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捐赠本站 |我要留言 | RSS
首页 > 教师>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四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四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发布/编辑时间:2023-03-16 10:14:43  来源:1mi.xyz 收集整理】  作者:1mi  字体:【 报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0.7分,共42分。
1
“君子之教,喻也。”出自(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2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三个基本的要素之间形成了教育中三对基本的矛盾。其中,(  )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它的存在是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存在的理由,教育活动中的其他矛盾的解决都是围绕这一基本矛盾而展开的。
A、受教育者和教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3
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其中,(  )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等,是这一时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幼年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  )创立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综合,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A、舒尔茨
B、基辛格
C、费希尔
D、萨伊
5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国家的根本原理,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等对教育都有重大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
D、制度文化
6
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下列选项中,关于学校文化的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
C、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
D、学校文化是一种共性的文化
7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立。教育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个人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决定教育目的的价值。教育目的在于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公民,为社会作贡献。在(  )看来,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其目的是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A、巴格莱
B、涂尔干
C、孔德
D、赫尔巴特
8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A、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B、提高国民素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9
(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A、教育评价
B、教育目的
C、教育原则
D、教育要求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写道:“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句话反映的教育理念不包括(  )。
A、学校消亡论
B、终身教育
C、学习化社会
D、自我教育
11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三个结合”不包括(  )。
A、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C、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D、全日制院校与职业院校相结合
12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而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威信形成的根本性的决定因素,主观因素不包括(  )。
A、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B、渊博的知识
C、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D、美貌或俊俏的容颜
13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分为: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环境方面。其中,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课堂的组织环境不包括(  )。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态度
C、学生的人数
D、座位的排列
14
下列选项中未能体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是(  )。
A、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B、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
C、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D、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承担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
15
确定小学课外、校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学生的兴趣
B、学生的爱好
C、学生的水平
D、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16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列选项中,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贯彻要求不符合的是(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7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下列关于教与学辩证统一关系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是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
B、学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主体
C、教学的中心是儿童,教师处于顾问地位
D、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矛盾统一过程
18
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任务。下面有关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
B、知识掌握和智能发展并不同步
C、智能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
D、智能会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自行形成与发展
19
主观经验性是指在考试的整个过程中,带有少数人的很强的主观随意性,亦即从命题到最后的评分以及分数的解释都受到有关人员的主观因素的极大影响。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不包括(  )。
A、命题主观性较强
B、命题时间较长
C、分数解释片面性
D、评分误差较大
20
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欧洲中世纪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七艺”。这都意味着课程被定义为(  )。
A、教学科目
B、学习经验
C、文化再生产
D、社会改造过程
21
情感是人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三种形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类高级社会情感的是(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应激
D、美感
22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常规工作和个别教育工作两大方面。其中,在常规工作中,(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D、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23
(  )是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他提出了“强化论”,认为把实验中动物的行为分解为几个简单动作,然后按一定程序有步骤地进行强化,就可以使动物学会复杂的行为。
A、斯金纳
B、冯特
C、艾宾浩斯
D、巴甫洛夫
24
同一首歌,无论男高音还是男低音唱,或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都被视为同一首歌。这体现了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25
把一棵树分为根、茎、叶、花、果,把几何图形分为点、线、面、体。这属于思维的过程中的(  )。
A、分类
B、综合
C、比较
D、分析
26
根据情绪的分类,(  )是一种微弱、平静、持久、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理智感
27
年级当量又称为年级量表,经常用于教育成就测验。年级当量的测验结果表明了该学生的智力处于这一年级水平年级量表的单位通常为(  )间隔。
A、6个月
B、9个月
C、10个月
D、1年
28
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F,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16PF属于人格测验中的(  )。
A、投射法量表
B、实验法量表
C、作品分析法量表
D、自陈法量表
29
小强经常与班里同学打架、闹矛盾,大家都不愿意与其交朋友。为此,班主任为其制定了一个月好习惯养成目标。第一周不随意与其他同学发脾气;第二周倾听其他同学说话;第三周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其他同学;第四周主动关心帮助其他同学。在这一点点的改变中,小强逐渐被同学们接受和认可。该班主任利用的心理学效应是(  )。
A、折扣效应
B、滚雪球效应
C、得寸进尺效应
D、近因效应
30
学生会是在校党委、团委指导下,以“(  )”为目的、谋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群众团体。
A、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B、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C、自我决策、自我调节、自我教育
D、自我服务、自我调节、自我教育
31
教与学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个系统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这些活动不包括“(  )。”
A、学习过程
B、管理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32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主要通过(  )以及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A、群体差异
B、性格差异
C、环境差异
D、社会差异
33
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检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自己是否具有该方面健全的心理素质,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唤起情感共鸣或震撼,激活心理能量,思考问题根源,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激发接受训练的积极动机。这种方法是(  )。
A、判断鉴别
B、寻求发展
C、反思体验
D、策略训练
34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指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好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对以下几位学生认知风格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小华喜欢独立学习,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
B、小明偏好合作学习易受暗示,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
C、小红回答问题时很快作出反应,认知风格属于同时型
D、小美回答问题前倾向深思熟虑,认知风格属于沉思型
35
学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其认知发展水平达到的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6
生活教育思潮是近现代中国主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强调学校生活应该“是秩序的生活”“是自主的生活”“是服从的生活”“是简约的生活”“是愉快的生活”“是礼法的生活”。这个观点属于(  )。
A、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B、杨贤江的特殊生活理论
C、陈鹤琴的儿童生活教育思想
D、蔡元培的儿童教育理论
37
个别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的作用不包括(  )。
A、保证心理咨询的私密性
B、保证心理咨询的深度
C、保证心理咨询的效果
D、保证心理咨询的效率
38
圆圆的绘画作品得奖后被印在了宣传画册上,不少同学观看后都称赞她画得好,于是小林也想学好绘画,希望作品也能被印在宣传画册上。这属于(  )。
A、负强化
B、替代强化
C、直接强化
D、自我强化
39
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查与处理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发展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探究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
40
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的加工,形成对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知识的加工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言语直观和(  )。
A、模象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41
迪克和凯瑞的教学设计模式提出了教学设计10个基本步骤。某校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对入学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该校的行为属于教学设计步骤中的(  )程序。
A、进行教学分析
B、确定起点行为
C、开发教学策略
D、进行教学调整
42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下列属于负迁移的是(  )。
A、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43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A、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B、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C、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D、对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的学生,学校可以批评教育,严重者甚至开除
44
根据《教育法》,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学校的职业推荐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应进行的教育不包括(  )。
A、预防犯罪的教育
B、思想、道德、法制教育
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4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伤害事故的是(  )。
A、学生上体育课发生的伤害
B、学生在上学途中发生的伤害
C、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的伤害
D、学生在课余时间发生的伤害
4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出六大素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六大素养的是(  )。
A、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B、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C、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D、国际视野,爱国情怀
48
2021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强调,教育强国推进工程要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三大板块,聚焦关键领域和关键任务,推动带动性好、示范性强、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项目建设,不撒胡椒面,把投资用在“刀刃上”。
A、通识教育
B、精英教育
C、高等教育
D、终身教育
49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和道德的关系,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B、就发展而言,两者都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
C、教师职业道德和道德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D、就适用范围而言,道德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有专业适用性
50
在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中,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根本目的是(  )。
A、职业良心感
B、职业责任感
C、职业幸福感
D、职业自豪感
51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所含有的价值意义不包括(  )。
A、传播价值
B、教育价值
C、道义价值
D、文化价值
5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程度。它是教师为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恰当处理好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应尽的义务为原则的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的是(  )。
A、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B、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C、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D、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53
自我评价法是教师个人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原则等评价体系,对自己的道德进行的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的(  ),是教师对自身行为进行判断的主导力量。
A、教学效能感
B、教学行为
C、坚强意志
D、内心信念
54
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就要做到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于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B、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C、为人师表具有单一的服从性
D、为人师表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55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以划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  )三个等级。
A、非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中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56
多元智能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关于此理论,观点正确的是(  )。
A、多元智能中的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
B、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
C、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相同的教学技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纸笔测验是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佳方式
57
下列关于当前课程改革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B、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D、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58
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以下对课程整合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课程整合的结果就是形成分科课程
B、课程整合是指被整合资源的融合,是在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基础上的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C、课程整合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D、课程整合就是学科间的整合
59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
A、新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评价体系的建设
B、新课程改革要以学科为本位
C、新课程改革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D、新课程改革要体现地方特色
60
有的人事先就确定了参观计划,计算时间是否充裕,重点看哪些内容,进入展厅后就有条不紊地详略有别地观看;而有的人则喜欢到了再说,进入展厅后,哪里人多往哪挤,认为人多处定有精彩的东西,或是在某一处看得高兴而全然不管其它。这体现了性格的(  )特征。
A、理智
B、意志
C、情绪
D、态度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9分,共38分。
61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下列选项中,属于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
A、梅伊曼
B、布迪尔
C、斯普朗格
D、拉伊
62
信息社会又称为“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是由一些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范畴。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仍然是一种形成中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社会,因此具有过渡性质。生产工具已经从大机器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大多数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交通、通信、商业、教育、科学等,高度智能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支柱型产业。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包括(  )。
A、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B、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C、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D、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6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指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是(  )。
A、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展水平接近成人,但是心理机能还不成熟
B、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
C、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D、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期抽象思维有所发展,到青年初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
64
根据教育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对教育实践所作的划分,教育类型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在于(  )。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D、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65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内容包括(  )。
A、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B、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C、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66
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相互独立”是指各育具有独特内涵、意义和任务,彼此之间不可替代。“相互促进”是指各育之间连接紧密,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教育的载体。下列选项中,有关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
B、美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
C、德育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
D、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
67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经历了以下历程:前制度化教育一制度化教育一非制度化教育。其中,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下列属于形式化教育阶段的是(  )。
A、教育主体确定
B、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C、大抵有固定活动场所
D、明确规定各种制度
68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当代主要教学理论中,语言显示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倡导的是讲授法。该方法的优点包括(  )。
A、可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具有系统性的信息
B、易于教师控制所传递的内容
C、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D、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69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它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是所有动物共有的。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不包括(  )。
A、刺激物的特点
B、人的状态
C、人的良好意志
D、人的性格特点
70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一般记忆保持时间为1s-1min,容量为7±2个组块,编码方式为(  )。
A、视觉编码
B、语义编码
C、图像编码
D、听觉编码
71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性远大于应用性
B、教有心理学并不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C、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D、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72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选择的依据,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教师的教学问题
B、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C、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
D、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73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
B、从发展上看,教师教育活动经历了从非职业化到职业化再到专业化的历程
C、在职教师也应不断地学习和进修,这需要对教师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满足教师持续发展的需要
D、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中的“四有”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74
学生甲和乙在课堂上聊天被老师发现后要求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导致全班大笑。学生甲涨红了脸,觉得十分羞愧,而学生乙则十分高兴,觉得全班同学都在关注他。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学生甲而言,全班的哄笑属于一种负强化
B、对于学生乙而言,全班的哄笑属于一种负惩罚
C、经历这件事情后,学生甲更有可能改过自新,从此以后认真听讲
D、同一件事情对于不同人而言,会有不同的强化效果
75
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困难的倾向
C、回避失败的倾向
D、追求成功的倾向
76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下列关于激发学习动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C、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D、维护学生自我价值,警惕自我妨碍策略
77
教育法实施的原则包括(  )。
A、教育性原则
B、效力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自愿性原则
78
下列对教师待遇和法律责任的描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是(  )。
A、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B、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C、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D、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9
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乃至犯罪事件屡屡见诸报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尤为紧迫。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开展法制教育
B、学校及班主任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C、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D、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80
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B、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选修课程
C、活动有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之分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0.5分,共20分。
81
朱熹认为道德教育包括五个环节: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其中,“省察”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力行”是要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
82
巩固性教学原则又被称为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
83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考查性评价。(  )
84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外铄论的思想。(  )
85
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正是这种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
86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中教师、学生等学校主体的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情感立场,主要表现为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班风、教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制度文化。(  )
87
教育自的的导向功能是指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二是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三是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四是对教师教学的定向作用。(  )
88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将内容组织起来。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横向组织。(  )
89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的具体教科书知识,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以带来很大的正面效果。(  )
90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有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知识经验的灌输者、共生关系的对话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91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教师的合群心能发挥其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不同类型的教师共同完成教育教学活动。(  )
92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丰富情感,这种教学模式称为情境陶冶模式。(  )
93
教学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的作用,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原则,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
94
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去儿童福利院献爱心、在新四军纪念馆当讲解员等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这体现了该校充分认识到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95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领会世界、社会与人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教导学生学会思考,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德育中的思想教育。(  )
96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绘制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  )
97
冯特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
98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一旦离开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  )
99
心理因素中与挫折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三点:个性完善程度、动机冲突和挫折容忍力。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性格特征都会影响个体的挫折容忍力。(  )
100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形态。其中,晶体智力是一个人生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
101
冯特撰写出《教育心理学》,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心理学。(  )
102
注视一朵黄花,约一分钟,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蓝花,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后效。(  )
103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包括:帮助教师准确地分析教育问题、帮助教师实行科学教学、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和教导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
104
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垂直分化期,由于儿童学习水平和体格能力的差异,分化出属于支配地位的和被支配地位的儿童,垂直分化期一般发生在五至六年级。(  )
105
内化是指在思想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  )
106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迁移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知识的相互作用。影响学习迁移的关键因素包括稳定性、系统性、辨别性、可利用性。(  )
107
个人消极的人格特征会对个体创造性起阻碍作用,其中从众会导致个体心理承受力差,易受外界影响,不会独立思考,不相信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的结果。(  )
108
教学监控策略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及控制和调节所采用的教学谋略或措施。教学监控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教学主题的互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与学的行为效果最佳。(  )
1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修订)》第七条规定: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
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科书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特点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  )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规定了明确的问责制度: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就地被免职。(  )
1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既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又是教师应当享有的权利。(  )
113
某校中学教师,因故意犯罪被处三年有期徒刑,丧失教师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其终身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  )
114
某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作弊,考试成绩作废,五年内不能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
115
对于在学校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
116
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117
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些要求都体现了新的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
118
教师在行为上如果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要及时主动地进行调整;如果出现外界干扰,无论干扰来自何方或者力量有多大,教师都必须有能力抵制并加以排除。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意志自制性的体现。(  )
119
新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以人为本思想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120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赞赏;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引导。(  )

1、D2、B3、C4、A5、A6、D7、B8、A9、B10、A11、D12、D13、B14、A15、C16、C17、C18、D19、B20、A21、C22、B23、A24、B25、D26、C27、C28、D29、C30、A31、B32、A33、A34、C35、C36、B37、D38、B39、B40、A41、B42、D43、D44、D45、C46、B47、D48、C49、B50、C51、A52、A53、D54、C55、D56、B57、D58、D59、B60、A61、AD62、ABC63、ABC64、ABCD65、ABCD66、ACD67、ABC68、ABC69、CD70、AD71、ABD72、BCD73、ACD74、AB75、CD76、ABCD77、ABC78、ABD79、ACD80、ACD81、A82、B83、B84、B85、A86、B87、A88、A89、B90、A91、A92、A93、B94、B95、A96、A97、B98、A99、A100、B101、B102、A103、A104、B105、B106、B107、A108、A109、A110、B111、B112、B113、A114、B115、A116、B117、A118、B119、B120、B
1
本题考查《学记》相关知识点。《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D项正确。
A项:《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调控整个教育过程;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在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B项正确。
A、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最基本的两个要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C项正确。
A项:幼儿期的儿童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事物增多。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有明显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它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1960年12月,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国家的根本原理,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等对教育都有重大影响。其中,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乃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A项正确。
B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包括:(1)对教育的动力作用;(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4)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5)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特点,学校文化的特点包括:(1)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休的无形的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性文化;(3)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4)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属于学校文化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对教育目的理论的理解。教育目的理论一般包括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及辩证统一论。社会本位论是指教育目的的确定应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孔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等。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中,建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正在实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A项正确。
B、C、D三项:均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但不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题干中描述的是教育目的的概念。B项正确。
A项: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是涵盖了人一生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不仅要为所有成年个体提供非全日制的成人教育之外,还尤其应该通过学习来成功实现人们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终身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学习化社会。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题干中涵盖了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A项学校消亡论这个理论在当代是站不住脚的,应该改革学校,而不是取消学校,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1
本题考查教育制度相关知识。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开始改革学制,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和教育目的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的原则。即采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包括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条件和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其中,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1)教师的专业素质——高尚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基本条件;(2)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威信的获得;(3)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保持密切的交往,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4)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5)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教师威信的形成。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3
本题考查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一是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2)教师的领导方式(3)教师的智慧(4)教师的人格因素。二是学生方面,学生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三是环境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等。B项教师的态度不等同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属于课堂的组织环境,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4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③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A项体现教师劳动的示范性,A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B、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5
本题考查确定小学课外、校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确定小学课外、校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C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6
本题考查对启发性原则的理解。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4)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C项不属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贯彻要求,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7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引导着学生不断地朝既定目标前进;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共同客体则是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当然教学过程不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统一。C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8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知识掌握是发展智能的基础。学生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学习对智能的培养和发展发生直接作用。②智能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灵活。③知识掌握和智能发展并不同步。首先,知识不等于智能,学习者知识的多少并不标志他的智能的高低。其次,智能水平高,并不标志着知识就一定多。D项知识掌握和智能发展并不同步。从知识的掌握到智能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用以掌握知识的方法有关。如果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掌握的是一些零碎而不系统的知识,即使头脑中填满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发展智能。因此智能不会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自行形成与发展。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9
本题考查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主观经验性是指在考试的整个过程中,带有少数人的很强的主观随意性,亦即从命题到最后的评分以及分数的解释都受到有关人员的主观因素的极大影响。因此,主观经验性考试存在命题的主观性较强(凭少数人的经验和喜好来命题)、评分误差较大(同一份试卷不同评分者可能得出相差很大的分数)、分数解释片面等问题。B项不属于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0
本题考查课程概述。古今中外的各类教育著作,对课程有着不同的界定。课程即教学科目。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如我国古代的“六艺”与欧洲中世纪的“七艺”。A项正确。
B项:课程即学习经验,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经验是学生在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思考中形成的。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这种课程定义的核心,是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在一些人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实际上都是(而且也应该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程即社会改造,一些激进的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认为,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等方面,要让学生通过社会参与形式形成社会规划和社会行动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1
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分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三种形式: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C项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不属于情感,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2
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工作内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八个方面: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其中,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B项正确。
A项: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会活动与课外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3
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家及其对应的贡献。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是基于他自己发明的“斯金纳箱”做的实验提出的。斯金纳发现,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之后反应发生的概率。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A项正确。
B项:冯特,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是公认的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4
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其中,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题干中,无论男高音还是男低音唱,或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都被视为同一首歌,这是因为歌曲的乐谱没有改变,将其作为整体来感知,体现出知觉的整体性。B项正确。
A项: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5
本题考查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把一棵树分为根、茎、叶、花、果,把几何图形分为点、线、面、体属于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的过程。D项正确。
A项: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比较与分类不是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通过分析与综合认识事物和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比较是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6
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状态。情绪的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其中,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它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C项正确。
A项:应激是外部压力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它是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领域时,所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好奇心,问题解决时的喜悦感,都属于理智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7
本题考查的是年级当量。年级常模,是指不同年级学生在某种测验上的正常的一般表现水平。它是按学校年级制订的各年级的常模,可用某年级学生在该测验上的平均分和相应的年级当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描述某一......
上一篇: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教师招聘考试题
下一篇: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题 《教育类专业知识》
相关资源
  •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高新区)教师招聘考试题(下午场)
  • 2022年8月26日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公开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题
  • 2022年8月21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22年8月7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公开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 2022年8月3日河南省漯河市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教师职业能力倾向+综合应用能力》(小学及以下)
  • 2022年8月3日河南省漯河市公开教师招聘考试题《教师职业能力倾向+综合应用能力》(中学)
  •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类专业知识》
  • 2017年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教师招聘考试题
  • 2017年7月25日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
  • 2017年7月8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教师招聘考试题(精选)
  • 2017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能力》题(精选)
  • 2017年河北省邯郸市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能力》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View: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