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目前,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不够,对此,一些学校开设了家政服务专业,但也无人报考,即使报考毕业后也不从事此类工作。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你是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有小孩要骑自行车进入,你劝说这一行为不符合规定,但家长不理解,说公园太大,他们抱不动小孩也走不动,你该如何跟他们沟通。 第3题: 临近开学,你所在的地区有很多儿童辍学,教育局领导叫你去调查,你如何保证调查真实有效? 第4题: 环卫部门为环卫工人配置智能手环,如果环卫工人超过20分钟不动就会发出提示,有媒体在网络上对此发表了评论,引发了社会舆论,单位领导让你去处理,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为社会现象题,乍看上去题干较长,感觉涉及到多个事件。但通读下来之后发现题干中存在转折词“但”,提醒考生注意转折之后为重点。下面结合题干具体分析。 审题点1:“目前,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不够,对此,一些学校开设了家政服务专业” 这句话是本题的背景所在。当今时代,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要求也变得多元,而现有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高校开设家政服务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人才,从而带动提升家政行业素质,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能力。 审题点2:“但也无人报考,即使报考毕业后也不从事此类工作” 这句话为本题的重点,题干说明了学校开设家政服务专业遇到的问题,即无人报考、难以真正转化为就业。很明显这是负面的,由此可以分析它的危害和原因。对于危害,可以采用主体法,首先考虑到的是对题干中“学校”主体的影响,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联想到上文中家政服务行业这个更大的主体,专业遇冷也会导致行业发展受阻。 对于原因分析,依然可以采用主体法。首先从学生不报考、学生不就业想到“学生”这个主体,导致他们做出这种选择很明显是职业认知存在偏差;其次想到题干中“学校”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难以让学生学到实用知识、得到有效锻炼;最后想到家政行业主要依托于”家政公司“这个主体,可以考虑到目前公司提供的保障不足让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分析完原因后 ,可以根据上述原因点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综上得出本题思路,开头对家政遇冷负面现象进行表态,然后从学校、行业分析危害,其次从公众认知、学校教育、企业保障等角度分析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习总书记指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在家政行业不断壮大的当下,我为家政服务专业依然遇冷的现状感到担忧。 专业遇冷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一方面,它浪费了教育资源,无人报考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闲置,不再从事此类工作也会导致教育的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对等;另一方面,它阻碍了行业发展,大学生不投身家政行业,现有人员水平低、年龄高的问题难以解决,行业难以提质扩容,影响了面向多元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在我看来,造成专业遇冷的原因是系统性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方的责任。 第一,公众认知不对。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依然把家政服务与“保姆”、“保洁”粗暴地划上等号,产生了家政服务低人一等的错误想法。而实际上家政服务是一个广义概念,既包括保洁,也包括管家、专业护理等,还有培训、管理等多种角色可供选择,公众对此并不知晓。 第二,教育思路不明。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盲目填鸭问题,往往涉及到管理、心理学、营养学等多个领域,且更侧重于理论层面,而对于如何学以致用缺乏有效指导,此外高校也没有搭建起有效的实习锻炼平台,导致学生业务技能掌握不足,走出校门无法上手家政工作。 第三,就业前景不佳。一方面,家政服务公司一般规模小实力不足,可能会导致社会保障落实不到位,甚至面临着失业风险;另一方面很多公司更多扮演的是中介角色,难以提供可观的发展路径和平台渠道,阻碍了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社会各方携手,才能形成推动行业发展的合力,让家政服务成为“香饽饽”。 第一,加强宣传引导。一方面,社会媒体加大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解读,制作科普视频、宣传优秀典型,改变公众认知;另一方面,招生部门做好报考推介,向考生介绍家政专业的前景、政策扶持及课程安排,吸引考生报考。 第二,提升教育质量。高校应改进现有课程设置,根据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