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23年3月19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

2023年3月19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

时间:2023-05-12 15:53:13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关于教育,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其中,“教”意指培养人的活动
B、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形成人的理性,从而使天性、习惯和理性协调统一
C、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亦可称为教育者
D、凡是为提高他人和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学习者
2
关于古代社会的教育,下列表述的观点错误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政教合一、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
B、唐朝时期,建立了完备的“二馆六学”官学体系
C、隋朝时期,开始采取科举考试制度
D、明代时期,出现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固定格式
3
关于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及著作,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子以四教”的教学内容由孟子提出
B、“因材施教”这四个字由孔子提出
C、“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的观点由孟子提出
D、“素丝说”由荀子提出
4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B、从“我要上学”到“我要上好学”体现了人口对接受学前教育的诉求
C、“为政在人”“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这说明教育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D、“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5
我国现代的“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首先发端于学校,而后扩展到社会,进而形成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这说明(  )。
A、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B、教育具有培养政治人才的责任
C、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服务
D、教育能够形成政治舆论
6
关于人身心发展的动因,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万物皆备于心”属于内发论观点
B、荀子属于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强调主观能动性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D、外铄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悲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在修身
7
关于教育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教育目的评价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
B、201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以教育法的形式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C、卢梭主张要把儿童培养成“自然人”,而不是培养成社会的“公民”
D、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8
关于教师职业,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学在官府,以吏为师”表明教师职业处于非职业化阶段
B、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教会学校多以牧师为师,这表明教师职业处于职业化阶段
C、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D、“教师教育大学化”表明教师职业开始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9
关于教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B、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
C、教师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是自我教育
D、教育理论知识属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教”问题
10
关于学制,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迈入了世界公认的大众化阶段
B、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最大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
C、西欧双轨学制的两轨是相通的,有利于教育普及
D、我国现行学制是由双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学制
11
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实施,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壬子癸丑学制》明确规定初等小学三年为义务教育
B、解决经济保障和合理使用问题是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最大亮点
C、德国成为世界上推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
D、义务教育是所有公民的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公平的、不均衡发展的教育
12
关于课程,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
B、校本课程在教育原则上应该编写教材
C、古希腊智者派创立的“三艺”课程是国外最早的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又称为问题课程
13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不少于1课时
B、课程开发应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C、军训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
D、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来自学生学习情境
14
关于教学,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B、小学和中学低年级教学经常采用综合式课型
C、集体备课主要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D、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15
关于教学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对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传授部分尚有争议的观点和学说
B、教师运用直观教具的时候,不必进行相关讲解
C、可接受原则的观点依据是“最近发展区”理论
D、建立有序、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启发教学的主要条件
16
关于教学组织形式,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个别辅导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
B、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
C、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座位安排不可以采用会议式的形式
D、小班化教学将成为教学的基本形式
17
关于德育,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我国德育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和心理品德的教育
B、《道德与法治》中“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属于家国情怀教育
C、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会出现暂时倒退的过程
D、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
18
关于德育原则,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对学生正面赏识,是贯彻疏导性原则的要求
B、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是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要求
C、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是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的要求
D、把某一位后进生放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进行教育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9
关于班集体,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废科举、兴学堂之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B、班级管理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C、平行管理就是通过个人的管理去直接影响集体,又通过集体的管理去直接影响个人
D、班级学生干部固定化容易让学生形成“干部作风”
20
关于班集体的培养,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班级学生的成绩
B、班级目标由班主任和班干部共同讨论确定
C、善于发现并大胆使用积极分子,是建立班集体领导核心的重要工作
D、接手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做好工作就是培养正确的舆论
21
关于教师职业素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修养中的关键素养
B、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水平的第一标准
C、先进的教育理念,指的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
D、学科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22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所有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B、学校教育活动对人的发展并非都是正向的
C、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D、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23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王老师在家里训斥打骂自己的孩子,其行为与师德无关
B、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的是公德,教师道德体现的是私德
C、教师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D、敬业精神的好坏决定着教师职业作风优劣
24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对学生实施心理惩罚,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人道主义原则
B、师德评价标准“一票否决制”彰显了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尚性
C、教师劳动内容的特殊性与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人格示范性
D、教书育人是教师与“教书匠”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准
25
关于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向学生或家长推销学习用品和教辅资料,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B、教师受处分期间暂缓教师资格证明注册
C、对教师处理决定和处理解除决定都应完整存入人事档案及教师师德师风信用系统
D、教师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该处分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请复核
26
关于教师法律法规,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
B、教师单方面毁约应该承担教育行政法律责任
C、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已经成为公职人员依法给予开除处分
D、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7
关于学习的分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属于信号学习
B、操作性条件反射属于刺激—反应学习
C、各类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连锁学习
D、把鲸鱼、狗等概括为哺乳动物属于命题学习
28
关于学习理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完形—顿悟学说由苛勒提出
B、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C、康布斯的理论是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D、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佳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
29
关于归因理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观点是(  )。
A、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B、维纳认为,任务属于稳定、不可控的外在因素
C、维纳认为,运气属于稳定、可控的外在因素
D、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改善学生学习行为有一定作用
30
关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下列表述中错误的观点是(  )。
A、在学生学习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的氛围
B、不论学习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C、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D、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31
主题班会上,教师对拾金不昧的学生公开表扬,这样做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  )。
A、正强化作用
B、负强化作用
C、替代强化作用
D、自我强化作用
32
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B、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发生在内化阶段
C、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得到他人赞许会被强化,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D、条件反应法就是利用经典性和操作性条件反应的原理进行品德教育的方法
33
关于教师心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捷径
B、罗森塔尔效应启示对学生良好的期望会使其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C、教师的教学效能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很强的预测力
D、玛勒斯认为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去个性化、情绪耗竭、教学效能感低
34
关于知识的学习,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属于陈述性知识
B、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求声音洪亮,其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C、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PPT演示,属于模象直观
D、做摘录,画思维导图,属于精加工策略
35
以下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计算技能
B、打羽毛球技能
C、打字技能
D、弹钢琴技能
36
关于创造力,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创造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塑造关联不大
B、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C、头脑风暴训练是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之一
D、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37
关于问题解决,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提出假设属于问题解决的首要阶段
B、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
C、检验假设的方法包括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D、问题情景中信息呈现的方式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38
关于迁移,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B、产生式迁移理论由安德森提出
C、“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重组性迁移
D、概括化理论由贾德提出
39
关于垂直迁移,下列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阅读技能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锐角、直角概念的掌握
C、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会影响数学学科中的审题
D、英语学习中运用已掌握的字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
40
课堂中管理,下列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
B、权威型领导方式容易引起学生高焦虑
C、教师能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体察其心情,这是微波反应
D、有些学生上公开课就认真听讲,踊跃发言,这是社会助长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41
被誉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的著作是(  )。
A、卢梭《爱弥儿》
B、柏拉图《理想国》
C、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D、洛克《教育漫话》
42
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下理解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在社会主义国家,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B、教育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C、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成正比
D、教育可以使人口城乡结构趋于合理
43
关于人的发展,以下理解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人的身心发展顺序较少颠倒,发展阶段也较少逾越,更少逆向发展
B、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系统掌握其成长发展的特点,对个别学生进行特殊培养
C、现代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提前,这样使得本来就存在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不明显
D、大脑各区的成熟顺序为: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
44
关于教师,以下理解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我的课学生喜欢吗?”傅乐认为该教师专业发展处于教学前关注阶段
B、师生关系紧张和僵化时,老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
C、民主型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班级中的活动都采取专制的作风,事事亲力亲为,承担全部责任
D、教师与学生关系僵化,大多表现为与差生或后进生之间关系较差。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未能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特别是教师未能把学生当做发展的人看待
45
关于学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周,到清末时期才比较完备
B、我国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学制所制定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C、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封建传统学校的结束
46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确立培育“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
B、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学科加强写字教学
C、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二年级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7
关于教学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的充分条件
B、教学以书本知识为主,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形成的
C、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是讲授法
D、D感知教材是领会知识的关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48
关于新时代思政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组成
B、道德与法治注重关注儿童的经验
C、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D、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有选择性地引入课堂
49
关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有家长的情怀
B、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职权影响力的范围内实施
C、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中,“居学”指自习课
D、组织开展班级春游活动是班主任工作职责之一
50
关于课程,下列观点表达正确的是(  )。
A、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教学时间39周
B、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参考依据
C、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参照使用境外教材
D、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类别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1
关于学生,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
A、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B、劝退“差生”,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受保护权
C、承认学生的独立性,就是要求老师少管学生
D、《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发展权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权
52
关于态度与品德,以下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A、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B、态度的行为倾向依据态度中的认知成分推测
C、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D、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
53
关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论述,以下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
A、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行为的好坏,属于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B、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属于后习俗水平阶段
C、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属于前习俗水平
D、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去服从,属于遵守法律取向阶段
54
关于学习群体心理,以下描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工作任务简单,群体会起到社会抑制作用。反之,群体会起到社会促进作用
B、学生进行群体活动还是独立活动,要按活动的性质和学生个人技巧的熟练程度来组织
C、去个性化是个体自我意识高的表现,其实质是在群体中个人的责任感下降
D、责任分散既是影响去个性化的因素,也是群体极化的原因之一
55
下列不属于负惩罚的现象是(  )。
A、杀鸡儆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C、孩子完成作业后,允许看半小时电视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表现好才给吃的
56
以下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相互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B、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C、低创造性的智商可高可低
D、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57
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儿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
C、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格类型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D、根据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认知方式可分为复合型和发散型
58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
A、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B、多次旷课逃学
C、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的
D、殴打、辱骂、恐吓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59
关于知识的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科知识通常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储存短时记忆中
B、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提高知识的直观效果
C、教材编写分章节,其依据是感知规律中差异律
D、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是提高知识概括的重要方法
6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6个师德条目,其中,爱岗敬业的内容包括(  )。
A、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B、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C、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D、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1
小明上课说话被李老师罚站一节课,小明家长为此向校长提出抗议。请对李老师的教育行为做出判断。
62
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就是通过各个学科上课来实施渗透。
63
张老师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较好地遵循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
64
谐音联想法属于有意义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好这种精加工策略。
65
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青春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内部动机。
四、案例分析题。根据题目按要求作答。本题共1题,共18分。
(一)
材料:
李老师在某城镇小学任教30年,他性格暴躁,情绪自控力差,对学生要求严格,容易与学生家长、同事产生矛盾。李老师认为自己快退休了,经常借故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以前,他经常随意训斥和打骂成绩差的同学,其他老师提醒他要注意教育方法。李老师认为,自己打骂学生,是为了学生好,否则就管不住学生啦!再说,他生来就这种性格,改不了。
三年前,李老师担任一个新生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小强同学是李老师班上一名单亲家庭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小强同学性格孤僻,因为父母离异,自卑心理严重,导致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不高。二年级刚开学,李老师了解到小强的家庭情况,根据小强做事细心、责任心较强的特点,让他担任了班干部。期间,小强特别喜欢上李老师的课,课堂上能够比较好地遵守纪律,爱举手发言,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小强的学习进步比较大,性格开朗了许多。进入三年级以来,小强课堂上经常举手,但没有被老师关注。李老师发现小强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要么和同桌讲话,要么睡觉,要么玩卡片,成绩下降明显,又成了“后进生”,李老师非常生气,认为小强是在故意破坏课堂纪律,骂他无可救药,对小强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上午,李老师心情不好,恰巧发现小强又在课堂上讲话,李老师情绪激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课堂纪律,当场打了小强两个耳光,踢了小强两脚。
66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阐述李老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4分)
(2)运用教育学相关知识,阐述李老师是如何做“后进生”小强转化工作的?(5分)
(3)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阐述李老师应如何维持课堂纪律?(6分)

1、C2、A3、C4、B5、D6、D7、B8、C9、D10、B11、C12、B13、D14、D15、C16、B17、D18、D19、C20、C21、B22、A23、B24、C25、D26、B27、D28、B29、C30、B31、C32、C33、D34、D35、A36、A37、A38、C39、B40、C41、ABC42、BCD43、ABC44、AC45、BCD46、ABD47、ACD48、ABCD49、ABD50、ABD51、BC52、ACD53、ABD54、AC55、ACD56、ABCD57、AB58、CD59、BD60、AC
1
本题考查教育者的定义。教育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者,即所有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它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的人,不仅仅指直接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还应包括教育目的、方针的制定者,教科书、教材的编写者以及教育组织机构的管理者等。在有明确目的和独立进行的自学活动中,教育者就是受教育者本人,自己承担教育自己的责任。从狭义或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者。C项应该是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称为教育者,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项:“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指的是《学记》里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本句话的意思为: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这里的“教”是教育的略称,意指培养人的活动,旨在使人作善。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在教育的定义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形成人的理性,从而使天性、习惯和理性协调统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受教育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的教育中,凡是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学习者,教育者也应该是学习者。因此,人人都属于广义的受教育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岀现了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出现了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于是出现了作为独立社会过程的教育——学校教育。西周时期,建立了“政教合一”“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A项建立了“政教合一、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是在西周而非在春秋战国时期,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B项:在封建社会,唐朝建立完备的官学体系“六学二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在封建社会,隋朝开始采用科举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在封建社会,明代岀现“八股文”,是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教育家及思想。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从“性善论”岀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C项正确。
A项: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教育内容上,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品行、忠诚、诚信属于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认为德育居教育的首要地位,其次是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来灌输道德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孔子强调因材施教,通过“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谈话法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个别观察法来了解学生,从而了解学生差异和特点。当然,他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是后世的朱熹在总结他的教育方法时说“夫子施教,各因其材”。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说明人性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会改变和形成。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教育与人口关系。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人口质量的提高,必然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从“我要上学”到“我要上好学”、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体现了人口对接受更加优质教育的诉求。B项从“我要上学”到“我要上好学”体现的是人口对接受更加优质教育的诉求而非人口对接受学前教育的诉求,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项: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也是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对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的传播使科学技术得以继承和传递;二是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三是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表现之一为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服务,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二是培养政治人才,以满足社会管理层的需要,直接参与统治阶级的管理,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社会的组织、经济制度服务。如孔子认为“为政在人”“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把读书看成获得知识、增长才能的最佳途径。如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克己”“自省” “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内容,则强调了个人自我提高修养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表现之一是教育能够形成政治舆论。政治舆论和政治思潮是政治稳定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治路线的有效阵地,对社会政治舆论和政治思潮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古今中外,通过学校制造舆论影响政治的不乏其例。如我国现代的“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端于学校,而后扩展到社会,进而形成全国性的政治运动。D项正确。
A项: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启迪人的民主意识与观念;二是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三是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与题干不符,排除。
B、C两项: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服务,通过培养人才来作用于政治,是教育对政治的重要作用之一。学校教育从产生时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政治管理人才的责任。在普通高等学校中,专门设置一些相关专业,直接培养社会的管理者和政治人才。我国在成人教育体系中还单独设有专门的干部教育系列,如各级党校、各级行政学院等,实施干部的继续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外铄论其基本观点是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外铄论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人的身心发展的实质是个体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外部条件只能够影响个体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奏,而不能够改变节奏,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如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外铄论与内发论相反,其基本观点是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遗传、成熟机制)与外部环境(外部刺激、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主观能动性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正式以教育法的形式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B项应该是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而非2018年修订,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项: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质量的尺度。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主张教育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让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要求和尊严。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帕克、爱伦•凯等。卢梭激烈抨击当时社会对儿童的残害,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本性,顺乎儿童的自然天性,把儿童培养成“自然人”,而不是培养成社会的“公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反映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总的规格和要求,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在课程方案中得以体现。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分为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和专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其中,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发展是以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的。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父拉萨儿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向专门化的道路。C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项:非职业化阶段是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融合在一起,教师不是独立的职业。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主要靠口传身教,到了奴隶制社会时期,“学在官府,以吏为师”的教育特点表明当时教师都是由官吏兼任,即“官师合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职业化阶段特点是社会上没有专门训练教师的教育机构,此时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很低,从业人数也十分有限。在中世纪,僧院学校、教会学校多以牧师为师。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20世纪中后期,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开始从“量”的急需向“质”的提高方面转化,教师的培养改由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承担,这被称为“教师教育大学化”,这使得教师职业开始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教师的职业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属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教育理论知识属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的劳动对象千差万别,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格特点等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和手段,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者成为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特色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职前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其中自我教育,即专业化的自我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等形成的关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0
本题考查学制。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该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把学校分为三段七级。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二十一年,至通儒院要二十六年。B项正确。
A项:当代学制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结构层次与类型多样化。按照通行的说法,一个国家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同龄人的比例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化教育,50%以上为普及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车道”,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 8%,迈入了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双轨学制由两个平行的系列组成。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一轨注重学术性,自上而下是由大学到文法中学;另一轨注重基础文化和基础性,由下而上是从小学到职业学校。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且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确认。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本题考查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德意志魏玛公国新教领袖马丁•路德为了争取人们信仰新教,提倡广设学校,尤其是初等学校,并主张教育机关应该由公费设立,政府有强迫人民送子弟入学的义务,初次提出普及教育的主张。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教育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六至十二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这个法令被公认为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义务教育制度由此诞生。1763—1819年,德国先后三次修订法令推行义务教育,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成为推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C项正确。
A项: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并成立教育部。9月3日,《壬子癸丑学制》颁布。该学制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为实现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发展,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公平和质量问题,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权平等。解决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和合理使用问题,是这次修改的一个最大亮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义务教育是所有公民的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公平的、均衡发展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2
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是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的兴趣、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上一篇:2023年3月26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小学)题
下一篇:2022年4月23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教师招聘考试题(音乐)
相关资源
  • 2023年3月26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小学)题
  • 2023年3月26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中学)题
  • 2023年3月26日安徽省中小学公开新任教师招聘《小学数学》考试题
  • 2023年3月26日安徽省中小学公开新任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试题
  • 2022年天津市新华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中学历史)
  • 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
  • 2022年8月14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公开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
  •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1年1月29日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题(英语)
  •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师招聘《中小学信息技术》题
  •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师招聘考试题(地理)
  • 2022年7月9日山东省泰安市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
  • 2022年7月24日山东省济宁市教师招聘《公基+教基》考试题
  •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音乐)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