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经济发展 C、有目的地培养人 D、繁荣社会文化 2 《礼记·大学》阐述的“大学之道”是( )。 A、在亲民,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B、在亲民,在明人伦,在锲而不舍 C、在化民,在明明德,在锲而不舍 D、在化民,在明人伦,在止于至善 3 一般认为,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政治学原理》 B、《理想国》 C、《巨人传》 D、《论演说家的教育》 4 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要素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5 提出“白板学说”和“绅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7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 A、儿童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B、教师中心、经验中心、课堂中心 C、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D、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8 制约一个社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 9 学校教育注重“环境育人”,教学设施环境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精神文化 D、行为文化 10 现代教育把学校分成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其主要依据是人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1 在教育目标系统中,体现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特殊要求的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2 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的总体称为( )。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机构 13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发挥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效性 14 规定每门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的文件是( )。 A、课程计划 B、教案 C、课程标准 D、考试大纲 15 某省编写了反映本省历史发展、文化习俗、经济社会发展、风景名胜、历史名人等内容的教材,并在本省所有中学开设课程学习。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16 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考试 17 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8 高中新生入学,学校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业基础。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19 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阐释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杜威 20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到袁隆平时,介绍了杂交水稻培育的科学原理,高度赞扬了他心系国家粮食安全,勤勉奉献一生并获得“共和国勋章”的感人事迹,同学们受到了极大鼓舞。张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 )。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1 评价和衡量一个人道德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2 为了调查中学生节假日的课外生活安排,调查组老师在校园中心广场给路过的同学发放了200张问卷。这种调查抽样方式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多段抽样 D、整群抽样 23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时,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 )。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24 有一种记忆系统的特点是:保持时间为几十至几百毫秒,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此种记忆系统是( )。 A、瞬时记忆 B、工作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25 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这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属于( )。 A、表情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26 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热情,英国人保守,法国人浪漫。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27 “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8 离差智商决定于( )。 A、个体在相同条件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B、个体的智龄状态 C、个体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 D、个体间正态分布的形式 29 “性格决定命运”,这说明人格具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功能性 30 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原因在于人们解决问题会受到( )。 A、心理定势的影响 B、功能固着的影响 C、无关信息的干扰 D、问题表征的影响 31 下列选项中,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选项是( )。 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 B、先天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 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 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 32 过度学习能增强记忆效果。一般来说,最佳过度学习的比例是过度学习( )。 A、10% B、30% C、50% D、70% 33 下列关于智力与创造性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 B、高智力必定产生高创造力 C、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 D、创造力大小与智力高低无关 34 研究发现,在简单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但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应( )。 A、降低 B、升高 C、保持不变 D、无所谓 35 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容量为( )。 A、7±2个组块 B、8±2个组块 C、9±2个组块 D、10±2个组块 36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 D、不可逆 37 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资料确诊病患,反映的思维特征是(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38 差别感觉阈限指的是( )。 A、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B、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C、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 D、人对差别的感觉能力 39 学生通过对多个大小不一的圆的实际测量,独立探索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接近一个常数3.14。这种学习属于( )。 A、被动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40 “小亮下午放学时感到很饿,一进门就闻到厨房里飘出香味,推测出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感到非常高兴。”请判断小亮下述心理活动中哪一种属于思维活动( )。 A、感到很饿 B、闻到饭菜香味 C、知道妈妈已回家且已做好饭菜 D、感到高兴 41 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 B、场独立型 C、同时型 D、冲动型 42 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应该偷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公正水平 43 钢笔、铅笔、毛笔、签字笔、圆珠笔等各种笔,虽然外观不一、特点各异,但其共同属性是“可以写字”。这种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提取出来,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是( )。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44 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4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基本理念的是( )。 A、更加注重关爱学生 B、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C、更加注重知行合一 D、更加注重科学施教 46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的是( )。 A、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大国 B、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强国 C、建成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强国 D、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47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教学方式上推行( )。 A、灌输式、探究式、参与式、自主式 B、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 C、自主式、模仿式、参与式、合作式 D、启发式、自主式、参与式、质疑式 48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在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中提出: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支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 )。 A、课外辅导工作 B、课后服务工作 C、家长辅导工作 D、线上助学工作 49 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是( )。 A、地方通用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汉语言文字 D、当地民族语言文字 50 下列选项中,受教育者依据《教育法》享有的权利是(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 D、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1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 )。 A、勤工俭学活动 B、社会公益活动 C、社会助学活动 D、社会培训活动 52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是( )。 A、教师考核结果 B、教师业务水平 C、教师工作态度 D、教师教学能力 53 《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 )。 A、半日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寄宿制学校 D、九年一贯制学校 54 《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55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 )。 A、成本定价 B、循环使用 C、自行编写 D、自主选用 56 如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的是( )。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C、公益组织或其他社会团体 D、任何组织或个人 57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安排未成年学生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 )。 A、工作责任事故 B、人身安全事故 C、治安事件 D、突发事件 58 某中学李老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向40分钟要质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程结构。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该教师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59 初中学生李某上课扰乱教学秩序。下课后,王老师罚其做“下蹲起立”100次。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该教师违反了下列哪一项职业道德规范(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60 某中学李老师介绍班上的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李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哪项要求( )。 A、潜心教书育人 B、坚持言行雅正 C、坚持廉洁自律 D、规范从教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1 在学制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典型学制是(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矩形制 62 从课程分类看,中小学语文、数学课属于( )。 A、学科课程 B、必修课程 C、国家课程 D、活动课程 63 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 )。 A、思想观念 B、政治意识 C、法治意识 D、道德修养 64 下列描述能力的选项中,属于智力范畴的有( )。 A、绘画能力 B、音乐能力 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 65 学生为了下个月的英语四级考试努力学习英语,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外在学习动机 B、内在学习动机 C、近景的学习动机 D、远景的学习动机 66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 A、勾股定律 B、圆的面积公式 C、解题策略 D、记忆方法 67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 A、蚂蚁搬家 B、解数学题 C、膝跳反射 D、读书写字 6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的智力类型的有( )。 A、音乐智能 B、液态智能 C、数理逻辑智能 D、操作智能 69 下列选项属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基本原则的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服务人民 C、坚持公益普惠 D、坚持统筹推进 70 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爱国守法”的具体要求有( )。 A、热爱祖园,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B、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C、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D、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 阅读材料1,完成第71-73题: 张老师发现李晓最近一段时间上语文课总是不停地在书上写写画画,老师讲课的时候也不抬头听。一次上课,张老师走到他的座位前,发现他把书上的人物插图都改成了他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看到老师发现了他的“秘密”,他赶紧把书藏起来了。下课后,张老师让李晓到办公室去找她,当李晓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办公室时,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说:“我看了你画的卡通人物,画得很好的,你的绘画能力很不错。”他很不好意思地说:“张老师,对不起,我不该在书上乱涂乱画。”张老师拍拍他肩膀说:“认识到问题就好,不过老师希望你可以继续画下去。”李晓瞪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老师,张老师继续说:“不是让你在书上画。你有这么好的绘画基础,我希望你来负责下一次班级黑板报的制作,同时我让其他几个同学协助你。”以后几天,李晓认真负责地完成了黑板报制作,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了优秀。从那以后,他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变得认真了。美术作品也多次得到美术老师表扬并参加学校展览。慢慢地,他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并在期末被评选为“优秀学生”。 71 本材料中体现的德育方法有( )。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参观法 D、品德评价法 72 本材料体现的德育原则有( )。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影响连贯性与一致性原则 73 本材料体现的德育途径有( )。 A、思想品德课 B、班主任工作 C、学习实践 D、课外活动 (二) 阅读材料2,完成第74-76题: 周老师在教学生学习了杜甫诗歌《绝句》的基本大意后,她问孩子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李萱同学举手说:“请问老师,杜甫是在成都哪里看到的雪山啊?我去成都玩过几次都没有在市里面看到雪山。”“好的,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在成都市区的人们用相机拍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景象呢?”“想!”于是周老师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一组高清图片,呈现了晴朗天气下,都市高楼和远处的西岭雪山交相辉映的美丽场景。这让孩子非常轻松地想象起了一千多年前诗人在窗前远跳雪山的情景。“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王浩举手说:“那‘门泊东吴万里船’又如何解释呢,成都的船怎么能开到东吴呢?” “老师,我知道!”地理迷张东兴奋地举手说,“我可以打开电脑上的地图来解释这句诗。”“好的,我们欢迎张东来当小老师。”张东熟练地操作电脑地图软件,边操作边讲解,“从府南河出发,可以到岷江,再顺流而下,到乐山再到宜宾就汇入长江,再到重庆,出万州三峡就到东吴地界。”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掌声…… 74 本材料中,周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作业法 75 本材料体现周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有(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76 本材料体现的教学过程的规律有( )。 A、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D、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三) 阅读材料3,完成第77-78题: 王老师有两个学生。 李倩生性活泼好动,上课发言很积极,总是没有等老师讲完问题就举手甚至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为人很热情,性格很直率,精力很旺盛;理解问题比别人快些,但比较粗心大意,并固执已见;情绪产生快而强烈,情绪自控能力较差,比较冲动、急躁、冒失。 王明却对事物观察敏锐,想象丰富;情绪体验很深刻,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有些不合群、优柔寡断,做事稳重踏实,认真仔细;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乏自信,遵守纪律。 面对两位个性差异很大的学生,王老师有些束手无措。 77 下列有关李倩和王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李倩的气质属于多血质,王明的气质属于抑郁质 B、李倩的气质属于胆汁质,王明的气质属于抑郁质 C、李倩的气质优于王明的气质 D、李倩和王明的气质差异跟他们的先天因素有关 78 下面关于对待这两位学生的教育建议,正确的有( )。 A、对待李倩,教师应避免和她直接冲突 B、当王明犯错误的时候,教师采用惩戒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C、教师应该多给王明创设同伴合作机会 D、教师可以让李倩承担一些班级事务 (四) 阅读材料4,完成第79-80题: 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经验类化说的经典实验。他以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作被试,把他们分为两组。要求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主试给第一组学生充分解释水的折射原理,而不对第二组学生说明水的折射原理,他们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 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在水下12英寸处,两组学生的成绩相同。接着,条件变化了,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被移到水下4英寸处。这时两组学生的成绩便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没有了解折射原理的学生,他们投掷水下12英寸靶子时的练习不能帮助改进投掷水下4英寸靶子的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了解了折射原理的学生则迅速适应了水下4英寸的条件,投掷水下4英寸靶子的练习成绩更好。 79 贾德的实验解释了学习迁移的原因。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贾德的迁移理论有( )。 A、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B、两种学习存在共同成分是迁移发生的关键 C、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的共同原理是迁移发生的关键 D、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有重要作用 80 下列有关教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中,符合贾德迁移理论的措施有( )。 A、重视基本原理的教学 B、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C、关注难度训练,学习越难的材料,迁移越容易 D、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1、C2、A3、D4、C5、D6、C7、C8、B9、A10、A11、B12、B13、C14、C15、B16、B17、D18、A19、C20、A21、D22、A23、B24、A25、C26、D27、A28、A29、D30、A31、B32、C33、A34、A35、A36、C37、A38、C39、D40、C41、D42、B43、C44、D45、C46、D47、B48、B49、B50、A51、B52、A53、C54、C55、B56、D57、B58、A59、B60、D61、ABC62、ABC63、ABCD64、CD65、AC66、CD67、BD68、BD69、ABD70、ABC71、ABD72、ABC73、CD74、C75、AB76、AB77、BD78、AC79、CD80、ABD 1 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大学》的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出儒学经典《大学》。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了解并达到人们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在于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为有道德的人,最后的结果是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A项正确。 B、C、D三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教育》是古罗马昆体良的代表作,是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D项正确。 A项:《政治学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作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巨人传》是拉伯雷的小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教育的三要素。教育三要素可以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又分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共同指向的客体。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洛克的教育思想。洛克是英国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代表作有《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等思想。D项正确。 A项: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培根最早提出把教育学从学科分类里面独立出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康德最早在大学里面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封建社会属于古代社会。C项正确。 A、B、D三项:教育和生产劳动是相结合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杜威的教育观点。杜威是美国教育家,他提出的现代教育学派的“三中心”包括儿童(学生)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项正确。 A、B两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属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的“三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 本题考查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国家的根本原理,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等等对教育都有重大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乃是社会的经济制度。因此,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B项正确。 A、C、D三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 本题考查校园文化的构成。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又分为校园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环境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标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教育教学场所、校园环境卫生等,即自然因素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A项正确。 B项: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校园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它包括教育方针政策、校园规章制度、管理体制、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行为取向、典礼仪式、节日活动、公共关系、文化传播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班风、教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 本题考查身心发展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现代教育的分阶段教育主要就是依据了阶段性的规律。A项正确。 B项: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不平衡性既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也指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别差异性是指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B项正确。 A、C、D三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教育制度的概念。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 A项:国民教育制度也叫广义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向师性是指大多数学生都有尊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关怀和鼓励,并希望教师能热情地、认真负责地教育他们。因此,向师性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C项正确。 A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然后,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客观上影响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长效性是指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效果,从某一具体、局部的发展来看,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显露出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按课程门类制定的,规定了每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C项正确。 A项: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课程分类。根据课程制定主体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题干中,该课程是由某省制定,因此属于地方课程。B项正确。 A项: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校本课程是指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 本题考查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上课环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B项正确。 A项:备课时教学工作的前提。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D项正确。 A项: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即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8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题干中,“摸底考试”属于诊断性评价。A项正确。 B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 本题考查夸美纽斯的贡献。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述,奠定了其理论基础。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题干中,老师在教学中既讲解了水稻培育的科学知识,还引导学生学习勤勉奉献的精神。A项正确。 B项:巩固性原则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直观性原则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其认识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1 本题考查品德的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道德行为是实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