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 )。 A、各级政府及时下达升学指标 B、适当增加考试次数 C、建立学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D、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依据 2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全面普及中等教育 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 3 —般认为,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期 D、辛亥革命以后 4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教学相长 B、长善救失 C、循序渐进 D、启发诱导 5 教师将自我的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写成自传,通过积极的自我反思,进而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教育叙事 B、样本比较 C、教育实验 D、抽样调查 6 教师组织学生创办墙报,布置教室,设计班徽,以独特的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7 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条件。这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差异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8 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 A、更新创造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 D、筛选保存文化 9 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关 B、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不会受政治制度的影响 C、教育不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 10 下列表述中属于社会本位论的是( )。 A、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C、社会要求会阻碍个体素质的发展 D、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 11 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具有活动内容 D、是否有活动工具 12 “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两句话所指的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的(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14 195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下列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共同构成三大教育目标的是( )。 A、思维目标 B、态度目标 C、价值观目标 D、动作技能目标 15 教师模拟组织了一场话剧,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人物心路历程。该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实猃法 B、谈话交流法 C、情境教学法 D、读书指导法 16 “坚持真理,奖罚分明”体现了教师的( )。 A、职业良心 B、公正意识 C、教育义务 D、专业荣誉 17 与教育者、教育影响共同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是( )。 A、受教育者 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18 关于视听材料的逼真程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越逼真学习效果越好 B、中等程度的逼真度效果最佳 C、越模糊学习效果越好 D、学习效果与逼真程度无关 19 张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慢”、“漫”、“谩”、“幔”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相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张老师用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0 有些人生病时又想病快点好,又不想吃苦药。这种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1 学生将《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禁止人民反抗、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建领事馆”浓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并用“前进宾馆”来帮助自己记忆。该生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自我提问法 B、位置记忆法 C、视觉联想法 D、谐音联想法 22 “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23 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扇贝现象 B、蓄势现象 C、高原现象 D、掩蔽现象 24 教师期望效应又称为( )。 A、晕轮效应 B、酸葡萄效应 C、马太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25 教师发现班里有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到该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集中思维 B、辐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自觉思维 26 “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 )。 A、广度 B、分散 C、分配 D、转移 27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趋势是从无律阶段、他律阶段到( )。 A、超律阶段 B、节律阶段 C、纪律阶段 D、自律阶段 28 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的要求。这种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 A、自制力 B、自觉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29 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相对较易,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起来相对较难。这说明情绪具有( )。 A、动机功能 B、信号功能 C、适应功能 D、组织功能 30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观是( )。 A、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 B、教学应以大量重复训练为主要途径 C、学生是接收知识的工具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 31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核心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 )。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处 D、学会生存 32 下列属于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是( )。 A、参与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 B、周末校外补课获得额外的报酬 C、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 D、对品行不端学生采取必要体罚 33 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涵盖了人的发展的( )。 A、确定性 B、可选择性 C、可塑性 D、开放性 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 )。 A、劳动与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 C、研究性学习 D、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5 小明看到同班的小强,原来物理成绩与自己差不多,后来买了一本非常好的辅导书,认真系统地学习一段时间,现在解题比自己快,成绩也大大超过自己,于是也买来这本书学习。小明的做法属于( )。 A、观察学习 B、替代性学习 C、顿悟学习 D、模仿学习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36 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优点之一是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37 课程标准是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它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 , 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38 采用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的方式比采用单纯的反复阅读方式的复习效果更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40 简述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性格发展的主要途径。 41 简述对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教学的基本要求。 42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确定的教师专业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 (一) 下面是一位老师与几名初中学生的对话。 师:同学们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生1:最不喜欢三类老师。首先是长得丑的! 师:相貌靠遗传,老师自己恐怕做不了主! 生1:那可以穿漂亮一点啊!我们每天被关在学校里上课,上得头昏眼花,可有的老师呢,都什么时代了,还整天穿样式那么土、颜色那么灰暗的衣服,实在太low了, 弄得人真是一点听课的激情都没有啦! 师:呵呵,看来老师得多买几件漂亮衣服,时尚一点,养眼一点! 生2:对对对!我讨厌的第二类老师就是长得丑还喜欢对学生板着脸的。其实长得不好看、穿得土气一点也不是很要紧,多笑笑就不丑了!最怕的就是性格不好!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性格开朗的美丽老师!第三类呢? 生3:上课闷死人的老师!我们天天干坐着听课真的很累,老师为什么不能让我们每节课笑上几次,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学习呢? 师:同学们怎样才会笑呢? 生3:觉得新鲜有趣、好笑好玩,觉得很开心,就一定会笑!老师备课的时候,干吗不备下这个呢?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讲课时能够新鲜信息多一点儿,语言幽默一点,课堂形式有趣一 点,课堂气氛快乐一点,对吗? 生4:对对对!我发誓,只要哪个老师能够让我每节课笑上三次,哪怕长得再丑,穿得再土,性格再不讨人喜欢,我都认了! (资料来源:梅丽旻:《关键是我们要“懂”初中生》,《人民教育》2016 年第 2 期, 第 29 页,有改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3 (1)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师应扮演哪些角色? (2)教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3)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是基于理念的行为,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行为,教育价值观支配着每一位教育人的教育行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处理好课程、课堂、评价的关系,深入研究知识、技能、人格、文化等教育元素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科教学的本质回归。 (资料来源:《中国教师报》2016 年 5 月 18 日,有改动) 材料二:2016 年 3 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认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九个方面。该意见稿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 5 月 18 日,有改动) 材料三:上海市莘庄中学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开设了基于 DIY 学园的综合实践课程——人文阅读、时政读报、青春放歌、新视觉素描、篮球专项训练、劳技创意制作,分层、分类实施,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体验,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 3 月 23 日,有改动) 44 (1)结合核心素养,谈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2)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何作用? (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省级示范中学初三学生吴某,从小就是老师们喜欢的听话的乖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初一到初二两年中多次考试成绩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进入初三时, 班主任老师找吴某谈话,告诉他老师们都一致看好他,认为他有冲击中考状元的实力, 希望他继续努力,不要辜负老师们对他的期望,为学校争光。吴某听后也暗下决心,要去搏一搏。随后的日子里,吴某每天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做的题目越来越多。一段时间后,吴某出现了食欲减退、失眠等反应,学习成绩反而下降。 45 (1)简述任务难度、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水平的关系。 (2)运用学习动机相关原理,分析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存在的问题。 (3)你认为激励吴某学习的正确做法有哪些?
1、C2、B3、C4、D5、A6、B7、C8、B9、D10、A11、A12、B13、A14、D15、C16、B17、A18、B19、B20、C21、D22、C23、C24、D25、C26、C27、D28、B29、D30、D31、ABCD32、AC33、BCD34、ABCD35、ABD 1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C 项正确。 A 项:纲要指出,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纲要指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纲要指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2 本题考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第(八)条明确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B项正确。 A项:该法第(五)条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该法并未提及此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该法第(十一)条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历史。在中国,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清末。C项正确。 A、B、D三项:是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优秀的教师是善于通过诱导进行教育的,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安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因此,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D项正确。 A项:教学相长指的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长善救失指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子纠正自己的错误。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结合题意,A项正确。 B项:样本比较是对样本与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其假设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通过观测与所控制的条件相伴随的教育要素或教育现象变化的结果,来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又称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结合题意,B 项正确。 A 项: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品德评价法是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7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方式。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根据题意,C项正确。 A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差异性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强调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并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来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文化的传播功能。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使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补充,使得各民族文化精华汇合、交融起来,逐渐形成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这是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明的进程。孔子学院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符合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功能。B项正确。 A项: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教育不仅负有对既有文化的传播功能,还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首先,教育总是基于对既定的社会文化的一种批判和选择,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而组织起一种特定的文化,这样一个选择、组织、生成、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的重组和更新的过程,教育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因素。其次,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研究,从事文化创造,生产新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成果,这是文化创造的一个直接途径。最后,教育可以为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各方面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再去创造新的文化,从而使学校间接成为文化的创造地。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教育虽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但教育又不等同于文化传播,因为教育不是对所有文化的传播。教育对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三种:教育先行论、教育同步论和教育滞后论。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 A项: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不是绝对独立性,也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0 本题考查社会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说明了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A项正确。 B、C、D三项: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强调个人价值的意义。属于个人本位论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学校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与其他活动的主要区别所在。A 项正确。 B、C、D 三项是其他社会活动也具备的特点,并不是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12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主要是讲环境对于教育的影响,在好的环境中才可能受到好的教育,所以才要择邻而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意思是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自然能得到健康的成长。这两句话所指的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环境。B项正确。 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又称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校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