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18年9月山西省阳泉城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题

2018年9月山西省阳泉城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题

【发布/编辑时间:2023-03-17 14:23:06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0.8分,共48分)
1
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2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学校教育系统形成
B、“废科举,兴学校”及近代学制的产生
C、教育实体出现
D、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出现
3
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的是(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4
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沛西•能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5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6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  )。
A、学校制度文化
B、学校教师文化
C、学校校园文化
D、学校物质文化
7
美国经济学家(  )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
A、舒尔茨
B、凯恩斯
C、恩格斯
D、托宾
8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说明(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9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  )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成熟
D、教育
10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者是(  )。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赞可夫
D、布鲁纳
11
盲人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一般都特别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2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
A、选拔作用
B、主导作用
C、评价作用
D、决定作用
13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遵循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4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15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16
(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7
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18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测验的(  )。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19
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20
在德育方法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21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2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平行管理
B、目标管理
C、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23
以下哪项不属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
A、管理学生学籍档案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24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学生
D、教育内容
25
(  )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纵型
D、集体型
26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认识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联结学习论
D、建构主义理论
27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探究学习
B、体验学习
C、有意义接受学习
D、有意义发现学习
28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  )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强化
B、诱因
C、动机
D、需要
29
周总理在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外部动机
B、近景性内部动机
C、远景性外部动机
D、远景性内部动机
30
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  ),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较高
C、中等
D、以上均不对
31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  )。
A、熟悉教材
B、了解学生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并贯彻始终
32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
A、归属与爱的需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33
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进行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34
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  )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组块
D、替换
35
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景教学
36
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好。
A、50%
B、200%
C、150%
D、100%
3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想象直观
D、言语直观
38
学生在学习弹奏乐器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
A、生理极限
B、倒摄抑制
C、高原现象
D、及时反馈
39
计划安排每天的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的(  )。
A、组织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认知策略
40
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的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
A、知觉选择性
B、粗心大意
C、定势
D、知觉整体性
41
根据研究,(  )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42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
A、行为
B、反馈
C、内化
D、实行
43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理智成分
D、情感成分
44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斯金纳
C、科尔伯格
D、巴普洛夫
45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
A、大多数学生
B、正常学生
C、心理障碍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46
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称之为(  )。
A、泛化恐怖症
B、单纯恐怖症
C、广场恐怖症
D、社交恐怖症
47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A、教学目标
B、学习方法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法
48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
A、课堂规范
B、课堂管理
C、课堂纪律
D、课堂控制
49
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50
以下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  )。
A、师生关系
B、实验室
C、教材
D、课程网站
51
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  )。
A、补充
B、延伸
C、深化
D、拓展
5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实行的是(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校本管理制度
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53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爱岗敬业
B、团结协作
C、为人师表
D、清正廉洁
54
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最高裁决作用的是(  )。
A、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C、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D、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55
某学生怕猫,先和他谈论猫,给他看猫的图片,再让他远看关着或拴着的猫,最后让他接近猫,摸猫甚至抱起猫。这一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称为(  )。
A、系统脱敏法
B、自我控制法
C、肯定性训练
D、示范法
56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  )。
A、罗森塔尔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蝴蝶效应
57
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该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招收学生的权利
B、合法,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
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5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区域公平
59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地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应当(  )。
A、由学校予以赔偿
B、由直接责任人赔偿
C、学校和直接责任人各赔偿一半或协商赔偿
D、由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直接责任人追偿
60
依据艾宾浩斯揭示的遗忘规律,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遗忘量随时间递增
B、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
C、及时复习有利于识记材料在急速遗忘前获得必要的加固
D、一般情况下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1
以下属于学生文化特征的是(  )。
A、多样性
B、互补性
C、过渡性
D、正式性
62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  )。
A、教学反思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监控能力
D、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63
方法型策略是以(  )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A、教学内容
B、教学形式
C、教学方法
D、技术
64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
A、职权影响力
B、学术影响力
C、年龄影响力
D、个性影响力
65
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
A、效果律
B、尝试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66
研究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
A、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架”
B、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
C、教师做好知识的讲解者
D、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67
以下属于我国学校德育主要途径的是(  )。
A、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劳动
C、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D、共青团活动
68
以下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具体体现的是(  )。
A、关注每一位学生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69
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动机
B、思维
C、意志
D、情绪
70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除前言和附录以外,还包括(  )。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0.7分,共42分)
71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
72
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是聚合思维。(  )
73
卢梭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人的教育理想。(  )
74
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
75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也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
76
所有的无条件反射和潜意识行为都不是意志活动。(  )
77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概念学习。(  )
78
在职教师给学生有偿补课是非法行为。(  )
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
80
聘任教师担任一定的职务一般任期为三年。(  )
81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为三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
82
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少年期。(  )
83
学校教育并不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84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  )
85
动作技能教学一般不宜采用发现教学法。(  )
86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
87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
88
个体的身心发展存在关键期,一旦超越了关键期的时间范围,某些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发展。(  )
89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  )
90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
91
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
92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不足之处就是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
93
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会影响他们的结群行为。(  )
94
汽车司机能一边操纵方向盘,一边踩油门、刹车,一边还要观察路面情况。这属于注意的转移。(  )
95
长时记忆中储存有图式、命题网络、脚本等知识表征形式。(  )
96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
97
瑞士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
98
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
99
做笔记是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  )
100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人类进步不断变更。(  )
101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
102
学生阅读课文时能读出“言外之意”,说明他在运用组织策略。(  )
103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
104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
105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是所学知识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根据加涅的观点,属于纵向迁移。(  )
106
教育方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107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
108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裴斯泰洛齐。(  )
109
在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最多的领导方式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
110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112
初中和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
113
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
114
教师采用列提纲的方式来讲解知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元认知策略。(  )
115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将学生分为优、中、差,分班进行教学。(  )
116
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布卢姆。(  )
117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  )
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各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重、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
1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  )
120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原型。(  )
121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课程设计、教学设备资源等。(  )
122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课堂成绩有正相关趋势,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
123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向他们介绍一些有争议的内容是不必要的。(  )
1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宗教活动必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  )
125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各门学科的纲领性文件。(  )
126
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要素课程论。(  )
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0日起开始实施。(  )
128
支架式、抛锚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的教学模式。(  )
129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
130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

1、C2、B3、B4、A5、D6、A7、A8、B9、C10、A11、D12、C13、B14、C15、B16、A17、B18、C19、B20、C21、B22、A23、A24、C25、B26、D27、C28、A29、C30、B31、B32、B33、C34、C35、A36、C37、B38、C39、B40、C41、B42、C43、D44、C45、B46、B47、D48、B49、B50、A51、A52、D53、C54、C55、A56、A57、D58、A59、D60、D61、ABC62、ABCD63、CD64、AD65、ACD66、ABD67、ABCD68、ABC69、ACD70、BCD71、A72、B73、A74、B75、A76、A77、B78、A79、B80、B81、B82、A83、B84、B85、A86、B87、A88、B89、B90、A91、B92、A93、A94、B95、A96、A97、B98、A99、B100、A101、A102、B103、A104、A105、B106、B107、A108、B109、B110、A111、A112、A113、A114、B115、B116、A117、B118、A119、A120、A121、A122、A123、B124、A125、A126、B127、B128、A129、A130、A
1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一词的来源。孟子在《尽心上》中最早将“教”和“育”联系起来使用,提出教育一词。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B项正确。
A、D两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到奴隶社会后逐渐出现了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实体化教育)。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学记》的地位。《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B项正确。
A项:《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大学》开篇有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学说。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A项正确。
B项: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沛西· 能和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洛克提出“白板说”:人出生时就是一张白纸,涂抹什么颜色就可以变成什么样子;倡导“绅士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和教育目的。D项正确。
A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文化因素不能决定教育的发展,而是影响和制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校园制度文化的概念。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是指保证校园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它包括教育方针政策、校园规章制度、管理体制、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行为取向、典礼仪式、节日活动、公共关系、文化传播等。题干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属于校园制度文化。A项正确。
B项: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价值取向、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情绪和行为的反应等,是学校文化的支柱和基础,也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校园文化是指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校园文化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又分为校园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7
本题考查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个体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形成的价值在人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A项正确。
B项: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恩格斯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托宾早期的研究为凯恩斯主义的整体经济学说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最终发展成为当代的投资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理论。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的因素。“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思为: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前一句比喻良好的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后一句比喻不良的环境对人的消极影响。这句话说明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B项正确。
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主要指人的感觉知觉的灵敏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敏捷性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
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C项正确。
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主要指人的感觉知觉的灵敏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敏捷性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与动物共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由天然存在的自然界构成;社会环境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潜在发展区,它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描述了儿童智力可能达到的水平。 A项正确。
B项: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赞可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互补性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可以得到发展。题干中盲人的视觉受损后,其听觉、嗅觉和触觉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互补性的体现。D项正确。
A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一是同一机能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二是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具有导向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C项正确。
A、B、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
本题考查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概念。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项正确。
A项: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4
本题考查智力的核心。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思维能力是能力构成的核心部分,是指人们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思维活动效率的能力,包括发动、组织思维活动的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搜集加工、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理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C项正确。
A项: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提出“学思行”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单纯的学和单纯的思考都是片面的。学是基础,在有了知识材料的条件下,则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实践服务。B项正确。
A项:荀子提出“性恶论”,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孟子提出“性善论”,首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墨子提出了人性素丝说,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
本题考查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其中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因此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为备课。A项正确。
B项: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包括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问答;各种书面作业;各种实践作业。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措施。课外辅导是对上课必要的补充,但不是上课的继续。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
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给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该教学形式主要体现了五个方面的固定,即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它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B项正确。
A项: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学校的学生集中于一室,教师轮流传唤每位学生,分别向每位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做作业。个别教学制是我国最古老的教学组织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分组教学指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打破学科界限,摒弃传统的教科书,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并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8
本题考查信度的概念。测验的质量指标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题干中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这是测验的信度。C项正确。
A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测验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或通过测验的人数比例作为难度值。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加以区分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
本题考查体谅模式。体谅模式由彼得·麦克费尔提出,是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B项正确。
A项: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模仿模式主张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并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0
本题考查实际锻炼法的概念。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C项正确。
A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1
本题考查疏导原则的概念。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B项正确。
A项: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2
本题考查班级管理模式中的平行管理。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来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的思想。A项正确。
B项: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民主、平等地参与对各项班级事务的管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3
本题考查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设计和建立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学生学籍档案包括录取名册、考生登记表、学生成绩册、新生注册材料、学生休、复、转、退学的有关资料,不属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A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是属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4
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有:(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班级活动最主要的要素是学生,学生既是班级活动的主体又是班级活动的目的。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现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在于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发展。(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按照民主程序选拔班干部;二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实行“小干部”轮换;三是实现“小干部”的角色转换,把“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转化为学生的代表,为学生做事,而不仅仅把“小干部”作为一种荣誉和头衔;四是把班集体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因此,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5
本题考查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家庭、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性、放纵型和民主型等三种教养模式。研究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人交往;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B项正确。
A项: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人交往。与题干不符,排除。
上一篇:2018年1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真题
下一篇:2018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题(精选)
相关资源
  • 2018年1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真题
  • 2018年1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小学)真题
  • 2017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7年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16年1月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16年山西省阳泉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 2016年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16年山西太原市小店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真题(精编)
  • 2020年11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0年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1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师招聘考试题【含公基】
  •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题
  • 2017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美术)真题
  • 2017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精选)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