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大学生聚会,百分之三十多的是每周两次以上,其中低年级占其中的百分之六十多,聚会所花费的相当于生活费的百分之三十,你怎么看? 第2题: 你们急救中心要进行急救演习,你作为总策划,怎么组织? 第3题: 进行城市文化建设,市图书馆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然后市民反映不好用,借书还书都很麻烦,你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怎么做? 第4题: 你是社区网格化工作人员小李,老蒋违规搭建,堵塞了消防通道,你去解决,老蒋不听,还骂你多管闲事,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此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提问方式“你怎么看?”则是询问我们对“大学生聚会”这一事件的看法,“聚会”这件事并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之分,放在不同环境下也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在此题描述过程中,重点提到了聚会的负面信息,因此在答题的过程中,可以在开头简单提到聚会的好处并表达自己的态度,而将论述重点放在聚会带来的危害,更深层次可以分析到为什么会在大学校园发生越来越多的聚会现象,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审题点1:“大学生聚会” 聚会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社交活动。大学生刚刚走进校园,在摆脱了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离开了高中封闭的学习环境之后,适当的聚会可以放松身心,以一种全新姿态迎接大学生活;当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可能会有些许不适应,适当的聚会可以广泛地结交朋友,了解不同地域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环境中;大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独立成长的过程,适当的聚会可以锻炼口才、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个人能力。 审题点2:“每周两次以上” 百分之三十多的聚会是每周两次以上,毫无疑问这个频率是过高的。适当的聚会能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如果聚会频率过高,也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即便聚会都安排在周末,也会影响课余作业的完成、休息时长的保证和其他业余活动的安排;如果是非周末的聚会,就更可能导致疲劳过度、无心学习、甚至翘课。大学生应该以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重,过于频繁的聚会是不合适的。 审题点3:“低年级占百分之六十多” 低年级占到百分之六十多,这个年龄占比是不太合适的,低年级正是打好大学基础、养成自我独立生活好习惯的阶段,如果将过多的时间放在聚会上,容易迷失自我,对当下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规划,对人生失去希望,导致人生在起步阶段就毁于一旦。 审题点4:“生活费的百分之三十” 聚会花费生活费的30%,也说明聚会过度了。大学生大多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费由家长提供,仅聚会这样的娱乐活动就挥霍这么多父母辛苦赚来的钱,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本题的作答思路可以总结为:表明态度-分析现象之害-分析产生原因-给出治理方法。 参考答案 大学生适度聚会,有利于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结交朋友,增进友谊。但对于频繁聚会现象的发生,我感到非常担忧,因为它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影响学生长远发展。频繁聚会占用太多时间,导致疲劳过度、无心学习,不仅影响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力素养的提升,更会影响考研或就业的成功率,容易对当下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规划,对人生失去希望,让人生在起步阶段就毁于一旦。 第二,加重父母经济负担。大学生大多没有经济收入,花费往往靠父母资助,过度聚会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引起家长的不满,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破坏家庭和谐。 第三,造成校园安全隐患。过度聚会背后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容易使学生陷入校园贷的陷阱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营,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第四,破坏国家发展稳定。大学生频繁聚会,不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高校放任自流,不注重人才的发展,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国家的人才资源培养,破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缺乏规划。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一劳永逸,不思进取、无事可做,只能通过聚会打发时间。二是学校疏于监管。学校只注重对学习技能的培养,缺乏对生活习惯的培养,疏于监管,没能让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品质。三是不良风气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互相攀比、奢靡等不良行为习惯,将大把时间花在了社交聚会上。 为了还给校园一片净土,我认为应通过以下措施加以引导: 第一,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高校要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通过选修课、公开课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消费观念,养成艰苦朴素的品质;政府可以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通过评选廉洁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倡合理的消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