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属于劳动教育的( )。 A、重大意义 B、指导思想 C、基本原则 D、教育体系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2035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 )。 A、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B、实现全面均衡的义务教育 C、实现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 D、实现初步均衡的义教教育 3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情况”,属于“学业发展水平”中的( )。 A、知识技能 B、学科思想方法 C、实践能力 D、创新意识 4 在教育中,强调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观点属于( )。 A、人本主义教育观 B、建构主义教育观 C、行为主义教育观 D、认知主义教育观 5 墨子的“素丝说”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种说法认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成熟程度 C、外部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6 把直接经验置于课程设计中心位置的课程理论流派是( )。 A、学科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社会中心论 D、问题中心论 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制得到发展,这种教学法是(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欣赏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8 教育要适合每个人的发展,打造适合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这说明教育应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9 一个国家对本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 D、课程标准 10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观念的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是( )。 A、激励法 B、说理教育法 C、暗示法 D、契约法 11 李老师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当天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和事例,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这种教育研究方法是( )。 A、历史研究法 B、教育实验法 C、调查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12 下列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是( )。 A、你脑子真聪明,每次不用努力就能考得很好,真厉害! B、咱们班就你一个人最优秀,大家都要向你学习! C、你真爱动脑筋,你的想法非常有独创性! D、没想到一直拖后腿的你这次能考这么好,老师真是太开心太喜欢你了! 13 一位教育家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体现的教学规律是( )。 A、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 B、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D、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14 一位教育家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说明( )。 A、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 B、教师的学影响教师的教 C、学生的学影响教师的教 D、学生的学影响教师的学 15 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的课程类别是( )。 A、活动课程 B、分科课程 C、经验课程 D、综合课程 16 在学生少,老师少的农村及偏远地区,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老师在同一节课内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这中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小班教学 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17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情境陶冶法 C、实践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18 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工人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增高30%;而一个熟练工人进修一年后,劳动生产率比他在工厂工作一年提高1.6倍,这能说明教育( )。 A、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 B、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C、促进文化交流 D、促进经济增长 19 儿童能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开始出现的“守恒”的概念,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这属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 20 教师点头微笑,轻拍肩头表示赞赏,面部表情严峻表示不满或问题的严重性,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 A、信号功能 B、动机功能 C、适应功能 D、维持功能 21 我国唐代画家张璪可以“双管齐下”一直手画青翠葱郁的柏松,另一只手画萎谢凋零的枯松,同时下笔收笔,皆为佳作,这体现的是(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22 人们看到红、橙、黄的颜色时会有暖的感觉,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后象 D、联觉 23 小学生在家长要求下一遍一遍地读自己根本不懂的古诗词,并记住了他们这属于( )。 A、无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理解识记 D、机械识记 24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写出偏旁为“术”的汉字,学生写出的汉字越多,越能体现学生的( )。 A、独特性 B、敏捷性 C、灵活性 D、深刻性 25 没去过滕王阁的人,吟诵《滕王阁序》时在脑海里出现一幅美景,这属于(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知觉表象 D、记忆表象 26 一个人看到某一物体的一种惯用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种现象为( )。 A、抽象思维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创造思维 27 同情弱者,对邪恶的人“嫉恶如仇”,对不良的社会现象“义愤填膺”,这种情况体现在( )。 A、理智感 B、美感 C、效能感 D、道德感 28 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初还在昏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反映的是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9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倒U型关系 D、U型关系 30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掌握,有利于对“直角三角形”概念的学习,这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横向迁移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中小学招生试行“六公开原则”即为( )。 A、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 B、公开招生范围,公开招生程序 C、公开录取方式,公开录取结果 D、公开考生信息,公开考生志愿 32 随着社会发展,当代教育除了具备现代教育的一些特征之外,从世界来看,还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是( )。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国际化 D、教育信息化 33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掌握新的教育策略 B、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C、因为能下载网络上的相关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不用备课 D、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34 小学生学习有进步,老师就奖励一张“点赞卡”。这种强化属( )。 A、内部强化 B、外部强化 C、负强化 D、正强化 35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 )。 A、学习心理辅导 B、家庭作业辅导 C、生活心理辅导 D、人际关系辅导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6 学生虽然是发展着的个体,但却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 37 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以开展服务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劳动技能为主。( ) 38 很多国家都是倡导教育先行,意味着教育越来越不受社会因素制约。( ) 39 课程改革与开发由政府和教育专家负责,一线教师负责落实。( ) 40 广义上来说,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都是特殊儿童。( ) 41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5±2个意义单位(组块)。( ) 42 考试时学生跳过一些难题,先作简单的题目,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 43 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 44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 ) 45 “才华早露”“大器晚成”反映的是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6 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5分) 47 班主任如何建设培养班集体?(5分) 48 简述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5分) 49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5分) 50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5分)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溧阳市,溧城城西平小学通过“儿童现场教学”实践积极推进校本文化课程建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课程构成主体大单元,课程的支撑课程群,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而幸福的人”其所开发的民族文化课程获批溧阳市首批特色文化课程项目。制作的《新年盛典-西平小学元旦节日课程》第一季,第二季分别获得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奖一等奖与电教馆二等奖。 材料二:海口市海燕小学校园环境创设以海南本教化和海南历史文化传承为主题,表现海南历史与当下。同时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将“三角梅”确定为校花,并开设了三角梅课程,具体包括“种梅”“咏梅”“鸣梅”“写梅”“画梅”以培养学生劳、读、唱、写、画能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助推立德树人实践。 材料三:广西南宁市,逸夫小学以“书香竹韵”为文化建设目标,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包括阅读课程,书法课,诵读课,音乐课中的合唱以及体育课中的竹韵操等,还开展礼仪课堂。扫洒应对等活动。该校因独具特色的“书香竹韵”文化被评为广西第一届文明校园,“学看清秀”十佳特色文化校园。 51 (1)以上三所学校在育人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点?(5分) (2)文化对教育有什么样的影响?(5分) (3)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5分) (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住城里的张老师热爱乡村教育事业,不顾家人反对坚守乡村教育岗位:她勤奋进取,经常自费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水平高、教学成绩优秀;张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热心帮扶留守儿童,尤其是热心帮助矫正问题留守儿童;她无私奉献,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因爱岗敬业、教学成绩突出,张老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为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张老师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拍摄、剪辑了自己帮扶问题留守儿童的视频在当地电视台播出,多名被帮扶留守儿童的肖像、姓名、班级、家庭成员等信息详细显示在视频上,学生的各种严重问题行为与极其落后的学习成绩,以及张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等状况解说得异常详细具体。 52 (1)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你认为张老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5分) (2)你认为张老师在保护学生隐私权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存在哪些不妥之处?你有何建议?(5分) (3)以上材料对你的专业素养提升有什么启示?(5分) (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因为学生不爱学习成语,感到非常头疼。为了让学生爱上成语学习,她在班级组织开展了成语辨音、成语接龙、成语纠错、成语达人、成语造句明星秀等系列活动,并设置了荣誉榜,对每项活动的优胜者奖励“五角星”,当“五角星”达到一定数量后,学生可以用来兑换橡皮、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一开始,学生们对这种外在奖励非常感兴趣,比的是谁的奖品多;后来,大家比的是谁的成语说的多、说的准、用得好;再后来,大家不再互相比较,而是对成语本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常常沉浸于成语的结构美、韵律美、和谐美之中,享受成语表达的快乐。 53 (1)从动机转化的角度分析学生的行为变化(5分) (2)作为教师,应如何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0分)
1、C2、A3、D4、A5、C6、B7、D8、C9、A10、B11、D12、C13、A14、B15、B16、A17、B18、D19、C20、A21、B22、D23、D24、B25、B26、C27、D28、D29、C30、A31、ABC32、ABCD33、ABD34、BD35、ACD36、A37、B38、B39、B40、A41、B42、A43、B44、A45、A 1 本题考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基本原则有: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其中把握育人导向的具体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定,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里面“学业发展水平”中的创新意识指的是,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情况。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A项正确。 B项: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的过程不能由别人代替。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行为主义认为通过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从而学会学习。把复杂的学习当做简单的行为训练,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认知主义关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主观能动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意思是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引申的意思是环境的熏陶、社会风气的感染,会对人的思想、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C项正确。 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课程理论流派。学生中心课程论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中心地位。B项正确。 A项:学科中心课程论重要贡献的人物之一是赫尔巴特,主张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认为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便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学生中心课程论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中心地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中心论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D项正确。 A项: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欣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的先天素质、环境、教育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C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不平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A项正确。 B项: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总政策,具有阶级性、法令性、历史性、实践性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 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说理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B项正确。 A项:激励法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激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C项:暗示法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诱导的间接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和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D项:契约法是指在班级中师生通过契约明确各自在人、事、物等中的权力与义务,进而实现管理的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 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D项正确。 A项:教育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实验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教育问题,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新课程评价观。题干中,“你真爱动脑筋,你的想法非常有独创性!”体现出新课程的评价观。C项正确。 A项:夸聪明,轻看努力违背了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只关注个人,违背了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没想到一直拖后腿的你”,夸人时用语不当。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