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21年湖南省长沙县第一批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下午场)精编

2021年湖南省长沙县第一批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下午场)精编

【发布/编辑时间:2023-03-16 16:54:38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擅长理性思维,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特点。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2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说明文化知识具有什么价值?(  )
A、促进人的实践发展
B、促进人的认识的发展
C、促进人能力的发展
D、促进人的精神的发展
3
下列关于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内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育的根本主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人是主体
C、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相独立
D、人是目的
4
(  )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性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决定、动力作用。
A、体育
B、德育
C、美育
D、智育
5
在表现性目标的表述上,应采用的一组行为动词是(  )。
A、说出、计划、联系、猜测
B、热爱、关心、感受、参与
C、总结、复述、区别、判断
D、从事、设计、模仿、合作
6
新课程改革中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所采取的对策是(  )。
A、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B、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C、整体改革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D、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7
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表象,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有目的的进行观察
B、让学生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区别与联系,再观察对象的整体及各个部分形成清晰表象
C、让学生区分对象本质与非本质属性,以形成概念
D、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要求每节课从感知事物开始
8

A、缺
B、缺
C、缺
D、缺
9
在运用(  )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还要通过深入分析、推理、论证来概括与阐述科学概念与原理。
A、讲读
B、讲述
C、讲演
D、讲解
10
杜威指出“间接知识、别人的知识,往往变成仅属字面上的知识……如果所沟通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经验中去,这些知识就会变为纯粹言词,即纯粹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教学中要注意(  )。
A、学习间接经验
B、联系生活实际
C、理论知识传授
D、遵循教学规律
11
怎样才能上好每堂课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确教学目的是上好课的前提
B、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内在动力
C、组织好教学活动是上好课的保障
D、注重纠错是上好课的基本质量要求
12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论,处于“好孩子”阶段,判断“好”的行为的标准是?(  )
A、避免惩罚
B、尊重法律
C、得到别人赞许
D、满足自己需要
13
下列关于培养班集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班主任可以大胆使用积极分子并将其培养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
C、面对教育基础比较差得班级,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建立正常的班级秩序
D、个别教育工作即后进生的思想工作
14

A、缺
B、缺
C、缺
D、缺
15
对儿童的攻击行为,可以采取不加理睬的方式,使他们得不到强化而减少。这种方法属于(  )。
A、暂时隔离法
B、示范法
C、角色扮演法
D、消退法
16
孩子的许多无理取闹行为,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他们通过哭闹得到玩具等物品和家长的无端让步,实际上这一不正确行为有何作用?(  )
A、泛化
B、消退
C、分化
D、强化
17
关于知识与智能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智能的发展依赖于知识掌握情况
B、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取决于智能的发展水平
C、教学中不能只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能发展
D、一个人知识的多少标志着其智能水平高低
18
归因训练过程的第一阶段(  )。
A、创设情境
B、让学生对自已成绩进行归因
C、了解学生归因倾向
D、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19
精加工策略要旨在于?(  )
A、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
B、把信息组合成整体
C、对信息进行重新分节
D、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20
下列关于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属于发现学习
B、上位学习对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与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C、下位学习对新学知识效率低,对旧知识效率高
D、下位学习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属于接受学习
21
根据桑代克迁移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的关键在于发现他们之间的(  )。
A、结构性
B、抽象性和差异性
C、次序性
D、一致性或相似性
22
(  )课堂纪律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
A、教师促成的
B、自我促成的
C、集体促成的
D、任务促成的
23
创造性活动(  )主要任务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检查和清理问题,确定创造的方向和目标,从主次和观察条件上做好必要准备。
A、明朗阶段
B、验证阶段
C、准备阶段
D、酝酿阶段
24
运用(  )时,研究者处于主动阶段,可以有计划地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但缺点是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A、实验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25
《教师法》中规定教师的权利不包括(  )。
A、自我发展的权利
B、参与管理的权利
C、批评学生
D、独立工作
26
(  )是学校管理的生命线,是学校管理的一切工作的目的。
A、教学制度
B、教学质量
C、教学组织
D、教学思想
27
教师专业标准在“个人修养和行为”领域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
A、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C、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D、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28
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各种渠道等筹措教育经费。
A、财政拨款
B、办企创收
C、社会捐赠
D、学费杂费
29
学校下列做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的是(  )。
A、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
B、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
C、向学生推销教育教学相关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D、接受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读
30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将在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  )两项。
A、“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B、“网络保护”“政府保护”
C、“社会保护”“法律责任”
D、“家庭保护”“司法保护”

1、C2、B3、C4、B5、D6、B7、D8、A9、C10、B11、D12、C13、D14、A15、D16、D17、D18、C19、D20、C21、D22、B23、C24、A25、D26、A27、C28、A29、C30、B
1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别差异性是指不同人有不同的差异,它表现在:(1)从群体的角度,有男女性别的差异;(2)从个体上看,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所有构成方面。题干中,举例说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长处,体现了个别差异性。C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向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是指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同,具体表现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文化知识的价值。“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现在一般是指有知识的人,在家中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因为他在网上学习阅读世界发生的新闻,所以全知天下事。说明知识具有促进人的认识的发展的价值。也就是文化的认知价值,认知价值指的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就意味着他对知识所指事物的认识是清楚的,能够弄清事物是什么,把握事物的特性。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内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强调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为个人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满足依赖于个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所以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发展互相离不开,是互为前提和基础。C项不属于以人为本教育观内涵的正确表达,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属于以人为本教育观内涵的正确表达。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德育的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是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德育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性质,在学生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展中起着决定和动力的作用。B项正确。
A项: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主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智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课程目标设计。表现性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它在设计中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指向表现性的课程目标,主要适用于各种“制作”领域。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参考文献: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2016
6
本题考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B项正确。
A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整体改革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是对课程的结构做出的调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了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而做出来的调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拓展知识等五个阶段。其中感知教材需要老师做到几点:(1)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要提出问题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观察。(2)促使学生把对象和背景区别开来,以便清楚地感知对象。(3)促使学生把整体和局部区分开来,要求学生先有整体的理解,然后再观察局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4)促使学生把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区别开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楚的概念。。D项不属于感知教材的过程,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属于感知教材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上一篇: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上午场)
下一篇: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
相关资源
  •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上午场)
  •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教师招聘考试题(上午场)
  •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教师招聘考试题(下午场)
  •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题(下午场)
  •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题
  •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高中数学》题
  •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初中美术)真题
  •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英语》真题
  •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
  • 2017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及答案(精选)
  • 2017年5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真题及答案
  •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