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理论一。教育理论一
1
( )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A、教育政策
B、教育目的
C、教育制度
D、教育计划
2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 )转变成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
A、潜在性
B、发展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3
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的课本是( )。
A、《三字经》
B、《世界图解》
C、《弟子规》
D、《母育学校》
4
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主要是依靠( )来实现的。
A、分析教学任务
B、选择教学模式
C、组织教学活动
D、评价教学效果
5
成语“谈虎色变”描述的是( )。
A、观察学习
B、认知学习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操作性条件反射
6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强,但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不良,也会导致学习效果差。这表明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 )。
A、正向一致
B、正向不一致
C、负向一致
D、负向不一致
7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8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论语》
C、《孟子》
D、《学记》
9
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是哪位教育学家的观点?( )
A、陈鹤琴
B、吴玉章
C、蔡元培
D、陶行知
10
提起蜡梅时,就会回想起暗暗浮动的浓郁花香,这种记忆属于( )。
A、情绪记忆
B、运动记忆
C、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11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违背的因素的干扰,如在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听讲、说话、打闹等。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排除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这是指课堂管理的( )。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巩固功能
12
小张阅读《封神演义》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土行孙”的形象,这是(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13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要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 )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4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的社会活动。这反映的是哪种课程理论?( )
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B、活动课程理论
C、学科课程理论
D、潜在课程理论
15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对事物进行辨认和分类。这属于( )。
A、逻辑—数学智能
B、内省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人际智能
16
对于“氵”,有人看到这个偏旁想到的字是“河”,有人想到是“江”,也有人想到的是“汗”,还有人想到“鸿”,等等。从心理学上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不同。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7
“悲喜交加”“举棋不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 )。
A、生理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复杂性和矛盾性
18
刘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比较吵闹,课堂气氛比较消极。刘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有趣,常给他们讲故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但是学生中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大有人在。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 )。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19
一个男人既想婚后住在女方购置的商品房里,又怕伤了自尊心,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0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观念提供感性知识和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的阶段,属于教学过程的( )。
A、感知阶段
B、理解阶段
C、巩固阶段
D、运用阶段
21
在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 )是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且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动机分类方法。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D、学习动机的理论
22
选取蕴含本质因素的典型个案,通过对其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教学模式是( )。
A、范例教学模式
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C、程序教学模式
D、目标教学模式
23
在教学反思的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个阶段?( )
A、具体经验阶段
B、观察与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积极的验证阶段
24
新课程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学习—再学习
B、实践—反思
C、实践—再实践
D、学习—实践
25
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讨论和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评估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这种评价类型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描述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6
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等属于( )教育内容。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公德
D、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
27
“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
A、社会性功能
B、个性生存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
D、经济性功能
28
三岁的小明能够从脚步声听出妈妈是否回家了,这种现象属于( )。
A、获得
B、消退
C、刺激分化
D、刺激泛化
29
我们对助人为乐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趁人之危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0
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后概括出四边形的特点,可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理解,这属于( )。
A、总括学习
B、派生类属学习
C、并列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31
下列哪些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问题
D、教育经验
32
教育教学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 )。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33
下列哪些是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 )
A、叙述教学法
B、分析教学法
C、综合教学法
D、直观教学
34
教学过程的矛盾包括( )。
A、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B、新旧知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5
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有( )。
A、课后留下来
B、学生上课扮怪相无人理睬
C、不准坐下
D、学生自习时感觉教室内吵闹堵上耳朵
36
提高测验信度的一般方法是( )。
A、增大试题量
B、难度要适中
C、时间要充裕
D、建立详细的评分指南
37
下列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公鸡打鸣
B、熟能生巧
C、察言观色
D、喜极而泣
38
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有( )。
A、传授知识
B、形成技能
C、提高鉴赏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D、发展智力
39
下列语句中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是( )。
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学而优则仕
C、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D、玉不琢,不成器
40
影响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后天因素包括( )。
A、营养
B、睡眠
C、家庭环境
D、运动
41
教学既然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要切忌教学走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前面。( )
42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为教育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以及教学演示等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
43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44
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但是气质无好坏之分,气质本身不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
45
“一日三秋”“度日如年”是时间错觉。( )
46
教学具有教育性,就是由夸美纽斯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
4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期望过高的优秀生不断提高期望值,要让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值。( )
48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我们把他的这种教学称为“产婆术”。( )
49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思维的概括性。( )
50
简要分析比较桑代克与斯金纳对学习现象的不同解释以及他们的理论的异同。
二、教育理论二。教育理论二
51
少年儿童要成为少先队员的年龄区间是( )。
A、6~14周岁
B、7~12周岁
C、10~14周岁
D、10~16周岁
52
运用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一般来说,运用知识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 )
A、及时复习
B、实践活动
C、认真思考
D、模仿练习
53
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况,教师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像物理、数学这样高难度的学科,通常包含着较多的原理、公式等复杂内容,一般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效果最好?( )
A、小组讨论法
B、讲授法
C、师生互动法
D、自主学习法
54
“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最快乐的经历吗?”这种提问类型是( )。
A、理解水平的提问
B、分析水平的提问
C、综合水平的提问
D、评价水平的提问
55
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道德责任的全局性
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C、道德修养的导向性
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56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国家课程教科书实行的教材制度是( )。
A、核准制
B、审定制
C、认定制
D、选定制
57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某个学生开小差,就边讲课边靠近他。该老师所表现出的是体态语的( )功能。
A、交流感情
B、传递信息
C、控制调节
D、形象吸引
58
围绕某一教学主线,抓住重点,运用线条和箭头等符号,把教学内容的结构、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的板书叫作( )。
A、提纲式板书
B、纲目式板书
C、联系式板书
D、线索式板书
59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建立班级管理机制必须以( )为核心。
A、学校
B、教师
C、教学内容
D、学生
60
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 )。
A、恪尽职守
B、依法执教
C、廉洁从教
D、热爱学生
6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爱与责任
D、爱国守法
62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下列哪个时段不容易发生课堂行为问题?( )
A、上课初始时
B、课中超越学生耐久力时
C、正常上课时
D、下课前几分钟时
63
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分析评价,检查教学质量,总结经验的行为被称为( )。
A、听课
B、说课
C、评课
D、备课
64
( )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
A、提问语
B、阐释语
C、导入语
D、应变语
65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 )。
A、德育为先
B、能力为重
C、终身学习
D、全面发展
66
对于那些内向孤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班主任可采取( )的方法,但注意谈话时要适可而止,分步将个别教育的信息输出,逐步将话题引向心灵深处,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A、触动式谈话
B、点拨式谈话
C、突击式谈话
D、渐进式谈话
67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形成良好班风
B、维持班级秩序
C、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68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形成的一系列( )。
A、教学行为方式
B、心智活动方式
C、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
D、操作活动方式
69
教师( )的养成是教师获得职业能力的保障。
A、问题意识
B、知识修养
C、教育实践
D、反思习惯
70
下列有关板书的行为中,恰当的做法是( )。
A、板书设计要规范统一
B、对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等先书后讲
C、对所教的内容通通写在黑板上
D、直观、完整、系统是对板书结构的要求
71
( )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是教师角色行为中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
A、站姿
B、走姿
C、坐姿
D、手势
72
初二学生小王说:“受教育权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B、符合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C、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D、强调了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联系
73
教师师德公正最基本的要求是( )。
A、赏罚分明
B、机会平等
C、平等对待学生
D、公道正派
74
某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以教师引导为辅,以学生的分析为主,因此对学生来说任务很重。为此,王老师准备了风光优美的视频,让同学们放松下情绪。该视频最宜播放的时机为( )。
A、学生分析兴趣正浓时
B、课间休息时
C、学生表现疲惫时
D、自习课上
7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 )。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76
下列行为中属于讲授运用不当的是( )。
A、在讲授中,时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B、根据授课内容选择讲授方法与策略
C、过度依赖讲授法,忽略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导致注入式、满堂灌的课堂现象
D、讲话时讲究艺术,语调自然流畅,节奏抑扬顿挫
77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操作要求规范、正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 )。
A、目的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78
在课堂教学时,王老师设计了多个游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可在第一个活动时,由于学生对游戏规则不了解,导致耗时过长,此时王老师最应该做的是( )。
A、按照原计划进行下一个游戏
B、取消接下来的所有游戏,把时间留给教学内容的讲授
C、适当调整接下来的所有游戏内容,确保教学进度
D、斥责学生理解过慢,耽误了教学进度
79
“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堂之间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表述的是课程表安排应遵循(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80
与其他管理相比,学生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复杂性
B、教育性
C、滞后性
D、集体性
81
教师对课堂个别问题的处理能力,包括( )。
A、注意力的转移
B、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C、行为替换
D、批评与惩罚
82
下列哪些是家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A、家访前要认真准备
B、掌握好家访的时机
C、家访的时候应尽量让学生在场
D、与家长谈话时要讲究语言艺术
83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 )。
A、教育效果
B、教师形象
C、教师品质
D、道德行为
84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多使用各种直观手段
D、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85
某小学老师规定,学生“上课时要坐端正,两手要放在背后”“上课期间禁止上厕所”,老师的做法违反了制定课堂规则的哪些原则?( )
A、合理性
B、可实施性
C、一致性
D、灵活性
86
学校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是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违反规定开除学生的
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87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包括( )。
A、观察学生的学习性行为
B、观察学生的人际互动情况
C、观察学生的仪容
D、观察学生所携带的物品
88
在新的历史时期,团干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核心作用
B、表率作用
C、桥梁和纽带作用
D、监督和促进作用
89
教师热爱学生的正确方法有( )。
A、爱而不溺,严而有格
B、深入了解,平等对待
C、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D、尊重信任,循循善诱
90
为了发挥教学演示的作用,教师在演示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
A、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
B、演示要适度
C、演示要适时
D、使用演示要频繁
91
在老师指读小鸟与青蛙的对话时,一名学生把小鸟说的话读得很流畅,可读青蛙说的话时却像犯了口吃似的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孩子的“不同凡响”,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该生低下头,涨红了脸。此时,老师当即判断可能事出有因,便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大家别笑,他这样读,我想一定有他的道理。咱们请这位同学说说他是怎么想的,好吗?”果然,这孩子抬起头来,语出惊人,他说:“青蛙长期待在井里,与外界也不好接触,我想它一定连话也要不会说了。”“看,这是多么独特的想法,多么创新的思维!这又是多么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讲得太好了!咱们一起为这位小朋友与众不同的想法鼓掌。”老师边说边带头鼓起掌来。
请你对该老师的课堂评价做出评析。你认为中小学的课堂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92
语文老师在讲授《六国论》时是这样进行导入的:
老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
学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老师: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
该案例中,老师运用了哪些课堂导入的方法?并简述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遵循哪些原则与要求。
1、B2、D3、B4、C5、C6、D7、B8、D9、A10、D11、B12、B13、A14、B15、C16、B17、D18、B19、C20、A21、C22、A23、B24、B25、B26、B27、A28、C29、B30、B31、BC32、BD33、ABC34、ACD35、ACD36、ABCD37、AD38、ABD39、ABC40、ABCD41、B42、A43、B44、A45、A46、B47、B48、A49、B50、参见解析51、A52、B53、B54、A55、D56、B57、C58、D59、D60、B61、C62、C63、C64、C65、A66、D67、C68、C69、D70、B71、D72、C73、C74、C75、C76、C77、D78、C79、B80、B81、ABC82、ABCD83、CD84、ABD85、AB86、ABCD87、ABCD88、ABC89、ABD90、ABC
1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因此,B项正确。
A项: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计划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以及国际机构为实现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政策,对教育事业所作的综合性长期性的安排。它包括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也包括教育质量的提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学生的特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包括以下三层含义。①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②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③学生有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成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因此,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
本题考查教育学发展时期的人物和著作。夸美纽斯首次将教育学独立出来,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他的著作《世界图解》是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的课本。因此,B项正确。
A项:《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弟子规》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其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课程实施的结构。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主要是依靠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因此,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涉及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指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文字为信号刺激。题干中,“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系统,也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因此,C项正确。
A项: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其提出者是班杜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早期研究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斯金纳。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见下表。
题干中,学习动机是好的,但是学习行为不好,由此导致的学习效果也差,属于负向不一致。因此,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学习策略中的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其中包括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分段识记和整体识记等。因此,B项正确。
A项: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时期的著作。《学记》成文于战国末期,相传是由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赅,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目的及作用、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对我国乃至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陈鹤琴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提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因此,A项正确。
B项:吴玉章是近代教育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创办了一系列大学,这些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了中国教育界鼎鼎大名的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人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蔡元培被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出了教育独立思想、“五育”并举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并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陶行知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并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等学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
本题考查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其中,形象记忆是指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题干中,“提起蜡梅时,就会回想起暗暗浮动的浓郁花香”是对蜡梅具体味道的形象记忆。因此,D项正确。
A项:情绪记忆是指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运动记忆是指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课堂管理的功能。课堂管理的功能包括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等。其中,维持功能是指保证课堂正常秩序,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功能。题干中所强调的教师排除学生不注意听讲、说话、打闹等消极因素,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体现了维持功能。因此,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其中,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小张阅读《封神演义》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因此,B项正确。
A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
本题考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因此,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
本题考查课程的种类。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又叫“活动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应该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课程要考虑儿童的需要与兴趣。题干中,强调的是注重儿童的社会活动,属于活动课程理论。因此,B项正确。
A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这一理论主张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科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课程,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潜在课程也叫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
本题考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其中,自然观察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题干中的观点属于自然观察智能。因此,C项正确。
A项:逻辑—数学智能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内省智能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人际智能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理解他人意图、情绪、动机和行动的能力,以及和他人有效合作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6
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整体性。其中,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题干中,每个人根据同一个偏旁想到的字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因此,B项正确。
A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特点。情绪情感的特点包括生理性、稳定性、可变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等。其中,复杂性和矛盾性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独自做出很多决策,在与周围人相处时,常常呈现出矛盾和复杂的情绪状态。题干中,“悲喜交加”“举棋不定”体现了内心的纠结与矛盾,属于复杂性和矛盾性。因此,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8
本题考查课堂的基本形态。古德和布罗菲把课堂类型分为“不能应对型”“贿赂学生型”“铁腕手段型”以及“与学生合作型”四种。题干中的班级比较吵闹,教师尽量让学生感到学校生活很有趣,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且力求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仍然不够集中、作业马马虎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大有人在。题干的描述属于“贿赂学生型”。B项正确。
A项:“无法应对型”的班级特征是秩序混乱、嘈杂喧闹,教师一直试图将班级建设成秩序井然、可以控制的班集体,但从未取得成功,命令、甚至威胁对学生往往不见效果,惩罚也早已失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铁腕手段型”的班级特征是比较安静,纪律也比较好,老师已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规,学生都能够遵守这些规范,违规行为会很快被注意到,并受到警告甚至惩罚。尽管学生对老师比较敬畏,但当他不在教室时,教室就会炸开了锅。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与学生合作型”的班级看起来是自己运转,在没有严密监视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遵守班上的规章制度,按部就班地独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若学生出现一点纪律上的问题,一个简单提醒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学生总能感受到温和的气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9
本题考查意志的准备阶段的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其中,趋避冲突也叫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题干中的男人想住女方购置的房是目标的吸引力,怕伤自尊心是同一目标的排斥力,体现了趋避冲突。因此,C项正确。
A项:双趋冲突也叫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双避冲突也叫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例如,前怕狼,后怕虎。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多重趋避冲突也叫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如,毕业找工作时,想找稳定的工作,但是又觉得工资低;想去工资高的私企,但是又觉得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领会知识又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题干中,教师通过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体现了感知阶段的特点。因此,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1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划分。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所有的动机划分方法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而且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