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企业伪创新,还喜欢用论文造假进行伪创新,你怎么看? 第2题: 单位app弄得不好,下载量很少,注册用户依然到单位大厅办理业务,你怎么办? 第3题: 领导布置工作,同事不配合,互相推诿工作而且办事拖沓,事后又邀功,领导让你处理,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的社会现象类题目。题目给出企业“伪创新”的现象,这种现象毫无疑问与我们真正的创新理念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对于一种负面的现象,我们可以阐述其危害,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审题点1:“企业伪创新” “伪创新”,就是通过学术造假、盗版侵权等方式,以“创新”为名,生产出所谓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往往无法实现产业化转化。企业“伪创新”,是一种“白费功夫”的浪费行为,更是扰乱了正常的创新秩序,百害而无一利。 审题点2:“喜欢用论文造假进行伪创新” 论文造假,不需要实物,只需要文本,在各类造假中相对简单,因此受到企业青睐。这也反映出我们相关部门的审核创新成果时,重文本,轻实物,给了论文造假滋生的土壤。 参考答案 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根本抓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企业纷纷将精力投向了创新。但是,一些企业大行“伪创新”之风,还用论文造假进行伪创新,我认为这种歪风邪气必须得到遏制,要大力整治“伪创新”行为。 “伪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不正之风,更是带来许多严重的危害。一是浪费社会资源。一方面,进行“伪创新”、请写手代写造假论文,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伪创新”企业打着创新的名义,获得国家相应的补助资金,造成国家资金流失。二是干扰创新氛围。企业产生的大量的“伪创新”数据扰乱了正常的创新秩序,“伪创新”的大肆蔓延严重影响了真正创新者的创新热情。 之所以“伪创新”之风盛行,我认为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受利益驱动。一些企业热衷于“卖专利”、赚“快钱”,“伪创新”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甚至用伪创新成果来吸引投资者,并从中牟利。二是审查失之于宽。一方面是审核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在审核时只审核论文等文字材料,对其实物及实用性缺乏审查;另一方面是审核环节不严谨,对专业论文的审核重形式轻内容,给假论文、假创新提供了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创新成为企业“活的灵魂”,要让企业将创新做深做实,我认为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完善评审机制。一是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