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家长经常对孩子许承诺,但是经常没有兑现,这种哄哄就好,你怎么看。 第2题: 你单位有个同事的论文被举报数据作假,单位内部议论纷纷,领导把这件事情交给你,你如何处理? 第3题: 单位安排你去偏僻乡村工作,你发现那里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水平很差,你怎么帮助他们?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为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型。本题着眼点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对于这种比较贴近生活的现象我们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谈谈看法,同时由表及里,从最直接造成的问题入手,进行逐步的深入分析,随后给出一定的改进措施。 审题点1:“家长经常对孩子许承诺” 对孩子许诺,这是在家庭教育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许诺本无可厚非,为了激励孩子更好更快地达到某个目标或要求,家长通常会采取许诺的这种方式,承诺给孩子一定的“好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完成任务。 审题点2“但是经常没有兑现” 这里出现了转折词——但是。在我们的文段阅读中经常强调转折之后是重点,因此这里强调的内容就是“没有兑现”。显然,许下承诺却不兑现是一种不能被认可的行为,是一种失信行为。我们可以去谈谈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何在,此类行为可能引发的危害有哪些。 审题点3“这种哄哄就好,你怎么看” 题目问法是“怎么看”,因而可以定位为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既然问了怎么看,那么,首先要提出观点,亮明态度观点,然后可以去分析为何持有如此态度、此类现象可能会造成什么危害,最后给出一定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题中家长行为我认为是非常不可取的,对此我感到十分痛心。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第一,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一定技能、达到一定目标是必须的,不应该随便许诺奖励,拒不履行承诺无疑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到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再则,许诺不兑现破坏了规则,不利于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塑造和培养。 第二,损害亲子关系。家长的此类行为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没有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这种行为违背契约精神,蚕食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最终会失去家长真正的权威。 第三,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明确要求公民“诚信”。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充满不信任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