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体现了教育活动的( )。
A、现代性
B、先导性
C、教育性
D、全民性
2
发达国家实行12年甚至更多年限的义务教育,发展中国家实行9年义务教育,这反映了学校教育制度受( )。
A、历史传统影响
B、政治制度影响
C、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D、社会成员意识影响
3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 )。
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费附加
C、社会及自筹款
D、教育专项资金
4
以下有关课程方案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课程方案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B、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课程方案
C、课程方案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制定
D、课程方案是某类学校所设课程的总规划
5
教师讲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课后,带领学生分组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这体现了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 )。
A、合作探究
B、分组教学
C、回归生活
D、直观教学
6
小明上课喜欢跟周围同学打闹但是他体育很好,老师安排他担任班级足球队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小明上课变得安静认真了。老师的方法体现了什么教育原则( )。
A、发展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
教师在讲“种子的构造”时,把提前泡好的蚕豆带到课堂上,教师边讲解边剥开蚕豆,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观察,这位教师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 )。
A、谈话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研究法
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连续对我国初中生的“偶像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生的“偶像人物”已经从传统的政治民族领袖、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向多元化发展。科技人员、企业家、运动员、动漫人物等也出现在初中生“偶像人物”名单中,这体现了品德发展的什么规律( )。
A、品德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
B、品德发展是主体在社会交往和活动中自我建构的结果
C、品德发展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D、品德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
9
遇到问题急于求成,往往没有全面分析问题,甚至还没有弄清楚问题就快速做出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0
要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学习动机水平与任务难度之间的关系是( )。
A、任务难度与动机水平呈正比
B、任务难度与动机水平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C、低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
D、高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
11
为了培养儿童独立、坚强的个性品质,家长对儿童摔倒后的哭闹不予理睬,这种教育方式的理论依据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消退
12
发现学习的教育思想来源于( )。
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B、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C、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D、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3
教育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
A、学生的受教育权
B、家长的教育权
C、学校的教育权
D、教师的教育权
14
某寄宿制学校校车在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上厕所,司机路边停车,五分钟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学生李某从厕所出来,发现校车开走,连追赶不慎摔倒,造成手臂受伤。李某的伤害应由( )。
A、司机负责
B、该寄宿制学校负责
C、司机和该寄宿制学校负责
D、司机和李某共同负责
15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应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向公安机关报告的有效时间是( )。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36小时内
D、48小时内
二、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
教育目的与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根本目标,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途径。( )
17
让学生上兴趣班,多开展文体活动,就是在进行素质教育。( )
18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德育过程。( )
19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学说,儿童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解决数学应用题。( )
20
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来自于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也可以来自于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 )
21
人们觉得早上睡醒后背单词记得更好,是因为新的一天刚开始,没有前摄抑制的干扰。( )
22
从道德的认知发展来看,随之成长,儿童会越来越维护自己的权益。( )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是: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年限和师生关系。( )
24
寒暑假指的是学生放假,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随意安排教师寒暑假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工作。( )
25
小明上课随意说话,班主任让他到教室外罚站。小明找到校长,说班主任侵犯了其受教育权。( )
三、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本题2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7分,共15分)
26
简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8分)
27
简述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申诉的范围及其受理机关。(7分)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一)
张老师在初中教授历史课,他已经从教30年了,一直兢兢业业,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学生们都认为张老师的课讲得很认真,同事们也评价他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实人。他每天都要给4、5个班上课,因为年龄较大,学校就没有给他安排班主任的工作。有一次课上,他正在讲授秦代的历史,一个坐在教室前排的女生突然说自己头疼,想回宿舍休息。张老师看了看,也觉得这个学生确实身体不舒服,就让她独自离开教室回宿舍休息去了。然后,张老师继续上课,课堂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下课后,张老师没有跟任何人提起此事。
28
(1)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什么?(6分)
(2)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评价张老师的行为。(9分)
(二)
一位语文老师讲《曹刿论战》一课时,用投影仪展示了一组思考题:你认为鲁庄公懂不懂军事?你认为鲁庄公是昏君还是明君?学生二人为伴或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讨论的气氛如夏天般热烈,讨论的热情更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片刻讨论之后,学生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快形成了三派意见:(1)懂军事,明君……(2)不懂军事,昏君……(3)既懂军事又不懂军事,有时昏庸有时明智……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时不时有学生将“刿”读作“岁”。时间很快过去了四十分钟,“懂军事?”“不懂军事?”“昏君?”“明君?”……教师也没作任何评析。
29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对这节课进行评价。
五、教学设计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本大题共15分)
30
请以“感恩教育”为主题,针对某一特定班级,设计一个主题班会计划书。
六、写作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0分)
31
请根据下面的寓言故事,结合教育实践,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池塘里有一条小鱼和一只蝌蚪,他们形影不离。慢慢地,蝌蚪变成了青蛙,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跟鱼讲述了自己新奇的见闻。鱼也开始憧憬起外面的世界。有一天,青蛙向鱼描述了他看到的一头正在吃草的奶牛,然后在鱼的想象中是这样的……(见下图)
1、B2、C3、A4、B5、C6、D7、C8、B9、C10、B11、D12、D13、A14、B15、B16、A17、B18、B19、B20、A21、A22、B23、B24、B25、A
1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因此必须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B项正确。
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包括社会依据、人的依据、学制本身的因素。其中社会依据是指在设置学校教育制度是要考虑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五个方面。题干中说明发达国家实行12年的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实行9年义务教育,说明学校教育制度收到了经济的影响。C项正确。
A、B、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章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因此义务教育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国家财政拨款。A项正确。
B、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课程方案的相关内容。课程计划又称课程方案或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课程方案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核心和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等。也就是对学校课程的总规划,但是课程方案是不能根据学校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更改的,因为该课程内容是由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所以不能自己进行私自改正。B项正确。
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观。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包括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教材观、智能观、评价观等一系列观念,其中课程观(1)生成的课程观:课程不再仅仅是确定的产品,而也是一种展开着的开放的动态过程,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2)多元的课程观,即多元文化、多元理解、多元思维、多元行为的课程观。(3)整合的课程观:学科内部的有机整合、学科之间渗透与整合;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同时也是学科知识、学习者和社会问题的整合。(4)实践的课程观:重视与强调实践,知行统一,不死记硬背,死啃书本知识。(5)全面的课程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体现,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6)生活的课程观:立足于生活,回归生活,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无缝对接。题干中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就是带着学生们回归生活,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C项正确。
A、B、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其中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题干中小明上课喜欢跟周围同学打闹但是他体育很好,老师安排他担任班级足球队队长。使其变好,这说明老师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D项正确。
A项: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两种。其中演示法指的是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教师边讲解边剥开蚕豆,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观察,所以属于教师演示给学生看是的学生对蚕豆进行观察。所以教师采用的是演示法。C项正确。
A项: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研究法又称发现法、又称探索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