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16年10月22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2016年10月22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时间:2023-03-10 10:28:22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旌,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
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操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3
“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
A、《大学》
B、《学记》
C、《论语》
D、《孟子》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A、推行回归教育
B、实施终身教育
C、改革正规教育
D、发展成人教育
5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6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
A、更新教育观念
B、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C、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D、人才的全面发展
7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
C、认识活动
D、学习活动
8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  )。
①师德为先    ②依法执教        ③能力为重        ④学生为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0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
A、教学手段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11
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  )。
A、提高品德认识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发品德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12
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除要求具有熟练的教学技巧、良好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13
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  )。
A、常规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4
(  )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青年中期阶段
15
(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具体
D、归纳和概括
16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17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18
教师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高尚性
B、奉献型
C、全局性
D、导向性
19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性需要的一种。
A、尊重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认知的需要
20
课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21
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22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23
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是以(  )为核心来建立的。
A、学校
B、教师
C、学生
D、教学内容
24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  )。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终结性评定
D、发展性评定
25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26
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7
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自制性
B、自觉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28
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的观点。(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29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30
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这表明人身心发展具有(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31
教育要适于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该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32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3
教师面对的是不断随时代变化并且有着丰富个性差异的学生,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效型
34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学习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35
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36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7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史的强化阶段(  )。
A、0~6岁
B、6~9岁
C、9~16岁
D、16岁至成年
38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39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40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这两类是(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41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D、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42
当儿童在生理和活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心理发展跟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其内心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混乱。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  )。
A、转折期
B、关键期
C、敏感期
D、危机期
43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44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45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46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47
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经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48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49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50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51
他曾任北京大学校长,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行“教授治校”,为中国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
A、叶圣陶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52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狄尔泰
53
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
A、《教学与发展》
B、《新教育大纲》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论教育》
54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55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56
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作“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7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  )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58
门外突然的鞭炮声,将正在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的动摇
59
(  )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A、以人为本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60
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老师发现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放了几枚头朝上的图钉。以下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立即查找肇事者
B、让学生把图钉拿掉,开始上课,课后处理
C、用话语轻松带过,然后上课
D、批评肇事行为,同时也让班干部进行反思
61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
A、素质教育
B、创新教育
C、终身教育
D、劳动技术教育
62
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63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64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B、培养人
C、巩固国家政权
D、促进文化延续
65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
D、产业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66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  )。
A、教学时间
B、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C、学生性格
D、教学目的和任务
67
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  )。
A、教师
B、教学内容
C、学生
D、课堂情境
68
班级管理过程包括(  )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
B、组织实施
C、评价反思
D、监测反馈
69
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  )。
A、教学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70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A、重视个别差异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71
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可分为(  )。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7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总的目标包括(  )。
A、人格完善
B、情绪乐观
C、学会适应
D、寻求发展
73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经典的观点有(  )。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74
青少年注意力训练技术有(  )。
A、缩小视野法
B、认知改变法
C、自我提示法
D、放松训练法
75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  )提供了平台。
A、个性化
B、民主化
C、自主化
D、智能化
76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
A、整体性原理
B、反馈性原理
C、民主性原理
D、均衡性原理
77
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育方法的选择
78
学校的(  )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A、办学目标
B、办学理想
C、办学体系
D、指导思想
79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注意的是(  )。
A、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B、素质教育应当坚持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素质教育要体现地区特色
80
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三、案例分析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一)
案例一:某中学举行运动会,王某报名参加了男子1500米比赛,在王某快要跑到终点时,突然瘫倒在地,学校老师和同学见状,立即上前救助,校医和体育老师对王某采取了人中穴挤压和胸部按压等措施。同时,在场的一名副校长马上联系了医院,大约8分钟,救护车来到现场,医生立即对王某开始了急救,随后送到医院继续进行抢救。王某晕倒时,班主任老师立即电话通知了其父母。后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为心脏病猝死。抢救王某的费用学校已全部予以了支付。此事发生后,王某的父母以孩子在学校且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为由,向学校索赔50万元,并把学校告上了法庭。
81
在赔偿问题上,你认为学校的做法对的是(  )。
A、尽到了救助义务,且没违反相关规定,不应赔偿
B、因为学生参加学校组织运运动会而出事,学校应承担50%的赔偿
C、虽无直接责任,但由于事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不了解,有间接责任,应承担20%的赔偿
D、事情发生在学校,且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应承担全部赔偿
(二)
       案例二:高风,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他现在都不知怎样面对他的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对学生动不动就是一顿骂,更有甚者,会对学生打上几巴掌,有一次把一个学生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因一些知识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老师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500分以上的学生留下听课,500分以下的或不愿意听课的,可以滚到操场上去玩。高风心有怨气地说:“不让我们上课,她有这个权利吗?”班主任曾找一名女生谈话,说:“你从初一到初三成绩这么差,一点愧疚感也没有,脸皮蛮厚的,说得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
82
以上案例,班主任老师的行为违背了什么样的德育原则?
A、学生至上,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原则
B、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德育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D、热爱学生、包容学生的德育原则
83
分析一下这位班主任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学生观?
A、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人
B、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C、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区别对待,不应该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D、严厉要求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
(三)
       案列三: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次,班主任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老师突然想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上对大家说:“这儿有团纸屑,进来的同学都没有捡起,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没进来,我们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并捡起呢?”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瞪着瞧。第一位同学看也没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同学看了看地面却无动于衷,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第三位同学进来后,发现地上的纸屑,就把它们全部捡起来了。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的脸上掠起一丝微笑,郑重宣布马上召开班会,第一个受表扬的就是刚才那位捡起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再也没有纸屑。
84
这一案列中,这位班主任老师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
A、榜样教育
B、激励教育
C、反向教育
D、即时教育
85
班主任老师的这种能力素养,对今后工作的意义有(  )。
A、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B、有利于班级管理
C、有利于严厉管理学生
D、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好的典型
(四)
       案列四:一位教师教授《沙漠里的船》一文时,一个名叫王军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书上说,骆驼嗅觉灵敏,不论什么地方有水,他都能找到,我看有些不科学。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既然水没有气味,那骆驼怎么嗅到的呢?”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有水的地方空气湿润一点,无水的地方干燥一些,骆驼是否通过干燥或湿润辨别呢?”还有同学说“骆驼是不是眼睛中有特殊结构,能感受或看到水分子?”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表观点。后来,王军同学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骆驼“嗅”不到水源》发表在《小学生科普报》上。
86
这位老师在此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哪条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A2、D3、D4、B5、C6、B7、C8、D9、D10、C11、D12、B13、C14、B15、A16、D17、A18、C19、A20、B21、D22、D23、C24、B25、A26、C27、A28、B29、D30、D31、B32、C33、B34、B35、A36、A37、B38、A39、B40、D41、C42、A43、C44、C45、B46、C47、D48、A49、B50、B51、B52、C53、B54、A55、C56、A57、D58、B59、A60、B61、D62、A63、D64、B65、B66、ABD67、ACD68、ABC69、ABCD70、ABCD71、ABCD72、CD73、ABCD74、AC75、ABC76、ABC77、AC78、AB79、ABCD80、ABCD81、A82、C83、ABD84、A85、ABD86、D
1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的规定,该法条明确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概述。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要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的是对于终身教育的理解。学习化社会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刚刚出现的概念。早在1972年富尔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就已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但是那时的概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从英文和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原来“经常性教育”到“伴随生命的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三个根本特征,第一是更加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第二是提出了学习的全民化。第三是突出了学习主动性。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当中的启发性教学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体现的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部分第十一章(三十一)规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观。教学过程的本质观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4.教育性,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品德也要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
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即①③④当选。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有: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文献法等。其中,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D项正确。
A项:教育观察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0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C项正确。
A项: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其中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中的能力素养。教师素养包括了:(一)道德素养;(二)知识素养;(三)能力素养;(四)职业心理素养。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除要求具有熟练的教学技巧、良好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类型。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其中,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维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C项正确。
A项: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套用公式解决同类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例如,儿童通过对各种不同工作的人的形象特征的概括,区分“医生”“警察”“消防员”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新游戏的开发、新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创造性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的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了:(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2)品德发展由动荡(初中)向成熟(高中)过渡,其中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
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行为及其应对。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研究表明,在典型的课堂里,25%-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级活动、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插嘴、坐立不安、活动过度等。D项正确。
A项: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C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7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第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第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题干中教师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表明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全局性。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
本题考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七种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外校外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理解。课外教育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是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课堂教学受到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而课外教育不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课外教育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而课堂教学不是。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1
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本题为选非题,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2
本题考查的是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即个体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认同是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内化是指个体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3
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含义。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因此,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是以学生为核心来建立的。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4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分类。在教学评价的分类中,根据实施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的含义: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上一篇: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精编)(二)
下一篇: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
相关资源
  •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精编)(二)
  • 2016年9月10日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真题
  • 2016年5月28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 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16年7月31日山东日照莒县教师招聘《公共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职教教师)
  • 2017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精选)
  • 2017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地理》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及答案(精选)
  • 2017年5月山东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真题及答案(精选)
  • 2017年2月26日山东潍坊市诸城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山东德州市齐河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精编)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