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 教育影响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下列哪一项属于教育影响的形式?( ) A、教科书 B、教育材料 C、教育原则 D、教育手段 2 教育目的规定的了教育的社会性质、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选择等。这说明了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 A、调节与控制 B、激励与评价 C、定向与选择 D、协调与监督 3 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A、教育管理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义务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4 将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贝尔—兰卡斯特制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圣路易编制法 5 “学生在实验时能够遵循科学的方法认真观察和操作并根据观察的情况如实记录、解释和说明现象。”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 )。 A、行为目标表述法 B、表现性目标表述法 C、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法 D、外显行为表述法 6 “学者未必是良师”说明想成为“良师”必须具备( )。 A、学科专业知识 B、广博的文化基础 C、教育科学知识 D、实践知识 7 下列哪一项既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又是道德教育过程的基础?( ) A、自我教育 B、他人影响 C、家庭教育 D、活动和交往 8 学校德育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9 使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要遵循( )。 A、循序渐进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量力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10 以下教育目标中,属于三级教育目标的是( )。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 11 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于克服上述缺陷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 C、选修课程 D、活动课程 12 “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这一假定最可能出现在以哪种学校的道德教育模式中?( ) A、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行动模式 13 学生李凯上课玩手机,手机被班主任没收,李凯多次索要未果,李凯准备诉诸法律解决,他采取的法律途径应是( )。 A、复议和诉讼 B、复议加仲裁 C、申诉和仲裁 D、申诉和诉讼 14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 )。 A、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 B、调节教育活动行为 C、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 D、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将“坚持德育为先”作为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强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A、立德树人 B、全面发展 C、教育优先 D、教育实践 16 以下不属于新课改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是?( ) A、知识与技能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过程与方法 D、能力与结果 17 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 A、制度管理 B、活动管理 C、教学管理 D、组织管理 18 积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体现了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的哪一特点?( ) A、生活化 B、综合化 C、经验化 D、人文性 19 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是考查其( )的现代化程度。 A、教育制度 B、课程内容 C、教育观念 D、课程实施 20 在教学活动中,对于难度较大的重点知识和远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知识点的学习,适宜选择( )。 A、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 B、实践法和谈话法 C、发现法和练习法 D、讲授法和讨论法 21 当学生违反校规时,学校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巩固其良好行为,学校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记忆 22 材料过程中,中间忘得快,是由于( )造成的。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消退 23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图示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强化对自己所学知识所掌握,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4 提倡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培养学生道德思维,促进道德水平向高一阶段发展的儿童的心理学家是( )。 A、杜威 B、科尔伯格 C、布鲁纳 D、班杜拉 2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 )阶段。 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6 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的关系可以用一条( )函数曲线来描绘。 A、递增 B、递减 C、U型 D、倒U型 27 小夏虽然不喜欢英语,但是为了迎接四级考试,仍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学习,这种注意属于( )。 A、有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28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任务是( )。 A、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形成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29 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将学习分为( )。 A、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B、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C、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D、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机能、态度的学习 30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A、问题情境 B、定势 C、情绪 D、算法策略 31 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罗杰斯 32 为研究学习的学习动机水平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某同学计划收集500名被试的数据请问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使其高效地实现其发展计划?( ) A、问卷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观察法 33 以下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蜻蜓点水 C、老马识途 D、春蚕吐丝 34 丽丽上课屡次迟到,学校责令她写保证书督促其改不良习惯,学校对丽丽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水平 C、道德意志水平 D、道德行为水平 35 精力旺盛,急躁直率,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心境变化强烈,这属于( )气质类型。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6 同学叫你绰号时,你不做出任何反应,你的绰号最终没有流传。这使用的是( )。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37 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违背了( )原则。 A、客观性 B、教育性 C、发展性 D、系统性 38 胡老师是一名新老师,深受学生喜爱,当班级中的同学在测验中取得进步和好成绩时,她都对学生表扬和奖励,胡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率 B、练习率 C、效果律 D、动机率 39 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40 陈东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学习好获得校长的嘉奖后,自己也加倍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内部强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1 概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的核心思想。并依据此理论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设计教学方法。
1、D2、C3、D4、B5、A6、C7、D8、A9、D10、B11、D12、B13、D14、B15、A16、D17、C18、D19、C20、D21、B22、C23、C24、B25、C26、D27、A28、C29、D30、D31、B32、A33、C34、C35、B36、C37、B38、C39、C40、A 1 本题考查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包括:(1)定向与选择功能;(2)激励与评价功能;(3)调节与控制功能。其中,定向与选择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定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它规定了教育的社会性质、人才培养的方向,对课程选择与建设、教师的教学方向等也有定向作用。C项正确。 A项:调节与控制功能,是指教育目的不仅从整体上指引着教育活动的方向,而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起着支配、控制和调节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激励与评价功能,是指教育目的一经确立,所有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就有了明确一致的努力方向,共同的目标得到人们的认识和接受后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可以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奋进。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是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B项正确。 A项:“导生制”也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其他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美国的“圣路易编制法”是率先根据儿童能力来编制班级的方法。这个方法的特点是,根据儿童的能力在短期内随时升级,其重点是将小学八个年级的学科内容分配在几个学期之间,一个学期以5周或10周计,学期结束时,编制新的班级,视儿童能力予以升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表述教学目标的常用方法。表述教学目标的常用方法包括:(1)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2)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法;(3)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其中,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是指以形象的、可操作的、可观察的行为的形式来对教学目标进行陈述,它对已进行教学活动后的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给予了一定的显示。题干中这种教学目标形象明确的显示了学生进行实验应发生的行为变化,是可操作、可观察的。这种表述属于行为目标表述法。A项正确。 B项: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法,是指学生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是在批判行为目标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教学目标形式,它所注重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首创的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是指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所以教育的真正目的是看学生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而不是看其具体行为的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只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加工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能力,教学信息的传递能力,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及教学效果的测评能力等。学者学识渊博,但不一定具备优秀的教育科学知识。C项正确。 A项:学科专业知识,是对应学科的学者和教师都能掌握的知识。教师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普通文化知识是指教师应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既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条件,活动与交往即能动的道德活动。D项正确。 A、B、C三项: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也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 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德育方法包括:(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5)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7)角色扮演法。其中,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中最基本、运用最广泛的方法。A项正确。 B项: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情感熏陶法即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其中,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题干中,“跳一跳,摘桃子”是指教学要难度适中,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D项正确。 A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0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可称之为三级教育目标。B项正确。 A项:国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个层次,它是由国家提出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