活动。 64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校德育的性质。 65 德育方法中的说服包含参观、访问和调查等方式。 四、论述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 (一) 学校王老师,2005年开始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由于教育得法,深得同事和学生的好评。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王老师开始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王老师感觉自己的教学有点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明显。为此,王老师本人感到非常困惑。 66 请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论述王老师产生教学困惑的原因及解决困惑的对策。 五、案例分析题。请阅读材料,回答对应问题。 (二)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学生伤害老师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热议。2013年9月14日,江西抚州临川区某重点中学某老师被异地求学的高三学生雷某杀害,案发前日,雷某课间玩手机时被该班班主任强行带走,并要求雷某通知其家长来校。第二天,雷某进入该老师办公室将其割喉致死。案发后,犯罪嫌疑人雷某潜逃至上海浦东后向警方自首。雷某告诉民警,他跟该老师没有任何个人恩怨,就是适应不了该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 另据报道,2016年4月15日晚,安徽蒙城县某初中发生5名男学生群殴英语老师事件。现场视频显示,当晚,蒙城县某中学英语马老师给九(1)班寄宿学生上辅导课时,因收发试卷不当与学生戴某发生冲突,进而引发该班学生马某和其他4名同学对该老师拳打脚踢进行群殴。其间,无一学生上前劝阻,且有不少学生围观起哄。4月21日,涉事的5名学生向马老师当面承认错误并赔礼道歉,马老师也进行了自我检讨并向学生道歉,双方互相达成谅解。 67 请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分析案例中学生群殴、杀害教师的原因。 68 请依据班级管理理论,针对蒙城事件,提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对策。 69 请依据教育学理论,分析影响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
1、C2、C3、B4、B5、A6、C7、D8、B9、B10、C11、A12、B13、C14、C15、C16、B17、C18、C19、C20、C21、B22、A23、C24、D25、C26、D27、D28、B29、D30、D31、C32、A33、B34、C35、A36、A37、C38、C39、C40、B41、B42、A43、C44、D45、C46、A47、A48、D49、C50、C51、C52、C53、D54、B55、A56、D57、D58、A59、B60、B 1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A 项:是一种家庭教育,属于教育现象。排除。 B 项:是一种社会教育,属于教育现象。排除。 C 项:是一种本能,不属于教育现象。当选。 D 项:是一种学校教育,属于教育现象。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C。 2 本题考查最新科技成就。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191次实验才发现青蒿素。青蒿素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神药是因为它的发现源于中医。但青蒿素能够被提取出来,却是中西医携手合作的产物,单是中医或西医都难以取得这一世界级的成果。青蒿是中草药,代表着中医研究的思路;青蒿素是西药,代表着中医研究的方法。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C项正确。 A、B、D三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对教育要素的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广义的教育者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如家庭中的父母,单位同事等。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学习的成年人。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A、C、D三项说法正确。 B项:广义的教育者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如家庭中的父母,单位同事等。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育者。并不是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主要有三个:(1)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其流畅性越高。(2)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其变通性越高。(3)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A、C、D三项都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与题干不符。 B项:不属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符合题意。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班主任制”的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颁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取代“级任导师”,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工作,“班主任制”正式确立。A项正确。 B、C、D三项:是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品德形成的标志。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部分。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 A项:道德信念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义务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也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道德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道德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个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它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并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价值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的是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官学和私学是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有:①阶级性和等级性;②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③专制性;④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⑤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其中等级性是最重要的特点。故 A、B、C 三项表述正确,排除。 D 项: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仍然是分离的。表述不正确,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D。 8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名言的出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其中,“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 项正确。 A 项: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其中并未提到题中言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9 本题考查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主要是对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国际关系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认同某种政治机构和政党理念。我国德育中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就是政治教育的范畴。《小学德育纲要》中的“热爱祖国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以及《中学德育大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均属于政治教育。B项正确。 A项:思想教育就是试图通过某一类思想去武装和占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站在如此这般的立场去“思”、去“想”。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要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思想教育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换言之,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心理教育则指通过咨询和教育,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异常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学生的心理调节,发展其心理效能的教育。《中学德育大纲》中“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就属于心理教育范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家及其观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强调教育的两大理论基础:哲学伦理基础和心理学基础;提出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三个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C 项正确。 A 项: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提出了新三中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泛智教育”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1 本题考查对各教育学家及其观点的识记情况。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A项正确。 B项:赞科夫说:"现代生活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可能性,而且对学校在学生发展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洛克的教育思想是“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内涵。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的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或内隐或外显);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第三,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第四,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A、C、D 三项都属于学习现象,排除。 B 项: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它是感觉现象的一种,并不是由练习和反复经验产生的,也不是相对持久的变化。不属于学习现象。B 项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13 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学生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两大权利。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结合题意,学校取消学生参加中考资格,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项正确。 A项: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如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权是法律赋予一定的主体有权承担教育任务的资格。题干中学生享有的是受教育权,而不是教育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对各教育家及其教育名言的识记情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一个“真”字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C项正确。 A项: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黄炎培倡导职业教育思想,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杨贤江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它同经济基础有依存关系;教育既受生产方式也受政治制度所制约,又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起促进作用;教育由于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教育的“本质”,是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身心发展的动因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意思是,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前者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后者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项正确。 A项: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二因素论认为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共同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两种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6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顺序性指的是,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在身体的发展上,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在心理的发展上,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结合题意,B项正确。 A项: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