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2、B3、B4、A5、C6、A7、D8、A9、D10、C11、D12、D13、D14、C15、A16、B17、A18、B19、D20、C21、D22、B23、B24、B25、A
https://www.lasee.net/d/file/jiaoshi/2019xiajiaoshizigegaozhonglishi.doc1
本题考查的是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由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的是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因此,这里的“礼”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C项正确。
A、B项反映的是社会层面,并不是政治层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国家政权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主要是考查汉初的政策。刘邦是汉代的开国皇帝,所以维护的是一家一姓的统治,只有刘姓才能称王,否则“天下共诛之”,这项政策就是用来维护封建皇权统治。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没有具体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都没有涉及,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
A项:在秦代以前实行世官制,即家族世代为官,通过世袭获得官位,并不从下层选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汉代察举制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自下而上的推荐人才做官。B项正确。
C项:商鞅变法后实行军功爵制,平民可以通过战功获取爵位,是自上而下地授予爵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举制虽然也是自下而上地选拔人才,但是是通过公平考试的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偏居南方的陈国出现南北朝的后期,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A项正确。
B、C、D项:这三个时期均没有陈国。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文学内容。由材料可知,该词人的故居在济南。而济南是著名词人李清照的故乡。李清照著有《漱玉集》,晚年有《金石录》。 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与后主李煜有相似之处。故C项正确。
A、B、D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相关内容,12世纪时,蒙古贵族内部为争夺权力和财富而互相攻伐,直到铁木真统一蒙古,这一局面才结束。A项正确。
B项:蒙古攻灭西夏在 1227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灭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1279年,元朝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7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史学的相关内容。
A项:《战国策》记载了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的史实,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汉书》记载了汉高祖元年至王莽新朝地皇四年的史实,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史记》记载了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包含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8
本题主要考查晚清的社会生活状况。根据所学知识,《点石斋画报》于光绪十年(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停刊,因此所记载的都是晚清时期的事务。A项正确。
B、C、D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A项:全盘西化说法过于绝对,与题干不符,排除。
B、C项: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表象,不是结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由“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可知,当时的中国民主化进程较慢,基础薄弱。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10
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内容。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是我们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巧渡金沙江发生于1935年5月3-9日;飞夺泸定桥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会师。C项正确。
A、B、D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D项正确。
A项: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秘密召开。六大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