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8分,共45题,共36分) 1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指的是下列哪个基本概念?( )。 A、能力为重 B、师德为先 C、终身学习 D、学生为本 2 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 )。 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3 某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团结友爱,对教师热爱尊重,体现了性格上的( )特征。 A、意志 B、情绪 C、态度 D、理智 4 某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5 教师做好沟通的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是( )。 A、幽默 B、委婉 C、含蓄 D、反语 6 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自己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 B、自信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7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校应当( )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A、每月 B、每学期 C、每学年 D、每两年 8 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 )负责制;应当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员或者兼职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其安全保卫职责。 A、校长 B、班主任 C、教师 D、家长 9 几位同学邀请你去看电影,而你需要准备第二天的课前语文演讲。最后你终于克制了自己,谢绝邀请。这主要是一种( )。 A、知觉过程 B、思维过程 C、感情过程 D、意志过程 10 7~11岁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以及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1 有时粉笔与黑板摩擦的吱吱声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 )。 A、联觉 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12 下列不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列提纲 B、画线标注 C、利用图形 D、利用表格 13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如和多血质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是( )。 A、兴奋型 B、抑制型 C、安静型 D、活泼型 14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15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6 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 )。 A、积极反馈 B、延时反馈 C、消极反馈 D、及时反馈 17 如果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景,从而使同类行为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频率增加,称之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8 儿童身心发展在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9 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20 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导向作用 D、激励作用 21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过程,具有若干环节,其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效果 22 按照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其中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 )。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23 下列成语反映了性格与能力相互促进的关系的是( )。 A、因材施教 B、悬梁刺股 C、勤能补拙 D、学而时习 24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厌恶疗法 25 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26 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 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27 阅读文章时适当地做笔记,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28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式 D、课堂教学 29 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30 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比较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31 数学教师在教学生应用题时,一再强调看清题目,并画一些示意图辅助解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32 班级授课制最大的缺点在于( )。 A、对基础差的学生不利 B、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利 C、对教学任务的高质量不利 D、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33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4 由于受到( )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A、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 C、无关信息的干扰 D、问题表征的方式 35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知识的巩固与保持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6 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 )。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遗传素质 D、成熟、环境 37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38 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B、对祖国的热爱 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39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 )。 A、中心特质一次要特质 B、内向一外向 C、共同特质一个别特质 D、自我、本我、超我 40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 )。 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41 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42 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的是( )。 A、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B、了解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C、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D、掌握撰写教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3 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水”字的掌握影响“淼”字的学习 B、掌握“角”的概念促进“钝角”等概念的学习 C、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学习 D、学生在学校形成的尊敬师长的习惯影响其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44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由直觉动作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B、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C、由具体动作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 D、由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逻辑思维 45 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A、小兰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兰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兰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兰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0.8分,共15题,共12分。每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46 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 A、高效性 B、循序渐进性 C、实践性强 D、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47 根据归因理论的观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是:使学生看到( )。 A、努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B、运气的重要性 C、能力的重要性 D、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 4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所享有的合法权利?( ) A、受教育的权利 B、身心健康权 C、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D、人身自由权 49 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有( )。 A、书法 B、心算 C、游泳 D、打篮球 5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包括( )。 A、安全需要 B、劳动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51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 )。 A、校本课程 B、基础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研究型课程 52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 A、教学目标 B、教师的个性与特长 C、教学内容的特点 D、学生年龄特征 53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 )。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特殊能力的差异 54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55 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什么处分?( )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56 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教学相长” C、“有教无类”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7 下列关于“少年期学生记忆发展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无意识记到有意识记的发展 B、从意义识记到机械识记的发展 C、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的发展 D、记忆范围不断扩大 58 倒摄抑制( )。 A、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B、表明遗忘是衰退的结果 C、表明遗忘是干扰的结果 D、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59 教学传授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的作用包括( )。 A、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具有现代人的素质 B、为他们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必要条件 C、使他们形成较为高深的科学知识 D、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60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 A、让1年级的小学生把新学的生字抄写20遍 B、王同学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四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四人到学校运动场跑8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遍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题,共6分) 61 隐性课程 62 负迁移 63 投射效应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题,共15分) 64 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复习? 65 简述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66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应当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五、论述题(9分) 67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每个词汇、每个标点、每个解题步骤都要规范化、标准化;但有的家长对此不太理解,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太过教条,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六、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其中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2分,共22分) 68 李老师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数学老师,他思维比较超前,注重学生自我学习、发现学习的培养与开发,每次授课之前他都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并做大量的练习,课上就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李老师所教班级差异化明显,有的孩子领悟能力强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有些孩子在外面上了辅导班,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够顺利完成;而有的孩子把老师留下的任务告诉了家长,在家长的指导下勉强完成了任务。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领悟能力差,达不到要求,每次都受到了李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负面情绪,家长也不堪重负,抱怨连连,而班里孩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问题: (1)请结合教育理论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4分) (2)请结合案例,谈谈如何针对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6分) 69 情景1:李老师是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有一次他在教室的地上看到了一些废纸,便问道:“地上的废纸是哪个同学扔的?”这时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明身上。 “老师。废纸是王明扔的。”班长说。 同学们开始纷纷指认是王明扔的废纸,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这时李老师平静地看着大家说道:“谁扔的废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家要共同、自觉维护班级卫生。现在哪个同学愿意把废纸捡起来呢?”李老师刚说完,班里的同学都积极地举起了手,老师接着说:“看到大家这么热爱、关心我们的班集体,老师很感动,这种愿意做好事的精神非常值得表扬。这么多同学举手,那么谁来做呢?”王明站起来羞愧地说:“让我做吧!”李老师同意后,王明很快就把地上的废纸打扫干净了。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道:“王明同学为了班级的环境卫生不怕脏,主动捡起了所有废纸,为班级做了好事,今后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自觉养成保持班级良好卫生的习惯。”下课后,王明主动找到了李老师并承认了错误。 情景2:某天.六年级一班班主任刘老师发现班里的一盆绿植的花盆碎了,当她询问是谁打碎了花盆时,班里许多同学都摇头,这时,晓峰站起来,红着脸,吱吱呜呜地想说自己在做卫生时不小心碰到了花盆,但还没等解释,刘老师就开始指责晓峰不爱护班级公物,要求晓峰做出检讨并赔偿损失。晓峰感到很委屈,从此以后晓峰见到刘老师再也不主动问好了,也不听刘老师讲的英语课了。 问题: (1)结合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对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分别进行评价。(6分) (2)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谈谈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品德教育。(6分)
1、D2、A3、C4、D5、A6、A7、B8、A9、D10、C11、A12、B13、D14、B15、B16、C17、B18、A19、B20、B21、A22、D23、C24、C25、B26、A27、A28、B29、B30、C31、B32、D33、D34、A35、A36、C37、B38、D39、D40、B41、B42、C43、B44、B45、A46、A,B,D47、A,D48、A,B,C,D49、A,C,D50、A,C,D51、B,C,D52、A,B,C,D53、A,B,C54、A,C55、A,B,D56、A,C,D57、A,C,D58、C,D59、A,B,D60、B,C 1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学生为本”的要求是: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 趋避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属于趋避冲突。 3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性格特征。某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团结友爱,对教师热爱尊重,体现了性格的态度特征。 4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某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强。 5 教师做好沟通的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是幽默。 6 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自己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自我认识。 7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学校应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8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当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其安全保卫职责。 9 意志过程是人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为达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课前语文演讲,谢绝了同学看电影的邀请,这属于意志过程。 10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有以下特征:去中心化、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 11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作联觉,它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粉笔与黑板摩擦的吱吱声属于听觉,寒冷的感觉属于肤觉,它们是不同的感觉,所以这种现象是联觉。 12 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表格都是组织策略。画线标注属于复述策略。 13 和多血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活泼型(灵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强、平衡、灵活。 14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为人格的独特性做了最好的诠释。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15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6 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消极反馈。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反馈的及时与否,排除B、D选项。教师应该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17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18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题干表述的属于不平衡性的第一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