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前,京沪高铁将推出“静音车厢”。这种车厢可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旅行环境,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铁大声喧哗”、“熊孩子哭闹”和“通过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行为被曝光,车厢噪音引发的争议和矛盾,由来已久,如何解决却是个难题。但可以预见的是,靠加强管理,或许还有几分希望,靠大家自觉却有些困难。 “静音车厢”是一种个性化契约服务。铁路把坐不坐“静音车厢”的选择权,交给了乘客自己,当乘客选择“静音车厢”后,就相当于签了一份无纸版的“公共契约”。在享受“静音车厢”给自己带来的安静和闲适同时,也必须遵守“静音车厢”的规矩,让自己保持安静,进行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静音车厢”只是试点,如何落地做实,还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将“人性化”的追求贯穿始终。在服务层面,还要更加精细化,考虑更多人的正当需求,即使相关需求是有差异的、个性的、多元的。比如,在恪守公共文明底线的前提下,也可以为带孩子的家庭,提供相应的空间,同样可以自住选择和预约,进而兼顾最广大乘客的正当需求和社会公共文明的基本要求。 无论“静音车厢”真正落地后效果如何,把乘客对安静的诉求置于公共层面的讨论,仍是很必要的。这种讨论越多,越是能够形成一种意识层面的约束,扩大“在车厢保持安静”的基本面。就像戴口罩、用公筷、公共场合不吸烟等规则,也是在反反复复的言说下,成为新的社交习惯。 面对“静音车厢”,我们要多些思考,理性面对,不要热火朝天的争吵,更不要暴力相向,让一切都“静静”,也期待以后出行有更多的“个性化”车厢,让旅途不只“静一静”。(来源:四川新闻网) 第1题: 谈谈你对设立静音车厢的看法? 第2题: 领导安排你撰写一份静音车厢的规章管理制度,你会怎么做? 第3题: 你是静音车厢的乘务员,车厢里有一个小孩一直哭闹,有乘客表示不满,此时你要怎么做?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道题属于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题。材料的聚焦点在于静音车厢,我们需要审清楚材料,从材料中挖掘出答题要点。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展开细致分析。 审题点:“谈谈你对设立静音车厢的看法” 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发现第一段讲的是静音车厢的基本情况,第二段讲的是之前遇到的管理困境,第三段讲的设立静音车厢的意义,第四段讲的是静音车厢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段讲的是静音车厢的设立需要意识方面的支持,第六段则是结尾,表达了对往后有更多个性化车厢的期盼。由此可见,材料对静音车厢的意义和未来发展都有提及,说明态度是比较积极的,我们可以对静音车厢表示肯定,这一点可以放在开头。 既然材料提及了设立静音车厢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在意义层面,材料提到了乘客可以享受到静音车厢给自己带来的安静,由此可以推出“给予乘客便利”这一点;材料还提到了这是一种个性化契约服务,由此可以推出“体现优良服务”这一点;材料还提到了过往的管理困境,设立静音车厢后,以前的困境可能会得到解决,由此推出“维护乘车秩序”这一点。 分析完了意义,我们再思考下静音车厢未来的发展方向。材料中已经提到了精细化管理和意识方面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概括出“让服务更精细”“让宣传更有力”两个层面。此外,联系生活实际可知,仅仅依靠乘客自觉来维护静音车厢的安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让管理更有效”。与此同时,考虑到宣传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我们先从服务和管理入手,最后再来提宣传。 综上,本道题的基本思路是:开头表明对静音车厢的肯定态度,随后依据材料,从给予乘客便利、体现优良服务、维护乘车秩序三点分析意义,最后,从让服务更精细、让管理更有效、让宣传更有力三个角度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看到这个话题,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前段时间我在出差时体验了一把静音车厢,感觉十分不错。在我看来,设立静音车厢是值得肯定的,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一是给予乘客方便。一些乘客经常出差,需要在高铁上处理工作;还有一些乘客偏爱安静,希望在高铁上可以好好休息、欣赏沿途的风景……对于这些乘客来说,静音车厢的环境十分友好,他们就可以享受“静音车厢”给自己带来的安静和闲适。 二是体现优良服务。过往,铁路部门对乘客的服务是流程性的、标准化的服务,而如今,设立静音车厢,体现出铁路部门对一些有特别需求乘客的重视,凸显出铁路部门的细心。此外,铁路部门设立静音车厢也是推陈出新的表现,符合创新的理念,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