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公务员>2022年7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直机关遴选笔试题

2022年7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直机关遴选笔试题

【发布/编辑时间:2023-12-28 11:09:17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笔试题。请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一)
材料1:
当前,一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的矛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严重失衡,依赖外在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数量扩张型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依然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考验。
因为资本短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以廉价的生产要素,即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为筹码吸引外资,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尽管这种“以市场换资本”的方式让外企纷至沓来,驱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但也让国人遭受耕地锐减、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之痛。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在全球化市场中会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
从国内的形势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形成制约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一方面,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大量落后的、不合理的、非“绿色”的产能,在一个低端而饱和的状态下苦苦支撑,不但严重浪费社会资源,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障碍。
另一方面,社会行为的“生态向度”严重缺失,我国当前正在经历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以及“先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据统计,国内每年因生产1000 万箱一次性木筷,会失去 500 万立方米木材,需要砍伐 2500 万棵树:又比如,现在国人非常流行吃虫草,虫草价格不断走高且供不应求,而每挖 1 条虫草,就得掘地 8~12 厘米深,刨出约 30 立方厘米土壤,留下坑洞,高原草甸因此伤痕累累。这种非“绿色”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社会痼疾,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生产,使得畸形的生产模式难以纠正。
材料2:
2019年,中办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在对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考核中,《条例》指出,考核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应当看全面工作,看推动本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情况和实际成效。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我们看到,此次《条例》的出台,全面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的相关要求。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都是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任何成绩的取得,不可能是一任一人;任何问题的产生,也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在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过程中涉及生态环保领域的工作究竟如何评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课题。
事实上,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中,就有相关表述:“对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和对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的评定,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工作实绩要进行定量分析,要把握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而此次《条例》出台,则更进一步。《条例》明确:“考核结果确定应当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历史、辩证地分析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显绩与潜绩、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等情况,注重了解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感受和评价,防止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增长率排名或者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得票得分确定考核结果。”
《条例》的相关表述,让那些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干事创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无论是不是在自己手上出台的政策、推动的工程、取得的进展,都会全面、历史、辩证地进行评判。哪怕经济发展速度慢一点,但是发展质量很高,在考核中获得的评价也不会差。与之相反,那些在任上不作为、乱作为的党政领导干部,即使去了其他岗位,也无法再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随着《条例》的印发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各项工作将拥有更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材料3: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举措。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杜绝“一刀切”,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障群众取暖。但近日,多位居住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古城内的群众给央广新闻热线反映称,由于古城内设有大气监测国控点位,当地为了数字好看,在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一味强调清洁,而忽视取暖效果,甚至采取禁止烧柴、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导致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众挨冷受冻,引发群众质疑。
山海关古城是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城区,至今未通天然气和暖气。古城内约4300户房产中,有约1700户冬季在此居住,其中集中供暖户仅有265户,而且存在着老人多、平房多、生活困难家庭多的“三多”现象。为推进清洁取暖,2019年,古城片区全面禁煤。今年冬季,当地又禁止烧柴取暖,一些群众家中的炉灶被封堵。
1
问题1:请根据材料,分析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工作实绩考核的原因?
要求:条理清晰、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300字,15分。
2
问题2:分析古城的做法暴露出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群众取暖需求与环保要求之间的矛盾?
要求:条理清晰、分析深刻、具有针对性,600字以内。25分。
(二)
材料1: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李玮在联组会发言时指出:舆情管理和抗疫同样值得重视。疫情一波一波,传染性和影响力呈逐渐减弱态势,而舆情一波波扩散,越到最后越是失实变形,影响力越大。所以,必须及时把控住舆情的蔓延,迅速控制社会情绪被激化。
李玮委员详细介绍了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如何预防化解舆情危机、维护社会稳定。2020年,李玮以新冠疫情期间的舆情管理做了大型社会调查,发放回收了3000多份问卷,对新冠期间舆情的产生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她指出,当代的舆情主要是网络舆情,网络传播的爆发力和不可控性,使得舆情的产生防不胜防。负面舆情的危害巨大,极易引发公众对立情绪,成为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仇恨、酿成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索。
材料2: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每天都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让普通民众拥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和诉求通道。
材料3:
公共危机体系由政府、媒体、第三方部公众等部分组成,政府是中枢神经和主引擎,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在公共危机舆论管理中,政府公信力的大小由其在管理实践产生的效果决定,又反过来影响着它的一切行动产生的效果。消解危机舆论,化解公共危机,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必须仰仗政府公信力的发挥;要彰显公信力,又必须摒弃单靠政治权力控制舆论的思维,学会“把权力转化为权利以及把服从转化为义务”,根据公共危机及其舆论的变化情况,综合舆论生态、公众反馈等诸多因素,快速而准确地作出有利于引导公共危机舆论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科学决策。以实现公信力最大化为目标,无疑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管理公共危机舆论的理性选择。
材料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对网络信息和网络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媒体融合,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3
问题3:请围绕“增强政府信息公信力,保障群众信息安全感”为主题,写一篇策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不拘于材料、主题突出、具有针对性,1000字左右,60分。
1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认知评价题,需要分析原因,那么需要把握材料主题、材料范围、相关要求等。
【思维分析】
一、精准审题明方向
①材料范围没有确定,但是经过快速筛选,可以得知材料1和材料2是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可以确定出材料范围。
②主题是生态文明纳入地方工作实绩考核,此处的主题非常微观,而且极其刁钻,阐述的是一个具体的做法,即纳入实绩考核,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要紧扣此处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作答,即为什么要将生态文明纳入考核,而不是将内容写的过于宏观,偏离了这个具体做法,阐述过多生态文明有关的内容。
③设问是分析原因,属于案例分析中的综合分析题,需要全面分析出做法的原因,其实可以从主观、客观、内在、外在等多方面找原因,但是要尊重材料,从材料中去推敲原因。
④在题目要求方面,条理清晰需要标清序号;结合实际需要不仅从材料里找原因,也可以从材料外找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是指需要结合政策理论,尤其是有关生态文明有关的,这就要求需要系统学习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呈现在答案上就是不能单纯的微观的内容,也要进行适当理论性拔高。
二、分析材料找重点
材料1:
段1:当前,一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的矛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严重失衡,依赖外在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数量扩张型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依然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考验。
段2:因为资本短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以廉价的生产要素,即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为筹码吸引外资,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尽管这种“以市场换资本”的方式让外企纷至沓来,驱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但也让国人遭受耕地锐减、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之痛。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在全球化市场中会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
分析段1-段2:此处阐述了过快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环境污染,是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阐述了过去的错误的经济增长方式,之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实是一种环境驱动,即牺牲环境换来的。所以通过之所以将生态文明纳入地方实绩考核的原因可以从经济方面考虑,即为了转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可以概括为:①为了转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段3:从国内的形势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形成制约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一方面,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大量落后的、不合理的、非“绿色”的产能,在一个低端而饱和的状态下苦苦支撑,不但严重浪费社会资源,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障碍。
分析:此处出了阐述在经济方面的原因之外,还阐述了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比如生态系统退化。所以实施生态文明实绩考核也是为了更好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系统,这属于从生态角度,所以可以概括为:②为了更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修复。
段4:另一方面,社会行为的“生态向度”严重缺失,我国当前正在经历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以及“先增长、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据统计,国内每年因生产1000 万箱一次性木筷,会失去 500 万立方米木材,需要砍伐 2500 万棵树:又比如,现在国人非常流行吃虫草,虫草价格不断走高且供不应求,而每挖 1 条虫草,就得掘地 8~12 厘米深,刨出约 30 立方厘米土壤,留下坑洞,高原草甸因此伤痕累累。这种非“绿色”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社会痼疾,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生产,使得畸形的生产模式难以纠正。
分析:此处阐述了由于错误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让人们养成了挥霍的生活习惯,这是从个体角度,阐述了危害。那么我们从生态文明实绩考核出发,实行考核也是为了纠正过去错误的生活方式,养成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这是从人民角度出发,概括为:③为了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形成简约适度、节俭低碳的生活方式。
材料2:
段1:2019年,中办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在对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考核中,《条例》指出,考核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应当看全面工作,看推动本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情况和实际成效。
段2: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我们看到,此次《条例》的出台,全面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的相关要求。
分析段1、段2:段1主要阐述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的具体规定,没有阐述一些背景信息,段2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因为有习近平总书的指示要求,所以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出台了《条例》,这属于生态文明纳入实绩考核的原因,即属于政治维度,概括为: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段3: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都是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任何成绩的取得,不可能是一任一人;任何问题的产生,也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在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过程中涉及生态环保领域的工作究竟如何评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课题。
段4:事实上,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中,就有相关表述:“对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和对领导干部考核结果的评定,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工作实绩要进行定量分析,要把握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段5:而此次《条例》出台,则更进一步。《条例》明确:“考核结果确定应当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历史、辩证地分析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显绩与潜绩、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等情况,注重了解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感受和评价,防止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增长率排名或者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得票得分确定考核结果。”
段6:《条例》的相关表述,让那些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干事创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无论是不是在自己手上出台的政策、推动的工程、取得的进展,都会全面、历史、辩证地进行评判。哪怕经济发展速度慢一点,但是发展质量很高,在考核中获得的评价也不会差。与之相反,那些在任上不作为、乱作为的党政领导干部,即使去了其他岗位,也无法再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段7:随着《条例》的印发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各项工作将拥有更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分析段3-段7:这些内容阐述了具体的考核原则和考核细节,不属于原因范畴,可以略过。
三、聚焦核心出框架
①为了转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②为了更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修复。
③为了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形成......
上一篇:2022年山东省直遴选笔试题
下一篇:2022年8月21日浙江省台州市农业农村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
相关资源
  • 2022年山东省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8月7日江苏省苏州市直(网信办互联网舆情中心)
  • 2022年江苏省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11月13日广东省惠州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题
  • 2022年11月12日四川省南充市直机关选调公务员笔试题
  • 2022年7月30日四川地市联考遴选公务员笔试题
  • 2022年6月25日四川省绵阳市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1月15日四川省达州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题
  • 2022年1月8日福建省宁德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
  • 2022年福建省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广西区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安徽省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11月5日北京市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天津市直遴选笔试题
  • 2022年1月8日河北省邯郸市直机关遴选笔试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