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 A、课堂气氛 B、课堂管理 C、课堂凝聚力 D、课堂控制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称为(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3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 C、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 D、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4 ( )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标准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学参考书 5 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 教学内容的螺旋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之一是能够( )。 A、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 B、较完整地反映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 C、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产生重复 D、避免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 7 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习惯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 A、习惯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定向 8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制定( )。 A、教育法律 B、地方性教育法规 C、部门教育规章 D、教育行政法规 9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 A、从众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马太效应 D、晕轮效应 10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模式属于( )。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教学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有权利的是( )。 A、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12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 )。 A、科学性知识 B、策略性知识 C、功能性知识 D、生产性知识 13 下列选项中,学科教学目标水平最高的是( )。 A、知识水平 B、理解水平 C、分析水平 D、综合水平 14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15 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可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为( )。 A、司法机关 B、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 C、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 D、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16 格塞尔认为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没有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来自( )。 A、选择性繁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 C、视觉悬崖实验 D、恒河猴依恋实验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引诱、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卖淫的,应依法( )。 A、处罚 B、从重处罚 C、加重处罚 D、不处罚 18 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被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9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功能性 C、社会性 D、独特性 20 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该怎样”等问题。按照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性 C、主动感 D、勤奋感 21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强调( )。 A、问题、相关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等要素的结合 B、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C、学习资源的管理与共享 D、学习过程的个性化 22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23 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24 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最低的是(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单行法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25 最能够有效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的方法是( )。 A、概念图 B、操作评定 C、案卷分析 D、观察 26 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27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A、自我学习 B、自我调节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坚持(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只能教育,不能惩罚 D、严厉惩罚,并从学校开除 29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30 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时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的( )规律的反映。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31 在归因理论中,能力属于( )。 A、稳定、内在、不可控因素 B、稳定、外在、可控因素 C、不稳定、内在、可控因素 D、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 32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33 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行为。这属于哪种认知方式?( ) A、高智能型 B、高创造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34 学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失败,做了多种努力也不能改变这种失败的现状后表现出不听课、不做作业、成绩极差,但遵守纪律的行为特征。这属于( )。 A、习得性无助 B、自我归因感 C、期望效应 D、学习困难 35 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是( )。 A、非言语线索 B、反复提示 C、应用后果 D、表扬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 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的策略有( )。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37 在赫尔巴特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传统教育为中心的特点,即( )。 A、教师中心 B、教材中心 C、课堂中心 D、知识中心 3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9 气质的体液说认为人有哪几种气质类型?(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40 孔子的主要教育主张包括( )。 A、“有教无类”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教学相长” D、“兼爱” 41 影响迁移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 A、学习任务的相似性 B、原有的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教师的指导 42 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关系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 A、发现学习 B、机械学习 C、操作学习 D、有意义学习 43 桑代克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其中学习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差异律 44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归属学习 45 自我效能形成后,对人的行为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B、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C、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D、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46 常用的教学设计模式有( )。 A、系统分析模式 B、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C、过程模式 D、结果模式 47 下列选项中,对教学策略的理解,正确的有( )。 A、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 B、教学策略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 C、教学策略等同于教学设计 D、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着眼和入手 48 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有( )。 A、自学—指导式 B、抛锚式教学 C、传递—接受式 D、问题—探究式 49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目标设计步骤的有( )。 A、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 B、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C、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D、列出综合性目标 50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 A、教科书 B、参考书 C、活动指导书 D、讲义 51 保护未成年人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A、平等原则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5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 A、主动建构性 B、建构情境性 C、学习趣味性 D、交流快捷性 53 分层教学又称为分组教学,它的优点有( )。 A、有利于因材施教 B、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 C、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 D、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加便利 54 学生伤害事故的构成要件有( )。 A、学生伤害事故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受害人或加害人 B、必须有客观的伤害结果发生 C、伤害事故结果的发生与学校疏于教育管理保护行为有因果关系 D、学校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过失 55 教师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D、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56 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 57 如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或者控告。( ) 58 美国心理学家奧尔波特将人格类型划分成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审美型。( ) 59 布卢姆认为,认知方面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 60 课堂教学活动中,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 ) 61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基础知识目标、创新能力目标、思想德育目标。( ) 62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63 教学评价旨在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使教学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水平有序地达到既定的目标。( ) 64 目前我国教师任用制度是聘任制。( )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这是对未成年学生通信自由权的保护。( ) 66 对于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而言,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 67 弗洛伊德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 6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 6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 70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课程。( ) 四、论述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本大题共20分) 71 生活中人们常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学习。学生要获得知识,不能没有复习,但是复习却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要适度。请问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呢?
1、B2、A3、B4、C5、A6、A7、C8、C9、B10、A11、A12、B13、D14、C15、D16、B17、B18、B19、D20、B21、A22、A23、C24、D25、A26、B27、C28、A29、B30、C31、A32、D33、C34、A35、A36、ABCD37、ABC38、AB39、ABCD40、AB41、ABCD42、BD43、ABC44、ABC45、ABCD46、AC47、ABD48、ACD49、BCD50、ABCD51、BCD52、AB53、ABCD54、ABCD55、ABCD56、B57、A58、B59、A60、A61、B62、B63、A64、A65、B66、A67、B68、A69、A70、A 1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B项正确。 A项: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它是学习的重要社会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堂控制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自身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约束和调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直观教学的种类。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教学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等。A项正确。 B项:实物直观即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语言的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无此说法。为干扰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C项正确。 A、B两项: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改革之前被称为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测验的质量指标。教学评价测验的质量指标有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A项正确。 B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测验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确地测量所要测量的东西。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并加以区分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或通过测验的人数比例作为难度值。难度值(P)=答对人数(R)/被试总人数(N)×100%。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在0.5最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教科书的编排方式。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的内容的基础,后面呈现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7 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以及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C项正确。 A项:习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定向指转向指定的方向,包括事物的方向性、动物主动调整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空间位置的行为等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中央和地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是教育规章,有的称为教育行政规章,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C项正确。 A项:教育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地方性教育法规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即省级立法机关及政府制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教师期望效应。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影响学生的一种教学行为。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即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因素。B项正确。 A项: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罗杰斯的教育思想。罗杰斯主张用“学习的促进者”代替“教师”这个称谓。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将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罗杰斯提出了一些相当于原则的基本教学要求。以下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几条: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A项正确。 B项:结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代表人是布鲁纳,他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即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它反映了事物间的联系,包含了“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赞科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他倡导教学与发展理论,即发展性教学理论,其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分别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第二章第七条的规定。该法条明确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A项正确。 B项:教师可以对学校进行管理但是没有领导的权利。选项表述有误,排除。 C项:教师不可以随意选择教材,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选项表述有误,排除。 D项:教师没有检查学生身体的权利。选项表述有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 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分类。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具有静态的性质。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无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态的性质。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 本题考查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的识记情况。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其著作《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目标领域。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级。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学生在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含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等层次。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4 本题考查对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识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C项正确。 A项:课程目标。根据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或课程具体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改革之前被称为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