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理论。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1 一、客观题(60分) 60题,每题1分。 (题目暂缺) 二、案例分析。根据材料作答 (一) 二、论述题(25分) 第一题 这些日子,垃圾分类成了上海乃至全国的热门话题。可是各地分类标准不统上班族不方便投放等问题也逐渐暴露。 2 问题:请你就如何成功推广垃圾分类说一下你的建议, 13分。 (二) 二、论述题(25分) 第二题: 材料:“抗逆学生”,指的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位于后1/4,却能克服相对不利的成长环境,在学业成绩上进入前1/4的学生,即学业优良的寒门学子。国际上通常用这些学生在同等家庭背景学生中的占比来观察一个区域的教育公平状况。 7月1日,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浙江省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情况”。这项监测的调查对象是全省11个设区市3.67万名2018年9月升入五年级的学生(接受调查时为四年级),另有2400位小学校长和教学副校长, 1.12万名教师和3.5万名家长参与在线问卷调查。 据统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1%属“抗逆学生”,在同等家庭背景的学生中占30.4%,接近2012年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国际学生评估”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体31%的平均值。 调查显示,浙江“抗逆学生”在完全本籍子女公办学校中分布最密,比例达到32.6%,留守多数学校(留守儿童和流动多数学校(流动儿童超过50%)相比,后者“抗逆学生”的比例更高,达25.2%。 监测发现,“抗逆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他们比弱势学生(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成绩)有更强的学习愿望与自信,学习主动性、计划性、策略性、专注性较好,自我管理能力强,在睡眠保证方面好于弱势学生。60.2%的“抗逆学生”未参加校外补习,远高于全省40%的相应比例。同时,他们对于不懂的问题更执着于钻研,更倾向独立思考,更少依赖记忆、背默等方法学习。 3 问题:谈谈你对公平教育下更容易寒门出贵子的看法,12分。 三、公文。根据材料作答 4 三、公文写作(15分) 单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会议通知。以你所在单位名义发通知,给了时间地点,要求符合格式,15分。 时间:7月15日上午9:00 地点:融媒体楼808报告厅
2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对策类案例分析,主要考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审题中需重点关注主题方向。 主题方向:“就如何成功推广垃圾分类说一下你的建议”,要立足材料并结合实际提出推广垃圾分类的建议。 【思维分析】 通过把握审题要点,基本可以预判答题方向为:分析材料给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找出建议。答案形式为:6条建议。 通过初步阅读材料,发现材料内容较少,需要深入挖掘句子中的信息,并结合工作实际来分析。 逐句分析材料: 材料第一句交代了垃圾分类的背景。第二句呈现了两个问题,即:分类标准不统一和上班族不方便投放,由此可以推出两条建议:统一垃圾分类标准①。科学合理规划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及投放点②。 接下来,联系工作实际,运用机关系统思维。推进一项工作,首先就要加强组织保障,健全机制,责任到人③。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因此要广泛宣传发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④。仅有教育还不够,需要政策支持引导,需要刚性约束,加强法治保障⑤。联系垃圾分类的新闻报道,经常会提到源头减量(即减少垃圾生产)、资源利用(即做好废物再生利用)⑥,可以融入自己答题。从垃圾分类的环节看,有投放、收运和处理,各个环节都要做好管控⑦。同时,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效能⑧。为了确保效果,还需要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⑨。 拓展: 在2020年4月16日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赖泽华强调:一是坚持整体安排、分类推进。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三是坚持全程分类、全链管控。四是坚持源头减量、循环利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广泛宣传发动。三是落实政策保障。 通过分析对内容进行分条归纳,梳理得出最终框架: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③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④ 三、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政策制度。⑤ 四、强化全程分类,因地制宜推进。①②⑦ 五、强化源头减量,坚持循环利用。⑥ 六、强化监督考核,鼓励创新运用。⑧⑨ 【参考答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加快建立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城市社区具体实施、公共机构示范带头、专业公司提供服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利用户外广告、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常态化宣传,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进村宅、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