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19年4月2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2019年4月2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时间:2023-03-10 16:51:26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View:
一、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
2
凯洛夫主张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理解教材。(  )
3
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  )
4
自然后果法主张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不干预,不强迫,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对其进行惩戒。(  )
5
要素主义主张学校应设置名著课程,因为名著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
6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动互补、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7
学生通过亲身探索、体验等方式获得的知识理解更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所以要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学应以直接经验为主。(  )
8
“单元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碎片化——“课时主义”的超越,主张教师上某一节课时必须“瞻前顾后”。(  )
9
与低等动物相比,高等动物出生时本能反应较少,行为的后天成分在生活中起的作用更大。(  )
10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从小动作向大动作发展的规律。(  )
11
“认生”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要尽量避免幼儿出现“认生”现象。(  )
12
小班的幼儿能分清白天、黑夜,到了大班他们才学会看整点、半点,日历,说明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
13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改变人的态度的先决条件。(  )
14
对一个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率或复盘超过六成,而业余棋手不到两成,这充分说明加工深度对记忆容量有很大的影响。(  )
15
小轲看到童童通过努力语文成绩提升了8名,为此大受鼓舞,觉得自己只要认真努力,语文成绩也能有大的进步。这一案例中,小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受到了间接经验的影响。(  )
16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施教者的努力程度和教育水平。(  )
17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的教育是指义务教育,不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
18
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属于地方性教育法规。(  )
19
某高三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批评教育,在网上公开辱骂老师,造成恶劣影响,被该老师起诉至法院。在这一法律关系中,学生是客体,老师是主体。(  )
20
在我国教育立法程序中,最后一个步骤是通过法律。(  )
21
过错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
22
小瑞经常因为没有按时完成学校的作业被父亲暴打,班主任在与其父亲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小瑞向法院申请撤销其父亲的监护人资格。(  )
23
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劳动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  )
24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言教胜于身教。(  )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25
“教育要为社会服务,服从社会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主张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A、马斯洛、夸美纽斯
B、涂尔干、福禄培尔
C、柏拉图、孔德
D、萨特、利托尔诺
26
下列选项与孔子的教育实践不符的是(  )。
A、学思结合
B、有教无类
C、举一反三
D、“六艺”教人
27
下列语句蕴含的教育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28
下列关于教育起源观点和倡导者匹配正确的是(  )。
A、教育的模仿说——斯宾塞
B、教育的本能起源说——孟禄
C、教育的需要起源说——杨贤江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沛西•能
29
一次数学公开课上,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看手表。课后,听课的朱老师称赞道:“时间把握得非常好”,王老师也如释重负地说:“教案上写的问题总算讲完了……”由此可见,王老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  )。
A、表现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结果性目标
D、体验性目标
30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学生中心、经验中心和(  )。
A、学校中心
B、活动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31
某小学借助该地特有的醒狮、龙形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该校体育教研室教师集体开发了《醒狮表演》和《龙形拳》课程,并每年定期在校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的系列活动。该课程属于(  )。
A、校本课程
B、隐性课程
C、显性课程
D、地方课程
32
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33
下列教育家与其著作对应有误的是(  )。
A、洛克——《教育漫话》
B、赫尔巴特——《教育学》
C、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D、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34
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和能力。下列被形式教育论认为最有发展价值的学科是(  )。
A、数学
B、物理
C、化学
D、生物
35
孟子提出的“盈科而进”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36
某语文教师在讲生字“灭”的时候,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在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火渐渐熄灭了,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37
下列不属于情绪教育与辅导目标的是(  )。
A、认识识别情绪
B、情绪沟通和熏陶
C、管理调控情绪
D、压抑负面情绪
38
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级,教师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小组合作学习
C、分层教学
D、小班教学
3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反映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好书、育好人,必须具备(  )。
A、高尚的师德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D、积极的专业情意
40
当学生遇到成长的烦恼时,常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这说明教师是(  )。
A、社会的代言人
B、知识的传播者
C、学生的领路人
D、教学的主体
41
班干部选举会上刘老师对学生说:“班干部的选举结果,取决于每位同学手中神圣的一票”。由此可见,刘老师的管理属于(  )。
A、仁慈型
B、民主型
C、专制型
D、放任型
42
上语文课时,高老师发现坐在后排的李同学趴在桌子上睡觉,没有立即叫醒他,而是借朗读课文的时候,边读边走到他身边,轻轻将其拍醒,然后回到讲台上。班上同学都在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读课文,没有发现当时发生的这一幕。高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是(  )。
A、正面提醒法
B、提问法
C、非言语控制法
D、疏导法
43
小伟同学在观看了学校组织播放的电影《战狼》之后,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为国而努力学习的愿望。该学校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情感陶冶法
B、说服教育法
C、心理咨询法
D、品德评价法
44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建设
B、教师集体的建设
C、班委会的建设
D、班集体的建设
45
下列关于心理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受人类实践活动过程的影响和制约
B、霍尔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
C、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来自环境方面的最主要的影响,在发展中占主导作用
D、皮亚杰认为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认知发展
46
王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判断学生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学习策略。这说明学习策略具有(  )。
A、主动性
B、迁移性
C、外显性
D、内隐性
47
儿童在某一时期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小心撞倒了椅子,会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扶起来,并且摸着椅子自言自语:“不痛不痛,伤口快好”;打碎了杯子,会可怜兮兮的问妈妈:“妈妈,杯子死掉了吗?”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可能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8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
A、促进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B、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和技能
C、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D、促进教师进行更优的教学设计
49
在讲授《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一课时,孙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校园,分组观察校园里不同的植物。有的观察教学楼旁的花,有的观察操场后的大树,有的观察图书馆下的草坪,同学们认真又积极。随后,孙老师让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孙老师的教学体现的教育理论观点是(  )。
A、联结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50
学校来了一位新同学,班主任老师发现他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决定对他进行干预,该老师可采用的最恰当的方式是(  )。
A、团体辅导
B、角色扮演
C、个别心理辅导
D、心理训练
51
为了培养学生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老师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对处于不同道德判断阶段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前习俗水平阶段的学生,告诉他们不遵守班级制度会受到老师的惩罚
B、对于前习俗水平阶段的学生,告诉他们遵守班级制度会得到家长的赞赏
C、对于习俗水平阶段的学生,告诉他们遵守班级制度会得到同学的认可
D、对于习俗水平阶段的学生,告诉他们遵守班级制度会得到自我的奖励
52
王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经常发自内心的表扬他们。正是受到王老师的鼓励与赞扬,学生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学生的变化体现的是(  )。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马太效应
53
琪琪在背诵课文的时候卡壳了,妈妈给她提示了一个字后,她立马流畅地背诵了起来。可以解释这个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
A、消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提取失败理论
D、压力理论
54
为了记住“帽子、雪山、房屋、猫、信封”等词语,而进行“你戴上帽子去爬雪山,雪山上有一间房屋,里面有一只猫在抓信封”这样的联想,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计划和监控策略
55
将学期报告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如选择题目、查阅资料、制定纲要等来逐步解决,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
A、类比思维法论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
D、逆推法
56
在英语考试中,学生需要快速读短文来完成阅读理解,这主要是(  )在作用。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57
杨艺最近对事物吃到胃里是如何消化,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及能量的过程十分感兴趣,因此他在生物课上十分认真,并受到了生物老师的表扬,之后一段时间,杨艺对生物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杨艺的学习动机是(  )。
A、内部动机,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C、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58
古人云“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属于德育过程中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9
在教师聘任法律关系中,受聘教师具体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是法律固定的,与之对应,聘任者具体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也是固定的。依据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是否完全特定化,这种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是(  )。
A、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
B、隶属型教育法律关系
C、绝对教育法律关系
D、相对教育法律关系
60
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立法目的的是(  )。
A、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
B、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C、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D、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61
某小学一年级的小明课间玩单杠时不小心摔坏了左脚,需住院治疗。学校和家长对谁应该为这起事件负主要责任争执不下,在此案例中的归责应该遵循(  )。
A、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B、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62
某执法部门到幼儿园想找玲子小朋友谈话,了解一下昨天她家邻居放在家门口的包被盗一事,但被园长拒绝。园长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中的(  )。
A、平等原则
B、不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意志原则
D、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63
李老师在上课时,经常辱骂学生,造成了恶劣影响,被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撤销了教育资格证,根据《教师资格条例》,他在(  )内不能重新申请教师资格证。
A、3年
B、5年
C、8年
D、10年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的成绩”。执行此规定是属于教育法律法规实施方式的(  )。
A、禁令的遵守
B、义务的履行
C、权利的享用
D、责任的实施
65
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
A、审查校内工资方案
B、审议学校的发展规划
C、决定学校中层干部任免
D、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干部
66
五一放假期间,某小学几名同学相约在学校操场上打篮球,不小心撞伤了手臂,学校值班教师及时将其送到医院并通知其父母,该教师的行为遵循了教师行政执法的(  )。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公开公正原则
D、应急性原则
67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理念中不包括(  )。
A、智育为基
B、学生为本
C、师德为先
D、终身学习
68
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下列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职业道德对人的影响更深更广
B、教师职业道德对人的影响更具示范性
C、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方式更具他律性
D、社会各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
69
下列教育家与其提出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匹配不正确的是(  )。
A、孟子——教者必以正
B、捷尔仁斯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
C、荀子——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D、蔡元培——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狂话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题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70
下列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B、以前瞻性、国际性、时代性为基本原则
C、综合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
D、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E、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71
某校校长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各门学科。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升入名校做准备。因此,该校教学节奏快,学习任务量大,吃饭时间短,竞争激烈。针对该校的办学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校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B、该校的做法违背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C、该校的做法符合社会改造主义、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主张
D、该校的做法说明了“知识是智力的基础,知识比智力更重要”
E、该校严格进行教学管理,控制学生的每一分钟时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2
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包括(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惩戒功能
E、保护功能
73
下列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B、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C、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D、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E、从小学一年级起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74
某校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为学生发放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有家长提出质疑,但校方称这样做有利于教与学。针对该校的这一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这是一种教育冷暴力
B、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C、这是对成绩差生的一种歧视
D、这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E、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5
下列关于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无意注意是有意注意的基础
B、需要灵活应用两种注意形式共同组织教学
C、无意注意是个体意识不到的注意,所以无需努力
D、无意注意不能长时间保存,需要有意注意的维持
E、无意注意是有意注意的基础学习过程中,无意注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需要避免
76
两个学生在争论“鲨鱼属于鱼类还是哺乳类”时,甲说“鲨鱼和其他鱼类一样生活在水中,所以属于鱼类”;乙说“之前电视中看见过,鲨鱼和海豚一样,是胎生,所以应该是哺乳类”,甲无法反驳。随后,甲乙共同查阅资料发现鲨鱼属于鱼类。对于甲乙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的回答体现了其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B、乙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更加稳定和清晰
C、甲无法反驳的原因是其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不足
D、两个学生都是通过知识迁移来进行问题的解决
E、乙运用了具体形象思维来帮助回答问题
77
下列人物和理论对应不正确的有(  )。
A、罗特——控制点理论
B、维纳——完形顿悟理论
C、阿特金森——动机归因理论
D、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
E、德韦克——战略目标理论
78
上初三的杨浩对班主任说:"我上个月满了18岁,我想出去打工赚钱不想读书了。“但班主任拒绝了他的退学申请。针对此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杨浩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退学打工
B、接受义务教育是杨浩的权利,也是他的责任
C、杨浩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教育申诉
D、杨浩不能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
E、班主任应当依法保证杨浩完成义务教育
79
某小学的课堂上,甲乙两同学打架,张老师未及时制止,导致甲打伤了乙,此事件中应承担责任的有(  )。
A、甲同学
B、甲的监护人
C、张老师
D、学校
E、乙的监护人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一)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80、81题
       小学六年级的科学课上,王老师先问学生平时是如何吹气球的,学生们议论纷纷。王老师接着将一些液体倒入气球中,系紧颈口并晃荡,这时,奇迹发生了,气球逐渐膨胀,最后被吹得胀鼓鼓的。此时王老师揭穿谜底,倒入的是白醋和小苏打。
       然后王老师给每组学生一杯白醋和一小瓶小苏打,让学生观察两种物质,并记录其特点。在此过程中,见有学生不小心弄撒了杯中的白醋,王老师就强调“要按规矩来,不要碰倒杯子”,并说可以眼看、手摸、鼻闻。观察结束后,学生汇报,王老师做点评,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结论用PPT展示给学生看。
       接下来王老师要各小组讨论小苏打和白醋应该如何混合以及混合后还要做什么。在老师讲的过程中,有学生想将小苏打倒入白醋中,被王老师制止。讨论结束后,王老师要两个学生上台汇报讨论结论,其他学生大多在摆弄小苏打和白醋。
       统一实验程序后,开始小组实验,王老师要求学生取小苏打放入白醋中,仔细观察变化并记录下来。五六分钟后,王老师要学生回答实验结果,学生一致说“看到了大量的气泡产生”,但有的学生说还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的说“小苏打是分几次加入的”;有的在加入小苏打后,还去闻气味;有的说“气味像洗衣液”;有的说“和发霉的面包差不多”;有的说“只闻到醋味”。王老师解释说,这是大家加入小苏打的量不同导致的结果。
       王老师开始提问:“大家说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学生都说是CO2,王老师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A说:“我看一本书上说,能让人头晕的气体就是CO2。”王老师说不一定。学生B说:“我看到的现象很像打开雪碧的样子,冒出的气体就是CO2。”学生A又补充说:“柠檬酸是白醋的重要成分,小苏打里面有碳酸氢根,与白醋反应就会生成CO2”,王老师一再强调不要先入为主。争论结束后,王老师做演示实验:将一根点燃的细木条夹着放入一个空杯中,木条继续燃烧,再将其放入小苏打和白醋反应过的杯中,木条立即熄灭了。有学生大声说:“是CO2!因为CO2能隔断空气。”王老师说也不一定,又做了第二个演示实验:在一个杯子中放好高矮不同的两根点燃的蜡烛,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入燃烧着的杯中。这时,下课铃响了,实验还没有做完。
80
对于王老师的这节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老师在导入环节创设的情境意在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
B、王老师的提问建立在教师演示、学生动手的基础上,既有反问,也有点拨
C、在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知识的过程中,王老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把控
D、在学生根据先前的知识回答出反应产生的是CO2时,王老师强调不一定,由此引发的辩论是必要的
E、王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创设情境→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讨论→制定实验计划→观察混合时的现象并讨论
81
如果你是王老师,将如何实施这堂课?(  )
A、加强课堂管控,严格实验要求与程序
B、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对气体知识掌握的程度
C、对学生的多次正确回答给予积极反馈,以完成教学目标
D、增加师生课堂辩论和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时间,减少学生观察的时间
E、在做第二个演示实验前,先让学生预测结果并说明理由,增强探究性
(二)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82、83题
       小兵上小学一年级时,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惹是生非、作业乱写乱画。班主任张老师为了解小兵的情况曾经与小兵的幼儿园老师进行过交流,幼儿园老师说小兵自控能力差,做事情不认真,且屡教不改,并劝张老师不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张老师发现小兵是个聪明娃娃,在学他感兴趣的内容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对不感兴趣的内容他就不愿意听。另一方面,对有些问题,他会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且言之有理。虽然小兵经常不交作业,磨磨蹭蹭交来的作业也鬼画桃符,但仔细辨认,他写的内容基本是正确的。张老师又仔细观察小兵写字,发现小兵书写差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他的手部小肌肉发育滞后于同龄儿童。张老师几次找小兵交流,小兵自认为“我不乖”“我很烦人”“我真的写不好字”,张老师问:“你怎么这样看自己呢?”小兵说:“幼儿园的老师和我爸妈都这样说我啊。”于是,张老师与其他科任老师交流,介绍了小兵的情况并请其他老师配合;在教学中,遇到小兵感兴趣的内容时,就多提问小兵,并表扬他爱思考;家访与小兵父母沟通时,张老师说小兵爱学习,进步很大,并有意让小兵听到;各科老师对小兵的潦草作业也认真批改,多些鼓励的评语。
       慢慢地,小兵变化了,一点点地进步着,四年级时被评为三好学生。
82
针对此则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小兵的转变,在于教师较好地运用了标签效应
B、张老师对小兵的教育遵循了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幼儿园老师对小兵的评价是一种内部的、稳定的归因
D、小兵长期处于“我不乖”的自我暗示中,这与幼儿园老师及家长的评价有关
E、张老师了解小兵采用了课堂观察、与其他老师沟通以及与小兵交流、家访等方法
83
从上述案例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
A、教师要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
B、教师应多和家长、同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C、教师要全面、多角度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
D、教师要善于运用晕轮效应,以此为指引来认识和评价学生
E、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师对学生学业上的要求不能一视同仁
(三)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84、85题
       小刚和小松是一对好朋友,两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一个班,几乎形影不离,学习上你追我赶,也一直不相上下,但各有侧重,小刚更喜欢安静地看书并独自做读书笔记,小松更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升入初三,学校调换了班主任老师。一个学期之后,小松的成绩下滑很厉害,而小刚的成绩则波动不大。家长追问小松原因,小松说:“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对我很好,经常鼓励我;现在的班主任太严厉,整天不苟言笑,看到他我就害怕。”而小刚说:“班主任是谁无所谓,学习本身就很有意思啊!”
84
针对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小松更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活动
B、小刚和小松拥有不同的认知学习风格
C、小松在学习上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
D、小刚在学习中加工信息的方式是深层加工
E、初三阶段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比其他阶段更加明显
85
根据认知风格的相关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小刚的认知风格是场独立型
B、小刚更擅长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类
C、小刚的认知风格依赖于内在主体感觉
D、小刚的认知风格依赖于外在客观事物
E、小刚的学习以“视觉—言语”通道为主
(四)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86、87题
       某学校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与学生一起设定了每个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目标,并签订相关协议:如果分数不达标,学生就会受到惩罚,少一分会被语文老师用扫帚打十下。一次考试过后,语文老师按照协议对考试不达标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造成多名学生受轻伤,当时班里有一名达标的男同学看到语文老师惩罚同学,想要向校长反映此事,但被班里的纪律委员发现后告诉语文老师那里,语文老师就在教室里打了这名同学,导致其脸部受伤。
       学生回家后,有家长发现并了解此事,非常气愤,随后联系其他学生的家长到学校,想校长反应此事并提出强烈抗议,为了维护学校声誉,校长与家长们协商后决定,根据学生受伤程度,减免当年的学费,一部分学生减免5000元,另一部分学生减免3000元等。此事很快得以平息。
8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为了学生的学习,语文老师可以与学生签订上述协议
B、减免学费可以弥补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伤害
C、为了学校的声誉,校长的决定及时、恰当
D、教育局应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分
E、语文老师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87
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教师可以按照协议对学生进行惩罚
B、教师要知法懂法,遵法守法,依法执教
C、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时,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
D、校长在处理教育事件时要以维护学校声誉为重
E、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管

1、A2、B3、B4、A5、B6、A7、B8、A9、A10、B11、B12、B13、A14、B15、A16、B17、B18、A19、B20、B21、A22、A23、A24、B25、C26、D27、B28、C29、C30、B31、A32、B33、B34、A35、B36、C37、D38、C39、C40、C41、B42、C43、A44、D45、A46、C47、B48、A49、C50、C51、D52、C53、C54、C55、B56、A57、B58、B59、D60、A61、A62、D63、B64、C65、C66、A67、A68、C69、D70、ACDE71、AB72、ABC73、ABCDE74、ACD75、ABCD76、ACD77、BC78、CD79、BDE80、ACDE81、BCE82、ABDE83、BC84、ABCD85、AC86、D87、BCE
1
本题考查课程标准的地位。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
故题干表述正确。
2
本题考查关于教学过程的理论。凯洛夫主张教学过程分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检查和测验知识四个阶段,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感知教材,而不是理解教材。
故题干表述错误。
3
本题考查教育制度的概述。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小学教育。
故题干表述错误。
4
本题考查卢梭的观点。自然后果法是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他认为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当幼儿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成人不给幼儿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幼儿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他们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他们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故题干表述正确。
5
本题考查课程理论流派。要素主义主张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永恒主义认为课程理论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题干表述属于永恒主义的观点,而不是要素主义。
故题干表述错误。
6
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被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两者在一定程度下可以相互转化。
故题干表述正确。
7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表现为三方面: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而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主。
故题干表述错误。
8
本题考查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单元设计既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单位,也是课时计划的背景条件。单元设计是“课时计划”的指引。“课时主义”把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当作知识点来处置,缺乏“全局性展望”——教师在上某一节课时必须瞻前顾后:这节课同以往的课时教学内容有着怎样的联系、往后的课时又将怎样展开。单元设计意味着打破“课时主义”的束缚。
故题干表述正确。
9
本题考查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学习是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动物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需要学习,而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而且要改造环境,使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更需要学习。有人认为,低等动物的生活方式极为简单,只要依靠本能就能适应环境、取得平衡。例如,没有神经系统的原生动物只有最低的感应能力,对学习几乎没有要求或要求极低。而高等动物则不同,行为的后天成分在生活中起的作用大,出生时最无能,且本能反应少,婴儿期特别长,学习能力强,学习和经验对其影响大。
故题干表述正确。
10
本题考查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有:(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以后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5)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义的支配。
故题干表述错误。
11
本题考查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认生”从5—6个月开始,它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认生”是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认生”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正确处理幼儿的“认生”现象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而不是要尽量避免幼儿出现“认生”现象。
故题干表述错误。
12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其中,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题干中,小班的幼儿能分清白天、黑夜,但是随着身心不断发展,到了大班就会看整点、半点和日历,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别差异性是指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题干并没有体现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故题干表述错误。
13
本题考查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个人发现自己的认知失调时,他总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达到新的认知协调,所以认知失调是改变人的态度的先决条件。
故题干表述正确。
14
本题考查记忆的影响因素。蔡斯和西蒙对象棋大师、以及棋手和业余新手的棋局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个随机设置的棋局,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的回忆正确率没有差别;而对于一个真实的棋局,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一级棋手为34%,业余新手只有18%。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在真实的棋局中,高水平的大师和一级棋手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发现和建立棋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组块。而在随机摆放的棋局中,大师和一级棋手的经验就很难发挥作用了。由此可见,个体的知识经验对记忆容量有很大影响。而不是加工深度对记忆容量有很大的影响。
故题干表述错误。
15
本题考查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他人的替代性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他人的替代性经验即间接经验。
故题干表述正确。
16
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因素诸多,如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情况、学校人事、经费以及其他足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各项因素等,均应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双方互动主体的主动性。这是强制灌输或放任自流的“自由学习”不能奏效的。
故题干表述错误。
17
本题考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所以《宪法》所保障的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既包括义务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其他领域的教育。
故题干表述错误。
18
本题考查对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的理解。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规,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地方性教育法规只在该行政区域内有效,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其名称通常有条例、办法、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如《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河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等。题干中,“xx省实施……办法”属于根据该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法律的实施办法。
故题干表述正确。
19
本题考查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理解。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在中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典型的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和智力成果。综合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可以得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故题干表述错误。
20
本题考查对教育立法的程序的识记。教育立法的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法律议案的提出;第二阶段,法律草案的审议;第三阶段,法律的表决和通过;第四阶段,法律的公布。所以教育立法的最后一步是法律的公布。
故题干表述错误。
21
本题考查对过错责任的理解。作为最基本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即法律没有作出特别规定的侵害行为都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2款的规定,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方法,是指对过错的举证和证明,一般有两种适用方法:(1)谁主张谁举证,通常是由受害人对加害人的过错进行举证和证明,而加害人无须证明自已没有过错;(2)过错推定中举证责任的倒置,推定加害人有过错,而由加害人承担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责任(如《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八十八条的规定)。
故题干表述正确。
22
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总则》的理解和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另外,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主体包括: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民政部门及其设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学校等团体和单位。题干中,小瑞父亲经常暴打小瑞,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且根据《民法总则》,学校有权申请撤销其父亲的监护人资格。
故题干表述正确。
23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教师职业劳动产生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所以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教师与集体等相互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故题干表述正确。
24
本题考查对启发性原则的理解。启发性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题干中,教学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就是强调老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因此,第斯多惠这句话并没有区分身教和言教的关系,而是说明了启发性原则的重要作用。
故题干表述错误。
25
本题考查社会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是指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荀子、纳托普、巴格莱等。C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26
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子关于教育的对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关于教学方法提出“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关于教育的内容:“六艺”是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故与孔子教育实践不符的是D项。
故正确答案为D。
27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包括:内发论、外说论、二因素论、多因素相互决定论。其中,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
A、C、D三项:均属于外铄论的观点,所蕴含的教育观一致。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观点出自孟子的观点,意思是“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领悟罢了。”体现了内发论的观点。因此,B项与其他三项蕴含的教育观不同。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28
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需要起源说主要是指在原始社会,为了应付生产和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和自身的发展而产生了教育。代表人物主要有胡德海、孙培青、杨贤江、钱亦石等。C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上一篇:2022年6月19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题
下一篇:2019年12月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
相关资源
  • 2022年6月19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题
  • 2016年9月4日广东潮州潮安区教育系统教师招聘《教育教学通用能力测试》题(中小学)
  • 2016年广东中山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教师招聘 《教育理论》真题
  • 2016年广东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真题
  • 2016年广东省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教师招聘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
  •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公开招聘教招(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编)
  • 2016年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精选)
  • 2016年广东省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16年11月广东省深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段客观题)
  • 2016年11月广东省深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客观题)
  • 2017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7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县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7年7月23日广东潮州潮安区教师招聘《教育教学通用能力测试一》题(第一类)
  • 2017年9月28日广东广州市南沙区教师招聘入库考试《中小学教育基础知识》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