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风筝》一文主要描写了童年的“我”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以下是某小学三年级语文李老师两次授课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摘自2017年10月27日三年级1班的课堂教学实录):
李老师:小明,这篇课文写了三件事情,分别是哪些呢?
小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李老师:做风筝的时候,作者是什么心情,小明你接着说一下。
小明:是快活的。
李老师:为什么?
小明:(没有回答)
李老师:(见小明没有回答,随即转身面向全班同学)其他同学有知道的吗?
全体学生:(没有回答)
李老师:(显得有点着急)我的意思是说,从文中第几自然段看出来他的心情是快活的?小丽,你来说一下。
小丽:第二自然段……
李老师:放风筝呢?
全体学生:(七嘴八舌)“第三自然段”“还是快活的”……
李老师:对,放风筝时的心情也是快活的,在第三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小军:(脱口而出)老师,老师,我放过风筝,只有拼命地跑,一点儿也不快活……
李老师:(打断了小军的话)找风筝呢?
……
评课环节有老师指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中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这节课上李老师主要采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虽然提问了50多次,但以事实性问题为主,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建议李老师改进教学方式,比如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
片段二(摘自2017年10月30日三年级2班的听课记录):
根据老师们的建议,李老师调整教学方案,并在三年级2班实施教学。
上课伊始,李老师按座位将学生就近分成4人一组,给每组下发一份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见下表),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单中的任务。
学生拿到任务单后,直接开始讨论。
讨论过程中,有的组一直在讨论自己放风筝时的感受,没有人填写任务单;有的组是一个人在填写任务单,其他同学要么在课本上圈点、批注,要么在发呆。
10分钟过去了,学生合作讨论进展很慢,没有小组能够完成任务。这时,老师提醒大家要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任务,先独立默读、圈画,再进行讨论交流。
15分钟过去了,大部分小组仍然没有完成任务,直到20分钟时,所有小组的任务才基本完成。
汇报环节,有的相互推诿,都不愿意发言;有的组只汇报了部分内容;有的组汇报的语句、关键词和心情感受等不准确。
材料2
班会课上,学生们纷纷谈论自己未来的人生理想。
小可说:“我想当医生,能治病救人,多崇高啊!”
明明说:“我想当宇航员,探索宇宙的奥秘。”
婷婷说:“我想当明星,既风光,还可以轻松挣大钱。”
……
当小方说自己的理想是长大后当农民时,他的话引发了同学们的哄笑和议论。
“哦?难道小方当农民的理想有问题吗?我们的日常生活能离开农民的辛勤劳动吗?”听班主任张老师这么一问,学生们一下子都安静下来,陷入了沉思。
“老师,听您的意思,似乎当农民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小丁低声地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同学们,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职业理想完全可以多样化。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高级白领,政府官员,企业家,也可以选择做农民……”张老师接着说。
张老师知道只靠一堂班会课,不一定就能让学生真正懂得这些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同职业的价值,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呢?
二、回答问题
【试题一】
一、教育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实施教育,超前于现有发展水平去教育学生就是揠苗助长。请对这一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试题二】
二、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三年级1班授课情况,谈谈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实施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求:全面、准确,字数不超过200字。
【试题三】
二、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三年级2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请给李老师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要求:问题明确,建议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试题四】
二、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李老师两次授课情况,谈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要求:结合案例阐述,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试题五】
三、假如你是张老师,请针对讨论中反映出的问题,设计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完成以下具体任务:
1.拟定活动方案的主题。
要求:主题鲜明,概括准确,字数不超过25字。
2.阐述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
要求:合理清晰,表达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3.写出活动方案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字数不超过600字。
4.如果该方案付诸实施,你将如何评估其效果?
要求:指标恰当,方法可行,字数不超过100字。
【试题一】参考答案
题目的观点错误。
学生具有身心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顺序性的规律启示教师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顺序性是强调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实施教育。
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需要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去进行教学。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因此,超前于现有发展水平去教育学生是合理的,但如果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是揠苗助长。
故题干的观点错误,教师应该做到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试题二】参考答案
应注意如下问题:
提问:避免提问内容不具备启发性,没有做到开放式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有效的搭配,与本节课核心知识关联不紧密;提问方式单一, 只采取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方式;提问设计次数过多且出现无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