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公务员>2019年下半年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2019年下半年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时间:2023-03-24 10:06:10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材料1
二战后,德国人为了消除纳粹精神对民族人格的影响,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德国人认为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取更为重要,因此把培养孩子仁爱、友善、宽容等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德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方式上,德国家长通过身体力行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不放纵和溺爱孩子,引导孩子参与家庭劳动,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教会孩子饲养小动物,鼓励孩子参与公益组织等,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定期带孩子到养老院等地,鼓励孩子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对孩子进行怜弱教育。在参与过程中,让孩子认识自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了解自我实现的途径。
德国人强调孩子生活在一个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要学会探索和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德国教育界认为,根据孩子每一阶段的身心特点,让孩子与具体事物接触,通过实践和具体感受积累直接经验。如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来获取更加直观的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识记能力,让孩子维修自己的小玩具和家庭物品等来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国人认为孩子生活在一个与其互动的社会空间,他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以及乡土文化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所以德国人很重视发展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德国社会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孩子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他就需要独立地去面对社会。因此,德国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为孩子提供各种帮助,让孩子理性地思考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各种因素,从社会规范与理想观念中自行选择被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如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和决策,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独立能力等。
材料2
日本大部分家庭都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洗菜做饭、饭后的碗筷及餐桌收拾,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自己去买东西,将垃圾分类,在规定的时间将不同的垃圾放到指定地点由物业回收等。他们认为孩子常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能帮助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能力、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日本家庭里,父母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思想。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要他注意收听气象预报;节假目外出旅游,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包里。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凡能自己做的,就要自己做,尽量不要给别人(包括父母)添麻烦。
大部分日本人认为,只有在家教育中让孩子懂得规矩,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将来他们进入社会才能成为遵守规范的社会人,而只有具有了共同规范的人相互之间才能产生信赖。日本的孩子坐电车时一般不来回走动,在餐馆吃饭时也不大声哭闹或喧哗,垃圾总是扔进垃圾桶或者带回家。在家里也有一整套的规矩需要遵守,吃饭前后,日本的孩子一定会说礼貌话;离家时,都要和家人告别,说一声“我走了”,家人也不忘回一句“你走好”;回到家,必然会说“我回来了”。日本的家庭就是这样,在一些细小的地方,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教育着他们的下一代。
在日本,孩子受点委屈、挫折,家长不会马上去帮助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小孩走路摔跤了,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孩子两岁之前,家长会教他们学会“等待”;两岁之后,就会教他们学会“忍耐”。家长普遍认为: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家长让孩子冬季也穿短装,洗冷水浴,也主要是培育孩子的耐寒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材料3
美国家长培养孩子着眼于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因此,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设法给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例如,让幼儿从小单独夜宿,无父母陪护;小孩子跌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孩子做家务,洗碗、扫地、洗衣服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美国父母普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与孩子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孩子犯错误,总是耐心解释,给孩子讲道理。他们对孩子说话时大多使用礼貌语,例如,让孩子帮忙时会说,“请你做······”或“你可以帮我吗?”等。美国家长会对孩子说:"亲爱的,你已经长大成为一个男子汉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主,不要总是让我们给你提供意见。”
美国父母很重视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理、自主、自我选择。一旦孩子年满18周岁,父母就不会替孩子做决定,更多的是从旁提醒、参谋和引导,即使孩子的决定是错误的。美国父母对于孩子外出打零工是非常支持的,孩子也更倾向于选择去兼职挣钱来开支消费。在美国父母眼里从小让子女树立经济独立的意识就是对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只有经济独立,孩子才能掌握生存的本领。美国父母对孩子的零花钱一般是定额的一次性支付,让孩子逐渐知道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支出;父母也会给孩子一些理财的机会,培养孩子储蓄的意识。除此之外,美国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养成习惯将每一美分的用途都记载清楚。
材料4
如今,夜生活已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深夜,是B市兴业街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如果你走出兴业街地铁站,就会和街边麻辣鲜香的气味儿撞个满怀;街面上,标志性的红灯笼点缀着夜色,几乎每个馆子门前都坐满了等待的食客。同样,夜晚的延安路商圈也人流密集,爆肚、烤串、奶茶等小吃档口前排起了长队,边逛街边吃点“网红”小吃,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除了各式商圈,24小时便利店也成为人们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家小区门前的便利店,半夜都能买到热乎乎的包子、玉米、关东煮,对经常上夜班的人来说,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家住北方某省会城市的赵女士在医院工作,凌晨下班是常态,过去回家饿了只能自已煮碗挂面、蒸个蛋羹,现在随时都能在便利店里买到“自己”喜欢的美食。
当然,美食并不是“夜生活”的全部。晚上九点多,B市某特色商街音乐餐吧的驻唱歌手拨动着手中的吉他,为“深夜食堂”的吃客们添了一道视听“大菜”。在H-PARK篮球公园,室外夜赛正打得火热。小张每周五晚上都要约上兄弟们到篮球公园打全场。“多晚都有人打球,基本上打到这儿关灯才走。”他说,“我在这儿结交了许多好兄弟,我们建了自己的微信群,除了篮球,私底下也成为很好的朋友。”
某些夜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正升级换代,将“文化范儿"整合进夜经济中。
周末,C市的汪女士特意与朋友一起约到九街,在花园夜市中逛一逛。在她看来,近几年本市夜经济业态的变化十分明显。“以前都是餐饮、娱乐为主,其实久了也会有点腻,觉得不如在家里休息一下,但现在不一样了。”汪女士说,“现在能玩、能参与的夜间项目越来越多,比如九街最近十分火爆的街头沉浸式话剧,上次我路过时,还特别幸运地成了其中一个角色,不经意间就从‘路人’变成了‘剧中人’。”
24小时不打烊书店更为夜色添了几分静谧。深夜,位于中部W市的王子书店,仍有不少年轻人在看书。据店长说,该书店从2014年起便开展了24小时不打烊业务。做24小时书店不为赢利,而是一种文化信仰的坚守。2015年起,该书店每年举办诗歌节,邀请百余位中外诗人出席,令城市的夜色诗意璀璨。
材料5
据商务部一份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18到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50%。夜经济俨然已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新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杭州等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
2019年春节期间,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两江夜游、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等夜间体验项目火爆;2019年元宵节,故宫首次开放“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门票一开售便“秒光”……夜游项目的火爆,一方面折射出现代人对夜间消费的刚需,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目前夜间消费项目还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近八成旅游企业夜游产品投资规模不足20%;参与调研的657家旅游企业中,72.9%的旅游企业提供的夜游产品品类在30%以下,79.24%的旅游企业夜游产品收入不足30%,夜游产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材料6
“夜经济有其自身的独特内涵。就像外滩表现出夜上海十里洋场的浓都氛国,王府井蕴含着皇城根下的京文化,成都的锦里夜市骨子里透出巴蜀休闲味道,这些都是在白天不能完全展现的。”某专家一语道破玄机,“我们应该给予夜市乃至夜经济更多的文化内涵,让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且历久弥新。”
“Y市大部分公交都会在晚上九点前停止运营,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每次我吃完饭都得打车回家,有时去一些偏的地方吃饭甚至连车都打不上,只能选择黑车。”Y市市民陈先生吐槽。不少人也表示有同样的经历,夜经济商圈周围交通设施是否完善”“深夜出行是否安全”已成为各地市民关注的焦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比49.4%,夜间交通不便占比25.8%。
“出门旅游会发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夜市,其实就是些商业街,长得都差不多,里面的品牌也大同小异。”Z市的赵先生抱怨道。
“大部分夜间消费需求与白天不一样,如果仅把白天的商品结构、服务业态、市场布局原封不动顺延到晚上,消费者不一定‘买账’,不同地段的商圈夜间需求也不一样。”S市商业经济学会齐会长说。
某经贸大学董教授表示:“我们的夜经济,该有的点儿有了,该有的业态有了,但离满意还有一定的差距。比方说,听相声、看话剧、看演出、听音乐会,晚上也能去。但从质量上来说,高水平的节目还是欠缺。”
“目前我国城市夜间经济多以餐饮、购物等消费为主,夜间消费供给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要顺应消费者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中国貿促会研究院某研究部赵主任说。
“夜间经济繁荣以后,会给城市交通、环境、安全等带来管理压力和责任,如果城市管理延续过去的思维和模式,就难以满足夜间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某研究所李副所长认为,还要加快对城市现有管理体系的梳理和调整,为夜间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材料7
2019年9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分别走访慰问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做出贡献的8位同志,给他们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这8位同志有促进教育改革进步的功勋教师徐呈楠,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多次援外任务的老战士曲福仁,扎根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近30年的城市美容师缪文根,经历长征、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老红军贾少山,为浙江平安建设奉献毕生心血的老公安蔡杨蒙,成功研制出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决策开放第一代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先锋谢高华,推动杭州经济体制改革的亲历者湛青。
车俊书记动情的说,事业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浙江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都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大家身上那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丰富了浙江精神的内涵,为浙江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这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人,汇聚了推进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力量。
二、回答问题
【试题一】
根据资料1-3,谈谈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2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试题二】
结合资料4-6,谈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促进夜间经济发展?(25分)
要求:条理清晰,针对性强,不超过400字。
【试题三】
结合材料7,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大作文,1000字左右。(50分)

【试题一】参考答案
       1.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家长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鼓励孩子,开展关爱、善良、怜弱、挫折教育,培养仁爱、坚韧等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注重在生态环境中实践探索。接触并具体感受自然事物积累直接经验,培养观察、创造等综合实践能力。
       3.重视发展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家长提供帮助,教育其遵守社会规范与家庭规矩、理性思考与生活实践相关因素,选择正确价值观。
       4.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设法创造锻炼环境,锻炼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实践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家务,树立经济独立意识,强化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
       5.重视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构建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家长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想法,引导其学会自主选择。
       参考答案说明:本参考答案从“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注重在生态环境中实践探索”“重视发展孩子与社会的关系”“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重视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五个方面总结出了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并做到了分类、分条撰写。各条要点之间彼此独立,没有交叉。
【题目解析】
第一步——审题
通过勾画题干关键词,明确题型,题目的主题、答题要素、材料范围和作答要求等。
根据材料1-3【出现“根据”一词,提示我们只需阅读材料1-3】,谈谈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谈谈……启示”提示本题是案例分析题,主题为“家庭教育”,启示即成功做法,考查对策要素。在阅读材料时需重点关注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标志性动词出现的段落、词句,同时组织答案时需注意对策普适性原则】。(2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第二步——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材料1:
段1:二战后,德国人为了消除纳粹精神对民族人格的影响,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德国人认为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取更为重要,因此把培养孩子仁爱、友善、宽容等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德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方式上,德国家长通过身体力行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不放纵和溺爱孩子,引导孩子参与家庭劳动,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教会孩子饲养小动物,鼓励孩子参与公益组织等,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定期带孩子到养老院等地,鼓励孩子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对孩子进行怜弱教育。在参与过程中,让孩子认识自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了解自我实现的途径。
〖(1)“重视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认为良好人格品质……培养孩子仁爱……等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德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中“重视”“培养”“认为”“作为”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一方面反映了德国人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表明了家庭教育中德国人注重培养孩子仁爱、友善、宽容等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一做法可以作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出要点:①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②培养仁爱等品质和社会责任感。(2)“德国家长通过身体力行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营造”的动词表述提示要点,反映了在家庭教育中,德国家长以身作则,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由此可概括出要点:③家长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引导孩子……关爱他人”“教会孩子……鼓励……进行善良教育”“定期带孩子到养老院……鼓励孩子为老人洗衣服……进行怜弱教育”中“引导”“鼓励”“教育”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其中“鼓励”一词高频出现,反映了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引导鼓励子女关爱他人、对其进行善良教育、怜弱教育,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出要点:④引导鼓励孩子,开展关爱、善良、怜弱教育。〗
段2:德国人强调孩子生活在一个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要学会探索和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德国教育界认为,根据孩子每一阶段的身心特点,让孩子与具体事物接触,通过实践和具体感受积累直接经验。如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来获取更加直观的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识记能力,让孩子维修自己的小玩具和家庭物品等来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1)“强调孩子生活……要学会探索”“认为……让孩子与具体事物接触,通过实践和具体感受积累直接经验”中“强调”“学会”“接触”“实践”“感受”“积累”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反映了在家庭教育中,德国人注重孩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让孩子在实践探索生态环境中,直接接触、感受自然事物来积累直接经验,由此可概括出要点:⑤注重在生态环境中实践探索。接触并具体感受自然事物积累直接经验。(2)“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维修自己的小玩具……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中“让”“培养”等高频动词表述提示要点,一方面反映了德国人通过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维修物品等方式,直接接触、感受事物,与要点⑤重复,此处不再重复出点。另一方面,通过让他们直接接触感受事物,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分辨、识记、专注、实践、创造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由此可概括出要点:⑥培养观察、创造等综合实践能力。〗
段3:德国人认为孩子生活在一个与其互动的社会空间,他需要与同伴、成人、社区以及乡土文化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所以德国人很重视发展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德国社会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孩子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他就需要独立地去面对社会。因此,德国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为孩子提供各种帮助,让孩子理性地思考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各种因素,从社会规范与理想观念中自行选择被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如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和决策,来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独立能力等。
〖(1)“重视发展孩子与社会的关系”中“重视”“发展”的动词表述提示要点,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出要点:⑦重视发展孩子与社会的关系。(2)“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为孩子提供各种帮助,让孩子理性地思考……选择被社会认可的价值取向”中“提供”“让”“思考”“选择”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表明德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提供帮助,让其理性思考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因素,从而自主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一做法可以作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表述规范,由此可摘抄出要点:⑧家长提供帮助,理性思考与生活实践相关因素,选择正确价值观。(3)“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中“让”“培养”的动词表述提示要点,反映了德国人会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方式,以此直接接触事物,培养思辨、判断、独立等综合实践能力,与要点⑤⑥重复,此处不重复出点。〗
材料2
段1:日本大部分家庭都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洗菜做饭、饭后的碗筷及餐桌收拾,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自己去买东西,将垃圾分类,在规定的时间将不同的垃圾放到指定地点由物业回收等。他们认为孩子常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能帮助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能力、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段为总分总结构,重点关注首尾句。“要求孩子做家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中“要求”“让”“锻炼”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反映了在日本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做家务事,锻炼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理、自制、动手等能力,这一做法可以作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由此可概括出要点:⑨让孩子做家务,锻炼孩子实践生活自理能力。〗
段2:在日本家庭里,父母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思想。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要他注意收听气象预报;节假目外出旅游,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包里。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凡能自己做的,就要自己做,尽量不要给别人(包括父母)添麻烦。
〖段2为总分总结构,重点关注首尾句。“父母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强化这一思想”“让孩子知道……不要给别人(包括父母)添麻烦”中“说”“强化”“让”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反映了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给孩子强化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观念,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出要点:⑩强化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
段3:大部分日本人认为,只有在家教育中让孩子懂得规矩,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将来他们进入社会才能成为遵守规范的社会人,而只有具有了共同规范的人相互之间才能产生信赖。日本的孩子坐电车时一般不来回走动,在餐馆吃饭时也不大声哭闹或喧哗,垃圾总是扔进垃圾桶或者带回家。在家里也有一整套的规矩需要遵守,吃饭前后,日本的孩子一定会说礼貌话;离家时,都要和家人告别,说一声“我走了”,家人也不忘回一句“你走好”;回到家,必然会说“我回来了”。日本的家庭就是这样,在一些细小的地方,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教育着他们的下一代。
〖“让孩子懂得规矩,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家里也有一整天的规矩需要遵守”中“让”“养成”“遵守”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反映了日本家庭教育中,注重教育、培养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和家庭规矩,表述规范,可直接摘抄出要点:⑪教育其遵守社会规范与家庭规矩。〗
段4:在日本,孩子受点委屈、挫折,家长不会马上去帮助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小孩走路摔跤了,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孩子两岁之前,家长会教他们学会“等待”;两岁之后,就会教他们学会“忍耐”。家长普遍认为: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家长让孩子冬季也穿短装,洗冷水浴,也主要是培育孩子的耐寒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受点委屈、挫折,家长不会马上去帮助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中“鼓励”“培养”等动词表述以及高频词“克服困难”提示要点,主要表明了日本家庭通过鼓励、训练孩子自身克服困难的方式,来培养其坚韧、顽强、坚强等品质,由此可概括出要点:⑫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坚韧等品质。〗
材料3
段1:美国家长培养孩子着眼于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因此,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设法给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例如,让幼儿从小单独夜宿,无父母陪护;小孩子跌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孩子做家务,洗碗、扫地、洗衣服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段1为总分总结构,重点关注首尾句。“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因此,注重……设法给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中“培养”“注重”“创造”等动词表述提示要点,主要反映了美国家庭重视孩子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创造锻炼的环境从而提升孩子的劳动观念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一做法可以作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由此可概括出要点:⑬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设法创造锻炼环境,锻炼孩子适应各种环境。〗
段2:美国父母普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与孩子建立起一种......
上一篇:2019年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主观题)
下一篇:2019年11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相关资源
  • 2019年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主观题)
  • 2019年9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淳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应用》(主观题)
  • 2019年8月31日浙江省宁波市市属城管局下属事业单位笔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 2019年浙江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题
  • 2019年6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主观题)
  • 2019年4月27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社区工作者笔试《综合知识》(主观题)
  • 2019年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上半年)
  • 2019年1月12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国企编外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主观题)
  • 2017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
  • 2017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题
  • 2017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D类中小学《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 2017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 2017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 2017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C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 2016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D类中小学《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