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心有知足心常态,人到无求品自高,你怎么看? 第2题: 刚进单位,领导经常批评你,说你没有责任心,业务总出错,你怎么办? 第3题: 请用“时代,理想,奋斗,定力,本领”这五个词,串词演讲。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中的态度观点题。题目给出的是比较抽象的一句话,类似七言诗句。我们可以对抽象诗句阐明其含义,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有何启示,怎样做到知行合一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要注意对抽象诗句的关键词进行总结和引申,从而形成自己的分论点,发散思维,展开论述。下面我们结合题干信息来具体展开: 审题点1:“心有知足心常态” 这句话是说心里要知足那么才能有一颗平常心的状态。其关键词即为“知足”,得出的观点可以为知足造就平常心。分析论证过程中,可以结合理证、例证多个角度把“知足”观点论证饱满。 审题点2:“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句话表面是说人到了无所追求的状态品行自然就高尚。当然,这是字面意思,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中总结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可以从“无求”引申到淡泊、豁达等等。再结合理证、例证把观点论证清楚即可。 审题点3:“你怎么看” “你怎么看”的问法,即需要谈谈对题干诗句的整体看法。把题干观点分析论证之后,还需要想一想这句话对自己的工作、言行、思想有何启示,如何在实际中做到“知足”“无求”。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首先表明个人对题干诗句的情感态度,然后结合题干诗句关键词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点阐述,最后谈一谈对思想、工作的运用启示。 参考答案 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浪潮之下,这句话醍醐灌顶,给我们每一个人吃了一剂定心丸。要知足、要无求,才能让每一个人摆正自身位置,求得一份自得。正如作家冰心94岁时也写道“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和题目传达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带给人们以深思。 一方面,心有知足心常态,告诫我们要有“知足”之心,保持平衡心态。所谓的“知足”,不是停止进步,不是放弃理想,而是保持一份平常心,放下不值得的小事,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陶渊明在面对仕途不顺、宏图难展的时候,仍能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知足心态,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因其有着悠然达观的平常心态而使其田园诗作传唱千古。 另一方面,人到无求品自高,告诫我们要有“无求”之品,不为外物所扰。所谓“无求”,说的不是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而是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求就是一种淡泊。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一生坎坷,屡遭被贬,却能够保持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